標籤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夢蟹1則

2019年07月30日上傳

〈夢蟹1則〉    天成靜

今日午休闔寐時,先見到一片淡藍海洋,上升沉浸至鼻,沒有鹹味;未幾繼見自身與一隻巨大螃蟹重合,螃蟹通體熟紅,逐漸轉成青蟹,大意特來告知保持鎮定,別無端急得像冷鑊中熱物──真是感謝!想是野生螃蟹的動物主人吧,我猜,第一次在白日夢中遇到。仔細回想,其原理或為螃蟹主動將自身空間降頻至我周遭,故予闔眼時首見海洋;俄而頻率相同,合而為一,然後始得進一步溝通思想。不知確否?實無甚解。

2019年04月23日舊記
2019年07月30日刪改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筆記】讚美自我的真言3種

2019年07月28日撰稿
為了怕自己遺忘,做個筆記。《Upanisad》有多種中文本,先節選一下黃寶生(譯)《奧義書》(2017年10月,讀書共和國,ISBN:9789869537803)第370葉~第372葉〈蛙氏奧義書〉的部分段落:
「唵(Om)這個音節是所有這一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只是唵(Om)這個音節。超越這三時的其他一切也只是唵(Om) 這個音節。……因為所有這一切是梵。這自我是梵。這自我有四足。……

覺醒狀態,認知外在,……享受粗食,這是『一切人』(Vaiśvānara),第一足。……

做夢狀態,認知內在,……. 享受細食,這是『光明』(Taijasa),第二足。……

入睡後,無所欲,無所夢,這是沉睡。沉睡狀態,合為一體,智慧密集,充滿歡喜,……這是『具慧』(Prājña) 第三足。……

……不認知內在,不認知外在,不認知內在和外在這兩者。不是智慧密集,不是認知,也不是不認知。不可目睹,不可言說,不可執取,無特徵,不可思議,不可名狀,以確信唯一自我為本質,滅寂戲論,平靜,吉祥,不二。這被認為是『第四』(Caturtha)。這是自我。這是應知者。……這自我,就音節而言,就是唵(Om)這個音節。

清醒狀態即『一切人』,是阿音(a),……

做夢狀態即『光明』,是烏音(u),……

沉睡狀態即『具慧』,是摩音(m),……

無音素,『第四』(狀態),不可言說,滅寂戲論,吉祥,不二。這樣,唵(Om)這個音節是自我。知道這樣,他就會自己進入自我。」

有3句實用的真言,可以隨時吟唱。

第一個是Hare Krishna mahā-mantra
A. C. 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āda(評述)《薄伽梵歌原義》(1997年,巴帝維丹達書籍出版有限公司,ISBN:9628011022)第570葉:
「Hare Krishna Hare Krishna Krishna Krishna Hare Hare
Hare Rāma Hare Rāma Rāma Rāma Hare Hare」

至其具體的發音,可參:
標題:Ukraine Festival 2015 Kirtan by Madhava Part 1 - Dancing, chanting of Mahamantra | ISKCON
發布者:Hare Krsna TV - ISKCON Desire Tree

第二個是Om Nithyananda ParamaShivoham
意思是「我就是永恆吉祥喜悅遍知遍在無所不能至高無上的希瓦(Shiva)」。參:
標題:MahaVakya "Om Nithyananda ParamaShivoham" - Deep Meditation - (Official) 432Hz - (1Hr)
發布者:Nithyananda Media House in Kailash

第三個是Om tat sat
代表「一切都是至上」、「是至上在從事至上之道」,可以唸做Om tat sat,也可以念作Hari om tat sat。參:邱顯峰(講述)《薄伽梵歌靈性釋義》(2014年12月2版,喜悅之路靜坐協會,ISBN:978986913660020003)第306頁~第308頁。

都很不錯。

瑞士搖滾樂團Eluveitie

2019年07月28日撰稿
§     Eluveitie    §

瑞士搖滾樂團Eluveitie在歐洲應該非常有名,這從Wiki百科中文版有專門詞條「懾魂史詩」詳盡介紹之,可得而知。鑒於網上相關資訊極易取得,本文就不多囉嗦了。據說他們很喜歡運用古高盧語撰寫歌詞,另外就是樂團成員變化幅度較大──不過這不影響我對他們的評價,好聽就是好聽。

我是從下面第(1)首歌開始入手Eluveitie,乍聽下以為是Evanescence的新歌,但感覺又怪怪的,畢竟沒有了饒舌的段落,以及伊凡賽斯樂團獨有的疾速沉鬱感。
(1)標題:ELUVEITIE - The Call Of The Mountains (OFFICIAL MUSIC VIDEO) 
發布者:eluveitieofficial

也就是說,Eluveitie就像是極樂版的Evanescence,步調稍緩,瀰漫著春日森林長滿新芽的鮮嫩口感,我覺得。他們的官方Youtube用戶號是:「eluveitieofficial」,網址:
Eluveitie的主唱有好幾個的樣子,我特別喜歡的是女聲的曲子,以下推薦另2首好聽的Eluveitie,且容我享用一下剛買的黑咖啡。

(2)標題:ELUVEITIE - A Rose For Epona (OFFICIAL MUSIC VIDEO)
發布者:Nuclear Blast Records

(3)標題:ELUVEITIE - Omnos (OFFICIAL MUSIC VIDEO)
發布者:Nuclear Blast Records

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莫何考(5):談虎說巴

系列文《1234、[5]、6789

2019年07月21日撰稿
遠古時期流傳的「心輪」*abrag(h)一字,進入後續諸語言中,變化出許多新字,其中包括一個先秦國族的名字,即「巴」人、「巴」國。

周及徐〈韓語與上古漢語對應詞舉例〉,文收《戎夏探源與語言歷史文化研究》(2015年5月,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108782)第71頁:
「漢語 巴*praa,pɤa,(*paa,pa),pa55(蛇)
現代韓語뱀paim/pɛm(蛇)
古代傳說"巴蛇吞象"原出自戰國時期的古籍《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郭璞注:"說者云,長千尋。"《說文解字‧巴部》:"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像蛇張大嘴巴吞食東西。"巴蛇"應為定語中心結構,意為"叫做’巴’的蛇"。從古文獻可見古代漢語中將蛇稱作"巴*paa"是很早的。韓語뱀paim(蛇),有詞尾-m。這可能是漢韓兩語早期的共有詞,南方漢語也失去了鼻音詞尾。
漢語 巴*praa,pɤa,(*paa,pa),pa55(虎?)
漢語 伯*praag,pɤak>pai,pa),po35(虎?)
現代韓語뱀pəm(虎)
這個字義與古巴蜀的"巴"字有關。……川東、重慶巫山等地區的上古巴人(12-2c.BC)有虎崇拜的習俗,秦時曾稱其為"白虎夷",漢時稱"巴夷"。巴人在戰國時期有首領廩君。《後漢書‧廩君傳》記載:"廩君死,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是說廩君死後虎性依舊,魂魄要吃人肉喝人血,所以當地有以活人祭祠先祖,以至食人肉的習俗。晉干寶《搜神記》:"江漢之域,有貙人,其先廩君之苗裔也,能化為虎。"傳說反映的就是虎崇拜。關於巴人之"巴"為何意義,有不同的探討。筆者【靜案,周及徐】推測"巴"是土著語詞,其意義為虎,"巴夷"是用土著語稱,"白虎夷"是漢語意譯。漢語古代文獻中無直接釋"巴"為"虎"義的,可能"巴(虎)"不是漢語詞。」

第71頁~第72頁:「《西遊記》故事在中國出現,迄今所知,早在宋代已經有《大唐三藏取經記》話本。古代朝鮮漢、韓語對照讀本《朴通事諺解》中保存了其中的"車遲國鬥聖"故事,是後來明代《西遊記》第四十五、第四十六回故事的原型。在《西遊記》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中,有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分別是老虎精和鹿精。這在《朴通事諺解》中,虎力作"伯眼",鹿力作"鹿皮"。以"鹿皮"相類推,"伯眼"就是"虎眼",即長著老虎眼睛的妖怪。把"虎眼"叫"伯眼"是作者的巧妙障眼法,用暗語稱虎,以便最後虎頭現出原形時才捅破窗戶紙。可惜後來的《西遊記》把這個語言細節上的精心伏筆給抹掉了,一開始就叫"虎力",坦露無遺。可見宋元時,民間把"虎"又叫"伯"。……漢語上古音"伯都"*praak taa……近代漢語音入聲尾脫落元音高化,後來"伯"已經音po。像上古漢語的"虎*qhlaaʔ"和"巴*praa(蛇)"一樣,漢語的"虎paa"失去了鼻音尾,韓語的這些詞都保留了鼻音尾(韓語詞的鼻音尾可能是上古音的存留)。在東亞各地區不同階段的演變可能是:虎pəm(韓語)>*paaŋ(?)>*paak(伯)>*paa(巴)。這個詞可能原本也是漢韓兩語共有,上古"巴人"即"虎人","巴國"即"虎國"。它在韓語中保存到現在,在漢語中卻漸漸淡出。宋元時還有人知曉,今天已是湮沒無聞。」

靜案,既知遠古「心輪*abrag(h)」一字有數種後期演變形式:
甲、保留起首a元音的系統
乙、遺失起首a元音的系統
丙、一併遺失起首a元音與後繼b輔音的系統
丁、一併遺失起首a元音與第二個r輔音的系統

則可歸納上引周文所論之「巴*paa」,其本字與本誼當與「伯*paak」字相同。先秦巴國、巴人使用「心輪*abrag(h)」該字的比較語言學演化狀況,宜校正為:
遠古*abrag(h)(心輪)>遺失起首a元音*brag(h)(心輪/蟲)>先秦*praa/*pɤa(蟲/虎/巴)>宋元*paa(虎/巴)>現代ba巴)

虎者大蟲,「蟲」者在先秦巴人的語境中正合借作「虎」的敬語,猶如柔然人得另以「蟲」名權充「狼」的隱喻一樣,參:〈【筆記】柔然音義蠡測〉。故知與四代蜀王爭川東的巴國,其國主廩君之虎性即神性,乃能溝通天地的王者大巫。「巴國」國號的寓義,設即「神國」云?

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筆記】夫宇宙乃時間與空間之交織

2019年07月19日上傳

〈【筆記】夫宇宙乃時間與空間之交織〉    天成靜

鄭玉波先生:
「夫宇宙乃時間與空間之交織......吾人之生活,一面固為時間之積累,一面亦為時間之消磨。」

前面的句子節選自《民法總則》,鄭玉波(著),2003年9月修訂9版1刷,三民書局出版。

準備考試是很辛苦的,尤其是錄取率低到不行的時候。

所幸,選對書的話,那可是有許多雋語在裡頭的喔。

鄭玉波氏撰《民法總則》乙書,真令人驚艷。黃宗樂先生於其書序稱之曰洛陽紙貴,真真不假。茲引述第369葉之一段如後:
「夫宇宙乃時間與空間之交織,一切事物除與空間有不可分離之關係外,更與時間結有不解之緣,所謂『桃花二月放,菊花九月開,一般根在土,各自等時來』,乃時間重要性之最好說明也。吾人之生活,一面固為時間之積累,一面亦為時間之消磨,時間為生活之最重要因素也明矣。法律關係既為吾人生活關係之一部,則法律關係中,自不能不含有時間之成分。」

唉喲娓呀很有趣吧。寥寥數語,盡將法律、物理、文學、哲思融冶於一爐,字字珠璣,毫無贅言,修辭既淺顯、復文雅。早年的人治學就是這樣子,博識多聞、樣樣賅通,如斯情懷可惜現今已然見不到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我自己未來也能夠成為一個知識領域豐富的人,知道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話

2006年07月23日舊記
2019年07月19日潤改

【筆記】枕草子:高興的事

2019年07月19日上傳

〈【筆記】枕草子:高興的事〉    天成靜

清少納言:
「在……賭輸贏的事情上面,得了勝利,這怎能不高興呢?……暗算那很是自負,得意洋洋的人,[也是高興的事]。……這事情那對手必定是要還報的,……那邊的人又或是裝的很坦然,似乎沒有想著什麼,叫這邊不防備,那也是很好玩的。」

