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1日撰稿
遠古時期流傳的「心輪」*abrag(h)一字,進入後續諸語言中,變化出許多新字,其中包括一個先秦國族的名字,即「巴」人、「巴」國。
周及徐〈韓語與上古漢語對應詞舉例〉,文收《戎夏探源與語言歷史文化研究》(2015年5月,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108782)第71頁:
「漢語 巴*praa,pɤa,(*paa,pa),pa55(蛇)
現代韓語뱀paim/pɛm(蛇)
古代傳說"巴蛇吞象"原出自戰國時期的古籍《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郭璞注:"說者云,長千尋。"《說文解字‧巴部》:"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像蛇張大嘴巴吞食東西。"巴蛇"應為定語中心結構,意為"叫做’巴’的蛇"。從古文獻可見古代漢語中將蛇稱作"巴*paa"是很早的。韓語뱀paim(蛇),有詞尾-m。這可能是漢韓兩語早期的共有詞,南方漢語也失去了鼻音詞尾。
漢語 巴*praa,pɤa,(*paa,pa),pa55(虎?)
漢語 伯*praag,pɤak>pai,pa),po35(虎?)
現代韓語뱀pəm(虎)
這個字義與古巴蜀的"巴"字有關。……川東、重慶巫山等地區的上古巴人(12-2c.BC)有虎崇拜的習俗,秦時曾稱其為"白虎夷",漢時稱"巴夷"。巴人在戰國時期有首領廩君。《後漢書‧廩君傳》記載:"廩君死,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是說廩君死後虎性依舊,魂魄要吃人肉喝人血,所以當地有以活人祭祠先祖,以至食人肉的習俗。晉干寶《搜神記》:"江漢之域,有貙人,其先廩君之苗裔也,能化為虎。"傳說反映的就是虎崇拜。關於巴人之"巴"為何意義,有不同的探討。筆者【靜案,周及徐】推測"巴"是土著語詞,其意義為虎,"巴夷"是用土著語稱,"白虎夷"是漢語意譯。漢語古代文獻中無直接釋"巴"為"虎"義的,可能"巴(虎)"不是漢語詞。」
第71頁~第72頁:「《西遊記》故事在中國出現,迄今所知,早在宋代已經有《大唐三藏取經記》話本。古代朝鮮漢、韓語對照讀本《朴通事諺解》中保存了其中的"車遲國鬥聖"故事,是後來明代《西遊記》第四十五、第四十六回故事的原型。在《西遊記》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中,有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分別是老虎精和鹿精。這在《朴通事諺解》中,虎力作"伯眼",鹿力作"鹿皮"。以"鹿皮"相類推,"伯眼"就是"虎眼",即長著老虎眼睛的妖怪。把"虎眼"叫"伯眼"是作者的巧妙障眼法,用暗語稱虎,以便最後虎頭現出原形時才捅破窗戶紙。可惜後來的《西遊記》把這個語言細節上的精心伏筆給抹掉了,一開始就叫"虎力",坦露無遺。可見宋元時,民間把"虎"又叫"伯"。……漢語上古音"伯都"*praak taa……近代漢語音入聲尾脫落元音高化,後來"伯"已經音po。像上古漢語的"虎*qhlaaʔ"和"巴*praa(蛇)"一樣,漢語的"虎paa"失去了鼻音尾,韓語的這些詞都保留了鼻音尾(韓語詞的鼻音尾可能是上古音的存留)。在東亞各地區不同階段的演變可能是:虎pəm(韓語)>*paaŋ(?)>*paak(伯)>*paa(巴)。這個詞可能原本也是漢韓兩語共有,上古"巴人"即"虎人","巴國"即"虎國"。它在韓語中保存到現在,在漢語中卻漸漸淡出。宋元時還有人知曉,今天已是湮沒無聞。」
靜案,既知遠古「心輪*abrag(h)」一字有數種後期演變形式:
甲、保留起首a元音的系統
乙、遺失起首a元音的系統
丙、一併遺失起首a元音與後繼b輔音的系統
丁、一併遺失起首a元音與第二個r輔音的系統
則可歸納上引周文所論之「巴*paa」,其本字與本誼當與「伯*paak」字相同。先秦巴國、巴人使用「心輪*abrag(h)」該字的比較語言學演化狀況,宜校正為:
遠古*abrag(h)(心輪)>遺失起首a元音*brag(h)(心輪/蟲)>先秦*praa/*pɤa(蟲/虎/巴)>宋元*paa(虎/巴)>現代ba(巴)。
虎者大蟲,「蟲」者在先秦巴人的語境中正合借作「虎」的敬語,猶如柔然人得另以「蟲」名權充「狼」的隱喻一樣,參:〈【筆記】柔然音義蠡測〉。故知與四代蜀王爭川東的巴國,其國主廩君之虎性即神性,乃能溝通天地的王者大巫。「巴國」國號的寓義,設即「神國」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