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阿富汗樂壇國寶 Mir Maftoon

2018年08月30日撰稿

§     Mir Maftoon     §


阿富汗傳統音樂非常好聽,不過必須精心挑選,因為一些曲調與唱法的硬度只屬於他們自己。但如能突破傳統技法的窠臼,那麼即使是用域外人所不懂的中亞語言進行演唱,依然能夠引領心靈。

演奏傳統音樂的阿富汗音樂人當中,Mir Maftoon、Said gafar agha、Jamshed parwani三位是必定引人注目的明星,Mir Maftoon的形象像極了古代的學士,Said gafar agha是優容澹泊的吟遊詩人,至於Jamshed parwani則有似留學歸來的新知識分子。在網路上的留言當中,阿富汗人或頗受伊斯蘭薰陶者的回饋意見對於Mir Maftoon跟Said gafar agha基本上呈現好評,Jamshed parwani倒較為毀譽參半,這和當地民風保守有關。依我個人的看法而言,他們三位的創作品質都是很不錯的。

Mir Maftoon的音樂風格非常傳統,但他以堅實的傳統格局為基礎,向外溫和地結合一些新的、域外的影響,成果豐碩,因此廣受歡迎。例如他與Seeta Qasemi合作的這首歌Jan Jan Yarakem:
(1)標題:SEETA QASEMIE AND MIR MAFTON JAN JAN YARAKEM HD

從另一段電視秀的表現中亦可以看到,他將阿富汗傳統樂器發揮得淋漓盡致,絲毫沒有過度保守、食古難嚥的情況。
(2)標題:mir maftoon - haziri dokhtara new version 2017 - میر مفتون - حاضری دخترا جدیدش مست/

當然他的音樂功底植根很深,也是有非常古樸的部分。不過他的演奏並不呆板,充滿活力與快節奏,值得駐足聆賞,例如:
(3)標題:Mir Maftoon - دختر همسایه

(4)標題:Mir Maftoon - آدمان ای آدمان افسوز ای آدمان

(5)標題:The best Song by Mir Maftoon Ghijak and Dambora 2009

也就是說,他可以在傳統之內進行創作,也可以略為跨越傳統的界線向外汲取靈感。當然,這和他的嗓音特質有關,既沉穩又躍動,能夠鎮壓住快歌的脫韁野馬,也能夠輕鬆拉抬保守的點子走出陰鬱的雨天。

Mir Maftoon的名字還有別的拉丁字母拼寫法,比方說Meer Maftoon,在網路上可以藉以查到他其餘作品的視頻。Mir Maftoon常常與人合作公開演唱,激起不同的火花。例如:
(6)標題:Mir Maftoon & Dor Mohammad Keshmi.

(7)標題:ویژه برنامه عیدی بامداد خوش - اجراهای محلی از میر مفتون
(建議從6分30秒開始聽起)

(8)標題:Meer Maftoon - Yarak Jan - De Naghmo Shor / میرمفتون - ای یارک جان - د نغمو شور

反正就是一整個好聽!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以色列樂團Faran ensemble

2018年08月26日撰稿
§     Faran ensemble     §


Youtube網站上有一個演奏波斯傳統樂器的樂團,視頻的標題下的是「Amazing Oriental Music - HD - FARAN ENSEMBLE」,純樂器演奏,聽了很舒服,頗有療癒的感覺。
剛開始由於標題下的比較模糊,不太清楚該如何找歌名,後來才知道應該是「Rain」這首歌。樂團名稱為:「Faran ensemble」,成員分別為Roy Smila、Refael Ben Zichry和Gad Tidhar。Roy Smila演奏的樂器是Kamancheh(卡曼恰),Refael Ben Zichry使用的是Percussion(羊皮鼓),Gad Tidhar則擅長Oud(烏德琴)。

他們的官方網站網址是:http://faran-ensemble.com/,在官網「About us」項目的連結中有著詳細的自我介紹(網頁:http://faran-ensemble.com/about-us/)除了官方網站之外,目前介紹他們的網頁並不太好找到,因此我不是很能確定演奏者的國籍為何?又該歸屬於何種文化的音樂?從愛奇藝網站的一個視頻標題:「來自以色列Faran Ensemble三人組,用烏德琴、卡曼恰與羊皮鼓,三件中東」(視頻網址:http://www.iqiyi.com/w_19rz62d2oh.html),我猜他們是以色列的樂團,不過走的是波斯系路線。

按照官方網站的說法,Faran Eesemble樂團成軍於2009年,風格上嘗試走的是接受現代音樂影響的東方傳統樂器演奏。他們喜歡在乾燥的沙漠、充滿風與水的靈氣之所進行創作,於2012年發行第1張專輯:「Faran」,2016年發行第2張專輯「Fata Morgana」。

從2014年起,Faran ensemble樂團就陸續參與了多個音樂表演活動,例如:
Jewish Music Festival of Amsterdam contest
Jewish Culture Festival of Karkow
the Jerusalem Sacred Music Festival
the International Showcase for Jazz and World Music Festival in Tel Aviv
the Yearot Menashe Festival 
此外,還參與更多其他的音樂節目。

Faran ensemble的演奏風格很適合隨時聆賞,釋放生活中累積的高張壓力,以下推薦幾首令人身心舒暢的優美曲目:
(1)標題:Rain // Faran ensemble

