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舊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舊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東華的鋼琴市場小記

2025年01月21日記
補記2024年12月31日傳聞:
一、約30年前(約當1996年許),全台灣整體市場可售出約8萬架鋼琴,但2024年已降至約3萬架。市場萎縮原因或為少子化,又或為住屋每單位可用面積逐漸縮小有關。少子化使得每家戶之新生子女減少,造成每戶學琴人數降低。住屋每單位可用面積縮小(實坪變小)則使得家戶生活空間不足以撥出位置擺放鋼琴,導致購琴總戶數也減少。以往大賣場多會擺設鋼琴進行展售,現已取消、盛況不再。

二、2024年購買高品質鋼琴的價格,新琴視品質差異每架約新臺幣100萬元~300萬元。普通品質鋼琴的價格,新琴約20萬元~30萬元,二手琴約3萬餘元(接近4萬元)~5萬元(二手琴購價尚不含搬運費和調音費)。每架鋼琴之重量,約在200公斤左右。

三、2024年聘請鋼琴調音師之價格,每人次調整1架鋼琴之費用約在1,800元~2,000元。鋼琴運送到府安裝定位後,彈奏時會從鋼琴後方和下方傳出較大音量影響到鄰居,故這兩個方向為隔音減噪措施之重點。

馬祖的度量衡與房價小記

2025年01月21日記
據聞:
一、台灣的傳統重量單位為台斤,1台斤等於600公克(即0.6公斤)。而連江縣(馬祖)的傳統重量單位則為馬斤,1馬斤只等於500公克(即0.5公斤),商家習慣進貨常以公斤計,出貨則多以馬斤計,進出時價格相等,經年累月獲利頗豐。

二、距今約20年前(其時約當西元2006年許)已前,馬祖房市1個交易單位多為獨棟,嗣後迄今(2025年)因土地資源稀缺故,1個交易單位轉為公寓1個樓層且每樓層面積介於30坪~40坪,其室內生活空間遠較台北寬敞(台北一般只有20坪~25坪且公共設施占比在10%~30%)。房價變化以新建房屋為例,18年前(其時約當西元2008年許)之際,馬祖房市每坪約新臺幣10萬元,偶有低至8萬元~9萬元者;到了今日(2025年),則每坪約介於20萬元~25萬元。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筆記】清史問學(4)

系列文《123、[4]》
2024年10月14日追記
2024年10月21日刪改

〈清史問學(4)〉    天成靜

追記本(2024)年雙十節健公賜正,略以:
一、清季康熙朝起居注未見有滿文本,僅有漢文本;漢文本係清朝時人即已編定之真本原形,並非後世冒撰之偽秩。蓋清代語體自成文風,後人無法摹仿;後人縱然意動有所側寫,文風不洽古式一望即知。猶之如民初白話文亦大不同於現今白話文,其理相通。
二、翰詹官員兼任日講起居注官,康熙九年正式設起居注館,頗多清人記述彼等親預起居注工作情形。康熙朝起居注內容精善,嘉慶朝已降起居注則轉成應付公事遂無多少史料可堪徵引。
三、康熙朝起居注現仍存世,分別保存於兩岸,尚未合璧。部分康熙朝起居注保存於大陸者,嘗經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校勘、中華書局排版印行,是書前言稱康熙朝起居其餘部份各本係存保於台北故宮;惟是否真有另一部分康熙朝起居注運藏於台北故宮者?猶須檢尋故宮書目。
四、台北故宮所藏善本金貴,要在稀罕、精校,蓋明代以前出版的線裝書存世甚少,每為行家視若珍饈。台北故宮早年曾編有故宮博物院典藏善本書目,紅皮精裝,書目詳列細目,可逐一索隱。台北故宮所庋官書,係清代原刊線裝本,字體大、字形精美,書葉雖歷百年而紙質如新、不脆、不變色。
五、清實錄有2種印行於世。一、清實錄,華文書局印行。一、大陸亦刊發過清實錄,中華書局印行,16開本,印刷品相較華文書局本精美。兩種清實錄主要差異在戊戌政變前後情節。

2024年8月30日 星期五

築基抄索

2024年08月30日記
不太確定是Nithyananda大師還是Sadguru大師的講解,來源有點記不清了,略以:Shiva是第一位瑜珈士,他展開對人體全部144個脈輪的深度探索,徹底而全面。每個脈輪對應一種修行方式,其中有2種是人體之外的脈輪所以人類無法修練。剩餘的142個修行方式都可以讓人習練而走向羽化登仙之途,而裡面有1種是釋迦摩尼在樹下參悟所的得的修行方式。釋迦摩尼講授的修行方式後來演化為後世各種各樣的佛教修行方式。

靜案,當然,後世各種各樣的佛教修行方式必須要校正一下,亦即要承認至尊主的最高地位,而非將之貶斥為某界的仙王也終會享盡天福而淪入六道輪迴,否則便非Shiva所演示過的那1種修練方式。

關於這142種修練方式,Shiva是透過宇宙原人的身體結構去做參悟?抑係透過地球人的身體結構去做參悟?我就不知道了。如果是前者,那麼,這142種修練方式便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必須走的要徑組合。如果是後者,則這142種修練方式就未必是人們非走不可的道路,可以有別種選擇。

再案,王德槐重刊清季成書之《修仙寶典(天機秘文)》,王氏於〈前言〉云:「事實上仙道與氣功無論其目的及功法均不盡相同;修仙道講的是採藥結丹,出神入化,其目的在長生久視,羽化成仙,達到與大化混一的地步。而學氣功則不過希望強身健體,卻並延年而已。修仙道用的是三元丹法,練氣功則因目的不同而有不同功法,如武術氣功、醫療氣功、養生氣功各因其不同目的而有不同功法,習之者如不先有充分認識,欲期以一般功法修仙道,即何異以草蓆渡大海,其不能達到彼岸亦意料中事。」是書〈原序〉謂:「天元盡性了命。地元擒砂製汞。人元移花接木。」此三元大丹、神丹、金丹之法,未可與氣功、武術、瑜珈之術相提並論,蓋氣功、武術、瑜珈所練氣機不脫地球人體結構脈輪束縛,一旦人身瓦解便無所附麗故也。

惟此等氣功、武術、瑜珈所練氣機倘非地球人之身體結構,而為宇宙原人之身體結構的話,那麼,或許氣功、武術、瑜珈的修行術則可能是對應到三元修仙道的相同機制之中,便未必是門外小技了。但凡專一於一藝,火候至十七八,久之就會漸次打開修真之小窗,因上帝自會一一轉開全部次第,只要誠摯熱心專務即可。因之鑽研香氛可達上帝、鑽研建盞可服茗生氣機、鑽研武術(薛顛《象形術》)可匹修道、鑽研氣功或瑜珈或中醫(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可導引脈輪、鑽研史學求真求實可如古大史吹律聽聲,都是同樣的事理。