前面的句子節選自《枕草子》,清少納言(著),周作人(譯),2003年12月,木馬文化出版。

今天翻到中譯本的《枕草子》第二三九段〈高興的事〉,其中的記載滿有趣的,就跟一般人日常生活中會發生的一樣,讓我霎時間笑了出來。原譯的全文是:
「在百物比賽,及其他賭輸贏的事情上面,得了勝利,這怎能不高興呢?還有暗算那很是自負,得意洋洋的人,[也是高興的事]。贏了女人們那不算什麼,要使男子[上當]那更有意思。這事情那對手必定是要還報的,時常要警戒著,這種心情也很愉快,那邊的人又或是裝的很坦然,似乎沒有想著什麼,叫這邊不防備,那也是很好玩的。

注:百物比賽:比賽時分為兩組,各組拿出一個同類的東西,比賽高下,以定勝負,稱為『物合』,有『繪合』,『貝合』,『扇合』各種,中國古時的『斗草』,也是這類遊戲之一。」

靜案,縱使原筆記者清少納言是生活在平安時代的貴族生活圈中,不過日常的樂趣也還是不脫平凡的來源,跟朋友偶爾打個小賭,互相鬧著玩,耍點小心機讓生活更饒富趣味,想來真是很不錯。

2005年09月12日舊記
2019年07月19日潤改

史學典範(3):幾何模型

系列文《12、[3]》

2019年07月19日撰稿
利用數學的集合論來繪製史學的「學科邊界」,能夠啟發我人的心智圖式,瞭解到史學典範其實只有寥寥數種,而非為數繁多、成百上千。茲繪製史學典範的基本幾何模型,圖式如次:
(1)普涵型:史學與知識混一,兩者重疊、無界限,可以互通。史學本身既沒有獨立的學科地位,也同時等於全部學科(即知識)的總和。
普涵型

(2)附從型:史學附從於另一上位學科,例如隸屬於道德學、知識學、哲學、神學、經學。此時的史學學科地位沉浮不定,與上位學科之間的界線顯得模糊。
附從型

(3)雙聯型:史學與另一學科雙聯,共同組成一個獨立的學科,此一獨立的聯集學科由上位學科中獲得獨立的單一學科地位。在該學科的內部,史學與另一學科之間的邊界模糊,但各自處於兩端,呈現極化漸層現象。
雙聯型

(4)單孤立型:史學完全獨立,成為純粹的、自立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毫無交集。史學學科的學科總數為1個。例如清代的乾嘉考據學。
單孤立型

(5)複獨立型:
史學完全獨立,成為純粹的、自立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毫無交集。但史學學科的學科總數超過1個,這些複數的史學學科們相互之間會形成交互競合關係。通常產生在文明衝突之際,比如蒙元時期蒙古史學傳統與中原漢地史學傳統之間的錯雜。
複獨立型

(6)交集型:史學獨立,但與其他某一門學科出現交集,汲取該門異趣學科的專屬特化知識場域,吸收、轉化成史學學科的新養分。
交集型

(7)珍珠鍊型:史學獨立,但與無限多門學科出現交集,史學好尚呈現出有類第五次軍事事務革命所倡「博大、精深」的睿智光輝。
珍珠

史學典範的幾何圖式,只有前述7種基本型態,為研究史學典範的出發點。從其中1種移動到另外1種才稱得上「典範轉移」構成質變,反之則否。不過在史學史、史學方法的實際歷史演進厯程中,史學典範的移動路徑並沒有固定的順序;且無論史學典範的轉移與固守,都代表著相關史學典範間的價值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孰高孰下之判,合先指明。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筆記】大食埃及四季香芬

2019年07月18日撰稿
古代阿拉伯的史家馬蘇第(Masūdī),其作品《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是一部價值極高的書籍,記有他在各地遊歷的見聞以及前人舊著的選錄。現在通行的版本已非全篇,僅係殘簡,頗使人感到遺憾。

該部第2卷第31章題名:「埃及及其歷史,它的尼羅河,該國的名勝和國王的歷史以及有關本章的其他細節」,內裏具現了大食時期埃及各個季節的色香味。Masūdī(著)、耿昇(譯)《黃金草原》(1998年11月,青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25015828)第423葉~第424葉:「有一位賢哲曾這樣描述過埃及的大地:"在3個月間,這是一顆白色的珍珠;在另外3個月間,又是黑色麝香;在稍後的3個月中,又是一種翠純寶石;在最後的3個月中,是一錠紅色的金子。"白色珍珠是指科普特人月份中的艾比卜、米斯米和圖特月,即相當於公曆7月、8月和9月間的埃及。當時埃及被江河淹沒,自然界以一種微白色遼闊水層的形狀出現,水層以上的小丘和小山崗上的陸地像星辰一樣閃閃發光。陸地在各個方面都由水環繞,只能借助一葉小舟才能從一塊陸地到達另一塊。在被稱為巴貝赫、哈圖爾和凱赫克月中,即相當於公歷10月、11月和12月間,埃及就像麝香一樣黑暗:尼羅河的水退下去了,確實留下了一片暗黑色的河泥,它們獲得種子並發出令人舒適的香味,與麝香中的氣味頗為相似。在圖貝赫、伊姆希爾和貝爾邁哈特月中,或者是公歷1月、2月和3月間,埃及是光彩奪目的,那裡非常豐富的植物和牧場使它具有純綠寶石的光澤。最後,在貝爾穆德赫、貝尚斯和貝烏內赫月中,即在公歷4月、5月和6月間,收穫的糧食變白了,野草也變成玫瑰色,那裡的外貌以及從中獲得的益處等完全如同一塊金錠。」

如此優美的風情畫,不曉得在羅馬時期、希臘化時期、法老三王國時期與遠古諾姆時期的埃及,是否也相彷彿?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拉美樂團La Ley

2019年07月17日撰稿
2019年07月19日潤稿
§     La Ley     §


一直想推介La Ley這個樂團,不過總聽得入神,忘記了時間。

常接觸拉美音樂的行家,大概都對La Ley、Miguel Bose、Luis Alberto Spinetta和Gustavo Cerati等讚譽有加。前述皆已稱霸拉美歌壇甚久,譬作長青樹森林也不為過。現在剛流行起來的後搖滾、數學搖滾,早就給慢許多拍了。

我不曉得該將La Ley歸納為何國的音樂團體,權且列入智利好了。Wiki百科英文版有專屬詞條「La Ley (band)」,意者可自行參閱其內容。西語系歌手如果唱起日系搖滾會是什麼感覺?La Ley就是那樣神奇的樂團。以下就是他們首先吸引我的作品:

(1)標題:La Ley - Mentira (Video Oficial)
發布者:Warner Music México

該系列場次的不插電演唱會,是經典中的經典,令人流連忘返。從釋放到Youtube網站上的相關視頻畫質來看,演唱會應當有點年代,我個人估計至少是2008年~2012年之前舉辦的。但即以今日的眼光觀之,仍然充滿著新鮮感,完全不會退流行。

(2)標題:LA LEY UMPLUGGED - PRISIONEROS DE LA PIEL (HQ)
發布者:AMISTADINTEGRA

(3)標題:La Ley - Intenta (Video Oficial)
發布者:Warner Music México

此外,他們的音樂MV也做得頗具質感:
(4)標題:La Ley - Más allá (Video Oficial)
發布者:Warner Music México

(5)標題:La Ley - "Hombre" (Video Oficial)
發布者:Warner Music México

第(5)首歌明明是輕搖滾,聽來卻有一種慢生活的味道,吊足聽眾的胃口。

還有一首歌是La Ley樂團與Ely Guerra合作的不插電現場Live,男聲俊秀颯逸、女聲敦厚端莊,形成強烈的反差,卻又渾融一體,節奏由緩至展、輕快有致,極為動容:
(6)標題:EL DUELO la ley unplugged (HQ)
發布者:Mauricio Ortiz

是不是很不錯呢?

試想一下,既知La Ley樂團的表演就像是西語系歌手唱起日系搖滾;那麼,泰國歌手如果唱起韓國流行樂,又該會是什麼樣的風情呢?等過幾天得空,再來介紹Jannine Weigel和BIZCUITBEER的歌。

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筆記】如飲旨酒

2019年07月15日撰稿
世傳禪花五葉,呵祖罵佛,不問本經;並謂濟公活佛率性恣放,無忌葷素杯貪。凡夫俗子聞之,以為皆可得而時習之,胡作非為,卻未深究其真切的蘊意若何。實則背後允有該當的正確做法,切莫受今日已層疊堆砌的各種現代人類文化制約系統所蒙,忘乎所以。

Svātmārāma(著),邱顯峯(譯)《哈達瑜珈經詳解》(2015年1月,3版,喜悅之路靜坐協會)第220葉~第221葉引經:「一個恆常吃牛肉(gomāṃsaṃ)、飲永生酒者(amaravāruṇīm,字義是永生不死水或天水),我認為他會是出生於貴族的家庭,……此處『牛』(go)指的是舌頭,把舌頭伸入上顎後端的洞穴,就是吃牛肉,此法(指逆舌身印)可以消除重大罪業(mahāpātaka)。……當舌頭往後伸入上顎後凹洞時,會激發熱能引起瓊漿玉液的分泌,這就是永生酒(amaravāruṇīm),……假如舌頭持續抵住懸雍垂的頂端(lambikāgra)會引出甘露,……能如此者,可消除疾病、老化、……獲得永生……」

第222葉講解:「在印度,牛被視為是很尊崇的動物,一個修行者幾乎不可能吃牛肉,所以gomāṃsa的其中一個意義是做逆舌身印,另一個意義是修養舌頭、控制舌頭,一方面不可亂說話,另一方面不可亂吃東西,同時也引伸為控制欲望。在中國也有類似的譬喻,例如濟公活佛即吃肉又喝酒,吃肉指的就是gomāṃsa,喝酒則是與……飲永生酒(甘露)相似。」

賢者醍醐漿酪,愚赭鵜鶘薑烙,風馬牛不相及,遙何可攀?

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史學典範(2):典範論式

系列文《1、[2]、3

2017年03月08日起撰
2019年07月13日潤稿
自德國學者蘭克提倡科學化地研究歷史以來,史學界發生了錯縱複雜的流派分化,研讀史學方法逐漸成為學生投身史學的基本門檻。然而史學方法如銀瀚般浩繁,眾口鑠金,花花世界每每讓人紛紛紜紜,以至於不知所以。最簡單的教科書撰授史學研究方法,總需花費莘莘學子一、二寒暑仔細研讀,方能略有所悟,效顰施儀。近來持論之甚者,且謂史學並不存在,令人訝然若失。究竟史學研究在方法學上、在基礎上發生了何種困難?以至於後進者莫可適從?本系列文試以「學科邊界」的角度來看待「史學典範」的幾種模型,希能貢獻一己單弱之見,匹勉滄粟。

西方科學界首由孔恩提創「典範轉移」的概念,嗣後相關仿議輩出,輻射縱橫各個領域,影響迄今不衰。史學亦不能不預其潮流,乃至稍一有新見解,即直如有一新典範之境界。唯考諸「典範」之本質,當有「經遠不變、歷久乃衰」的含意,何以產生19世紀有新史學、20世紀也有新史學、21世紀亦仍得有新史學的現象,史學典範更易頻仍呢?過往史學方法的翻修過分仰賴研究工具的替換,導致史學方法領域的工具化、跳躍化,以及外延化,過度追尋「新觀點、新視野、新工具」的聲光刺激,是謂3蠹。

何為工具化?史學被研究分析工具給支配,而不是從史學本身的學科價值中獲得證明。如新文化史末流被文學詮釋導致的懷疑論喧賓奪主,認為並無客觀的文獻可考,從而證明史學本身並不存在。

何為跳躍化?史學被跨學科的新取徑態度給支配,每向一個新學科學習,就等於像是轉移了一次典範,進而過於頻繁地宣稱有新典範轉移的浮躁狀況。

何為外延化?史學被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給反向支配,結果產出的文章不像是治史卻像是論道。如經濟學帝國主義對計量史學的深入影響,所產出的文章有類經濟分析報導,而非史學篇什。