(2)標題:FARAN ENSEMBLE - Camila

(3)標題:Faran Ensemble - Dune

(4)標題:Faran Ensemble - Wind

(5)標題:Faran - Desert Storm

有時候部分成員也會與其他藝人合作,例如Roy Smila(使用Kamancheh,卡曼恰)就曾與Nadav Yizhak(使用Pantan,一種類似hang的樂器)以及Amir Hazi(Guitar,吉他)作出一曲高水準的演出,同樣也能撫慰人心:
(6)標題:Chant for the heart

現代日本的官方修史小記

2018年08月26日撰稿
現代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是否完全全盤西化從而不再進行官方修史?答案是否定的。政府官方修史在東亞地區漢文化圈其實是一個長達2,000年以上的傳統,在這個傳統的歷程中,官方史學首先是由神權機構擺脫掉巫術性質,繼而是從檔案儲藏機構擺脫掉枯燥的倉儲物流身分,最終形成了鑽研史學、反映當代官方思維的官學現象。到了18、19世紀,東亞的傳統官方史學受到西方船堅砲利的衝擊,被貼上「落後」的負面標籤,到了今天21世紀初葉已遭泰西「學術性大學、法蘭西學院制度、檔案管理機構」的3種後進體制大幅侵蝕,制度上被改得不倫不類、疊床架屋。

考察西方自中世紀末期以降的所謂新史學,渠等根基只有400~500年,迄今仍呈現以「檔案儲藏機構」為中心向外輻射分化多種社會機能的雛形狀態,其實是比較原始的落後思想。東亞漢文化圈在中世時期即已完成史學(史館制度)與檔案學(祕省制度)的學術分化,比諸西方現行3種後進體制乃屬較為先進的體系;不過由於各國政府官員大多抱持著西歐、美國的舶來品就是比舊傳統來得「更好」的想法,有些地方反而是向泰西落後之處進行退化式學習,就顯得很不明智了。比如說喝飲料,現代人大家都很喜歡喝含糖可樂而不喜歡喝熱水現沖的老茶,即使會導致肥胖,但還是普遍流行開來,就是類似的道理。

【日本國】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與史學》(沈仁安、林鐵森等譯,1991年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1402-3/K‧99)詳細介紹了日本國自明治朝以來的官方修史。日本官方修史的機構數量與編修目的有很多種,除了國史的編修機構「史料編纂所」之外,還有維新史料編纂會、諸官廳的修史單位、舊藩與華族的修史、府縣郡市町村的地方修史。這裡僅集中臚列國史修纂與實錄修纂的部分。

一、現代日本官方的國史修纂

資料參考: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與史學》第166頁~170頁

(1)史料編輯國史校正局
1869年(明治2年)3月
在東京設置「史料編輯國史校正局」,不久廢除
任務:修正和增補塙保己一編纂的《塙史料》

(2)太政官制:歷史課→修史局→修史館
1872年(明治5年)10月
明治維新後恢復太政官制,設正院、左院、右院。正院為太政官最高機關,天皇親總。1877年(明治10年)廢除太政官制
在太政官正院設置歷史課、地志課。「歷史課」進行新政府的修史事業。1875年(明治8年)歷史課改為「修史局」,1877年(明治10年)修史局改為「修史館」。
任務:修正《塙史料》、編纂嘉永以來的國史、調查皇族系譜

1877年(明治10年)
「修史館」
任務:同前,並在全國(日本國)進行正式的史料采訪工作
修史局或修史館完成的著作:《復古記》298卷、《明治史要》16卷、史徵墨寶及其考證

(3)內閣官制:臨時修史局
1886年(明治19年)
實施內閣制度,廢除修史館,內閣新設「臨時修史局」
同年東京大學成為帝國大學

(4)大學體系:臨時編年史編纂掛→史志編纂掛→史料編纂掛→史料編纂所
1888年(明治21年)
過去由太政官或內閣進行的修史事業移歸帝國大學,設立「臨時編年史編纂掛」。1889年(明治22年)在文科大學開設「國史科」,由重野、久米、星野3位博士擔任臨時編年史編纂委員,重野博士擔任委員長
著作:1890年(明治23年)10月出版《稿本國史眼》225章

1891年(明治24年)
臨時編年史編纂掛與地志編纂掛合併,改稱「史志編纂掛」。但1892年(明治25年)發生了久米筆禍事件(1891年久米邦武發表《神道乃祭天古俗》論文,遭神道家攻擊,次年被解除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職務),株連全掛,1893年(明治26年)史志編纂掛一度遭遇到被廢除的命運

1895年(明治28年)4月
文科大學設立「史料編纂掛」,恢復了修史事業
任務:停止編寫以前的編年史,只編纂史料,業務單純化。國史的編纂可任憑能夠自由發揮主觀意志的個人去進行。但蒐集史料非個人所能勝任,政府應編輯已蒐集的史料供學者利用
著作:《大日本史料》第6編之1、《大日本史料》第12編之1、《大日本古文書》第1等第3冊

1905年(明治38年)
制定了「史料編纂官等」的官制

1924年(大正13年)
增加人員

1929年(昭和4年)
史料編纂掛改稱「史料編纂所」

(5)文部省(戰時編制):國史編修院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文部省提倡刷新刷新國史教育,親自編輯出版了《國史概說》,並且想再進一步設立獨立的官廳,編輯大規模的國史。理由之一是不滿意大學的史料編纂工作封閉在客觀主義的硬殼中,沒有編纂出能夠作為應付時局激化的精神涵養的根據的歷史書。這樣成立了「國史編修院」並開始工作。當時正值空襲頻繁的時期,國史編修院一事無成就到了戰敗投降。不久廢此官制。