而在專精於一藝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須校正方向,才能讓火候臻至十七八的境界,例如研習道家經典,必須諷誦《德道經》一遍,而非諷誦《道德經》一通,讀經讀錯就失去璣玉;熊春錦(校注)《老子德道經》於書末〈《光音觀心》經典誦讀方法〉曰誦唸《德道經》並觀想可通脈。又如研習瑜珈最終必須閱讀《博伽梵歌》,蓋《博伽梵歌》乃至尊奉愛瑜珈的根本旨歸。修仙道三丹之法,王德槐重刊《修仙寶典(天機秘文)》有〈百日築基〉篇目,可知修仙不難,並非仙俠小說中誑言閉關動輒每須數十年幾百年離譜之數。只要能得名師指點,如閱得:湛若水《道家真氣》而知「練氣化精」之初階,遂能補全氣功證道的修煉方法,以氣功搭橋接上修仙道三丹法的曲徑自是豁然開朗。

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基隆的酒吧小記

2024年08月10日記
據云,基隆的酒吧主要聚集於基隆市區,約二十餘家,競爭頗激烈。然因市場較小、地理位置離台北稍遠,故較少花俏做法如製作大塊無氣泡透明冰塊……等。頂讓一間酒吧約需新臺幣50萬元左右,每月運營成本約在20至30萬餘元許,淨利潤或可5萬元者僅能算作勉強撐持,惟每間酒吧實際狀況不一,不可一概而論。

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東華的民調公司小記

2024年08月07日記
補記2024年08月03日傳聞。
據云,東華的民調市場如下:
一、全台灣約有20家左右大型且知名者的民調公司,台北約有10家民調公司如:關鍵、求真、山水、益普索、趨勢民調……等。其中話機線數(以電話機可向外同時撥打電話進行訪問的數量)以趨勢民調為最大或可百數。但除民調公司已外,也會有學校單位(如世新、政大、佛光等大學)和財團法人參與競逐民調市場。

二、民調(民意調查)市場以公部門標案為主,另外政黨初選民調也是重要市場之一。政黨初選通常會提出幾位人選,然後進行數天的民調比評,封關日再依照民調數據搭配各黨初選規則來決定初選提名人。各黨初選民調多會委由2家到3家民調公司交互參酌,民調公司須每日將調查結果當晚送交政黨,隔日上午即見報刊出,基本上是非常嚴謹的工作,沒有偏私作手的餘地。

三、民調公司所面向的市場客戶未必都是政治性的民意調查(如政黨初選民調),也有商業性的滿意度調查(例如對於某種商品的使用感受),或者是不具備政治性的基礎性調查(如警報治安調查)。

四、訪查類型,依照最基層調查員工的作業方式,可概分為:
(1)電訪:通過市話(市內電話)或通過手機進行電話訪問。有的民調必須要市話搭配加上手機才有統計效益,有的則只需要市話調查即可(例如有線電視滿意度的調查只需要市話調查,因為手機調查常常會出現受訪者不是住在有線電視所經營的地理區域內反倒形成無效問卷)。
(2)網路調查:在委託者的官方網站(公家官網、公司官網、政黨官網),或者在民調公司官網或民調公司社群帳號上發布調查問卷的網址連結。由於不少民調都有抽獎贈品,所以其實有不少民眾會時刻關注並自發參與民調活動。
(3)面訪:面對面訪談,又可細分為2種:定點式(在委託者的據點常駐訪問來客)、走動式(沿街訪問商家店舖或路人)。

五,有些公家的基礎性調查如警報治安調查,因為訪問母數很龐大,所以必須投入極多人力進行民調,才能得出有統計效益的分析。還有政黨的初選民調,因為都需要當天晚上就交出結果,所以基層調查員工都必須要加班工作。當民調公司有承接到前述兩種相關專案期間,員工的工作負荷量都很大,但相應地也有加班費可領、不無小補。

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臺灣的營造公司和水泥廠小記

2024年05月30日露記
補記最近半閱月內(2024年5月下旬)聽聞。
據云:
(1)有能力自行生產水泥者方得為一級廠,否則只能為二級廠。臺灣具一級廠資格者,僅有3家:國產、台泥、亞泥。

(2)營造公司向水泥廠叫貨時,通常會同時向兩家水泥廠叫貨:其中一家水泥廠是主供應廠,大部分水泥需求量下單由其供應;另一家則是副供應廠,訂單只會下一小部分。萬一主供應廠缺貨,就會立刻切換轉向副供應廠追加訂單,以確保供貨穩定,不致斷炊。

(3)營造公司人員和水泥廠人員之間若能維持良好人際關係,有助於降低供貨單價。其實,不僅是經營和水泥廠的關係,與其他供應商如衛浴製造廠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4)營造公司客源面向公家機關和私人行號。公家機關案件的壞處是利潤低、手續繁瑣、有時候估算錯誤會賠錢;好處是準時必定交款。私人行號的好處是利潤較高、工作彈性較大;缺點是交款不穩定、常拖欠、甚至捲款倒帳,以及部分業主要求過於苛細任性而難於應對。

2024年06月04日增記
(5)台灣生產金屬浪版、鋼卷的製造廠商分為一級廠和二級廠,他們會從中鋼等鋼鐵廠買進原料。一級廠大概有:晟餘、燁輝;二級廠約有:尚興,凱璟,正和......等。一級廠生產的金屬浪版,比二級廠的來得品質好,但價格較昂貴;而同為一級廠,燁輝比晟餘稍微便宜一些些,每公斤價差約新臺幣0.1元到0.5元。但進價是否划算,主要還是取決於營造公司向製造廠的訂購量,如果鋼卷購買量超過3,000平方米(重量換算約18公噸),向製造廠購買的成本均攤下來才比較划算,否則改向加工廠小額購買才比較省錢。

(6)營造公司的成本,大抵分成3大項:土建約50%(土建+結構)、裝修約25%、機電約25%(水電+空調+機電)。不過前述比例只是粗分,實際上每一次接案的狀況和情況都有所不同,比例會上下浮動。

(7)業主若為公家機關或國營事業,營造公司接案會需要和業主、監造單位接洽,形成:「業主、監造單位、營造公司」的合作關係。有些案件金額較大、地理幅員較廣,業主會再委託專案管理單位(PCM),形成:「業主、PCM、監造單位、營造公司」的關係。更有甚者,業主機關沒有專業工程管理能力,會委託另一個公家機關代管,就會形成很複雜的關係網:「業主機關、代管機關、PCM(1個)、監造單位(1個或多個)、營造公司(1個或多個)」。

(8)公家機關、國營事業和私人大企業都會委託監造單位,此際,監造單位就會對營造公司進行監督。如果監造單位吹毛求疵或過度追求建築美學,那麼,營造公司就很可能因為無法通過監督而必須更換材料、重複施工、拖遲付款進度,從而使得營造公司出現虧損、甚或資金斷流黑字倒閉。據聞某些知名大監造單位因為對建築美學的堅持,導致有2家以上的大營造公司黑字倒閉,結果使得下游小包商連帶被倒帳,牽連許多人血本無歸。