因此本系列文於此開宗明義,認為宜改由「學科邊界」的角度來切入,徹底廓清史學研究的「典範型態」究竟為何?陳珏〈杜希德與二十世紀歐美和學的"典範大轉移"〉寫得很好,文收《唐代官修史籍考》(2010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葉~第6葉:「二十世紀中葉,從二次大戰的勝利到今天,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的整個知識與學科的結構,也隨之發生了改觀。在此期間,西方的主流大學與研究機構,推動了這一場學科的轉變……在人文社會領域,種種新主義與新學派,如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新史學(New History)、符號學(Semiotics)等,如雨後春筍,此起彼伏,打破了原有的學科分界線,以跨領域為時尚,重新進行學門與智識的結構的整合,令人眼光撩亂,目不暇接。」

這種以「『跨越』學科分界線」為時尚的作法,已在史學界流行了將近200年光陰,學者樂返不疲,漸至欲振乏力。每當史學研究者跨越一個新的學科,即可攜回無窮趣味,形成新的史學流派與新的史學研究途徑(Research Approach)。至於這種跨境汲取本身是否健康或有意義,則在所不問,終於弊端重重。本系列文將利用數學的集合論來繪製圖式,確立「學科邊界」對於史學方法在模式上的「變與不變」突出顯像效果。因此請讀者先在心中確立何謂「學科」、何謂「學科邊界」的概念,當能更好地往下展開一趟心靈的旅程。

接受

編號:14
2019年07月13日上傳

〈接受〉    天成靜

我容忍你的無禮
你的輕佻
你摔破了的碎玻璃
擲地有聲

我理解你的驕傲
你的矜持
那匣封在心底的
我全知悉

我坐在你的蓆上
你的臥榻邊
對鏡中擺開相反的姿態
端正的是你

瀟灑如昔
你嘴角淺淺的得意
我認識你深深深的幾許
懷抱天賦的秉性

我以食指評點
按捺在你前額
我願枕著你
陪伴你秋收
冬藏

2006年10日16日紀錄
2006年12月16日定稿

京府崇孔(6)

系列文《12345、[6]》

2019年07月13日潤稿

〔〕表原文模糊,推敲補之,或非是

柒、收官視功

一、汪兆銘主導崇孔
自組府籌備伊始,京方即逐漸醞釀崇孔,從相關文告、史事的時點、系絡觀之,愚推估乃由汪兆銘所發動。到了民30年下半,華北治安強化運動、華中與華南清鄉運動已對「和平區」的穩定初步見效,汪兆銘得以撥出餘裕,於民31年將崇孔政策完全確立,各項措施與期程也都予以程式化。在該(民31)年內修繕朝天宮孔廟、設置歷代聖賢祠、頒布〈十二項辦法〉與〈七項要義〉、恢復祀孔春、秋祭典,明訂每年「9月28日」為「先師孔子誕辰」列入國定紀念日,並規定由國府於孔誕日主辦「祀孔典禮」。此後京府陸續擴展崇孔的廣度,如:恢復周公奉祀官、派遣大員到山東曲阜祭孔,以及研議設置國史編纂委員會以補充歷代聖賢祠的祭儀需求,相關措施大體上皆遵循汪兆銘崇孔的方針而展開。

汪兆銘之崇孔,牽涉到他的個人思想、政治理念、外交策略,有著多重面向的複雜性和關聯性,並非單為趨迎日本「王道主義」與「大東亞共榮」而已。從史文可知,發揚固有道德、強化國族和整頓頹風是汪兆銘發動崇孔運動的動機之一,民34年4月5日羅君強曾於上海春季祀孔時引述汪兆銘生前的訓示:「孔子是中國的萬世師表,也是吾們同胞共同的先生,因為有了共同敬仰的老師,才促進了中國的文化」【注101】。至於中日友好、外交親善則是汪兆銘發動崇孔的另一項動機,以配合日方訴諸「道義」的最大文化公約數,同時攏絡華北政務委員會上層人物的國學偏好。

在話語的層面上來說,京府中樞在國內、外各場合大量宣說國父遺教、三民主義、大亞洲主義、中日親善和「道義基礎」,指導社會大眾要兼顧固有傳統文化與吸收外國文化,看似全盤倒向日本。但在行為的層面上來說,施行崇孔運動的手法則侷限於修廟立祠、祭孔、攏絡奉祀官、復設史館(國史編纂委員會)……等傳統而復古的作為,這些做法在戰前的舊國民政府都曾試過,並無太大新意。種種言行不一的情況極為明顯,自是有難以啟齒的苦衷,在高階官員中「曲線救國」的心情甚是鮮明。民26年汪兆銘尚主戰時,於南京廣播〈大家要說老實話大家要負責任〉說:「戰呢,是會打敗仗的,就老實的承認打敗仗,敗了再打,打了再敗,敗個不已,打個不已,終於打出一個由亡而存的局面來」【注102】。京府還都後,民32年2月26日他在「第三次全國教育行政會議」中致訓詞亦提出:「應同心協力,推進新國民運動,死中求生,亡中求存」【注103】。這種亡中求存、曲線救國的思維是私底下的、隱晦的,公開場合上則須宣揚傳統文化與外國文化兼籌並顧,才好維繫中、日的同盟關係,免生枝節。崇孔運動因此出現了言不由衷的情形,表面上強調中、日間要做好文化溝通,但實際執行時卻採行復古措施的矛盾現象。

二、在和平區藕合道德、文學、史學、教育等領域的復古、憶舊風潮
崇孔運動牽涉頗廣,遠逾單純的道德、儒教振興等層面,尚包括文學上古典詩詞的迴返和憶舊文學的發表,以及史學上重建官方修史機構,在在都展現了當日文化復古的特質。尹奇嶺分析當時南京文風轉回古體詩詞的榮景:「古典詩詞再次出現繁盛……憑藉政權力量支持了這一復古的潮流,一時間雅集不斷,專門刊登古典詩詞的刊物得到政府財政的扶持,汪偽高官在騷壇吟詠,集合了大量的詩人詞客……這一古典詩詞的回潮在美學的基調上是以哀涼為底蘊……讓我們看到文化在國破家亡之際深厚的撫慰功能。汪偽政權上層人物和依附他們的一些文人,都不約而同地拿起了他們所習慣的毛筆,寫起了舊體詩詞,逃進了詩詞格律之中。」【注104】劉心皇也分析華中、華南的文藝特徵走向憶舊文學:「掌故、軼事、傳記、密史之類的文字特別多,特別走運……敵人『特務機關』監視之下,不敢談,不敢寫,只有逃避現實,玩弄掌故軼事了……用個人過去的歷史,來掩蓋醜惡的現實。例如梁鴻志的回憶錄之類的文字,周佛海『往矣集』的文字,朱樸的『四十自述』,陳公博的『我與共產黨』等等……企圖用過去的經歷,取得讀者的同情……『報銷』文化盛行……領了津貼,出幾百本雜誌或書籍,內容八股,文詞不通者,比比皆是」【注105】。在史學上,配合孔廟的祭祀職能,正式建置傳統史學機構──國史編纂委員會──以提供「宣付國史」者的人物資料。由於史館的職能絕不止於提供當事人的事略、行狀如此簡單,此舉且還牽涉到國家的史學詮釋權,接續了自唐朝以降1,000年的官方修史傳統,其在史學上的復古可謂意味深長。

三、崇孔成效有限
雖然崇孔肆應了社會上的復古風氣,但在成效上未必盡符人意。造成落差的原因有幾:
(一)是教育的破落造成了先天的極限。京府是時的教育,受到戰爭的破壞以及辦學的無方,中、小學的教學品質無法和戰前相比,「對於中等以上的學校……採取不鼓勵、不發展的政策,最終導致……中等教育極其落後,學校數量尚未達到戰前水平的十分之一」。高等教育的情況稍好,「先後設立了七所"國立"高等院校,其中尤以汪偽中央大學規模最大,設備最為完善。私立學校……大多規模小,經費少,師資、學生都很少」,然而也是無法追上戰前的水準【注106】。華北地區對於修身課程、儒學課外讀物的執行頗勤,但在華中、華南則不見具體落實,再加上整體教育體系的衰微,孔教教育的收效應打上折扣。

(二)是社會上的頹風,難以力挽。劉心皇分析當時「在淪陷區裏到處是色情刊物,就是他們所說的文藝刊物,也不能脫離色情。因為色情是敵偽的統制手段之一;據報載,陶行知給友人的信裏,曾對敵偽這種統制手段,改古人的話,作為格言道:甲、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達者不戀。乙、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他加上『達者不戀』、『美人不能動』這兩句話,便是針對著淪陷區的『色情氾濫』來說的」【注107】。另外,當時不良的風氣還包含了賭博的熾盛,使得首都警備司令部不得不簽請將罰金的額度提高為5倍【注108】。

(三)是史學機構的運作略嫌鬆散。國史編纂委員會設立後,著手徵集圖籍、史料。惟編制上雖「有幾十位名義上的纂修、協修,分布在北平、上海等地」,但礙於成員散處各地,使得他們「基本上什麼也不做,只是偶爾象徵性地收集一點歷史資料交上去,內容並沒有人認真去看」【注109】。加之該會委員周越然「言言齋」的收藏品中頗富於東、西方的性學書籍,對於風氣的端正未必能有示範效果。

(四)是政要們多半存有私心,徒託崇孔的口號實難輕易整合人心,周佛海日記中常可察見類似的感嘆和憂慮【注110】。又如華北政務委員會雖配合將孔教政策滲入教育中,而使「中央─地方」關係略有提升,但也僅限於此。雙方雖說都同樣崇孔,但執行時中央欲「強化國府」獨立自主的機能,故重視的是最具指標性的孔廟修繕和祀孔活動,以保存固有文化為主;而華北政務委員會則欲迎和日本的王道思想,更注意的是道義、修身的講授。在其他方面,「華北特殊化」依舊自行其是,政府中樞和華北方面在民32年3月下旬且因中儲券兌換聯券之比率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注111】,「中央─地方」關係一直是若即若離的。

無論如何,京府的崇孔政策隨著戰爭結束,軋然而止。民34年8月15日,日本廣播宣布戰敗【注112】;同(15)日中央政治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注113】,翌(16)日亦宣布解散京府並轉換為南京臨時政務委員會【注114】,軍事委員會則改組為治安委員會【注115】,以俟新政府後續接收。其崇孔措施頓失憑藉,不復何存,一切就盡付史料中了。



