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古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古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古泉圖錄中文參考書目

2019年11月14日撰稿
2020年01月24日校補
古泉書籍可概分為2類,1類為錢幣圖錄,1類為貨幣財政經濟分析。我個人偏好的是前者──蓋後者須追加經濟學與數學課程,允非愚所能。以下精選古泉圖錄方面的中文參考書目,皆屬上乘的圖錄兼貨幣史著作。凡標記【Θ】符號者,予嗟嘆無現書可稽,但價值同等重要,一竝敘錄。

一、古東地中海:
(1)李鐵生(編著)《古希臘幣》,2013年3月,北京出版社,ISBN:9787200095593
(2)A.W.漢茲牧師《希臘統治時期南意大利貨幣史》,2019年5月,ISBN:9787522000664【Θ】
(3)【英】邁克爾‧H.克勞福德(著),張林(譯)《羅馬共和國貨幣史》,2019年4月,中國法律圖書公司,ISBN:9787519732790【Θ】
(4)李鐵生(編著)《古羅馬幣》,2013年10月,北京出版社,ISBN:9787200100464
(5)【英】R.A.G.卡森(著),田圓(譯)《羅馬帝國貨幣史》全2冊,2018年9月,中國法律圖書公司,ISBN:9787519726249【Θ】
(6)【丹】艾瑞克‧克里斯蒂安森(著),湯素娜(譯)《羅馬統治時期埃及貨幣史》,2018年9月,中國法律圖書公司,ISBN:9787519726256【Θ】
(7)李鐵生(編著)《拜占庭幣》,2004年10月,北京出版社,ISBN:9787200051995
(8)【英】飛利浦‧格里爾森(著),武寶成(譯)《拜占庭貨幣史》全2冊,2018年9月,中國法律圖書公司,ISBN:9787519726232【Θ】
(9)【以】雅可夫‧梅塞爾《古猶太貨幣史》,2019年5月,中國金融出版社,ISBN:9787504980786【Θ】

二、古西地中海
(1)【西】奧克塔維奧‧吉爾‧法雷斯《西班牙貨幣史》,中國金融出版社,ISBN:9787504997883【Θ】

三、古俄國
(1)B‧杜利耶夫(著)、叢風玲(譯)《俄羅斯貨幣史》,2019年4月,法律出版社,ISBN:9787519732783

四、古波斯
(1)李鐵生(編著)《古波斯幣(阿契美尼德、帕提亞、薩珊)》,2006年12月,北京出版社,ISBN:9787200066593
(2)David Sellwood、Philip Whitting、Richard Williams(等著),付瑶(譯)《薩珊王朝貨幣史》,2019年4月,中國金融出版社,ISBN:9787504998972

五、古印度
(1)李鐵生(編著)《印度幣(公元前6世紀 ─ 公元19世紀)》,2011年9月,北京出版社,ISBN:9787200087192
(2)【斯里蘭卡】P.普什巴哈特納姆(著),張生、付瑤(譯)《斯里蘭卡泰米爾人貨幣史》,2018年5月,中國法律圖書公司,ISBN:9787519721695【Θ】

六、古中國、日、韓:
(1)楊中美《黃金貨幣時代的新發現 ── 三孔布新考》,2014年9月,大塊文化,ISBN:9789862135464
(2)郎泰富《戰國布幣叢話》,2001年12月,海潮出版社,ISBN:9787801515049
(3)王昭邁《齊國刀幣統考》,2011年4月,鏡水書院,無ISBN
(4)孫永行《齊地貝幣》,2014年9月,齊魯書社,ISBN:9787533332310【Θ】
(5)蔡啟祥《先秦貨幣通覽》,2014年12月,蘭臺,ISBN:9789866231995【Θ】
(6)蔡啟祥《兩漢貨幣通覽》,2016年5月,蘭臺,ISBN:9789865633288【Θ】
(7)蔡啟祥《魏晉南北朝貨幣通覽》,2017年8月,蘭臺,ISBN:9789865633639【Θ】
(8)蔡啟祥《隋唐五代貨幣通覽》,2019年1月,博客思出版社,ISBN:9789865633752【Θ】
(9)陳瑞江《唐宋錢幣鑒賞》,2019年1月,西泠印社,ISBN:9787550826069【Θ】
(10)李衛《遼金錢幣》,2009年11月,紫禁城出版社,ISBN:9787800478772【Θ】
(11)中國國家博物館(編著)《錢幣卷:秦-五代》,2018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48651【Θ】
(12)中國國家博物館(編著)《錢幣卷:宋-清》,2018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50203【Θ】
(13)袁開顯《銀錠考》,2004年1月,作者自行發行,ISBN:9789574116027
(14)韓國銀行(編著),李思萌、馬達(譯)《韓國貨幣史》,2018年7月,中國金融出版社,ISBN:9787504992284【Θ】