(6)大學體系:史料編纂所
1950年(昭和2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史料編纂所於1950年(昭和25年)成為東京大學附屬的研究所,教授、付教授員額制度有所改革
任務:編纂、出版史料的主要目的依舊不變
著作:
(6-1)截至1958年(昭和33)年3月末,計有:《大日本史料》213冊、《大日本古文書》123冊、《大日本古紀錄》20冊、《大日本近世史料》16冊
(6-2)除出版史料集以外,自大正以來,還出版:《史林聚芳》、《古簡集影》、《史料綜覽》、《古文書時代鑑》、《讀史備要》、《豐太閣真跡集》

二、現代日本的官修實錄:

(1)現代日本官修實錄概況
另查「日經中文網」(官方首頁:http://zh.cn.nikkei.com/)有一則2014年8月22日「日本明治以來已編纂完成7本《實錄》」的新聞,可知現代日本對於實錄編修可謂不遺餘力、未嘗中斷,總計編修了7部天皇與皇后的實錄冊,引文如下:
(2018年8月26日查詢,新聞標題路徑: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自明治時期以來,加上此次的《昭和天皇實錄》,日本共編纂完成了7本《實錄》。日本效倣古代中國的制度,在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編纂完成了《日本書紀》和《續日本紀》等6部國史。之後相關工作一度中斷,直至明治時期,日本政府又重新啟動了編纂工作。此前已完成的6部實錄包括孝明天皇到大正天皇之間的3代天皇、明治天皇的皇后昭憲皇太后、大正天皇的皇后貞明皇后的實錄,以及從神武天皇到孝明天皇的《天皇皇族實錄》。目前還有2部正在編纂中。此次,提交給天皇夫婦的《昭和天皇實錄》為和紙線裝本,豎長25.5厘米,寬18厘米。正文佔60冊,目錄佔1冊,共計61冊。」

(2)宮內廳書陵部編修課
在「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官方網址: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可以查詢到1篇公務參訪報告,作者為:楊正寬、陳文添,標題為:〈東瀛文獻之旅─赴日參加研討會暨考察報告〉,出國期間為:2001年(民90年)6月27日至7月3日,文件日期為:2001年(民90年)11月2日。該文對於宮內廳書陵部編修課的介紹,引用如下:
「日本在二次大戰之前有關皇室的業務,自明治維新之後,都由宮內省掌理......戰後......改由權限、規模大為縮小的宮內廳掌理。宮內廳內部設有宮內廳長官官房、侍從職、東宮職、式部職、書陵部、管理部。宮內廳另在奈良設有正倉院事務所、栃木縣設有御料牧場、京都御所處設有京都事務所。宮內廳書陵部置部長一人,下設圖書課、編修課、陵墓課三課。另外在東京都的多摩、京都府桃山、月輪、奈良縣的畝傍、大阪府古市共五個地方,設有陵墓監區事務所。......編修課主要從事編修天皇實錄及進行皇室制度的調查。」

(3)各部實錄編修時程
再參考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與史學》第173頁~174頁關於《孝明天皇實錄》與《明治天皇實錄》的紀載:

(3-1)《孝明天皇實錄》:
1891年(明治24年)
1891年(明治24年)宮內省著手編修《孝明天皇實錄》,1905年(明治38年)脫稿。

(3-2)《明治天皇實錄》
1933年(昭和8年)
宮內省設立「臨時帝室編修局」編修《明治天皇實錄》,1933年(昭和8年)完成

此外「日經中文網」(官方首頁:http://zh.cn.nikkei.com/)另有一則2014年8月22日「日本編纂完成《昭和天皇實錄》」的報導,當中關於《大正天皇實錄》與《昭和天皇實錄》的內容引用如下:
(2018年8月26日查詢,新聞標題路徑: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3-3)《大正天皇實錄》:
「日本《大正天皇實錄》對外公開時,部分內容被作了塗黑處理。」
【案:台灣大學所藏《大正天皇實錄》補訂版,正文6卷、別卷1卷。2016年(平成28年)出版,出版者資訊為:岩壁義光,日本宮內省圖書寮】

(3-4)《昭和天皇實錄》:
「日本宮內廳8月21日向天皇夫婦提交了記錄昭和天皇生涯的《昭和天皇實錄》。該實錄是有關昭和天皇的唯一官方資料集,共分61冊(合計約1萬2千頁)......日本宮內廳從1990年度開始啟動編纂工作,原本計劃耗時16年、在2005年度完成,但是由於發現新資料,編纂工作被2次延長,最終歷時24年多才完成。......宮內廳預定9月中旬對外公開該實錄內容,並從2015年3月起陸續公開發行......該實錄按照年月日順序記錄了昭和天皇從1901年出生到1989年去世期間的活動等。除了與皇室有關的活動外,實錄中還介紹了與昭和天皇有關的政治、社會、文化和外交事件等......據稱,此次的《昭和天皇實錄》公開時,除了去除詳細病例等記錄外,不會做塗黑處理。」