【注101】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7冊第260頁,民34年4月6日報導:「市教局昨舉行春祭祀孔禮,羅秘書長代市長主祭並致詞……主祭羅君強氏獻詞,略謂:「紀念孔子要注意三點,第一,汪故主席曾說過,孔子是中國的萬世師表,也是吾們同胞共同的先生,因為有了共同敬仰的老師,才促進了中國的文化,〔這〕點要注意的。」。
【注102】蔡德金,王升(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242頁,1937年8月3日條。
【注103】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52頁,1943年2月26日條。
【注104】尹奇嶺〈1940年代南京汪偽統治時期古體詩詞的回潮〉第87頁、第92頁。
【注105】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1980年,成文出版社)第38頁。
【注106】蘭麗紅〈汪偽政府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研究〉第14頁。
【注107】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第37頁~第38頁。
【注10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9冊,第135頁~第136頁,民34年3月3日〈最高國防會議第66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六:「……據首都警備司令部簽呈:為賭風日熾,影響治安,擬請將本部〈查禁賭博暫行辦法〉第二、三、四、六各條規定之罰金均提高為五倍,並將第十三條但處五百元以下罰金之規定,脩正為處三千元以下之罰金,以資厲禁……」。
【注109】陳曉維〈周子美與澤存書庫〉,《好書之徒》(2012年,中華書局)第239頁。
【注110】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下編第684頁,1942年12月29日條:「回顧我政府人才之缺乏,意見之紛歧,真正為公者究有若干人,以及汪先生領導之能力及精神,殊令焦急也」。第705頁,1943年2月8日條:「本日發表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辭職照准,以朱深繼,私意較為得(當)。雖朱與我黨素無好惡,但較識大體,或不致妨礙華北之中央化也」。第740頁,1943年5月2日條:「下午,接見李長江、蘇成德等。李頭腦複雜,知識簡單,小型之馮玉祥也,將來難免不發生問題」。第740頁~第741頁,1943年5月3日條:「人才不健全,為我國之通病,南京尤然。徬徨四顧,究有幾人真正為國家為民?言念及此,何禁灰心!」。
【注111】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下編第722頁~第724頁,1943年3月23日至26日各條。
【注112】郭必強,〈周佛海身邊的軍統少將──周鎬〉,《汪偽政權內幕》(1989年,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第310頁:「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對日宣戰,並出兵我國東北。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廣播詔書,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可直到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才在南京向中國政府代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注11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25冊第522頁~第527頁,〈解散南京國民政府宣言〉。
【注114】陳公博,〈日本投降時的南京──陳公博自述〉,《汪偽政權內幕》第296頁:「日本於8月15日公布投降消息,日皇和鈴木內閣總理廣播投降,南京政府也決定於16日宣布解散」。
【注115】陳公博,〈日本投降時的南京──陳公博自述〉,《汪偽政權內幕》第297頁:「16日早上,佛海由上海來京,下午舉行會議,宣布南京政府解散,並發布宣言,勉各將領以統一為重,不得有軌外行為,更不得意圖割據,因為辦理各部門的結束,是要有機關的,於是成立一個南京臨時政務委員會。維持各地治安,也要有機關,於是將以前的軍事委員會改為治安委員會。」第298頁:「所謂臨時政務委員會、治安委員會只是臨時機關,就是指揮也只能指揮原有的機關,對行動總隊,我是無法指揮的。」

京府崇孔(5)

系列文《1234、[5]、6

2019年07月13日潤稿
陸、孔教宣傳和教育:29年~34年

京府宣導崇孔,其面向大要有幾:(一)是號召最富社會影響力的一班政要、軍紳和學者。對此,派遣高階官員參與孔廟修繕、祭孔典禮、孔誕紀念活動,提高官方層級以攏絡相關人士的贊同;即如汪兆銘本人也曾在孔子誕辰紀念會上,親自鼓吹孔、孟精神與「和平、反共、建國」之關係,加強宣傳力度【注90】。(二)是面向普羅大眾進行宣傳。多次透過記者會、廣播向聽眾傳達孔教的演說,並透過報刊來刊布崇儒的文章;另並召開各式各樣的大型集會、社團活動來促進人際交流,如:汪兆銘出席「宣傳孔教教義會議」並發表講話【注91】;由東亞聯盟中國總會發動崇孔、祭孔、讀經的復古措施【注92】;在上海由中日文化協會舉行孔子誕辰紀念會並廣播尊孔言論,以及由中華聯合電影公司拍片簡介孔子生平。(三)是透過學校教育來向學生灌輸儒家思想,其中尤以華北政務委員會配合倡導孔、孟教育,最為熱切。

崇孔教育的執行方針,中樞與華北政務委員會有著不同的步調。在中樞直轄區所賦予教育體系的崇孔任務多側重於籌辦祀孔典禮,而疏於規劃孔孟課程。例如南京市教育局頒佈的《南京市中小學訓育方針》規定小學要「養成兒童有和平親善敦睦友愛之精神,養成兒童忠、恕、誠、實、禮、儀、廉、恥之美德」,雖點到儒家忠恕思想;但對中學則僅規定要「訓練學生確切認識國際環境與中國地位,以和平反共為建國之基本信念」,沒有提及崇孔的內容【注93】。民29年8月至民34年中樞在南京所設立的中央大學,其課程規劃中也缺乏專門講授孔子思想的科目【注94】。還有杭州自治會所辦的中等補習學校,其辦學宗旨:「一、日、華親善。二、反共產主義。三、擁護新政府。四、復興治安產業。」【注95】,亦忽略了孔子和儒學。相對於儒學課程的貧乏,中央反倒是大量動員學生參與朝天宮的祭典活動,上海方面亦責成市教育局包辦民33年至民34年間該市的孔子春、秋祀典活動。京府中樞直轄區域的教育體系其重心明顯係置於祀孔大典,而非在於儒學教育養成。

華北政務委員會轄區的情況則稍異,自成一格,在某些崇孔的項目上與中央政令無違而相合。在華北地區的學生教育上,「孔、孟道義」的倡導頗為興盛。華北政務委員會制定了一些具體可行的教學措施,讓孔、孟道義得以滲入學生學習的現場。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於民29年公布的訓育方針以提倡「固有之美德」為要圖【注96】,是項方針的施行可以民30年11月蘇北第一師範為例,「該校共有師範四個班:一年級一個班50人、二年級三個班116人;初中一個班39人。其課程分配如下:每周日語六小時,修身三小時,國文四小時……無論中學或師範……在課外作業方面,除日常各科作業之外,尚有孔道課外研究」【注97】。民30年3月30日至民31年12月10日華北地區共發動了5次的「治安強化運動」,到第5次治安強化運動結束時,山東省各校「採用教材多係舊式,一律加授日語,並改公民課程為修身」【注98】。民31年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又在教育刷新教育命令中訓示「中國固有之道德文化為立國之基礎」;至民32年該署下設的教育局更進一步擬具〈辦法〉4點,要求華北各級學校利用週日向學生講述孔、孟精義,內容如下:
「總觀歷來教育當局之主張,與夫社會一般人士之心理,則中國教育之基礎當以東方傳統之文化及中國故(原文如此,當作:固)有之道德為依歸,當無異議。惟此二者究係何物並於何處探求,則孔、孟經書乃其本源……茲擬利用星期日,由學校聘請名家,將孔、孟之精義擇要講述,並按我國現代之情形與夫世界文化之趨勢而發揮之……
辦法:
1.通令華北各學校,除朝會、周會時間由師長輪流舉行精神訓話外,每星期日上午或下午須舉行特別演講,學生全體均須出席(初小除外)。講演內容,高小及初中以《四書》、《孝經》、《孔子家語》等書為範圍,高中及大學以《詩》、《書》、《易》、《禮》、《春秋》等書以及中外歷史與重要時事問題為範圍。
2.講演人員由本校職教員或校外名人擔任均可。
3.講演題材,即選擇經書中某節或某句詳細解釋,並以現代情勢而發揮之,無須按原書章句逐次解讀。
4.每學期之末,由學校按講演內容命題數則,使學生發表個人之感想,以觀其成效。」【注99】

民33年2月,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又以督辦王謨的名義發出布告,要求各校學生提高修養。他要求學生們「應竭力吸取外來學術之真諦,勿忘固有之文化……學問之道,尤貴不分畛域,允宜擷取他人之長,補我之短,同時於我國固有文化之保存發揚,更當致意……學者必須於外來學術提要鈎玄,獲其真諦,庶幾學可有成,本源弗墜」【注100】。華北的崇孔教育因為華北政務委員會積極用事,因此在成效上較諸華中、華南等地,似乎顯得更為普及。



【注90】萬仁元(主編)、王曉華(副主編)、孫永鑫、許壽林(編委)、陳杰、鄭會欣(責任編輯),《中國近代珍藏圖片庫:汪精衛與汪偽政府》下冊(1994年,香港-商務印書館)第135頁,照片181。
【注91】萬仁元(主編)、王曉華(副主編)、孫永鑫、許壽林(編委)、陳杰、鄭會欣(責任編輯),《中國近代珍藏圖片庫:汪精衛與汪偽政府》下冊,第135頁,照片182。
【注92】毛禮銳、沈灌群《中國教育通史》第5卷(1988年,山東教育出版社)第436頁。
【注93】蘭麗紅〈汪偽政府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研究〉第11頁。
【注94】王德滋(主編)、龔放、冒榮(副主編),《南京大學百年史》(200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第245頁~第246頁。
【注95】蘭麗紅〈汪偽政府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研究〉第11頁。
【注9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附錄(上)》第71冊第640頁~第641頁,〈偽華北教育總署教育局關於利用星期日講述孔、孟道義及有關訓育的提案〉。
【注97】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5卷第431頁。
【注98】江沛,《日偽治安強化運動研究》第254頁。
【注99】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附錄(上)》第71冊第640頁~第641頁,〈偽華北教育總署教育局關於利用星期日講述孔、孟道義及有關訓育的提案〉。
【注10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附錄(上)》第71冊第642頁~第643頁,〈偽華北教育總署關於學生修養問題的布告〉。

京府崇孔(4)

系列文《123、[4]、56

2019年07月13日潤稿
〔〕表原文渙散,純屬推敲補之,容有誤
▲與☉等符號乃史料原文,照錄。

伍、崇孔設官:31年~34年

一、禮遇奉祀官家族
為避戰釁,至聖奉祀官孔德成早於民27年移赴武漢,另委孔令煜留曲阜暫代奉祀事【注69】。國府還都後不忘攏絡,至民32年3月奉祀官府已由孔令煜出面電賀京府成立3周年;此舉雖非奉祀官「本人」而僅係「代表」領銜,但仍具象徵意義【注70】。民32年9月28日上海市政府舉辦孔誕聯合秋祀典禮,由孔繼錕主祭【注71】。民33年9月28日國府於山東曲阜舉行祭孔典禮,先由孔子第六十八代孫孔﹝傳﹞﹝塏﹞率族人家祭,再由沈爾喬率隊國祭【注72】。京方除拉攏孔子後人祀孔,對奉祀官府既有傳統權益如:孔林、祀田、增租……等,也都予維持或協助,以表尊重【注73】。

此外,相關禮遇亦澤及元聖周公後人,恢復東野氏家族的奉祀官職。民32年初,博物專門委員會周靈殊委員提請周公後裔復任奉祀官一職,以恢弘邦封泱泱氣度:「竊查元聖周公後裔,代有封號,迄第七十五世東野沛然於康熙二十四年以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職,至第八十三世仍襲原職。旋於民國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改博士為奉祀官,一切待遇亦仍舊貫,奉祀釋奠亦仍例行。﹝突﹞於二十四年改任各奉祀官時,竟出乎意外,遭孔祥熙之非議,以為尊孔子不必尊周公,於是以孔子第七十七世孫孔德成為特任奉祀官,顏世鏞、曾繁林、孟繁驥為簡任奉祀官,至周公後裔東野氏則免任,亦即罷其襲職。竊按孔子為大成至聖,應力尊祀,顏、曾、思、孟以發揚孔道,亦應尊祀,若夫周公早孔子數百年,立一代法制,為萬世道統,孔子尚尊周公,何後人竟尊孔子,而不尊孔子所尊之周公。且歷代予元聖周公後裔之襲職,已成國家向例,何斷然予之絕祀,不惟不公,且於情理亦有所不安。今者,恢復孔子祀典,業奉明令,聖道恢宏,蒸蒸日上……乞頒明令恢復元聖周公後裔襲職,以八十四世孫東野傳棨為特任奉祀官,則天下從風,休明有道矣……」【注74】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長褚民誼贊成此案,轉送中央政治委員會討論。5月6日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23次會議決議從善如流,恢復周公奉祀官一職,特任,由東野傳棨襲職【注75】。

二、設置歷代聖賢祠和國史編纂委員會
崇孔運動促成朝天宮孔廟的翻修,民31年11月5日開始在孔廟內設置「歷代聖賢祠」以祭祀賢哲名儒,管理者為孔廟管理委員會。該會依祭孔〈十二項辦法〉、〈祀孔七項要義〉等規定,於安排祭祀位次時應參酌相關人物「宣付史館之事蹟」來排定順序。就京府的立場而言,須入祀者計有:(一)歷代聖賢、名儒、(二)孫文(國父)、(三)民26年11月19日以前已蒙舊國民政府宣付史館之人【注76】、(四)孫武【注77】、湯爾和【注78】、蔣雁行【注79】、劉郁芬……【注80】等經國民政府(京府)新近宣付之人。但實務上由於沒有史館機構,無從獲取所需資料,孔廟管理委員會遂具函陳情解決。因此內政部長陳羣、教育部長李聖五於民32年4月6日會呈行政院,提請在行政院下設國史館:「案准孔廟管理委員會函開:『查〈祀孔七項要義〉之第七項規定:"民國以來賢哲明儒,依據國府宣付史館之事蹟議定祀位"惟目下尚無國史館之設立,須簽請主席核示,並奉批:"指定內政部、教育部兩部長籌劃一切,擬定辦法呈核。"……』等由;職等會同商議,擬請設立國史館,並擬具〈國史館組織條例草案〉……謹呈行政院院長汪。坿呈〈國史館組織條例草案〉」【注81】。