七、古中亞:
(1)林文君《絲綢之路錢幣鑑賞十六講》,2017年9月,湖南美術出版社,ISBN:9787535681294
(2)李鐵生(編著)《古中亞幣(前伊斯蘭王朝)》,2008年10月,北京出版社,ISBN:9787200074918【Θ】
(3)杜維善《貴霜帝國之錢幣》,2012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66921

八、古代蒙古:
(1)蔣海明〈葉爾羌汗國錢幣探源 ── 兼述葉爾羌汗國的貨幣體系〉,《新疆錢幣》2005年第5期【Θ】

九、現代世界各國:
(1)莊銘國《遇見鈔票歐洲館》,2012年4月,書泉,ISBN:9789861215600
(2)莊銘國《亞洲鈔票故事館》,2015年8月,書泉,ISBN:9789864510061
(3)莊銘國《非洲鈔票故事館》,2016年4月,五南,ISBN:9789571185538
(4)莊銘國、許啟發《美洲與大洋洲鈔票故事館》,2019年1月,五南,ISBN:9789577632234

附錄:
A、古土耳其:
(1)《奧斯曼帝國紙幣目錄》【Θ】
出版資訊不詳(Mehmet Gaciroǧlu《Devlet-i Aliyye-I Osmaniyye》,2011年,Kaǧit para Kataloǧu)
孔夫子舊書網網址:http://book.kongfz.com/65769/786009144/
人民幣350元,土耳其語

2019年11月10日 星期日

陳瑞和氏的「臺灣貨幣」網站

2019年11月10日撰稿
古泉乃一專業領域,杜維善氏、李鐵生氏、莊銘國氏皆為現代貨幣研究的佼佼者。在引薦他們的著作之前,本文先介紹一下陳瑞和氏的「臺灣貨幣」網站,網址為:
該站雖屬古泉交易的通路,惟其內容洋洋可觀,首頁臚列了不少戰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國、日本、沙俄之古錢型錄,圖文並茂。當中尤以「錢幣書籍」一項最具學術參考價值,參網頁:
陳瑞和氏所開書目,確係非常不錯的研究指引。相關書籍,予皆無有,私意頗為嚮往。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看朱希祖先生玩古泉

2019年06月09日撰稿
朱希祖先生是南明史專家,戰時頗預文獻圖籍的保存。有幸忝藏1套《南京圖書館藏朱希祖文稿》(全7冊,2010年4月,鳳凰出版社,ISBN:9787807297260),墨印手書眉飛色舞,躍然紙上。逖公日記經中華書局諸君妥善整理,排印繁體中文刊行《朱希祖日記》全3冊,甚惠讀者(2012年8月,中華書局,ISBN:9787101087482)。靜案,逖公藏書之富,可由日記窺其豹:
中冊第511葉至512葉1935(民國24)年6月5日條:
「是日接梁嘉彬由日本寄來古錢書七種:
《古錢圖錄》(日本中川泉壽撰,安政六年刊)二冊
《錢幣考遺》(日本久野克寬撰,文化四年刊)一冊
《珍錢圖錄》(日本久野克寬撰,文化四年刊)一冊
《奇鈔百圓》(日本河邨羽積撰,寬政元年刊)一冊
《寬政孔方鑑》(日本流石庵羽積撰,寬政六年刊)一冊
《改正珍貨孔方圖鑑》(日本小澤辰元撰,天明五年刊)一冊
《孔方圖鑑》(日本中谷顧山撰,享保十四年刊)一冊」
下冊第1250頁,1941(民國30)年4月3日條:
「夜結算自三月六日至本日共購抗戰史料一百六十種,雜誌零本十種,國學書八種,共費國幣二百十元左右。」

中日戰爭時期,民生艱難。當時川中之薪資,中等者月薪約200~300元,高階官員方有千元之譜:
日記下冊第1108頁,1939(民國28)年10月24日條:
「又接備兒自郫縣來信,言已升任財政部立四川煙葉示範場技師,月薪二百元。」
下冊第1167頁,1940(民國29)年4月3日條:
「考選委員會送來薪水二百八十六元九角三分(半個月),扣去所得稅、伙食等十六元五角七分,實得二百六十九元三角六分。」
下冊第1178頁,1940(民國29)年4月26日條:
「據言金華物價較重慶廉一半以上,故彼地得薪金一百元勝於重慶得二百元以上」
下冊第1234頁,1940(民國29)年12月23日條:
「夜大兒來,交到中央大學補發本年一、二、三月一成薪水洋九十九元(其中六十五元儲蓄票,三十四元現款)。」
下冊第1322頁,1942(民國31)年10月28日條:
「國防最高委員會通過自七月起考選委員、立法、監察委員每月給辦公費一千五百元。」
下冊第1323頁~第1324頁,1942(民國31)年11月5日條:
「本日會【靜案:考選會】中補發七月至十月辦公費四千二百元。」