(4)現代日本官修7部實錄冊列
最後,查詢台大圖書館(網址:http://www.lib.ntu.edu.tw/)與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址:http://www.ndl.go.jp/index.html)的藏書目錄,約略整理現代日本7部天皇實錄的資料如下:

(4-1)《天皇皇族實錄》133卷
(即《天皇皇族實錄》第1卷(神武~垂仁天皇實錄)~《仁孝天皇實錄》第3卷)
(4-2)《孝明天皇實錄》
(即《天皇皇族實錄》134卷~135卷)
(4-3)《明治天皇實錄》
(4-4)《昭憲皇太后實錄》正文3冊,別卷1冊。
(4-5)《大正天皇實錄》正文6卷、別卷1卷。
(4-6)《貞明皇后實錄》
(4-7)《昭和天皇實錄》正文60冊、目錄1冊。
(4-8)編修中(第1部)
(4-9)編修中(第2部)

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

【筆記】浩罕汗譜

2018年08月18日撰稿
《中亞通史》全4冊(王治來、丁篤本,2010年8月,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91679)是一部重量級的好書,對於內亞史的研讀是很棒的4塊敲門磚。其中第3冊的作者是王治來先生,書中關於浩罕國的歷史散見於幾個章節:
(1)第4章〈18世紀前半期中亞的內外處境〉,第1節〈18世紀前期的中亞汗國與浩罕汗國的形成〉
(2)第5章〈中亞的相對和平安定時期〉,第3節〈浩罕汗國的發展〉
(3)第9章〈浩罕的兼併與第二次阿富汗戰爭〉,第1節〈俄國兼併浩罕〉

如此的鋪排,將浩罕國史穿插於整個大中亞發展的鉅觀視野之中,對於中亞史的整體系絡與浩罕國的命運能有全面性的掌握;不過若要針對浩罕史作專題閱讀,就顯得有點不夠洽給了。

關於新疆(南、北疆)的近現代歷史,局外人總是捉摸不著,極難參透。事實上整個內亞史不分時段都是如此,一些冷門的重要資料如果連書名都沒聽過,根本就無從下手切入研讀。像是:《新疆史前晚期社會的考古學研究》(郭物,2012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63043)、《阿富汗的巴克特裡亞文獻》(【英國】尼古拉斯‧辛姆斯-威廉姆斯,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46644,全二冊)、《吐火羅語世俗文獻與古代龜茲歷史》(慶昭蓉,2017年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279762)、《賴世德史》(米爾咱.海答兒,2013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68925)、《俄蒙關係歷史檔案文獻集》(【前蘇聯】伊•亞•茲拉特金,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13:9787311044619,全二冊),比比皆是。

潘志平《浩罕國與西域政治》(2006年5月,新疆人民出版社,ISBN:7228099796)也是這樣子的一本浩罕史佳作,該書對於浩罕國的歷史以至於張格爾、阿古柏的行事,解說篇幅遠大於《中亞通史》第3冊,價值不斐。潘志平在〈後記〉自言:「14年前,我寫過一本關於浩罕歷史的書……雖印了三千冊,但早已銷售一空,至今還不斷有學人找上門來尋求」,實際上檢索「孔夫子舊書網」、「google網站」可知他治浩罕史的功力迄已超過35個年頭,氏著有:
(1)1983年,《1759至1820年清與浩罕之關係》論文(潘志平,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油印本)
(2)1991年9月,《中亞浩罕國與清代新疆》(潘志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叢書」,僅印3,000冊,ISBN:9787500408574)
(3)2006年5月,《浩罕國與西域政治》(潘志平,新疆人民出版社,ISBN:7228099796)

《浩罕國與西域政治》應該是他就浩罕史領域所寫的第3部作品了,內容當較前2部擴編不少,並多所校正。但他雖意在推廣而3度刊發,然到了今天,要想收藏1冊《浩罕國與西域政治》,市面上也不容易找到。「百度百科」網站介紹他的簡歷如下:
「潘志平(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所長)
1967年畢業于新疆喀什師範專科學校……1980年改革開放……分配到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工作。……歷任中亞研究所研究人員;歷史民族研究室主任;新疆社會科學雜誌社《西域研究》編輯、副主編;中亞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等職務。……現任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所長/研究院。專著有《中亞浩罕汗國與清代新疆》,主編《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立主義》,發表論文80餘篇。」

由於年代序列是研討一國史事的基礎,所以應該優先臚列浩罕統治者的譜系。以下抄錄《浩罕國與西域政治》中分析浩罕統治者譜系的相關資料供參:

第7葉~第8葉〈第1章:浩罕前史,二、早期的浩罕比(伯克)〉:
「由於基本史料匱乏,學者對18世紀上半葉浩罕統治者的活動語焉不詳。蘇聯學者羅莫金、別伊謝姆比耶夫和日本學者佐口透都曾排出浩罕伯克年表來,但疑點仍很多。《東方全史》對諸伯克在位順序和時間有過述說:
(1)沙魯赫  Shahrukh  1709/10─1721/22年
(2)阿卜都爾熱依姆  Abd al-Raym  1721/22─1733/34年
(3)阿卜都爾噶里木  Abd al-Kerim  1733/34─1750/51
(4)阿布都爾璊  Abd al-Rahman  1750/51
(5)額爾德尼  Erdana  1751/2年
(6)巴巴伯克  Baba Beg  1752/3年
(7)額爾德尼(第二次)  1753年
必須強調的是,這一記述與《沙魯赫史》的記述完全吻合,有些地方在漢文史料中得到驗證,我認為還是相當有價值的……浩罕早期統治者沒有汗的名份,雖然有些穆斯林史籍把沙魯赫稱為汗,但這顯然是後人加上的。它只有"比"(伯克),或"阿塔勒克"的稱號。早期的浩罕政權僅僅是費爾干納盆地中一個小小伯克領地。它經常處於準噶爾勢力的威脅之下。」