4月20日「行政院招集審查會議,內政部派〔龍〕參事曾琛、教育部派王科長一方,秘書處派何秘書澄〔若〕出席與議」【注82】,5月24日兩部會計國史館經費【注83】。 6月4日行政院秘書處簽註意見表示:「國史館範圍包括甚廣,以隸屬於國民政府為宜」【注84】。旋由陳羣、李聖五再度會呈國史館草案及概算書送交6月8日行政院第165次會議討論【注85】,復經6月10日最高國防會議第17次會議討論,拍板定案,決議改設國史編纂委員會,直隸於國民政府。【注86】6月17日最高國防會議又指定陳羣兼任該會主任委員進行籌備事宜【注87】。國史編纂委員會瞬於短短的21天後(7月8日)開辦,「掌編纂國史,並徵集、儲藏關於國史之一切材料」【注88】。至此,相關配套措施終於圓滿完善,孔廟管理委員會可如願向國史編纂委員會索取所需檔卷,據以安排歷代聖賢祠中的祭祀順序,不再產生困擾【注89】。



【注69】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第51頁,〈孔府宴請日侵略軍頭目請柬〉之註☉:「此件時間,為一九三八年曲阜淪陷後。時孔德成已被國民黨軍隊攜往武漢,孔令煜暫時代理奉祀官職務看守孔府。」
【注70】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第50頁,〈孔府代理奉祀官電賀汪偽政府成立三周年〉。
【注71】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4冊第537頁,民32年9月28日報導:「今日孔誕紀念,市府舉行隆重秋祀禮,山東同鄉會盛典致祭:今日為先聖孔子第二千四百九十四週誕辰紀念日,本市各界循例隆重致祭,山東旅滬同鄉會,山東會館,及附設之齊魯中小學等,特聯合奉祀,屆時由孔繼錕等主祭外,并由該會名譽理事長蘇成德,譚天凱,張鏡湖等蒞臨演講先聖偉蹟。同時民教館為宣揚孔教及策勵民眾普及教育起見,在文廟大禮堂內,舉行祀孔演講大會,以發揚孔教精神」。
【注72】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3頁,民33年9月29日報導:「曲阜盛大祭孔典禮:▲曲阜二十八日中央社電:國府以本月廿八日為孔聖誕辰紀念日,特於是日於聖地曲阜盛大舉行祭禮。是日上午零時,首先舉行家祭,由主祭官孔聖後裔第六十八代孫孔﹝傳﹞﹝塏﹞氏,率孔氏一族,於大成殿先行舉行祭禮。上午十時起,由國民政府代表沈爾喬為主祭官,華北政委會代表唐仰杜,山東省長,日本軍官代表等數官長之陪祭下,舉行肅穆之國祭禮,對先師靈位,及歷代聖賢,順序拜祭」。
【注7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下冊第476頁~第479頁,〈一九四四年孔府增租布告〉、〈一九四四年孔府關於增租事致鉅野縣政府董洁泉信〉、〈一九四五年曲阜廠增租〉、〈一九四四年東場四庄麥租加升〉。
【注7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6冊第369頁~第370頁,〈抄摺呈〉。
【注7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6冊第322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23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一。
【注7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冊,第66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2次會議紀錄〉討論事項二:「由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行政、司法各機關,一切法令以適用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以前施行者為準則。……決議:通過,由國民政府令飭遵照」。
【注77】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1冊,第34號第1頁~第2頁。
【注7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2冊,第99號第1頁。
【注79】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4冊,第242號第4頁。
【注8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8冊,第468號第7頁。
【注81】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第19冊第460頁,〈行政院第壹陸伍次會議討論事項第貳案附件〉。
【注8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第19冊第473頁,〈行政院第壹陸伍次會議討論事項第貳案附件〉。
【注8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第19冊第463頁,〈行政院第壹陸伍次會議討論事項第貳案附件〉。
【注8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第19冊,第475頁,〈行政院第壹陸伍次會議討論事項第貳案附件〉。
【注8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9冊,第503號第29頁~第31頁。
【注8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9冊,第503號,第23頁,〈國民政府訓令 第二百九十九號 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注87】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6冊第470頁。另參:《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9冊,第509號第6頁。
【注8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9冊,第509號第1頁(法規欄)、第5頁(令文),〈國史編纂委員會組織條例〉。
【注89】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9冊,第509號第1頁(法規欄)、第5頁(令文)。

京府崇孔(3)

系列文《12、[3]、456

2019年07月13日潤稿

Δ表原文闕字。
〔〕表原文散漫,僅係推敲,容或有誤。
▲係史料原文,照錄。

肆、京府祭孔:32年~34年

一、中樞祭孔
民30年之前的舊國民政府時期,祭孔典禮並未指定由官方專辦。惟南京一帶已開始出現由官方主導祀孔活動的氛圍,如:民29年汪兆銘率先在南京舉行祭孔,民30年8月27日汪兆銘又在國府紀念孔誕並進行演說。

京府還都後,民31年中旬確立崇孔的政策,9月28日旋由汪兆銘領隊在朝天宮祭孔,隆重紀念孔子2,493週年誕辰【注33】。隔(民32)年起即以中樞官資籌辦每年2次例行性的孔子春祭和秋祭。愚目前未見民32年南京春祭的史文,於其事之有無,未敢置肯否?然3、4月間國府曾派溥侗前往山東參加曲阜春祭,可推測南京當有相應的活動。民32年南京秋祭為孔子2,494周年誕辰的紀念活動,其勢較上年猶顯優隆,為加強宣傳成效且特邀至聖奉祀官代表孔令煜廣播演講【注34】。

民33年參軍長唐蟒負責籌辦南京春祭,4月5日上午假朝天宮舉行,經費由國民政府參軍處墊款13,994元2角8分【注35】,主祭者為司法院院長溫宗堯【注36】。民33年南京秋祭於9月28日假朝天宮舉行【注37】,由立法院院長(代拆代行國民政府主席)陳公博主祭、各院部文武官員與祭【注38】,連同學生共動員千餘人到會,場面盛大【注39】。

民34年南京春祭於4月5日假朝天宮舉行,由代理國民政府主席陳公博主祭【注40】,乃史文所見最後一次祀孔活動,8月16日京府解散,當(民34)年的南京秋祭便無從施行了。

二、各地祭孔
(1)曲阜祭孔
京府不僅在京祭孔,亦重視孔子故里的祀孔活動。民32年曲阜春祭,先於3月份由至聖奉祀官代表孔令煜在曲阜配合「先師孔子春祭典禮」的籌備工作【注41】。次(4)月5日祭典開始,國府委員溥侗前往致祭,祭典共歷7日【注42】,耗資19,962元1角5分,所有款項均由財政部撥付【注43】。

民33年曲阜秋祭,9月28日先師孔子誕辰,銓敘部部長沈爾喬前往致祭【注44】, 9月30日再主祭孔林【注45】,相關官員亦在曲阜孔廟中祭孔【注46】,祭典為期至少3天。

(2)上海祭孔
民32年上海秋祀,9月26日在文廟舉行,市府薦任以上人員均需參加【注47】。民33年上海春祭,4月5日在文廟舉行,上海市秘書長吳頌皋代表主祭,動員市府官員、學生、特務大隊等數百人與會【注48】;市府教育局負責佈置工作,著重簡單肅穆,與前次的秋祭明顯不同【注49】。民33年上海秋祭,9月28日在文廟舉行,上海市秘書長吳頌皋代表主祭,場外有軍警戒備,場內則有青少年團維持秩序【注50】,仍由市府教育局負責籌備並墊款10萬元【注51】。

民34年上海春祀,由市府教育局主辦【注52】, 4月5日在文廟舉行,上海市秘書長羅君強代表主祭,到場官員、學生計500餘人【注53】。

(3)北平祭孔
華北政務委員會雖具獨立性,亦配合中樞祀孔,如民31年5月31日王揖唐委員長代表祀孔【注54】,以及同(民31)年10月28日國府主席汪兆銘陪同平沼騏一郎參觀北平孔廟【注55】,皆其事例。惟惜民32年以後則尚未檢得相關的祀孔紀錄。

三、祭孔外交
中、日親善固係日方最渴望中國認同的要務,然而京方並非單向地接受日方的影響,也利用崇孔活動雙向地對日方進行外交工作。民31年9月至10月間日本答訪使節團平沼騏一郎一行到訪,行程即包括參拜京、平孔廟。民33年4月30日,日本在東京由斯文會、大政翼贊會假湯島聖堂舉行祭孔典禮,京府駐日大使蔡培代表行禮朝拜【注56】。民33年9月28日曲阜的祭孔典禮上,亦見有日本軍官代表參加國祭儀式【注57】。京府的崇孔運動在外交上確有一定的潤滑效果。

四、半官方組織和民間崇孔
(1)半官方組織配合崇孔
京府外圍有一些半官方組織,如中日文化協會和中華聯合電影公司,因屬文化性質,所以多少須協助推行崇孔。如:民33年9月28日舉辦中樞秋祭之際,中日文化協會亦在南京和平堂舉行紀念儀式【注58】;同時又在上海舉行孔子誕辰紀念會,當晚並由考試院副院長江亢虎廣播演講〈國際的孔子與孔子的國際〉、褚民誼廣播演講〈孔子的思想與學說〉,極力宣說孔子的思想和大東亞的立場【注59】。又如:民33年9月27日上海市府進行秋祀預演,當天中華聯合電影公司派出工作人員20餘人前往文廟公園拍片,簡介孔子的生平【注60】。

(2)民間團體配合崇孔
中國孔聖學會由沈信卿草創,總部設於上海【注61】,京府在上海地區設法借重該學會協助崇孔。此外,也動員山東同鄉會等民間團體,增強祀孔的規模。

民32年9月28日上海秋祀,孔聖學會假該會崇聖堂舉行祀聖大典,並透過上海電台作廣播演講【注62】。同日山東旅滬同鄉會、山東會館、齊魯中小學等則參加上海市府的秋祭典禮進行聯合奉祀,由名譽理事長蘇成德、譚天凱、張鏡湖演講孔子偉蹟;民教館在文廟大禮堂內舉行祀孔演講大會,以宣揚孔教普及於民眾【注63】。

民33年9月28日上海秋祀,孔聖學會假寧波旅滬同鄉會舉行祀孔典禮【注64】。同日山東同鄉會則假該會至道堂舉行祀孔典禮,會後且有遊藝節目助興,共動員齊魯中小學學生【注65】、來賓等共3,000餘人,氣氛頗為熱烈【注66】。

民34年4月5日上海春祀,孔聖學會假該會崇聖堂舉行春季祀孔典禮,丁會長等人演講「紀念孔子之意義」【注67】。山東同鄉會亦假該會至道堂舉行春季祀孔大典,動員會員與祭【注68】。