2024年06月16日增記
(9)營造公司若需採購鐵櫃、冷氣機、除濕機來進行室內裝修,需注意瞭解相關行業的經營習慣。這些領域分為上游的品牌製造商以及下游的分銷商。通常會有幾家互相競爭的品牌製造商,形成外部競爭。而在每個品牌製造商的內部協作上,1家品牌製造商會將台灣切割出多個子區域,每個子區域裡面只會洽簽數家分銷商作為專營推廣的介面。如此,可以讓品牌製造商專精於研究發展、設備產製、保固和售後維修,而分銷商則負責新機安裝、現場施工、準備品牌設備以外的其他必須材料或工項。至於設備的定期檢測和定期清潔,則品牌製造商和分銷商都可以執行。

業主(客戶)如果採購冷氣機,那麼,他只能向分銷商尋求報價,而不能向品牌製造商尋求報價;在某個營銷子區域,業主如果向A分銷商訪過價,則此後從其他家(B、C、D……等)分銷商就無法訪到價,因為該子區域的其他分銷商都會拒絕提供報價,甚至全台灣全部的分銷商也都會拒絕提供報價,業主只能回頭再去找第一家(A)分銷商洽詢。

分銷商會完成設備安裝的一應工項,包括設備叫貨、工班安排、戶外牆壁安裝支架…….等;以及一些需要額外加價的服務,如山區或高樓層所需的吊車作業、屋況不好的牆面防漏補漆……等。不過,安裝完成之後,售後保固、設備維修就不在分銷商的責任範圍內了,因為會改由品牌製造商來接手。

品牌製造商會負責保固期內的免費維修換貨服務,以及過保固期之後的有償維修服務。但無論如何,需要吊車作業或房屋修繕的複雜案件就有可能遇到品牌製造商不願意接手的困境,因為設備維護階段屬於品牌製造商的業務、吊車作業等非設備服務階段則屬於分銷商的業務。這時候,業主可能無法維修既有的老舊設備,而只能換購新的設備;此際,業主可以考慮仍選擇購買原品牌(A牌)的新設備,畢竟不用耗費額外的成本去學習其他廠牌設備的操作方法;但如果其他廠牌的分銷商可以克服複雜案件狀況下的維修難題,則業主也可以考慮直接改買別家廠牌(B牌、C牌、D牌……等)的設備。

2024年08月28日增記
2024年12月03日補充
(10)營造公司如承攬總價在新臺幣200萬元以下的小型營造工程案,工程進度管理必須管控壓縮在1個月內(30-31個日曆天內)完成從開工到竣工的一應作業,才能保有利潤,否則就會虧損,其原因和工期拉長會導致勞工工資成本大幅增加有關。

營造公司如承攬新臺幣1,000餘萬元的中型營造工程案,純利潤率約在千分之10左右;而一般工程施工前須提供的押金其比率約占工程款總價的千分之10,故營造公司需注意如期竣工履約和管控工料成本,否則倘若遭遇罰款或過量調度工人就會擠壓獲利甚至虧損。

中華民國84年在台灣新建房屋的成本,1坪約新臺幣2萬8千元,現在(中華民國113年)漲至1坪15萬元,30年間漲了5倍。三千磅數的混泥土,每立方的價格從民國84年的1,200元,漲至113年的3,200元,30年間漲了2點6倍。(香菸的價格,1包則從民國84年的40元,漲至113年的125元,30年間漲了3點1倍。)。物價的漲幅大於人均薪資的漲幅。

2024年09月10日增記
2024年12月03日補充
(11)台灣北部最近時逢暑期,頗缺建築工人,缺工的原因大概可歸結為:
1,台積電最近要蓋10座新廠,給價較好,吸走大量工人。
2,台北市的中小學校多固定於3月份到4月份之間發包,是統包方式(規劃設計),一包改善5間到6間學校(前幾年是3間到4間)的校舍漏水,一次改善一間學校,逐校進行改善,排到後面的學校也擠在暑假施工。台北的統包大多設計採重鋪屋頂防水層方式為主。
3、新北市的中小學校約有20間到30間,每5間到6間合成一包工程標案,適逢暑假期間很多工程發包出去,也吸走很多工人。新北的學校,發包時間較不固定,但也有不少是排在暑假施工來改善校舍漏水問題。新北的統包大多設計屋頂加裝鐵皮斜屋頂方式為主。
4,台灣年輕人不願從事建築工人的工作,因為太過於辛苦,所以基層缺工嚴重。
5,雙北市區的都市更新案有不少正在動工,如板橋江子翠、土城一帶的都市重劃區,也吸引大量工人。

(12)缺工導致最近台灣北部資深工人的工資漲價,進行地面打除、泥作等工作內容的台籍工人薪資,從原本的日薪新臺幣3千多元漲到日薪4千元。相對之下,外籍勞工的薪資就便宜得多,外勞的每日薪資為1,600元~1,700元,若再包含3餐伙食費和涼水費(結冰水)則約2,200元~2,400元。

外籍勞工來台工作的誘因不只是薪資較母國來得高,也和生活文化較母國來得優越有關。越南籍外勞從事泥作的薪資,以北越勞工為基數1的話(月薪約折合新臺幣2萬5千元到3萬元,以當地物價支付生活所需後可儲蓄15%),在南越胡志明市則為1點5(月薪約折合新臺幣4萬元到5萬元,胡志明市的工資為越南全國境內最高),在台灣領新臺幣折算越南幣值則為2(如在台工作領到月薪7萬至8萬元,以台灣物價支付生活所需後可儲蓄超過50%以上);越南人之所以喜歡在台灣生活更甚於母國,其原因在於越南共產黨政府的貪汙較嚴重、台灣的生活較自由沒有那麼多政治禁忌以及台灣山區環境很類似越南多山的故鄉風光。印度籍外勞從事泥作的薪資,以西孟加拉邦勞工為基數1的話(月薪約折合新臺幣2萬元到3萬元,以當地物價支付生活所需後可儲蓄25%),在台灣領新臺幣折算印度幣值則為3到4(如努力工作可在台領到月薪8萬至9萬元,以台灣物價支付生活所需後可儲蓄達75%);印度人之所以喜歡在台灣生活更甚於母國,其原因在於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壓迫以及印度的生活成本其實很沉重有關。

(13)外勞的工作習慣與台灣本地勞工不同,比如印尼籍勞工的工作習慣:
1,講定的工項是什麼,就只做該工項,絕不多做其他臨時現場增加的工項。
2,上班時很勤勞工作,惟到了下午五點準時下班,絕不多做。要加班的話,必須再談好加班的薪資才會繼續工作,否則就下班去了。
3,只要提供白開水(瓶裝水、結冰水)即可,並不嗜好於喝酒、茶、藥酒、提神飲料(保力達B)。印尼工人對台灣伙食不是很放心,因為信奉伊斯蘭教很怕吃到豬肉料理。