第154葉〈附編:浩罕王統考〉是一幅汗統圖,這裡只整理抄出君王的部分,其餘的兄弟子姪則省略。另外,除直系統治者外,浩罕滅亡後來路不明的2位反抗者領袖,亦一併附入:

浩罕伯克:
(1)沙魯赫(Shahrukh),伯克,1709/1710~1721/1722
(2)阿卜都爾熱依姆(Abd al-Raym),伯克,1721/1722~1733/1734
(3)阿卜都爾噶里木(Abd al-Kerim),伯克,1733/1734~1750/1751
(4)阿布都爾璊(Abd al-Rahman),伯克,1750/1751
(5)額爾德尼(Erdana,第1次在位),伯克,1751/1752
(6)巴巴伯克(Baba Beg),伯克,1752/1753
(7)額爾德尼(Erdana,第2次在位),伯克,1753~1769
(8)綏拉滿(Suleiman),伯克,1769
(9)納爾巴圖(Narbatu),伯克,1770~1799
(10)愛里木(Alim),伯克,1799~1811

浩罕汗:
(11)愛瑪爾(Omar),汗,1811~1822
(12)邁買底里(Muhammed Ali),汗,1822~1842
(13)希爾阿里(Sir Ali),汗,1842~1845
(14)木拉提(Murat),汗,1845(在位僅7天~9天)
(15)胡達雅爾(Khudayar,第1次在位),汗,1845~1858
(16)邁里(Malla),汗,1858~1862
(17)沙木拉特(Shah Murat),汗,1862
(18)胡達雅爾(Khudayar,第2次在位),汗,1862
(19)速檀賽義德(Sultan Seyyid),汗,1862~1865
(20)胡達雅爾(Khudayar,第3次在位),汗,1865~1875
(21)納斯魯丁(Nasir al-Din),汗,1875/1876

浩罕汗(自稱):
(22)福拉德(Furad),汗,,1877/1878之前(自封為汗,僅數天)
(23)依提木江(Yitimjan),汗,1877/1878之前(自封為汗,僅數天)

【筆記】諾姆國家(4)

2018年08月18日撰稿
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在專業的學術著作、論文或期刊之中,老是無法解決一些特定的史學基本問題。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應該也很容易才對,但學者們就是弄得很複雜又不知所云。以古代諾姆國家的政治史為例,就是如此。究竟諾姆國家形成之後,直到零王朝末期、第一王朝初期的古埃及政治史,具體的時間序列或諸城邦重大事件是什麼?還真的找不太到資料。

通常能看到的是從地下文物的角度出發所做的考古區系分析,亦即大量陳述Nagada I、Nagada II、Nagada III、Gerzean等等的文化期,或者立馬就跳級到蠍王、美尼斯王的統治時代。古代諾姆國家反倒變得無足輕重,像是畫面背景跑龍套的臨時演員,用模糊的鏡頭一晃眼就整群帶過。馬兆鋒編著的《法老歸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則解決了這個問題,此書乍看下似是民間的古埃及愛好者自學寫就的,逛書店的時候會想翻翻看,但心上總卡在買與不買之間。

好在我把它買回來了,因為關於諾姆城邦時期的政治史,《法老歸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馬兆鋒,2014年6月,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3938773)是整理得最詳細的一本中文書,以下謹逐頁摘錄,以饗同好:

第267頁,〈附錄二:古埃及大事年表〉:
「前3500年~前3100年,諾姆形成,出現象形文字。前2686年,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

第166頁,第12章〈法老的軍隊與鬥爭〉,第4節〈古埃及統一之戰〉:
「早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在阿姆拉文化時期已處在軍事民主制時代,……出現了較大的城鎮。緊接著,很快在格爾賽文化時期,出現了最早的奴隸制小國,希臘人稱之為"諾姆"(中譯"州"),在下埃及【靜案:當更正為上埃及】尤其以涅伽達【靜案:Naqada】和希拉康波利斯【靜案:Hierakonpolis】為代表。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標誌和徽章,都崇拜自己城邦的保護神。

這些諾姆國家形成之後,便開始它們的爭霸和統一戰爭。涅伽達和希拉康波利斯首當其衝,很快便佈下了戰火的烟雲。開始涅伽達曾一度佔領希拉康波利斯,但後來涅伽達失去了獨立,成為希拉康波利斯的附庸。

後來,各小邦紛紛結成同盟,參與征戰。聯盟各邦都保有相對的獨立性,在交戰中各邦都打著自己的旗幟,旗上的圖像如獅子、鷹、朱鷺等就是各邦的標誌。參戰的人握有石刀、石斧。獅州聯合鷹州和鷺州就曾結盟對三角洲各邦作戰,俘獲了許多居民。