【注33】數位典藏號:118-030200-0002-006,題名摘要:祭孔典禮,1942年9月28日。參網址: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以關鍵字「祭孔」檢得。
【注34】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第51葉~第52葉,〈孔府代理奉祀官為汪偽政府紀念孔子誕生廣播演講詞〉。
【注35】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8冊第96葉,〈抄國民政府參軍處簽呈〉,該史文未言明祭孔典禮日期,僅有簽呈日期民33年5月3日,推估祭孔典禮當舉行於5月2日之前。另參:數位典藏號:118-030200-0002-013,題名摘要:汪政府官員祭孔聖,1944年4月5日。照片內容適合其事,則可知國民政府參軍處籌辦之祭孔典禮應在4月5日舉行。參網址: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以關鍵字「祭孔」檢得。復參: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24葉,1943年4月5日條:「上午,舉行孔子春祭。……(周佛海日記)」,可知當日所舉辦者確係春季祭孔。
【注36】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1983年,上海書店)第385冊第338葉,民33年4月6日報導:「中樞昨隆重舉行,先師孔子春祀禮,溫司法院長代表主席主祭:▲南京五日中央社電:國府為尊崇先師孔子,規定每年分春秋兩季,隆重舉行祭祀大典。今日為春祀之期,國府特於上午十時,在朝天宮大成殿舉行先師孔子春祭典禮」。
【注37】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24葉,1943年9月28日條:「孔子秋祭。在國民政府召開全國高級軍政長官會談,致訓辭。(《中華日報》1943年9月29日)」。
【注38】林甘泉(主編)《孔子與20世紀中國》第230葉。
【注39】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3葉,民33年9月29日報導:「孔子誕辰紀念中樞秋祭:▲南京二十八日中央社電:廿八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上午十時,於朝天宮大成殿舉行秋祭。到中樞長官機關代表,學生等千餘人。陳代主席任主祭。江院長,褚部長,李部長,徐文官長,周市長,陪祭。全體唱孔子紀念歌,十時半禮成」。
【注40】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7冊第259葉,民34年4月6日:「國府昨隆重祀孔,陳代主席親主祭:▲南京五日中央社電:五日為至聖先師孔子春季釋奠祭典之日,國民政府特於上午九時在朝天宮孔廟舉行隆重祭典,陳代主席率文武公務員親臨主祭,文官著新國民禮服或藍袍馬褂,武官著軍常服佩刀,佩勳表」。
【注41】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第50頁,〈孔府代理奉祀官電賀汪偽政府成立三周年〉。
【注4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22冊第49頁〈最高國防會議第22次會議議事日程〉討論事項二、第64頁〈抄溥侗簽呈〉。
【注4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7冊第52頁,民32年7月29日〈最高國防會議第22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二。
【注4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24冊第28頁,〈最高國防會議第55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五。
【注45】數位典藏號:118-030200-0002-016,題名摘要:汪政府官員沈爾喬祭孔林,1944年9月30日。參網址: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以關鍵字「祭孔」檢得。
【注46】數位典藏號:118-030200-0002-017,題名摘要:汪政府官員沈爾喬等曲阜孔廟中祭孔,1944年9月30日。參網址: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以關鍵字「祭孔」檢得。
【注47】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4冊第529頁,民32年9月26日:「孔誕秋祀舉行隆重大典,各機關各學校均休假:本月廿八日為孔子誕辰紀念,市府為闡揚孔教尊重至聖起見,特定於是日清晨九時,在ΔΔΔ廟路文廟內隆重舉行秋祀大典。儀式ΔΔ隆重,屆時本市各機關及各學校等均休假一日,Δ時市府已令飭所屬各機關凡薦任以上人員,均須準時參加」。
【注48】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5冊第339頁,民33年4月6日報導:「昨文廟隆重舉行春季祀孔典禮,吳秘書長代表市長主祭:昨(五)日為國定春季祀孔之期,市府當局特在南市文廟大成殿上,舉行祀孔典禮,以追念至聖先師至大至剛之偉大精神,而發揚中華文化。由陳市長(吳秘書長代)主祭,市教育局長林炯庵,第二警察局長盧英,市財政局長袁厚之,市社會福利局長孫鳴岐等陪祭。市府各科長等襄祭。各團體機關代表與祭,各學校學生等數百餘人參加祀典。並有第二警察局樂隊奏樂,及該局特務大隊暨第七區自警團團本部,市立第一中學青少年團等,派員到場維持秩序」。
【注49】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5冊第336頁,民33年4月5日報導:「春季祀孔典禮,今晨隆重舉行,各機關長官將親臨致祭:本年度孔聖春祭大典,定今晨十時在南市文廟路文廟內舉行,屆時本市各機關長官,均將親蒞致祭,昨日午後起,市教育局已在該處從事佈置,大成殿上莊嚴整齊,聞春季祀孔大典,著重於簡單肅穆,較之秋祭大典,顯然不同」。
【注50】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4頁,民33年9月29日報導:「昨孔誕紀念舉行隆重秋祭,吳秘書長代陳市長主祭:昨為至聖先師孔子二千四百五十九週年誕辰紀念日,本市各機關學校團體等,循例放假一天外,全市並懸旗慶祝,晨九時市府各機關暨本市各界代表,在文廟內舉行盛大秋祭典禮,由陳市長代表吳秘書長主祭,各局處長陪祭,市警察局並派大批軍警,在文廟四週嚴密戒備,場內秩序,則由青少年團負責維持」。
【注51】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69頁,民33年9月21日報導:「市教育局籌備祀孔大典:市教育局昨召集第二次祀孔大典籌備會議,討論關於孔廟殿前殿內一切佈置,及供祭品設計等Δ項,祀孔整個預算,儘十萬元ΔΔ,請市府撥款,事前由教育局暫行墊支。先定本月二十七日在南市文廟舉行典禮預演,由戴局長主持」。
【注52】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7冊第258頁,民34年4月5日:「教局今日舉行春季祀孔大典,周市長主祭羅秘書長等陪祭:今日為至聖先師孔子春季釋奠祀典之日,市教育局特於今日上午十時在南市文廟舉行隆重春季祀孔大典,由周市長為主祭官,羅秘書長,徐局長,許局長,盧副局長,戴局長陪祭。市府參事,各局處長,各行政督察專員為襄祭。市府所屬各局處薦任官及各縣長區公署長,均〔得〕參與祭典。並規定文官一列【靜案,原文誤植,列應作例】著藍袍黑掛,〔或〕國民服,武官軍服,學生制服,席次文東武西,參加各校學生在後」。
【注53】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7冊第260頁,民34年4月6日報導:「市教局昨舉行春祭祀孔禮,羅秘書長代市長主祭並致詞:昨(五)日為清明節,市教育局於上午十時假南市文廟舉行春季祀孔典禮。由周市長(羅秘書長代)主祭,儀典隆重。計到市府羅秘書長,保安司令部Δ參謀長,警察局盧副局長,戴教育局長,許經濟局長,徐建設局長,周社會福利局長,袁衛生局長,劉宣傳處長及王德言等,市府參事,各局處長,行政督察專員及所屬各縣縣長,各區區工署長等各機關長官,暨各校學生等五百餘人」。
【注54】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第42頁,〈漢奸王揖唐祀孔祭文〉。
【注55】同【注29】。
【注56】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5冊第423頁,民33年5月1日報導:「日斯文會舉行祭孔典禮:▲東京三十日中央社電:日本斯文會主辦、大政翼贊會興亞總本部援助之第三十八屆祭孔典禮,於三十日上午十時假此間湯島聖堂舉行,到有:德川國順公爵、德川慶光公爵、Δ澤敬三子爵。我國駐日大使蔡培氏。由德川順公首行奠Δ儀式,Δ由主祭者捧讀祭文,嗣由中國駐日大使蔡培氏等行禮朝拜,直迄十一時半始畢。」
【注57】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3頁,民33年9月29日:「孔子誕辰紀念中樞秋祭……曲阜盛大祭孔典禮:▲曲阜二十八日中央社電:……上午十時起,由國民政府代表沈爾喬為主祭官,華北政委會代表唐仰杜,山東省長,日本軍官代表等數官長之陪祭下,舉行肅穆之國祭禮,對先師靈位,及歷代聖賢,順序拜祭」。
【注58】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0頁,民33年9月28日報導:「中樞紀念孔子誕辰:▲南京二十七日中央社電:二十八日孔誕,中樞上午十時舉行秋祭,文武官員均參加。▲南京二十七日中央社電:本月二十八日為至聖先師孔子誕辰紀念,中日文化協會為表示紀念起見,特於是日下午三時,在該會和平堂舉行紀念儀式」。
【注59】林甘泉(主編)《孔子與20世紀中國》第230頁。
【注60】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1頁,民33年9月28日報導:「今日孔誕紀念舉行盛大秋祭,昨在文廟舉行預祭:……昨日先假文廟舉行義演,并由中華聯合電影公司蒞場攝製新聞片,同時市立二中特派青少年隊二中隊駐守會場內,維護秩序……華影公司拍攝專片:中華聯合影片公司為紀念先師孔子起見,特於昨日派新聞教育組洪ΔΔ率領工作人員二十餘人,前往文廟公園拍攝新聞片,片中并穿插先師孔子生前事蹟等講解,直至六時許始拍攝完畢。昨日下午四時紀念典禮籌備會,并特開第三次籌備會議,由戴局長主席,總務組長報告工作情形」。
【注61】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4冊第537頁,民32年9月28日:「孔聖誕辰感述,王端儒:世衰道微,孔學不昌也久矣,東南人士,ΔΔ憂之,遂有中國孔聖學會之創設,宿耆沈信卿先生主持其事,設總會於上海,蓋因其為人文薈萃之區,講學問道,易收事半功倍之效也。」
【注62】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4冊第529頁,民32年9月26日:「孔聖學會祀聖:孔聖學會為紀念至聖先師第二千四百九十四周年誕辰,爰定於本月廿八日上午十時,在愛ΔΔ路九五四號,該會崇聖堂,舉行祀聖大典,由沈信卿會長主祭,下午三時至六時,假Δ虞洽ΔΔΔ同鄉會二樓大禮堂,舉行名流演講,是晚八時四十分,由馮沈兩理事長,假上海電台作廣播演講」。
【注63】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4冊第537頁,民32年9月28日報導:「今日孔誕紀念」。
【注64】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69頁,民33年9月21日報導:「市教育局籌備祀孔大典……(又訊)中國孔聖學會,定於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十時,假座甯波旅滬同鄉會禮堂(西藏路)舉行祀孔典禮,是日下午三時仍在原址舉行慶祝聖誕演講大會」。
【注65】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82頁,民33年9月25日報導:「山東同鄉會將隆重祀孔:本市西門路山東同鄉會為發揚文化提倡孔道起見,曾於今春募資重修該會大成閣及孔聖堂,現該項工程一部分業已完竣,雕樑畫棟,古色古香,為東南唯一聖蹟。本月二十八日為孔子聖誕,又適值該會成立一週年紀念,擬合併舉行盛大典禮。屆時(下午二時)將由該會名譽理事長蘇成德,理事長崔景三親臨主持。祀孔儀式極為隆重,該會會員及齊魯中小學學生均將一體參加,祀孔後接開紀念大會,並有精彩遊藝節目,以助餘興云云」。
【注66】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6冊第294頁,民33年9月29日:「昨孔誕紀念舉行隆重秋祭……又訊。山東同鄉會昨日在該會至道堂大成閣舉行孔誕秋祀大典,由理事長崔景三主祭,全體理監事陪祭,與祭者會員齊魯中小學學生及來賓共三千餘人,儀式採用古典,極為隆重熱烈」。
【注67】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7冊第260頁,民34年4月6日報導:「市教局昨舉行春祭祀孔禮,羅秘書長代市長主祭並致詞……又中國孔聖學會於昨日(五日)下午三時,在該會崇聖堂舉行春季祀孔典禮。到丁Δ保會長,譚名譽理事長,馮沈兩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等數百人,儀式莊嚴隆重,並由丁會長等演講「紀念孔子之意義」,至五時禮成」。
【注68】上海書店(印刷)《申報影印本》第387冊第258頁,民34年4月5日報導:「教局今日舉行春季祀孔大典……又西門路山東旅滬同鄉會定於五日下午三時在該會至道堂大廳,舉行春季祀孔大典。除由理監事主持外,并望各會員一體參加。」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史學典範(1):學科邊界

系列文《[1]、23

2019年07月11日撰稿
現代體系將知識予以切割,劃分為許多的學科。但如果將各學科按照時間軸擺放,將會發現我們的知識體系對於過去和未來幾乎是處於完全無知的狀態。