相對地,台灣勞工的工作習慣則為:
1、台灣本地員工講好一日薪資與工項後,還可臨時追加工項只要當天能完成就行,也可以順便多做一點點工項數量和多做一點點時間。
2、台灣勞工常常抽煙、喝酒、嚼檳榔,工作到一半會呼朋引伴一起去抽菸休息一下。越南勞工來台之後,也會沾染抽煙、喝酒、嚼檳榔的習慣,甚至將之帶回越南家鄉;但是印尼勞工則不會沾染此等習慣。

(14)工業垃圾裝進小型麻袋之後,小型麻袋整齊堆疊時僅可以堆高到頂多10袋,再多就會倒塌或傾倒。

封膠塗刷於地面後,要在陰天的狀況下才會完全自然乾燥。

自黏防水毯烘烤黏貼於地面後,要在晴天的狀況下才會完全自然乾燥。

水泥砂漿塗佈於地面後,約1~3天乾燥後,仍需在面層灑水至少連續3天進行養護,經過養護的水泥砂漿會增加強度、大大減少龜裂的機率,水泥砂漿養護最好是將整片地面浸泡在水中連續1個月效果最佳。

以鐵釘、不鏽鋼釘將架子、機器固定於外牆時,外牆所打孔洞內側(用以栓、鎖、固定釘子的孔洞)最好先塗施植筋膠,可大幅減少外牆因風雨吹打而漏水的機率。

2024年09月13日增記
(15)東華大約在5年前(民元108年那一年)就已出現年輕人不太願意做工的情形了,此後缺工狀況就越來越嚴重,致使很多老闆迫得去聘用越南籍外勞。現在(民元113年)台灣本地籍的工資見漲,大約為:
1、台籍粗工薪水:2500元/日。
2、台籍打除工:2500元/日起跳,但一般會談到3500元/日。
3、台籍泥作工:3500元/日起跳,但若為點工(臨時叫工支援)則可達6000元/日。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台灣青年階層素質的回歸普通常態中位水準

2024年04月26日記
以我自己在台灣生活的個人感受和聽聞,我覺得有3個時間點可以標註台灣年輕人階層的心態變化:

一、民國105年:台獨認同在台灣社會真正地由少數變成多數

台灣第1次政黨輪替後,台獨在社會上仍屬絕對的少數,整個社會也剛脫離威權社會沒多久,此後又發生第2次政黨輪替,所以一直到民國105年上旬,我個人在台北的街道上行走時都不太有聽到人們敢公開高談闊論講彼此的台獨認同,這種狀況即便在太陽花學運期間也是一樣。

不過,在民國105年下旬台灣第3次政黨輪替後,不到1個月,走在台北街道上突然可以聽到很多人互相討論推崇自己和對方的台獨身分,而且是從高中生開始的,大約經過1~2年以後就才逐漸變成連中年人、老年人都在講並都理直氣壯。

二、民國108年:台灣年輕人平均素質回歸自然常態水準(但令人感到猛然下降)

大概民國106年,我個人就從支持台獨,變成厭惡台獨了;因為我覺得以前是為了過好日子、為了社會進步的理念而台獨,但沒想到卻一改變成為了台獨可以約略犧牲一下過點壞日子、稍微妥協掉一些公平正義屈服於現實條件。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不能夠代表社會上其他人的想法。

惟到了民國108年,我從我自己所帶領的實習生、短期生身上看到,我發現台灣年輕人素質突然產生了斷崖式的明顯下降。民國107年之前,原本年輕人階層的優劣比約是8:2,而且後段20%的人會接受指導、接著自我加強學習和進步;民國108年之後,年輕人階層的優劣比變成約是5:5,而且後段50%的人會反對指導、帶壞其他人、缺乏學習動機、成長停滯以及極為自私(只想爭取和享受福利、卻不願意負責任盡義務)。

這個比例上的變化令我很錯愕並百思不解,後來我認為應該是與台灣社會集體素質開始回歸原始中位數有關。國共內戰在1949年左右帶來了大量的外省人,這批人是挑選過的富人和菁英、以及受軍隊高壓教育管束的士兵居多,在當時是全中國素質較高的一批人群,一個小小的台灣社會可說突然收容了全中國約25%~33%的素質較高的逃難人群,對於台灣社會整體年輕人素質的驟然提升必然有著巨幅的幫助以及長期正面帶動效益。後來隨著開放大陸探親、兩岸投資和旅遊後,逐漸有人才從台灣往大陸移動,這個移動趨勢越來越大,最終可能是在民國108年讓台灣年輕人的素質回歸到人類社會的普通常態中位水準。所以,不應該視之為素質下降,而應該視作是常態回歸,乃一自然現象。

三、民國112年:年輕人由晚孕大幅轉向絕孕

關於第3點,我是聽別人說的,因為我已經步入中年了,所以只能聽聽看年輕人說他們自己是怎麼想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基調,民國110年台灣發生疫情前是延緩懷孕的年齡,產婦越來越高齡化;但民國112年疫情趨緩後,年輕人心境已然改變,更加注重個人及身的生活福祉,因此有很多人大幅轉向絕孕,不再想生育和扶養小孩。

也就是說,以往整個台灣社會一直在探討該如何扭轉少子化的慢性集體危機,卻沒有正確地理解其深層動因。1949年左右國軍轉進台灣以降,政府長期推動3胎化、2胎化,使得年輕人家庭從多孕(1對夫妻生育1~8個小孩不等)朝少孕(1對夫妻生育2~3個小孩不等)的新型態進行轉變。然後,又在少孕的基礎上從早孕(20~30歲就生育)逐步走向中孕(30~40歲再生育)、晚孕(40~50歲才生育)。到了新冠疫情爆發,很多人看透了生命的無常,猛然醒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遂使得很多年輕人將生育小孩的優先級改排到最後列甚至予以取消,遂大幅轉向絕孕、不生養小孩的狀況。

當然,上述只是我自己個人的感受和傳聞,不見得是完全正確的,就單純做個日記紀錄一下。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筆記】修真次第一鈔

2023年10月22日初記
2024年03月17日續露

一、煉氣化精
修真次第,初階方法向為典籍所忽略,今人湛若水氏予以補明。湛若水《道家真氣 氣功修鍊次第》(2013年4月1版,2020年1月1版11刷,海南出版社,ISBN:9787544349710)第24葉:「氣功的定義似乎難下定論。筆者認為,不如根據道家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個修煉公式加以檢視」第53葉:「既然呼吸吐納是將體外的空氣吸進丹田,因此練功的第一個步驟應該是“煉氣”才對,正確的煉氣步驟應該是:吸氣到丹田之後,先把它練成“精”,精足之後,再把它練成先天氣,然後進一步將先天氣練成神,神最後與天相應而返回宇宙本體,也叫做還虛。修煉的整個過程,其材料成分的變化是後天氣→精→先天氣→神。……先天氣應該寫做“炁”,後天氣才寫做“氣”,……因此,正確的道家煉氣公式應該是“煉氣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

