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薩滿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薩滿文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漫談動物意匠、力量動物與圖騰

2019年02月04日撰稿
早期文史書刊中頗見「動物意匠」一詞,指的是初民壁畫中的動物主題和內亞草原鹿石之類的雕刻藝術,有一些步搖冠、腰帶、盤盆、銅鏡、鼎鑊、配件亦間綴動物紋飾,均可納入「動物意匠」的範疇。不過此專有名詞已為現代學者給遺忘了,改用一些較為隨意或個人化的字樣代之,例如「動物藝術風格」,稍失旨趣。

以動物為主題的史學概念當中,除動物意匠外尚有一樁,即「圖騰」。自概念提出以來,「圖騰」和「薩滿」兩個觀念的使用趨於浮泛,漸成一種現代社會的普羅文化基質,許多動漫、電玩、小說都納入設計創作的元素。凡探討初民社會無不援用「圖騰」觀念逕予闡釋,緬不作第二種想。事實上圖騰說雖能完整詮釋非洲部分民族的狀況,將圖騰動物與某些民族的種落認同匯合到一處,但對於寬廣的全球上古時段則不見得具有統攝全般之能力。

首先,在大洪水傳說之前的社會是否真為「初民」社會?不無疑問,蓋人類很有可能在最近10萬年前~2萬前年是呈現退化的態勢。再者,即或預設人類乃純然不斷進步之歷史,遠邇初民真的就人人內建「圖騰」思維嗎?未必如此樂觀吧。

我以為考察「圖騰」的功能與適用範圍,應以更見高度的「薩滿」實務來進行思考,比較妥當。各地的薩滿文化大同小異,多將世界分為3大塊:
(1)上部世界
(2)中部世界(人間/物質世界)
(3)下部世界

施行薩滿儀式或昏迷術,能讓人的意識由現實物質世界開始移動,沿著樹冠、乘鳥向上飛升即可到達上部世界,鑽進洞窟或走下階梯則轉往下部世界。在上部世界和下部世界所見者為人形或動物形的高級存有,原則上祂們不會關心你,以保證你的自由,除非你真的痛苦到令祂們不得不同情你的時候才會例外施加幫助。

這些薩滿意識狀態中方遇得的動物形靈性存有,以及現實物質世界意識狀態中碰得到的一些神奇真實動物,大約就是圖騰觀念產生的肇因。仔細去區分的話,人類向動物尋求靈性幫助的作法,可概分為幾個層次:
(1)個人對單一動物個體的信任(守護神)
某人在遭難時偶然獲動物伸援,自是感激不盡,這種玄妙體驗很容易變成個人對該動物個體的信任。

(2)個人對單一物種群體的信任(力量動物)
某人對該動物個體的信任,有時候會進而轉為對該動物群體的信任。尤其通過薩滿意識狀態獲得更徹底的接觸之後,更能強化對單一動物群體的印象,此際極易形成對「力量動物」的信賴。

(3)人群對多元物種的信仰(泛靈信仰)
接著倘若擁有動物親密靈性關係的個人,將之宣講給他的家人、氏族或社群,就有可能讓人群集體遵奉並援引動物的輔導,不過這種尋求並不見得限定於單一物種而較可能向多元物種祈請奧援。東北亞對於熊、內亞對於狼、中國對於龍的信仰,並未阻遏同時向其他動物物種尋求庇護的動作,所以應將之視為泛靈信仰或民俗儀式,而非圖騰行為。

(4)人群對單一物種的限定性信仰(圖騰)
學術典範型態中的「圖騰」觀念,具有特殊的限定意涵。人群由廣泛向多元物種祭祀一變為只認定單一物種,運用手法上有著顯著的差異。這種單一物物種成為該人群的同構體,亦即氏族部落之人乃動物圖騰之後裔、圖騰動物乃氏族部落之祖先,兩者混然畫上等號,史實上似僅見於非洲一部分的部落或民族。

我認為初民「動物意匠」的基礎,可以對應到前述4個層次,此外猶得用以慶祝狩獵豐收場景而不帶有神祕意味。學術界由於論文標準須無限重複「文獻回顧」的動作,一引再引導致舊說的體系內調和與新說的馴化,常人難以跳脫頻繁徵引的巡迴怪圈,不可不慎。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筆記】蒙古歷史上的宗教信仰

2018年05月20日潤稿
在歷史的長河中,蒙古人的信仰是多元紛呈的,並不單只是薩滿信仰獨尊的文化狀態。不過我最好奇的大概仍是薩滿信仰的內容為何?成吉思汗常常提及的長生天、蒙力克老人何以在大蒙古國形成期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札奇斯欽《蒙古文化與社會》(ISBN:9789570505900)提供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敲門磚。《蒙古文化與社會》第151頁開始講解薩滿信仰的內涵。其實蒙古人並沒有Shaman一詞,那是滿語巫祝的意思。蒙古語的巫祝為boe,原本的意思是「師公」。最高級的boe能與上天往來,傳達上天的旨意(jiarin)給人們。成吉思汗創業之初,就是由能知天意的boe豁兒赤把上天的旨意傳給他,才即可汗之位的。蒼天(最高天)在古人的觀點中被神格化了,成為北亞遊牧民族的至上神,蒙古語稱之為Mongke Tenggri或Otaghan Tenggeri。在最高天之外還有其他的諸天,東方的諸天為吉祥的天,西方的諸天則為兇煞的天。第160頁介紹了蒙古人接觸外來宗教的順序,首先接觸的是景教,然後依次是伊斯蘭教、漢地的道教與佛教、羅馬和希臘的基督教、西藏佛教。佛教傳入蒙古帝國後,佛教、道教之間的紛爭很嚴重,某種程度也加劇了元朝崩潰的速度。元代佛教雖得到統治者的支持,但始終只在上層社會中流行,並沒有深入到民間。元朝北遁後,至成吉思汗15世孫達延汗時期又重獲統一,達延汗的孫子俺答遠征西藏,從西藏引進佛教。由於佛教本身也經歷過改革,很適合當時蒙古人自元亡後飽經戰亂的痛苦所需,因此普及開來,各部的蒙古人相繼都接受了佛教。