何謂「學科」?不妨參考官方的定義。查詢教育部統計處網站「中華民國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查詢系統(第5次修正)」,網址:
網頁上第1點說明:「本部學科標準分類係供統計分類之用,使教育相關統計能在一致的比較基礎下,相互連結應用,第5次修正編訂之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係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教育培訓學科,2013』 (簡稱 ISCED-F 2013)」,以及我國大專校院教育實際現況及教育統計實務修訂,計分為 11 領域、27 學門、93 學類及 174 細學類。」依此定義,現代體系的知識學科可細分為174個學科,而每個細學類都相應的簡介,例如:「07122 河海工程」即「培養學生具備一般土木工程基礎素養,並有水利、河海工程設計、綠色工程與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的1種細學類。

這些「細學類」組合起來,就形成一整套的「學科標準分類」,現行「中華民國學科標準分類第5次修正(106年9月)」的內容,其載點:
在該定義中,所謂「學科」包括了各個層級的分類,第1層為領域、第2層為學門、第3層為學類、第4層為細學類。

靜案,倘強行重新定義「學科」,將其定義域限縮到只包含「細學類」唯一的一項,排除掉「領域、學門、學類」等其他項目,則可整理現代學科的數量為:
(1)民96年:158個細學類
(2)民106年:174個細學類

既知現代體系研究知識的學科數量乃174個,則研究古代知識的學科數量幾何?
很難估計,倘以相同的切割密度,恐怕會少很多,我個人推估約在42~45個學科左右。而研究未來知識的學科數量,更可能只剩下1~3個:未來學、戰略研究、科幻趨勢。秉持六經皆史、任何學科範疇皆屬史學研究標的物之思路,現行知識體系的學科分類按照時間軸排列,其數量為:
(1)過去:42~45個學科,如:古代神學、比較語言學、古生物學
(2)現在:158~174個學科,如:歷史學、人類學、文獻學、宗教學
(3)未來:1~3個學科,如:未來學、戰略研究、科幻趨勢

能夠看到我人對於現在的認識最深,對於過去次之,對於未來最薄弱。惟「時間─空間」其實是一個連續整體,理論上我們應該通通都知道才對,不應該有所偏廢。若再引進「過去、現在、未來」均處於同一點位、同步並存的真實時空概念,更可知悉我人對於所謂過去、未來的認識有多膚淺。

我認為學科分類,以及切割各學科的「學科邊界」,對於「史學研究方法」有著強大的「制約」效果,為觀察「史學典範」的真正立足點。准此,首須弄清學科的數量,以及剪裁「知識」為眾多碎塊的「學科之刃」究竟長得什麼模樣。參酌官定版「學科標準分類」是條簡單、輕鬆的道路,有助於快速理解從知識整體轉化成學科分形的操作型定義和過程,省去閉門造車的苦工,真的很不錯。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京府崇孔(2)

系列文《1、[2]、3456

2019年07月05日潤稿
參、崇孔運動的成熟:31年

再過一年,地方上半自治、半獨立的華北政務委員會亦配合中樞崇孔,民31年5月31日王揖唐祀孔,祭文曰:「維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謹致祭於至聖先師神位前,曰:惟先師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定六經,師表萬世。茲來闕里,瞻仰宮牆,敬薦馨香。伏維。尚饗」【注19】。華北政務委員會配合崇孔的措施為渝偽人員所察伺,同年10月31日編印的《倭寇之奴化教育》便報告道「偽"華北教育署"制定奴化方針:(1)竭力提倡我國固有之美德,以領導學生思想趨於正軌……(3)善用兩國固有之家族精神,以敦風紀而固國本」,可見一般【注20】。

供職中樞的林柏生、陳春圃「奉交推查先師孔子誕辰」,故對孔子生辰重作曆法演算,民31年7月15日會簽向中央政治委員會提交報告:關於孔子生日舊說有二,一係魯襄公22年說,源出《史記》,二為「魯襄公21年說,源出《公羊傳》和《穀梁傳》;審校後認為「先師生於何年,向有兩說,其爭辯歷二千年而不決……究竟何說為是,殊難判定……數理上之核算既難確定,則取決於習慣,假定周靈王二十一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未始不可,且史學家較經濟學家之論斷,似亦較為可信」,請求改採魯襄公22年說來換算對應的國曆日期【注21】。次(16)日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01次會議通過該案,「先師孔子誕辰」由每年國曆8月27日改成9月28日並列入國定紀念日,該(民31)年的9月28日明訂為孔子2,493周年誕辰紀念【注22】。繼規定由國府於孔子誕辰之日主辦「祀孔典禮」成為國定的官方活動【注23】。

此外,民31年8月4日行政院召開第122次會議【注24】,內政部長陳羣、外交部長褚民誼提出修繕南京朝天宮孔廟的臨時動議,經費64,000元自行政院總預備費項下撥付,並責成南京特別市政府限於9月10日之前修理完畢【注25】;復經8月13日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05次會議追認通過撥款【注26】。在公家斥資整頓下,孔廟工程迅速竣事;乃又耗資5,795元9角8分、動員官、私各界6、7千人,於9月28日上午由國府主席汪兆銘領隊主祭,就朝天宮孔廟隆重舉辦孔子誕辰2,493週年紀念典禮【注27】,意頗昭示。同(9)月內日本答訪使節團平沼騏一郎一行亦參拜南京孔廟共襄盛舉【注28】,10月28日汪兆銘更而親自陪同平沼騏一郎參觀北平孔廟【注29】,參謁官員的規格之高展顯出對崇孔的極度重視。

受到汪兆銘影響,褚民誼、陳羣、李聖五、林柏生聯名擬就祭孔〈十二項辦法〉,11月5日送交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15次會議,通過施行【注30】,其文云【注31】:「擬請國府明令恢復孔子春秋釋奠典禮,並改崇聖祠為歷代聖賢祠,謹擬具辦法十二項,是否可行,敬請  鑒核。
(一)先師孔子春秋祭祀典禮,代有明文,至民國十七年二月,大學院令廢止春秋祀孔典禮,其後大學院改為教育部,復於十八年一月部令,孔子誕辰,舉行紀念,迄今仍循例舉行,雖國府派大員致祭,然未正式頒定春秋釋奠典禮,查尊祀孔子二千餘年,未有變易,擬由國民政府明令恢復春秋正式祭典,以昭崇敬。
(二)查孔廟崇聖祠所祀者,既非聖賢,亦非名儒,名實不符,擬改崇聖祠為歷代聖賢祠,以專祀歷代聖賢。
(三)自伏羲迄於清代,凡聖賢名儒,而有事蹟可考證,且已從祀者,擬均應祀於歷代聖賢祠。
(四)昔有從祀而罷祀者,應否復祀,有改祀於鄉,或原祀於鄉者,應否祀於國,有功績勳勞之賢哲名儒,而有事蹟可考證,然未從祀者,應否從祀,擬由國府指派專員,慎重研討。
(五)孔子先世五代,除叔梁紇為賢者,應祀於歷代聖賢祠外,至以上四代,僅係清代雍正之追封,並非事實之聖賢,擬不入祀。
(六)孔子之兄,及顏、曾、思、孟之父,原配享於崇聖祠,今既改為歷代聖賢祠,則此五人不應以兄、父之名義祀之,其中顏父無繇、曾父皙子、思父鯉,均名列先賢,應以賢位,從祀於歷代聖賢祠,孔兄及孟父,既非聖賢,擬不入祀。
(七)大成殿之西配十二哲,及東西兩廡之先賢先儒,均係事實上聖賢名儒,而確可考證者,擬改祀於歷代聖賢祠。
(八)原有之崇聖祠東西兩廡從祀者,亦為先儒,亦擬改祀於歷代聖賢祠。
(九)民國以來,賢哲名儒,殊不乏人,擬根據國民政府宣付史館之事蹟,而確定從祀之。
(十)大成殿正式奉祀孔子,歷代聖賢祠專祀歷代聖賢,以年代而定位次,民國以來之賢哲志士,亦以年代而定位次,同列祀於歷代聖賢祠內,至大成殿之東西兩廡,及歷代聖賢祠之東西兩廡(即前崇聖祠兩廡),均改作別用。
(十一)奉祀及從祀之名實位次,既如上述,惟以此鉅量之神位,供於一龕,不免凌雜散亂,事實上諸多窒礙,為永久計,擬於歷代聖賢祠中,供一「歷代聖賢之位」(民國賢哲在內);至孔子之木主,則仍其舊;另照”國府”明令從祀之名冊,編輯《歷代聖賢畧傳》,勘單行本以傳之。
(十二)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  國父,凡我國人均應崇奉。歷代聖賢祠係專祀歷代聖賢,民國以來之賢哲志士既例應入祀,則  國父之入祀歷代聖賢祠,正與堯、舜之入祀聖賢祠同。擬由國府明令祀  國父於歷代聖賢祠中,列於民國賢哲之首。」

〈十二項辦法〉既經成案,國府緊接於民31年11月10日頒訂〈祀孔七項要義〉,通令全國一體遵行【注32】:「先師孔子自漢代以來,祀典昭垂、歷久不墜。民國十七年後遽予廢止,改於誕辰舉行紀念,禮儀簡率,殊非崇敬至聖之道。茲經依據中央政治委員會之決議,恢復 先師孔子春、秋釋奠典禮,並列舉要義如下:
「(一)春祭定每年清明節日,秋祭定九月二十八日。
(二)改崇聖祠為歷代聖賢祠,專以崇祀歷代聖賢,自伏羲以來,凡聖賢名儒而有事蹟可考且已從祀者,均在崇祀之列,其位次以年代先後定之。
(三)原有崇聖祠所祀,除叔梁紇、顏父無繇、曾父皙、子思父鯉而外,其他無聖賢事蹟可考者,均不入祀。
(四)大成殿之四配十二哲及東西兩廡,與原有崇聖祠兩廡所祀之先賢先儒,均改祀於歷代聖賢祠。
(五)其有曾經從祀而停祀者,應否復祀?有改祀於鄉,或原祀於鄉者,應否祀於國?暨有功績勳勞之賢哲名儒,有事蹟可考而未從祀者,應否從祀?均由本府指派專員慎重研討,以明令定之。
(六)歷代聖賢祠供一歷代聖賢之位,並另依本府明令從祀之名冊,編輯《歷代聖賢傳略》,以傳久遠。
(七)  國父孫先生手創中華民國,永為國人所尊奉,應入祀歷代聖賢祠列於民國諸賢哲之首;其餘民國以來賢哲名儒,則依據本府宣付史館之事蹟,議定祀位。
以上要義七項,著由各主管機關及各省市政府一體敬謹遵照。此令。」

透過制定〈十二項辦法〉與〈七項要義〉,恢復了春、秋祀孔的正式祭典,在孔廟裡設置歷代聖賢祠,並確立了祠內奉祀、從祀者的位次應按照宣付史館的事蹟來排定,京府崇孔的各項方案漸趨周密。



【注19】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編)《孔府檔案選編》上冊(1982年,中華書局)第42頁,〈漢奸王揖唐祀孔祭文〉。
【注2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附錄(上)》第71冊,第616頁,國民黨戰地黨政委員會編印《倭寇之奴化教育》。
【注21】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3冊,第297頁~第301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一零一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第十案附件〉。
【注2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3冊,第252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一零一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十。
【注23】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3冊,第430頁,〈抄行政院原呈〉:「前奉中央規定,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為先師孔子誕辰,並於是日舉行祀孔典禮」;頁431,〈抄內政、外交兩部原提案〉:「按中央政治委員會定於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為 孔子誕辰之日,國府舉行祀孔典禮」。
【注2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政府行政院會議錄》第14冊(1992年,檔案出版社)第409頁,〈行政院第一二二次會議錄〉,會議召開日期為民31年8月4日。
【注25】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3冊,第430頁~第431頁。
【注2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3冊,第414頁~第415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05次會議記錄〉報告事項三。
【注27】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5冊,第74頁,〈抄國民政府文官處原函〉。另參: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下編,第653頁,1942年9月28日條:「七時半起。本日為孔子誕辰,赴朝天宮祀孔;汪先生主祭,到學生六七千人。」。復參: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44頁,1942年9月28日條:「上午,赴朝天宮,主持孔子誕辰2493年誕辰祭孔。(《中華日報》1942年9月29日)」。
【注28】數位典藏號:118-030200-0002-029,題名摘要:日本答訪使節團平沼騏一郎一行參拜孔廟,1942年9月(日期不詳)。參網址: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以關鍵字「孔廟」檢得。
【注29】參數位典藏號:118-030200-0002-007,題名摘要:汪政府主席汪兆銘參觀北平孔廟,1942年10月28日。靜案,照片人物顯為汪兆銘陪同平沼騏一郎參觀北平孔廟。參網址: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以關鍵字「孔廟」檢得。另參: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45頁,1942年10月28日條:「上午,赴孔廟。旋赴新民會演說,題為《怎樣救中國》。(《中華日報》1942年10月29日)」。
【注3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5冊,第101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15次會議記錄〉討論事項一。
【注31】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5冊,第136頁~第138頁,〈中央政治委員會第一一五次會議討論事項第一案附件〉。
【注3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7冊,第407號第4頁~第5頁。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京府崇孔(1)