二、煉精化流
靜案,湛氏將傳統道書所云「煉精化氣」拆解為2階段,第1階段為「煉氣化精」,第2階段為「煉精化炁」,用「氣」表示後天氣、「炁」表示先天氣。但由於「氣」、「炁」2字本來就是同一個字的異體,發音也相同,對於口訣背誦上以及記憶理解上還是容易引起誤會;爰而我個人認為可以調整更改用字,轉以「氣」表示後天氣、「流」表示先天氣。

三、煉流化神
道書謂「煉氣化神」、湛書校「煉炁化神」,於此統一用字一併調整更改為「煉流化神」。

四、煉神還虛
從舊。

五、證虛歸一
湛若水《道家真氣 氣功修鍊次第》第53頁:「一般的偈都有四句,原先道家公式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慣常在“煉神還虛”後面還接上一句“煉虛合道”,我認為這是後人狗尾續貂之作,因為“虛”即是無聲無滅、無古無今的宇宙本體,宇宙本體即是道,換言之,虛即是道,“煉虛合道”這四個字語義不明。」湛氏遂刪「煉虛合道」,不再納入修練次第。

靜案,煉神還虛之人固已勘破外境、識破人我兩分之妄,然終究是以分形之姿體悟到萬物一體、萬般皆我,仍與以全形之全般本我地位去查察有所區別。此外,至尊本我創設了不只1個宇宙,而是顯、隱14宇宙,故煉虛得道之宇宙並非全部宇宙,尚未臻究竟。以之愚以為仍宜保留「煉虛合道」惟或當修改為「證虛歸一」,表記由分形回歸全形。

另,由分形的小我回歸到全形的至尊本我,其過程即是「合一」。有人認為在「一」之上尚有所謂「空性」云云,該等說法與佛教否認諸天有天神主宰相同,均為否定至尊主的至高權威,屬於妄念,不足為信。蓋「主上無上」,「一」之上何更有上?倘上有上,胡非妄念?

六、小結
順天而生,故修真次第乃逆天返真。

修真次第,檢整如下:
煉氣化精、煉精化流、煉流化神、煉神還虛、證虛歸一。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飲食禁忌的分類層次

2024年03月16日記
飲食在宗教上有著許多的禁忌規定,這些規定多半是強制性的,卻令人莫明所以。素食者的飲食禁忌是比較複雜而多層次的,可以重點優先列示。

一、佛教範疇為主的素食飲食禁忌分類層次

(1)每餐只吃1種肉類 vs每餐只吃2種以上肉類
在網路視頻上可以看到,中國大陸有一些地方,每餐只吃一種肉類是被歸類為吃素,每餐吃2種以上的肉類才被視為開葷。

(2)只吃海鮮 vs 吃海鮮以外的肉類
在網路視頻上可以看到,中國大陸有一些地方,只吃海鮮是被歸類為吃素,而吃了海鮮以外的肉類才被視為開葷。

(3)吃化緣得來的肉類 vs 吃商業購入或自己製作的肉類
在早期佛教的作法,化緣得來的肉類是可以吃的,並不犯戒,仍可以算作是吃素。但是如果是買來的肉類,或者是自己打獵、養殖、撿拾、烹飪的肉類,則不可以食用,否則就是開葷。

(4)鍋邊素可以吃(沾到些許肉汁肉屑的植物可以吃) vs 不能吃鍋邊素(不能吃肉、只能吃植物)
對於許多沒有參加教團生活的在家信徒來說,肉類(包括海鮮)都不能吃,只能吃植物;但是如果烹飪植物的時候,炊具是烹飪過肉食而殘留有動物油脂或動物肉質碎屑後繼續用以烹飪植物的話,此時這種略微帶有或沾有少許動物殘渣或動物油埃的植物是可以吃的,是為鍋邊素。有的人認為吃鍋邊素是吃素,但也有的人認為吃鍋邊素是開葷。

(5)蛋奶素 vs 植物純素
有人認為植物以及蛋、奶是可以吃的,是為蛋奶素。純植物素主義(veganism)者則為了動物福祉,只吃植物,蛋、奶則是不可以吃的。

(6)什麼植物都可以吃 vs 不能吃五辛植物
不管是否是海鮮、抑或其他種肉類,通通都不吃,才是吃素;但是任何食用植物都可以吃,沒有什麼禁忌了,這就是veganism的立場。惟東亞大乘佛教一般的做法則不只肉類不能吃、不只鍋邊素不能吃,植物也不是全部都能吃的,吃了五辛植物也算開葷。

(7)美食 vs 粗食
在更嚴格的佛教修行方式裡面,即使是吃植物並且排除了五辛類植物的飲食,也不道地。無五辛植物膳食如果經過精緻烹飪、漂亮擺盤、豐富調味的話,也是開葷,因為只要是有味覺、嗅覺、口感的刺激讓人感到好吃的食物都是美食,會讓人增加對於塵世的迷戀。一般修習佛教的人認為無五辛植物膳食作成美食是吃素,至於少數佛教精修的人則認為無五辛植物膳食只能是粗食,否則就是會勾起慾望的美食而被歸類成開葷。

二、伊斯蘭教範疇為主的飲食禁忌分類層次

(1)豬肉不能吃
因為豬肉是不潔的。豬的生活習性會吃髒東西、用髒水清洗身體甚至在泥沙裡打滾,吃了會容易讓人生病。

(2)齋戒期不能吃東西
齋戒期間內是不能吃東西的,必須禁食。

(3)食物必須是由穆斯林所烹飪的才能吃
穆斯林只能吃由穆斯林所烹飪的食物。這個概念發展到現代,形成了清真食品認證制度。

(4)會令人致醉的食物不能吃
酒類是禁止食用的。

(5)自己死掉的動物不能吃
穆斯林不能吃自己死掉的動物肉,不管這些動物的死因是老死、病死、意外死、撞死或自殘而亡,都不能吃。穆斯林宰牲的時候要誦唸宰牲,並且經由穆斯林烹飪才能取食。

三、現代世俗化法治體系為主的飲食禁忌分類層次

(1)過期食品不能吃
吃了會拉肚子、甚至食物中毒。

(2)有毒食品不能吃
工業酒精製作的食品不能吃、重金屬檢測超標的食品不能吃、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不能吃、培育過程投藥後藥物殘留值超標的食品不能吃。但是按照食品化學投藥並符合檢測標準的食物是可以吃的、基因改造食品是可以吃的。

(3)毒品不能吃
毒品如大麻、安非他命、強力膠是不能吃的。但是菸是可以抽的、檳榔是可以嚼的、酒是可以喝的。有些時候,會將毒品分成軟性毒品和硬性毒品,軟性毒品如大麻、死藤水是可以服用的,至於硬性毒品則不能使用。

(4)受到法律保護的動物不能吃
受到法律保護的動物不能吃,比如說頻危珍稀物種不能吃(全球幾乎禁止捕鯨)、禁漁期間不能捕魚吃(非漁期)、寵物不能吃(台灣禁止吃狗肉、伯勞鳥)