唐曉峰《元代基督教研究》(ISBN:9787509774861)專門介紹元代的基督教。我最感興趣的是蒙古初期信仰基督教的狀況。第47頁介紹汪古部的也里可溫,汪古部信奉的是聶斯多留派的基督教,該部的某位首領就是1145年歐洲人傳說中居住在遙遠東方的約翰長老,他的名字很有可能是阿刺兀思剔吉忽里(Alaqus-tagin-quli)第53頁則介紹克烈部的也里可溫,克烈部早在11世紀就基督教化了,他們信奉的也是聶斯多留派的基督教。克烈部王罕的弟弟札合敢不有4個女兒,其中3位嫁給了黃金家族。3女兒唆魯禾帖尼是托雷的夫人,也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母親,在她的影響下蒙古統治者對於基督教徒遂顯得友好而寬容。除了汪古部和克烈部,乃蠻部、蔑兒乞部、Qun部...等部落也很早就有基督教的流行了。

敏賢麟《蒙古游牧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交匯》(ISBN:9787802542587)著眼於蒙古人的伊斯蘭化進程。第83頁說明金帳汗國的伊斯蘭化始於別兒哥汗,完成於月即別(烏茲別克)汗統治時期。在金帳汗國伊斯蘭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地區則是花拉子模,蘇菲派的促成之功也不容小覷。158頁說明察合台汗國的伊斯蘭化始於第5位汗木八刺沙,到第13位汗怯別汗開始將首都西移到卡爾施(處在伊斯蘭文化區域)為汗國的伊斯蘭化打下基礎。第16位汗答兒麻失里正式要求蒙古臣民一起接受伊斯蘭教,在他堅定的推動下河中地區定居的蒙古人普遍改宗,但由於東部草原游牧的蒙古人仍堅守著固有生活方式,結果種下了察合台汗國東西分裂的原因。228頁解說伊兒汗國的阿巴哈統治時期,汗本身是信奉聶斯多留派基督教的,但是到了阿合馬素丹的時候,則改信了伊斯蘭教。這種改宗造成了蒙古傳統勢力的不滿,誘發亂事,阿魯渾上台後又改採多神教的態度。至合贊汗時期才真正奠下伊斯蘭化的基礎。合贊汗雄才大略,以伊斯蘭教法取代蒙古扎薩,波斯蒙古人的生活在其治下漸由游牧走向定居。

關於蒙古人宗教信仰的書籍還很多,上面只是略為摘敘3本書籍的內容。關於蒙元時期的道教和其他宗教的部分,限於學養不足,沒能查閱資料,待來日再來補闕吧。

內亞遊牧民族的傳統思想和薩滿思潮

2018年05月20日潤稿
遊牧民族的傳統信仰,廣為人知的是薩滿教。但其實薩滿教並不是一個有組織化的、教義高度結構化的宗教,而有一些自由的差異性。如果要理解古代薩滿的狀況,尤其是那種「非規範化」的古代薩滿思想和儀式,應該要先閱讀:

(1)迪木拉提‧奧邁爾,《無薩滿時代的薩滿:新疆師範大學薩滿國際會議論文集》,民族出版社,ISBN:9787105109982

薩滿思想的影響不只及於蒙古人等遊牧民族,東北地區的森林居民──滿族──也曾浸透在薩滿思潮的影響中。關於滿族的薩滿課題,可以參閱下列3本書:

(2)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文史哲出版社,ISBN:9789575479978
(3)王宏剛、于國華,《滿族薩滿教》,東大,ISBN:9789571926926
(4)王松林、傅英仁,《滿族面具新發現》,時代文藝出版社,ISBN:7537813492/I‧1308

這些古代的薩滿思想與今日各地復興的薩滿教,既有互相傳承的關聯,也有古今不同的差異。現代的美洲、西伯利亞、東北各地,多少都有自身的薩滿教信仰的復興思潮。有不少大師遠赴美洲叢林中學習古老的智慧,為我們帶來了西醫與中醫之外的新方案:薩滿醫療。要理解薩滿的運作方式,以及薩滿思想真正的概念,可以參閱下列2本書:

(5)Michael Harner,《薩滿與另一個世界的相遇》,新星球,ISBN:9789869203548
(6)Michael Harner,《薩滿之路》,ISBN:新星球,ISBN:9789869068116。

上面者2本是現代學者親身投入薩滿活動,然後整理、萃取出「規範化」的薩滿操作方式,以及明確地敘述了薩滿主要的理念。這套新的、規範化的薩滿運作方式,對於施術者是無害的,並且集中在(民俗的)醫療取向,很值得一看。

遊牧民族的思想,其實並不是只有薩滿思想的內容而已。關於他們的整套思想,在蒙古人的歷史中形諸文字的大概就是大札薩了。大札薩聽說有幾種印本,不過目前市面上可以選購的是這本殘典的彙編:

(7)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所(編著)《《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論》,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54584

近人則整理了遊牧民族的思想和政治傳統進行分類闡述,頗為精到,例如:

(8)陶克套、齊秀華《游牧思想論:以蒙古人的傳統理性認識為中心》,民族出版社,ISBN:9787105115808

(9)蕭愛民《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兩翼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67414

以上9本書都很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