系列文《[1]、23456

2019年07月04日潤稿
壹、識簡

中、日鏖戰,國民政府頻頻失利,致汪兆銘改變渠對時局的看法,轉向主和。他出走河內,改倡和平運動,並籌返京重建國民政府,宣示還都南京,圖闊新局。此一京府為期甚短,僅厯5年4閱月(中華民國29年3月30日~34年8年16日)。京方自視為真正的中央政府,推動多種多樣的公共政策,謀求國家運營的穩健。

京府執政之初,對渝方(重慶國民政府)既勸誘諄諄保持友善,又設法裁抑之為地方政權。京府推動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利「強化國府」的基礎,如:鼓勵舊屬官僚重新登記為國效力【注1】、開辦稅警團確保基本的武裝、設立機構徐圖整治黃河水患、點編敗降日本的渝偽殘軍,戮力穩健國家體制。京府中後期,大肆宣傳回收外國租界,並峻拒日方將浙江「特殊化」的建議,堅持中國的國格。即便臨到行將就木的最後階段,京府依舊不斷頒修法令,以克遂施政藍圖。【注2】

相關舉措中,有一項文化性質的政策,即崇孔運動。在官方的強力主導下,於南京修葺朝天宮孔廟,完工後由國府主席汪兆銘親蒞主持典禮,宣示崇孔。另遣國府委員溥侗到山東曲阜祭孔,以示推重。朝天宮孔廟內設置有歷代聖賢祠,供奉歷代聖賢以及獲國家宣付立傳、附傳之耆勳。崇孔運動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展,乃促成官方修史機構的復立。歷代聖賢祠需按照國民政府宣付國史的檔案為憑據,來合理安排祭祀過程中的各項細節,但因政府中樞缺乏史館機構,無由提供相關資料。孔廟管理委員會基於實務上的需求,向上反映,最終促成了京府重設官方修史機構的決心。民32年7月8日國史編纂委員會正式成立,由陳羣擔任主任委員,由而展開了該委員會2年又1個月的奇妙歷程。

貳、崇孔政策的初萌:28年~30年

戰前南京國府早於民17年即漸次推行崇孔復古的風尚,汪兆銘本人既為中樞大員,自躬逢其事。民23年5月中國國民黨中常會依蔣介石、戴季陶、汪兆銘等建議,通過每年8月27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在全國範圍恢復祭孔。當(民23)年8月27日祀孔的規模空前,曲阜、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都舉行祀孔,該日上午汪兆銘在南京主持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的先師孔子誕辰紀念典禮,在大會上報告紀念孔子之意義,他說:「孔子不但是中國四千餘年文化之總代表,而實在是中國四萬萬人的知識之父,絕不能與諸子百家相提並論。我們沒有教主,而有這樣一個先師,為我們一切知識的先導,這不只是中國的光榮,也是我們的幸福」。【注3】

戰爭爆發後,長期拉鋸,汪兆銘乃漸由主戰轉向主和,進而離開重慶大後方,擬另籌建國民政府以圖扭轉惡劣的危局。民28年8月28日【注4】,京府尚處籌備階段,其中國國民黨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中討論〈修訂中國國民黨政綱〉時,將「保持並發揚民族固有之文化及道德,同時盡量吸收適於國情之外國文化」納入該政綱的教育部分【注5】。民29年1月19日,日本記者提問國民政府會如何教育中國民眾時,汪兆銘雖僅答覆將以確立中日永久和平、睦鄰友好為中央政府的教育方針【注6】;但至3月30日正式還都南京,隔(31)日所公布的〈國民政府政綱〉就開始寬泛地指出要「提高科學教育,掃除浮囂空泛之學風」。〈國府政綱〉的內容還沒有明確提出具體崇孔的辦法【注7】,不過同(民29)年內即頒布通令抄發「孔誕紀念歌」,要求各地恢復孔子誕辰紀念,汪兆銘率先在南京舉行祭孔活動,並就「紀念孔誕的意義、儒教的真精神」與和平運動來進行演講【注8】。此外,各政府機關沿襲舊國民政府的慣習,仍以8月27日為孔子誕辰,照例放假1天【注9】,該日汪兆銘又在《中華日報》上發表〈民權主義前途之展望〉和〈紀念孔子的意義〉兩文【注10】,揭示崇孔的意向。

發揚固有道德、強化國族和整頓頹風是汪兆銘發動崇孔運動的動機之一,崇孔方針既經他撰文發動,政府內部開始出現應景的呼聲和草案。清鄉委員會特種教育委員會稍早於7月3日研擬〈特種教育實施計劃綱要草案〉尚來不及將崇孔列入清鄉區基本教材,僅規定「特種教育教材應以下列十二項為編纂中心:三民主義、領袖言論、大亞洲主義、清鄉要義、地方自治、生產技能、史地大要、衛生常識、反共材料、農村副業、自衛常識、鄉土教材」【注11】。但很快地,教育部在民29年9月試行〈中學訓育方針及實施辦法大綱草案〉即要求「高、初中共同的目標」為「養成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德性」,欲將傳統美德灌注到學生的養成教育上。12月9日至13日,華北的新民會在北平召開全體聯合協議會,會中亦聲明新民會「以發揚王道政治和復興東方文化為綱領」【注12】。

中日友好、外交親善是汪兆銘發動崇孔運動的另一個動機。民30年6月24日中午,汪兆銘訪日時宴請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及各大臣,致詞說:「……對於解決事變,實現全面和平,已得到進一步之辦法。其辦法則為對於國民政府,更予以積極之援助,加強其力量……強化國民政府,於促成事變之解決,促成全面和平之實現,有必然之關係」當晚他又發表廣播講話:「我如今來到日本,是本於愛中國,愛日本,愛東亞的意義與諸君見面。現在我們都已準備著十二分的勇氣,來追隨日本之後,以不斷的努力,掃除經濟侵占主義與共產主義,建設以道義為基礎的東亞新秩序」【注13】。汪兆銘返國後,又於8月4日上午重申中、日兩國以「道義」為基礎作友好連結的希望,他在東亞新聞記者大會上致訓辭時說:「〈中、日基本關係條約〉的締結,以及〈中、日、滿三國共同宣言〉,則在使東亞從百年以來西方侵略主義及二十餘年以來共產主義兩重壓迫之下,得到解放,完成以道義為基礎的共存共榮的新秩序之建設。東亞新聞記者大會在此時舉行,在於使此種基本精神借宣傳的力量,普及於全東亞的民眾」【注14】。

不久《南京新報》民30年8月20日刊出〈先師孔子誕辰紀念日辦法〉一文,京府將崇孔進一步訴諸民間社會,著手擴展崇孔的風氣【注15】。8月27日假國府舉行紀念孔子誕辰的典禮活動,由汪兆銘演講〈近百年來國人對於孔子觀念的變遷〉,號召國人崇孔,崇孔運動正式成為京府基本國策的延伸【注16】。汪兆銘說:「百年以前,尊孔是沒有異議的。最近百年以來,便不同了。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以傳教作為文化侵略最厲害的工具。最近25年來,又遇著一種新的危機,這就是共產主義與國際主義的侵襲。他們看自己的文化不起,把中國人的愛國心,以及民族自信力,掃得精光了。25年來,有了俄國革命,引出共產主義,有了華盛頓會議,引出了國際主義,把中國害到了今天這般地步」【注17】。另由江亢虎擬具〈孔子二千五百年祭奠建議書〉一文,亦設定了種種由上而下的施行方案,例如籲「請政府明令提倡,撥款,修繕孔廟,搜求祭奠應用的禮器樂器及冠服,訓練禮官樂師及佾舞生」等種種訴求,崇孔運動的面貌變得越來越清晰。配合此一政治需要,當時「和平區」的《民意》報上大量登載有關孔子研究的文章,裡應外合、推波助瀾,形塑出一股崇孔復古的輿論聲浪【注18】。



【注1】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1993年,中國文史出版社)第297葉,1940年8月22日條:「召開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8次會議,通過《公務員返南京及任用辦法》,策動重慶黨、政、軍人員速來南京」。
【注2】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中央政治委員會暨最高國防會議會議錄》第19冊(2002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8頁~第19頁,民34年1月18日修正建設部路政、水利兩署組織法案,以及農業改進實驗區綱要暨組織通則(同意備查)。第195頁,民34年3月28日修正戰時房屋租賃爭議處理法。第275頁,民34年4月26日修正關於醫藥從業人員領換證書收費各規則暨條例。第359頁,民34年7月5日修正保險業法及保險業法施行法。
【注3】參:林甘泉(主編)《孔子與20世紀中國》(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02頁~第204頁。另參: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211頁~第212頁,1934年8月27日條。
【注4】蔡德金、李惠賢(編)《汪精衛國民政府紀事》(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6頁。
【注5】參:林甘泉(主編)《孔子與20世紀中國》,第229頁。另參:黃美真、張雲(編)《汪偽政權資料選編:汪精衛國民政府成立》(1984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33頁~第334頁,〈修訂"中國國民黨"政綱(1939年8月30日)〉第28條。
【注6】蘭麗紅〈汪偽政府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研究〉(2011年,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第10頁~第11頁。
【注7】參:尹奇嶺〈1940年代南京汪偽統治時期古體詩詞的回潮〉,文收《東方論壇》,2010年第4期,第87頁。另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汪偽國民政府公報》第1冊(1991年8月年,江蘇古籍出版社),第1號第3頁,〈國民政府政綱〉第10條。
【注8】林甘泉(主編)《孔子與20世紀中國》,第228頁。
【注9】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上編(2003年,中國文聯出版社)第341頁,1940年8月27日條:「八時起。本日為孔子誕辰,照例放假。回憶在鎮江時,每次孔子誕辰,因余係教育廳長,在省政府舉行儀式均由余講演,至今思之,宛如隔世。」
【注10】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297頁,1940年8月27日條。
【注11】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2編附錄(上)》第71冊(1997年,鳳凰出版社)第601頁~第609頁,清鄉委員會特種教育委員會擬定〈特種教育實施計劃綱要草案〉、教育部關於〈中學訓育方針及實施辦法大綱草案〉等件擬定核簽有關文件。
【注12】江沛《日偽治安強化運動研究》(2006年,南開大學出版社)第243頁。
【注13】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19頁,1941年6月24日條。
【注14】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22頁,1941年8月4日條。
【注15】經盛鴻《南京淪陷八年史(1937年12月13日至1945年8月15日)》下冊(200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786頁~第787頁。
【注16】尹奇嶺〈1940年代南京汪偽統治時期古體詩詞的回潮〉第87頁。另參:周佛海(著)、蔡德金(編注)《周佛海日記全編》上編,第341頁,1941年8月27日條:「八時起。今日為孔子生辰,放假。九時赴國民政府舉行儀式。」
【注17】蔡德金、王升(合編)《汪精衛生平紀事》第324頁,1941年8月27日條。
【注18】尹奇嶺〈1940年代南京汪偽統治時期古體詩詞的回潮〉第87頁~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