(5)私宰的動物食材不能交易售賣
動物必須在合法的廠場屠宰、處理、加工,以確保食品安全。也就是說私宰的動物肉是不能吃的,除非是自家私宰只供自家食用的。

四、印度教範疇為主的飲食禁忌分類層次

(1)擁有不圓滿能量的食物不能吃(肉類不能吃)
肉類因為儲存有動物生前不圓滿的能量,吃了會變成食用者自身的一部分,使得食用者自身添增了外生的不圓滿能量,所以不能吃。

(2)擁有痛覺的植物不能吃
香菇、酵母、海帶、昆布等植物,因為這些植物已經發展出痛覺,所以不能吃;否則,食用者會將這些植物的痛覺記憶和痛覺能量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3)只吃天然食材
基因改造食品不能吃、有投入食品化學成分的食品不能吃。

(4)只吃純素食店鋪烹飪的素食
嚴以律己的印度教徒只吃純素食店鋪烹飪的素食,而不吃葷、素兼賣的店舖所生產的素食。因為前者的能量是純粹有益的,而後者的能量則會微微地夾帶一些些的不圓滿。

(5)不被善待的動物所產衍生性食品不能吃
被強迫懷孕、被關押在籠子裡囚養的動物所產的奶、蛋是不能吃的。如果是自由放養的雞蛋、奶牛自然生育所產的牛奶則是可以吃的。

(6)不殘暴地吃東西
印度教認為將物品放到嘴裡食用的動作是一種殘暴的動作,不管是喝水、咀嚼植物、喝流質食物都是一樣非常殘暴的行為。如果要將咀嚼、吞嚥過程的殘暴性消除,那麼,烹飪食物、取用食物的時候雖說可以運用工具(湯匙、刀、叉、碗、筷、餐具)作為輔助,但是吃東西的時候務必要用手接觸到食物,讓食物提前知道接下來要被食用了,從而消除殘暴性。

(7)不吃東西,只吸收能量
最高階的瑜珈士只吸收能量,不再食用任何食品和飲料(包括水),消除一切物品通過口部的吞嚥動作而產生的殘暴性。至尊主以吞噬幻象(maya)為食,並賜予能量(昆達里尼,Kundalini)給眾生作為生命的驅動力。

五、道教範疇為主的飲食禁忌分類層次

(1)五穀不食
五穀、米飯等澱粉類食物,由於其能量是混濁而沉重的,不利於氣功修練所需的輕盈能量,所以要「辟穀」。

(2)選用當令食物
食材在選取時必須符合天時,所以需要食用符合季節性的食物。

(3)冰品不食
不吃冰冷的食物,因為冰冷的食物會阻礙體內的氣流造成阻塞。所以冰水、冰飲料、冷盤都盡量不要去吃,否則對於氣功的修習會有干擾。

六、薩滿飲食禁忌分類層次

(1)野生動物不能吃
野生動物都不能吃,因為他們都受到野生動物主人(力量動物)的保護。除非獲得野生動物主人(力量動物)的特殊許可,才能夠例外地捕獵野生動物來吃。

(2)鯨魚不能吃
鯨魚是海洋生物的神祇,原本其本體並不存在於物質世界。後來經過海洋生物的集體祈禱,祈禱神明能夠降臨物質世界來和海洋生物作密接指導,神明的本體最終才進入物質世界顯化出了鯨魚。所以吃鯨魚肉就是在弒神、瀆神,非常不敬。縱使爾後有鯨魚被成功馴化、馴養的,也不能吃。

(3)蛇類在某些特定社群的信仰來說是不能吃的
有些特定的社群認為蛇類是神明所化,例如台灣的某些南島原住民族部落是有將蛇當作神明的,對於這些社群的人們來說,吃蛇就是猥褻神明會招致巨大的厄運。

七、附記

(1)豬肉的能量對於人體的能量進行氣功修練上有害,所以穆聖才會禁止穆斯林吃豬肉;否則豬隻其實非常愛乾淨,喜歡清洗自身。

(2)穆斯林在齋戒期禁止吃東西,其實和印度教的定期斷食是相似的,只是斷食的時間區間不同,兩者都對於身體的恢復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因為人體說穿了是一台精密的生物機器,每天3餐、天天連續不間斷地吃東西和消化食物其實是在讓機器過熱和運轉損耗,適當地斷食就是在讓機器休息和停機維修。

(3)毒品都是不能吃的,頂多某些少數的軟性毒品(如:大麻)可以一輩子吃個1次。意識許可物件(如:大麻、死藤水、蘇摩汁)是讓人打開靈性連通的輔助性工具,在首度使用且有導師監護時是可以服用,否則就不可以吃。將大麻作為意識許可物件來服用是可以的,但若將大麻作為娛樂性致幻藥物來服用則是不可以的。其原因在於,意識許可物件能夠讓人在可控狀態下進入靈性編程狀態,娛樂性致幻藥物則是讓人在隨機狀態下進入靈性編程狀態。在隨機狀態下進入靈性編程狀態會讓人胡亂編輯自身的人生劇本設定,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副作用,比如身心健康惡化、人格行為模式變壞、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朝向劣化編排。

(4)不吃肉的理由,並非是害怕吃肉會帶來惡報,也不是害怕肉類的不圓滿能量會影響食肉者自身。真正的主因在於吃肉是一種掠奪動物的行為,是對動物掠奪其肉強搶其所擁有的蛋白質;也就是說,不吃肉就是不當強盜,主要是在追求我人自身的高尚品格。此外,動物也是外境,動物作為他者被我人取食乃是一種受限幻象,因為我把我自己的全般本然看作是受限的我這個人和非我這個人而作為外境他者的動物,實際上是我人取食我人本身外延的部分委實有若自口咬自手,於至尊本我的角度來看,吃肉者食肉為一種能量上的浪費,自己吃自己、自己害自己、自己不愛自己。

(5)佛教禁止食用五辛植物,看似非常沒有道理。但從道教修練氣功的角度來看,五辛植物的能量會導致人體下半身的氣流產生阻塞或沉重化,從而不利於修練,所以五辛植物最好能不吃就不吃。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去歲毒風

2023年03月07日初識
2023年10月31日校露
去(2022)年下旬至今(2023)年中旬,空氣中充滿躁性,至少在大臺北南區是如此。騎機車時最容易感受到其壞處,手腳皮膚迎風的部位每常紅腫、發癢,莫名所以。所幸現下時序入秋,情況已自消解,不復為害了。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東華五大電梯公司

2023年10月25日記露
補記前(23)日聽聞,據云:

(一)全球電梯市場以奧的斯執牛耳,奧的斯乃美商公司。但東華情況不同,蓋因好尚日系廠牌使然,故東華電梯市場以三菱居首,奧的斯則僅為第三或第四名。

(二)東華電梯產業原有4大公司:三菱、崇友、奧的斯、永大,市佔率三菱第一,崇友第二,其餘公司殿副。嗣後市占率改變,永大於去(111)年為日立併購,改為日立永大,現今(112年)東華電梯產業轉為5大公司相互競爭:三菱、崇友、奧的斯、日立永大、通力。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群經問題皆與各色教主本人緬無當世親筆文字著記有關