而當時四川之書價,每冊約在0.1元至兩元、三元不等,約為中等者月薪之1%左右。現今(2019年)臺北的狀況差不多,中等者月薪48,000元,新書每冊約在200元至1,200元之間(大多落在500元、600元左右),古今書價可謂相差無幾:
日記下冊第1116頁,1939(民國28)年11月16日條:
「三時至夫子池舊書店購:
《李太白文集》……一冊3.00
《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十二冊4.00)」
下冊第1128頁,1939(民國28)年12月10日條:
「前日購得
《白香山詩集》……四冊,2元
《隨園詩話》……二冊,1元」
下冊第1176頁,1940(民國29)年4月22日條:
「至都郵街內小街購《說文段注許箋》並付《十三經注疏》等款,共國幣三十六元。」
下冊第1177頁,1940(民國29)年4月24日條:
「又至舊書店取
《十三經注疏》……卅二本,20.00元
《經籍纂詁》……十本,3.00元
《說文解字箋注》……八本,10.00元」
下冊第1326頁,1942(民國31)年11月22日條:
「余至兩路口三友書店購《俞曲園尺牘》一冊,洋五元。又見景印永樂大典本《水經注》八大冊,宣紙印,定價法幣一千二百元,給價一千元不肯售。」
下冊第1330頁,1942(民國31)年12月14日條:
「至香林行盧,託購永樂大典本《水經注》……八冊。此書原訂價洋二十五元,兩路口三友書店有此書,白宣紙印,大本加套,索洋一千二百元,香林乃以一千一百元購得。非書貴,而國幣貶值也。」

惟雖值國厄,逖公乃能妥善理財,多方投資,例如:
日記下冊第1199頁,1940(民國29)年7月2日條:
「匯國幣二百元至上海彭鉅庭處轉寄守先弟,匯費四元四角二分。……百年、士遠擬興實業,請余入股,余乃交付百年國幣三千元正(支票上),七月四日付款。」
下冊第1232頁,1940(民國29)年11月30日條:
「送二百五十元於大兒入運煤股。」
下冊第1242頁,1941(民國30)年2月17日條:
「是日交百年千元作為崑崙造紙公司股金。」

此外,且不時接濟親友,日記下冊多所記事:
下冊第1066頁,1939(民國28)年7月17日條:
「託孫祖瑞匯國幣一百二十元至上海彭鉅庭處,其中一百元系付守先弟,二十元系贈彌祖姑,暫請彭君轉寄海鹽。時匯費每百出四元。」
下冊第1208頁,1940(民國29)年7月27日條:
「留出國幣一百元匯樂山交倞兒。又留出家用三百元。」
下冊第1255頁,1941(民國30)年4月28日條:
「以五百元購四川銀行支票,擬寄備兒。」
下冊第1296頁,1942(民國31)年4月11日條:
「午後一時至歌樂山郵局探聽匯款辦法,以匯費太貴,每百元須十八元,乃改至停車場交通銀行,則每百元匯費五元八角,即由交行匯五百元至金華復兒處」

蘇精《近代藏書三十家(增訂本)》(2010年8月3刷,中華書局,ISBN:978710106548020001)第161頁盛稱:「朱希祖藏書最主要的特色,是關於南明(明代崇禎以後的弘光、隆武、永曆三朝……)的史籍。」第162頁:「民國二年(1913)後他執教北京大學,開始肆力收藏南明史料,……到民國十餘年時,酈亭所藏南明史籍已是此中巨擘,不論質量都和他對於南明史的研究一樣,公認名列全國公私第一。……再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時,他準備著手撰寫《南明史》,所藏更進一步達到七百餘種之多。」事實上,除了藏書已外,朱逖公尚能遊刃於古泉收藏:
日記中冊第609頁~第610頁,1936(民國25)年1月16日條:「午後羅香林來,贈余梁普通元年謂山窑石刻拓片一張,謂此係新出土者,乃梁鑄造五銖錢範之窑,尚有錢範殘片一枚見贈。據云此係經古齋所得,尚有完整錢範可購。余聞之甚喜。……」【靜案,此事半真半假,作偽部分後遭識破。】
中冊第865頁,1938(民國27)年3月10日條:「……九時至校場口,購鐵錢八枚,……又銅錢二枚,……」
中冊第867頁~第868頁,1938(民國27)年3月15日條:「……乘車至校場口古玩鋪,購得:元至正銀錠……三朝兌銀銅牌……」
中冊第869頁,1938(民國27)年3月18日條:「……余至校場口內古玩鋪購古錢二:一曰嘉靖通寶,……一曰應天元寶,……共銀三元。……」
中冊第871頁,1938(民國27)年3月25日條:「……購得古錢三枚,一、折三嘉定豐寶,……一、慶元通寶折二鐵錢,……一、裕民通寶大錢,……計銀錢四元。……」
中冊第873頁~第874頁,1938(民國27)年4月1日條:「……吾國古代多用貝,不圖元明時雲南尚用貝也。余以此事問之張海秋,海秋云:"余同鄉楊氏,其家尚藏有元末明初田契數紙,其價值皆以貝計,今其鄉尚有貝流傳也。"……」
中冊第881頁~第882頁,1938(民國27)年4月26日條:「……夜,整理近兩月出入帳目,以警浪費,蓋余近購不急之古錢為數頗多,今當竭力節制。」