在爭霸過程中,南方的希拉康波利斯很快崛起,不但擊敗了主要對手涅伽達,稱霸南方,而且北進三角洲,想控制北部。在蠍王統治時期,希拉康波利斯已成為南方各邦聯盟的首領。蠍王殘酷鎮壓了國內反叛民眾,然後率領自己的盟邦對外征伐,為他的繼承者美尼斯統治埃及奠定了基礎。」

第42頁,第三章〈傳奇法老〉,第二節〈統一埃及的美尼斯〉:
「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的統治者蠍子王初步征服下埃及,之後,其繼任者美尼斯又繼續對下埃及進行了一系列戰爭……」

第166頁~第167頁:
「在蠍王之後,美尼斯的軍事行動更加頻繁。考古學家曾經在希拉康波里【靜案:希拉康波利斯】發現了著名的"美尼斯調色板",……調色板最引人注意的是,正面的美尼斯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則是代表下埃及的紅冠,紅白兩冠戴於一身,這在日後的埃及歷史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國統一的標誌……調色板被認為是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的實證。」

第42頁:
「美尼斯統一了上、下埃及之後,為穩固統治,他採取了較為靈活的統治策略。由於下埃及較為富裕,下埃及的人民對於美尼斯的征服並非沒有怨言,所以美尼斯做了一些讓步,以鞏固國家的長治久安。……美尼斯在實現統一後分別在上埃及、下埃及加冕……經過兩種加冕,舉行兩種不同的典禮。……針對上埃及、下埃及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在兩個地區分別設立了國庫,實行各自獨立的財政管理。同時,在美尼斯統治時期,上埃及、下埃及分別保留著自己的宗教中心,設立聖城。

美尼斯還採取了一些措施來加強對下埃及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在下埃及建立新都,將國家的政治、軍事中心放在下埃及,以達到由上制下的目的。於是在尼羅河三角洲(今開羅附近)創建了新都城白城。後來白城改稱為孟斐斯。」

第167頁:
「美尼斯統一全國後,埃及進入早王期時期。其繼任者,意為"鬥士"的阿哈……第一次把埃及的邊界由美尼斯時代的賽勒賽拉擴大到厄利芬提納【靜案:Elephantine】,從而奠定了後來埃及南部邊界的基礎。」

關於遠古埃及諾姆諸城邦的統一過程,馬兆鋒持的是傳統觀點,即諾姆國家是先整合為北方的下埃及王國,和南方的上埃及王國;兩個王國分庭抗禮,再由上埃及王國攻滅下埃及王國。參《法老歸來》第41頁:「在長期的兼併戰爭中,狹長的尼羅河流域被分成了北部和南部兩個獨立王國。蠍子王的故事發生在埃及分為上、下兩個王國的時期。」除此一說之外,另外尚有一種見解是南方形成了單一的上埃及王國,北方則仍為諸城邦國家林立的狀態,終遭上埃及王國北進逐一擊破。兩說何者為是?改日再探。

2018年8月12日 星期日

【筆記】諾姆國家(3)

2018年08月12日撰稿
現在西方史學界對於遠古社會的詮釋,流行套用「酋邦理論」的模型去進行詮釋,大有終極理論的架式。這種情況就跟大陸學者與前蘇聯學者很喜歡套用「馬克思史學」的模型去做解釋一樣,某種程度來說都有點先入為主、以論代史的傾向。金觀濤先生則提供了另外一個不同的選擇,他從「系統論」的角度來分析遠古埃及諾姆國家形成的機制,認為是一種自組織過程所造成的結果。以下摘抄《悲壯的衰落──古埃及社會的興亡》(金觀濤、王軍銜,1989年11月,風雲時代,ISBN:9579536023)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中關於諾姆國家的內容。

第28頁~第30頁:
「我們先宏觀地分析一下原始社會演化的可能機制。每一個社會組織必定和自然界處於密切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一個穩態系統。五萬年以前,地球上存在著許許多多處於石器時代的原始氏族部落組織(我們簡稱為原始小社會組織)。它們每個都和環境藕和得很好,它們對環境的適應,使得環境和這些小社會組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處於穩定狀態。但穩態遲早要被破壞,雖然這個過程進行得極為緩慢。造成不穩定的原因大約是多方面的。某一地區的生態系統不足以養活那麼多狩獵採集人口,部落氏族組織和不斷增加的人口及其活動規模不適應等等,都是無組織力量增長的形式。這種不穩定狀態通常可以用簡單辦法來解決。比如原始小社會的分裂,或者遷移到其他地區去,並在內部採取限制人口增長的措施。……如果地理環境允許社會能用這種辦法一次一次地克服無組織力量的增長帶來的不穩定,那麼這種狩獵、採集的生活也許會無止境地延續。……但是,如果地理環境或者某些其它目前尚不明瞭的因素決定了這些原始小社會不能用這種簡單的辦法來克服社會與環境之間不斷增長的無組織力量時,那麼將會出現什麼呢?」

第24頁~第26頁:
「自組織理論認為:當那些構成組織的基本細胞(單元)自身封閉性被打破,各細胞之間發生相互作用,這些作用又使各單元處於不穩定狀態,它就為自組織過程準備了第一個條件。……自組織過程的第二個要求是必須先出現一個組織核心。第三,已形成的組織和組織過程要互相反饋,構成一個互為因果的循環鍊。一旦上面三個條件具備,組織過程就會自動發生。……自組織過程三個階段所經過的時間是不相同的。最慢的是組織單元形成亞穩定系統或不穩定系統階段。相比之下,第二、第三階段相當快。在文明起源過程中,原始村落封閉性的打破比形成國家組織所需要的時間更長。這就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古埃及狩獵採集部落向農耕定居的轉化發生在大約二○、○○○年以前,但直到公元前四、○○○年前左右才進入文明社會。」