2023年10月17日記
各大宗教首倡義理之人,廣為信眾奉為教主。教主所言,字字珠璣而為眾人深刻誦記,緬欲無所失。然衡諸現實,教主宣法之初多起自草萊,且因材隨時施教,幾無親筆文字著記於當世,更無從留下錄音、錄影可供還原。所以各大宗教多為經文版本所苦,蓋何種版本方為真經?不無疑問。

釋迦摩尼住世時使用古印度底層平民語言,而茲今乃有巴利文、梵文、中文、日文等多種文字之古經流傳,宗分三乘、法開五葉,直令人無所適從。釋迦摩尼只是一人,自無從宣講成千上萬部佛典,可能性甚低;而今之佛典何其之多,遠遠超過一人之能?經文但凡以「如是我聞」開篇,可知皆非釋迦摩尼本人親自手書筆寫,必然附有從者之誤識或甚造作於其中。

孔子周遊列國,雖有教無類,但渠本人固未留下自身的言論集。《論語》實為弟子群體眾多鈔記之匯編,並非全屬當世之文字著記,也有事後追記者。又《孔子家語》是否純係偽書?亦難以立下定論。所以孔子思想真能從《論語》如實轉出嗎?何妨置疑。

耶教聖經並非一書,而為多人、多地、多部之合集。且每個教派所選合集內容又有差異,導致教義分歧頗大。耶穌與門徒往還,並未留下文字和錄音,那麼他講述關於神的說法是什麼?的確是沒有辦法從門徒們的書信中來取證。

回教可蘭經較為可信,此緣於穆聖宣講,當世眾人集體強習硬背,並於登霄未幾之頃即開始鈔寫紙本,互相校正。然可蘭經終究非由穆聖本人親筆寫定,而為穆斯林社群代筆記下,其鈔記性質實與佛典、論語、新約皆同。

群經問題,皆與各色教主本人無當世親筆文字著記有關,後世遂懍於正經辨義上聚訟紛紜,互斥為非法道外廣結世仇,殊為不智倂亦無人可解鈴,蓋仁哲早逝,盍復再言?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記咖啡上品3種

2023年10月16日記
常人多認咖啡味苦,往素愚亦頗預同流積廿餘年;近歲方知精品毋需添糖,但須選豆烘培現磨手沖,自微甘。咖啡上品,當屬之三:
一、普通各色種類咖啡,無味而微甘。
一、耶加雪菲咖啡,無味而有煙漫感。
一、冰滴咖啡,冰且若酒,而不致醉。
其中尤以冰滴咖啡最為難得,市售或僅萬一為優。

史德有節

112年10月13日初記
112年10月16日校露
史家氣節,遠大於所謂學術中立,蓋持節率由正氣使然,求真即事,直追道機。乃有許多人妄託學術中立,高調予變節以褒辭,指假覆真,若鏡蒙塵,不辨經義,純屬自誤。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我對宗教的看法(二)

系列文《1、[2]》

2023年09月28日記
世界上的宗教雖然紛雜繁多,但其實可以歸納成3大類:

甲、承認至尊主並順服的宗教:一神教

一神教可包括嚴格的一神教(只能有一個神),以及有一個至高主神的多神教(鬆散的一神教)。各種各樣的一神教都崇奉相同的一神,即至尊主。一神即至尊主,至尊主之本質名為「我即我之所是」之絕對概念,此絕對概念以各族語言來發音則如古希伯來語之耶和華。此絕對概念若延伸為至尊主的行動外衍則為權柄名,例如印度教之Visnu、Shiva、Brahma、Krishna、Rama等神名。亦可以人們對神的敬仰為其名之形容詞作為指代,此種避諱名率若各種太陽神信仰(表示光明之意)、阿拉伯語之安拉(表示真主之意)、歐亞大陸遠古時期初民所祈之「巴力神(Baal-Habad)/盤神(*baan-havate,盤古*baan-*gaad)」等等均如是。

(1)直接途徑:直接與至尊主取得聯繫的法門
大部分的一神教都屬之,例如:猶太教、古代基督教阿利安異端教派、穆聖時期的伊斯蘭教、錫克教、真正的印度教(遠古婆羅門教,以及現代印度教但擁有秘密口傳傳承的派別如Krishna派)、良渚宗教「反山轉移(主神轉移為王族始祖)」前之太陽神信仰、錫克教、蒙古長生天信仰、古埃及阿吞神改革宗教思潮、佛教禪宗(呵祖罵佛、直追本心,不認經義然後才有機會勘破誤區)均屬之。

(2)間接途徑:透過中介力量來與至尊主取得間接聯繫的法門
大部分的多神教亦屬之,只是將上帝的權柄切割細分為眾多的從神,例如:印度教Brahma派、Vishnu派、Shiva派以及性力派、匈奴宗教(透過單于來間接溝通蘢神*braŋ神,*braŋ在統一匈奴語裡表示中央之意)、薩滿思想(北族、印加之薩滿思想)、上古漢地信仰(遠古華夏之上帝信仰,發展到商周時期已退化為只能由大王透過其先公先王來接通明明上帝,更往後則衍生出“天明”思想而殘留在《逸周書》中)、道教(上古漢地信仰的末流,中世時期受到佛教刺激而有所模仿和異化)、新世紀(New Age)運動(包含提供揚升訊息的一些管道)。

乙、承認至尊主但反抗的宗教:

這些宗教的深層其實應該是一神教,不過由於某種因素導致了雖然是一神教但在表層卻看起來不像,並有人試圖製造出中介者地位以利僭奪神之權威(介於信徒和神之間居中用事)。

(1)一神架構:
例如:羅馬帝國基督教(三位一體:抬高埃及方面的扭曲教義後,再由羅馬皇帝壟斷詮釋權)、晚期婆羅門教(思想浮濫成祭祀萬能的迷思,結果導致了大量犧牲獻祭的歪風)、惡魔崇拜(即使是惡魔,也都知道至尊主的絕對權威不容侵犯,所以惡魔只敢以欺騙的手法來誤人行惡而不敢親自為惡)……等屬之。

(2)雙神架構:
例如:摩尼教(二宗三際)、祆教(善惡二本源)。這些宗教或者是將一神貶低為雙神中的善本源,又或者是將一神隱藏起來而另立善惡雙本源。

(3)多神架構:
例如:現人神形式的信仰(古羅馬尊皇帝為神之政治傳統)、拜物教(亞述神信仰、偶像崇拜……等)。

丙、不承認至尊主的宗教:遺忘神之權威,或甚否定神之權威

佛教、科學、共產主義,以及哲學中各類無神論思維皆屬之。無神論離一神教的距離最遠,亦最難達到回歸至尊主的究竟解脫之境。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漫臆第一漢民族或非單一起源