然而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張鐵英、羅伯昭2氏乃蜀省幣藏之佼佼者。方家貯泉,瀟灑可觀,務求其真、精、備、美,嘆之弗及云:
日記中冊第876頁,1938(民國27)年4月9日條:「……午後三時,至校場口古玩舖購宋代鐵錢十餘枚,計銀六元,中有嘉定興寶、嘉定新寶等。遇中央軍官學校教官張鐵英號保華,亦購鐵錢,導至其寓(桂花街42號最後進樓上),出宋代鐵錢供賞鑑。張君購錢標準,可疑者不購,不精者不購,頗為可法。因余時有犯此二病也。余最愛其紹興通寶小平錢背上有"邛"字者,余亦新得二枚背上有"利"字者,惜一缺"利"字之半,一模糊,實犯張君第二戒。張君此錢則甚精也,可以為師矣。張君收集之勤,積二十年矣。張君所藏宋代鐵錢,云有三百枚矣上,然重慶有羅君者,云有千枚以上,他日當詳審一觀,以增鑑別之力。蓋鑑別古錢,如鑑別書畫、金石、古陶等,非博覽比較不能辨別真偽精粗也。此後,余當先求博覽他人藏錢,以煉眼力,購買則不可求速求備。……夜,將所購鐵錢反復細玩,然心情不悔,蓋此亦增進學力也。」

中冊第877頁,1938(民國27)年4月14日條:「……四時,乘校車至柴家巷,步行至桂花街張保華處,購鐵錢十五枚,計銀十五元,皆頗精,並借《古錢匯》宋錢部分二冊。七時回寓。……」

中冊第880頁,1938(民國27)年4月22日條:「……余乃獨至古玩鋪購古錢。遇羅伯昭君(信昌號經理,二牌坊生利洋行,住宅在上大梁子十一號隆康衣裝店內),為四川收藏古錢最富有者,宋代鐵錢有千餘種,推為海內第一。與談頗為投契,擬造其寓參觀鐵錢,並慫慂其撰一鐵錢譜。又晤張保華及古錢估數人,購一淳祐通寶"當百"大錢,極精整鮮覯。保華將赴銅梁就軍官學校教官職,乃至其家,選購鐵錢七枚,……又聆保華鑑別古錢方法,並云總以真以精為貴,不可濫收。此實名言也,可通於一切古物及美術品矣。回寓晚餐,出古錢玩賞。……」

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筆記】中華民國開國紀念銀幣

2019年06月02日撰稿
2019年06月09日校正
點讀開國銀幣史文,備忘。

《政府公報》第2冊/中華民國元年六月分(1971年,文海出版社,重新影印刊行)第169葉,六月分,公文:「〈江南造幣廠廠長張孝準、幫長趙家蕃等呈送開國紀念銀幣請查收存案文〉:為呈送事。竊家蕃奉前大總統孫令鼓鑄開國紀念銀幣二百萬枚等因,奉此遵查周官六府、漢代五銖,貨泉掌自司農,圖法垂為國典,迨及後世改元之始,輒頒國家紀念之模,錢譜流傳金石家,用資攷證史官記載,貨幣志備溯淵源。況乎民國推輪共和,發軔鎔五大族文明於洪冶,剗數千年專制之窳,風光我亞洲,西鄰歐而北鄰墨。緬茲革命,木有本而水有源,惟偉人應運而生,聿作開山鼻祖,用先學縮影之法,鐫成鑄幣形模,凡我中華同斯紀念,茲已仿摹蕆事,敬謹鑄成。譬彼繡絲,定必爭先而快覩,愧無椽筆敢為緣起之弁言。謹將開國紀念銀幣一千枚,計裝一匣,理合具文呈送,仰祈鑒核查收,並賜批回存案,實為公便,謹呈。計呈紀念銀幣一千枚,計裝一匣。
批據:呈已悉,交財政部備案,此批。中華民國元年六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