第30頁:
「……兩萬年以前在尼羅河定居的原始村落……他們在狹長的尼羅河谷定居下來,變為原始農耕村落。然和這種轉變也只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和自然環境的適應性。隨著人口繁殖,一個個毗鄰的村落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尼羅河周期性氾濫的波濤,一次次地衝擊著那古老的制度,迫使人們不得不互相交往。它使整個系統就猶如孕育著第一次生命的原始海洋,自組織的條件在這裏最早具備了。」

第26頁~第27頁:
「自組織過程給我們第二個富有啟發性的結論是,為什麼上下埃及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形成很多諾姆。……因為自組織過程好像多米諾骨牌的倒塌,核心等於第一塊骨牌倒下。核心是相當小而且可以是原始的,所以外界影響和系統隨機漲落都會對形成核心起作用。正因為微小影響都可以成為核心,那麼,一般自組織系統總是同時出現多個核心。而且核心常常因組織過程互相影響而造成。……一個自組織過程或許會激發另一個地區的自組織。……公元前四、○○○年在肥沃的尼羅河河谷綠洲上興起的一個個諾姆組織,正如那冷漠的宇宙空間爆發出的新星。但是從整個系統自組織條件上來看,一個諾姆出現很可能激發其它地區形成諾姆社會組織。」

第27頁:
「……自組織理論還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在埃及文明興起之初,上埃及的諾姆力量總是大於下埃及。雖然從經濟條件上講,處於尼羅河下游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經濟環境可能比上埃及更為優越雄厚。……但是在文明興起的初期,卻不是這樣。原因可能在於上埃及比下埃及處於河谷更為狹窄的地帶。因此,自組織條件比下埃及更早具備,諾姆的團聚力也更為強大。」

第32頁~第33頁:
「如果把這種見解理解成地理因素決定論,那就錯了。……起初人類社會不得不依靠天然的自然條件為他提供通訊渠道,陌生而無知的人群不得不依賴於氣候、環境的意外的變化來加速自己的聚合……一旦偉大的古代文明興起並走向繁榮,文明的發展和型態則越來越多地取決於它內部的結構了。古埃及社會正是這樣。當諾姆在尼羅河河谷地帶興起後,在這些城市國家進一步合併成大組織,最後形成統一的帝國的過程中,諾姆本身的結構所起的作用也許比地理環境還要重要。如果諾姆本身政治上沒有擴張性,人們不把征戰當作一種光榮,把征服和掠奪當作一種經濟需要;那麼很可能埃及文明是由一個個城市國家組成的。總之,在這裏,文明本身政治的、文化的、經濟的諸因素和地理一樣重要……」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土耳其女歌手Simge Sağın

2018年08月09日撰稿
§      Simge Sağın      §

土耳其女歌手Simge Sağın的唱功,我個人覺得大概可以和Sıla  Gencoglu齊平。在風格上,Simge走的是純西化路線,非常好聽。

JoyTurk Akustik、DigiHeadTV或者akustikhane不曉得是音樂節目還是經紀公司,總之透過這幾個招牌釋放在Youtube上的一些演唱活動,多半很討人喜歡。Simge參加JoyTurk Akustik的活動中,有幾場live滿不錯的:
(1)曲名:Misafir
標題:Simge - Misafir (JoyTurk Akustik)

(2)曲名:Vicdanın Affetsin
標題:Simge - Vicdanın Affetsin (JoyTurk Akustik)

(3)曲名:Aleni Aleni
標題:Simge Aleni Aleni (Akustik)

(4)曲名:Taş
標題:SİMGE - Taş (Powertürk Akustik) #GökhanTürkmen Cover

(5)曲名:Vay
標題:SİMGE - Vay (Powertürk Akustik) #SezenAksu Cover

(6)曲名:Gidemem
標題:Kral Pop Akustik - Simge - Gidemem

這些歌有的是Simge Sağın原唱,有的是翻唱。大概標註「# Cover」的那幾首是翻唱,但經Simge Sağın詮釋的版本可說絕不會讓一分顏色。

Simge Sağın有一支MV拍得極佳,賞心悅目,看了會覺得人生真的是彩色的,周末應該找些親友去野外露營烤肉……話不多說,趕快去聽音樂吧。
(7)曲名:Miş Miş
標題:Simge - Miş Miş

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

古埃及史專家:劉文鵬先生

2018年08月04日撰稿
劉文鵬先生的《古代埃及史》已成絕響,再也不會有新的作品出版了,唉,我又晚生了幾年。關於古埃及學的研究者,令狐若明先生〈中國埃及學的建設與發展〉一文有詳盡的介紹,此不贅。(文收:《阿拉伯世界研究(Arab World Studies)》2008年5月第3期,第67頁~第73頁,
參考網址:

參酌前文所列,並補充我所知的,研治古埃及史的華人學者與翻譯家,計開:
(1)大陸學者:
林志純、夏鼐、劉文鵬、周啟迪、令狐若明、金觀濤、金壽福、王海利、郭子林、顏海英、井濤、李曉東、張曄、郭丹彤、劉洪采、李宏艷、李模
(2)台灣學者:
蒲慕州、黃大一、張瑞林

當中劉文鵬先生(1931年~2007年)是一位重量級的大陸學者,同期的台灣學者能與之匹敵的大概是蒲慕州先生。劉文鵬先生的學術貢獻,包括了治學與教學,詳細狀況可參下面2篇文章的介紹:
(1)田明、王泰(合撰)〈拓荒耕作,成難為之功-劉文鵬教授與內蒙古民族大學的埃及史研究〉,文收:《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15日,第36卷第3期,第5頁~第7頁。
參考網址:

(2)李模〈評近年我國出版的兩部《古代埃及史》〉,文收:《阿拉伯世界(Arab World)》,2005年7月,2005年第5期(總第100期),第36頁~第38頁。
參考網址:

劉文鵬先生年輕時師從林志純先生,中壯年時期(1966年~1972年)因遇文革遭到下放,此後又回到學術界,全心灌注於古埃及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著作方面,他撰有:
(1)《埃及學文集》,1996年3月,內蒙古大學出版社,ISBN:7810156268/K‧62
(2)《古代埃及史》,2004年9月第2版,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28653
(3)《埃及考古學》,2008年4月,三聯書店,ISBN:9787108028426
(4)又與吳宇虹、李鐵匠合著有:
《古代西亞北非文明》,2008年4月,福建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449612)

這幾部書都是中文的古埃及史名著,在臺灣除了幾間大學的圖書館外,已經不太容易取得了。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筆記】諾姆國家(2)

2018年08月02日撰稿
以前的老先生們治學嚴謹認真,在艱困的環境下多有所得,很多老書與古舊油印本的價值都比現在批量下載的期刊電子檔還高。陳遠峰先生的一篇譯文油印本就是這樣的一件好東西,所譯〈"諾姆國家"、"領土王國"、"城邦"和"帝國"類型問題〉原作者為蘇聯的N.M.狄雅科諾夫,以及B.A雅科布松,初刊於《古史通報》1982年第2期。經陳遠峰先生譯進之後,早年可能在大陸的暨南大學歷史系內部分享過,不過確切的情況不明。但能肯定的是影響上應該滿轟動的,因為油印本上有人用鉛筆註明了該文另見於:「《古代城邦譯文集》中,亦收入不同譯者的譯文」。只是時日久遠,漸漸地被人給遺忘了。

關於遠古埃及獨立諾姆諸國是如何整併的?其動力為何?〈諾〉文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整個上埃及則像狹長的帶子沿著唯一的水域──尼羅河延伸,只是在下埃及,尼羅河才像河道的扇子一樣撒開,這就是三角洲。顯然,由於上埃及的諾姆像鍊條一樣彼此銜接,它們被夾在尼羅河和沙漠之間……諾姆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地早就導致了它們"沿著鍊條"統一於強大政權之下,而事實上也導致了倔強的鄰邦的完全消滅。因此,上埃及在最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凌駕於各個獨立諾姆和整個地區之上、以專制政權為標誌的唯一君主,這些君主稍後又征服下埃及。雖然大概在早期埃及也同時存著國家經濟成分(神廟經濟和王室經濟,也許連同達官顯貴的"家內"經濟)和公社──私人人經濟成份,但是,後來似乎公社──私人人經濟成份被國家經濟成份吞噬得精光。至少古埃及學家不能夠根據他們現時佔有的資料發現公元前2000年和稍後時代存在行政上獨立於國家經濟的自由的全權公民的公社的明顯證據。」

《古埃及史話:埃及的歷史》(【英國】海倫‧斯特拉德威克(總編輯),劉雪婷、譚琪(等人合譯),2014年8月,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ISBN:9787543963467)關於上埃及在前王朝時代末期的敘述,也與前蘇聯學者的見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靜案,《史話》第17頁~第23頁: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是前王朝時代的最後階段,被稱作格爾塞時期(Gerzean Period,也稱作內加達文化第二階段)……儘管內加達和希拉康波利斯已經成為聯繫緊密的城邦,但人們仍選擇定居在法尤姆(Farum)綠洲及東北部三角洲地區……內加達和希拉康波利斯那時都已有城牆……希拉康波利斯的一座大墳墓中有壁畫,這是埃及可考的首個墳墓壁畫,壁畫上描繪的戰鬥場面和權力主題暗示著在已確立的城邦中發展出了敵對的王國……第零王朝("Zero" Dynasty)這個名字很令人訝異,它強調了我們對於法老時代前的古埃及歷史還沒有完全了解……埃及統一前就由國王統治。這些早期統治者被稱作"赫魯斯國王"……前王朝末期,權力中心集中在內加達、希拉康波利斯和提尼斯(Thinis)地區,墓地集中在阿比多斯。這些地區的勢力間出現衝突,使得上埃及地區獲得了發展,並以希拉康波利斯(埃及語稱其為奈赫恩(Nekhen))為都城。這個地區的國王們不斷將勢力拓展到北部的內加達,最終定都提尼斯。」

大概在遠古時代的埃及,獨立諾姆諸國之間攻伐不斷;而上埃及的幾個諾姆國家由於鍊條式地理景觀的制約,形成了有利於初步凝聚、整合為一國的條件,並逐步朝中埃及、下埃及進發。惟實情是否如此?仍須核對其他著作的觀點,俟後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