2023年09月04日隨筆
2023年09月05日校補
關於漢民族的成分,可以分成第一漢民族(西漢)與第二漢民族(現代),我曾於〈從第一漢民族與第二漢民族的角度來談「國族」定性問題:入主中原的異族皇朝能否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正統朝代?〉一篇中析述。關於前言第一漢民族,近來思之,頗覺有再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第一漢民族以陶寺文化廣泛吸收、有虞氏剪裁收納的文化模型為基底,成為漢民族在華北地著化的顯著特徵。而此一第一漢民族與夏、虞、炎、黃的關係若何?復需深論。華、夏連稱,乃後世習語,遠古則或非同源。也許第一漢民族的起源,乃是多元分合的複雜結構,而非同一起源的單調範式。

遠古漢民族的神話體系,一般認為分成南、北兩大系統,再綜合雜揉而成。這應當反映了漢民族起源本來就不是同一起源的單調範式,而是多元分合的複雜結構;繼而可從神話學領域推而廣之,來談談民族起源的問題。

靜案,第一漢民族的起源,可以概分為三:

一、本土秦晉的先炎系統(華族,以花為政治宣傳符號)

先炎系統起自渭、漢流域,後來權力收束到渭水流域,成為炎帝。此一中央集權化的代價是新開發邊緣地區(黃河以北、以東的河套、晉地)的疏離化,疏離地區形成了與中央地區(渭水流域)長期抗衡的局面,游離出了蚩尤集團。蚩尤集團後來脫離炎帝集團,續而分化成為苗、良渚、匈戎等新興民族。

蚩尤集團是較早脫離炎帝集團的子集團,黃帝則是較晚從炎帝集團派生出去的分支並後來居上。無論是炎帝還是黃帝,都是起自於先炎系統,後來都成為第一漢民族的基底成分。至於蚩尤集團,則是脫離自先炎系統,後來異化為其他民族,成為三苗系統和匈戎系統等新興民族的先聲;這些新興民族們在中國中世與第一漢民族又有大幅度的接觸,成為第一漢民族朝向第二漢民族潛變的外生因子。

二、外來的虞、夏系統(夏族,以禪讓和治水為後世所傳頌)

虞、夏是伴生部落,起源於伊朗西部。東遷之後,很可能是通過藏彝走廊進入四川。然後再由四川進入山東,最終先後到達晉地。考量陶寺文化是東夷西進的產物,而陶寺文化又是夏部落所建,以及陶寺文化又為虞所滅,可以推估虞、夏進入中原之後依然是伴生部落,遷徙路徑是基本相同的,只不過一先一後互為依傍,最終由於雙方關係破裂而出現了征伐,結束了長期的共伴關係。

三、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的伏羲系統

北辛文化等東夷部族在遠古歷史上曾經強盛過,其中佼佼者為顓頊帝。這個系統的先祖可能是伏羲,故此將其系統的名稱姑冠作伏羲。伏羲系統對於蚩尤系統的分化,以及顓頊帝留在遠古漢族傳說三皇五帝的史影,表明了整個東夷集團對於漢族形成第一漢民族和分化出北族(蚩尤、匈戎後裔的匈奴民族)的進程中,有著莫大的催化作用。伏羲系統並非漢族和北族的文化母核,但卻是一種重要的外生變量或添加劑。亦即,考究第一漢民族的呈色時絕對不容忽視東夷的影響力。

亦即,漢代第一漢民族的起源,是以本土秦晉先炎系統後代的炎、黃部落為核,再凝以伊朗西部外來的夏、虞部落串起川、魯、晉、豫為心,經過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伏羲系統的添增提純之後,終於在西周時期以同姓封建加大取代異姓封建的陸域殖民態勢形成了華夏民族思維,這個極為長程的華北地著化過程,其產物便是西漢時期已然嶄露頭角的第一漢民族。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關於民族淵源和變遷的一點看法

2023年06月22日隨筆
關於民族的淵源和變遷,目前由於受到西方學界的影響,使得許多人只重視地下考古文化發掘的成果,而對文獻紀載的內容嗤之以鼻。大有如果沒有考古資料佐證的話,則文獻中所見所存的古國都是古人偽造夢囈之感。

再者,也有許多人認為民族的淵源可以透過基因研究來還原,而完全不需顧慮到文獻紀載所寫的族群過往動態跟基因研究的結果對不上。但凡只要基因上可以將古墓的人類基因與現代人基因做出比對,以及只要能夠把現代人每個人之間的基因關聯弄清楚,就可以確認誰誰誰屬於什麼民族,至於其他的質疑聲浪則就都應該自動地著毋庸議。

另外,語言在歷史上可以因為使用者群體大規模換用新語言而拋棄舊語言,所以語族的概念不能跟民族的概念畫上等號。但是,明明器物的換用會比語言來得更容易,使用者群體大規模換用新器物而拋棄舊器物實在是比起換用新舊語言來得更加明快 ── 可是,在援引考古出土遺存來比對民族的時候,就一定要用金文刻辭有寫到夏邦才能認證文獻夏朝,否則就是從未有過夏朝。又或者,用生物基因進程來擬構指代人類基因進程,認為構樹因為只能單向地用獨木舟運輸出去而不能逆向運回去,所以南島語族就只能是以台灣為發源地 ── 那麼,又為何堅持南島語族只是語言概念而非民族淵源概念呢?明明語言換用的難度比之於器物換用的難度還要更困難,不是嗎?

我認為,民族的定義應該要從5個方面著手,並在各方面都取得公同一致的成果出來,才能確認民族的流動和先後關係。這5個方向分別是:
(1)文獻學
(2)比較語言學
(3)服飾(軟性器物文化)
(4)地下考古學(硬性器物文化)
(5)體質人類學(基因分析)

事實上,根據我自己個人的研究,我發現這5個面向如果不能夠整合的話,則所做出的推論基本上就站不穩腳跟。比如說,漢朝古墓的古人基因與現代南方漢人的今人基因做比對,如果相同就是漢人,反之則是異族。那麼,吐火羅人古墓的古人基因與漢朝古墓的古人基因在理論上應該會是有很大程度是一致的,因為吐火羅人是跟大月氏有先後關聯的,而大月氏又是與有虞氏有先後關聯的,而有虞氏又是與漢朝有先後關聯的。這種華夏集團自我分化又混合其他異族的狀況在歷史長程和地理廣域乃普遍現象,從事基因研究者到底是如何對漢族做出「標準型基因」的定義的呢?羅馬史中期曾經發生過高盧人大規模羅馬化(例如高盧帝國能夠因為認同羅馬本部而和平統一收場)、晚期曾經發生過羅馬人大規模蠻族化(變成法國人、義大利人、德國人),能否用同樣的基因研究方法來分析出羅馬人在早期(共和國時期結束)之後就已經不存在?畢竟都混入大批的高盧人了。

又比如說,通過比較語言學可以知道,匈戎、匈奴、柔然、突厥、土耳其其實都共享*abragh、*idilk、*traril、*kam這4種傳統國族名號,所以是同一民族的前期、中期、後期繼承現象,但也各有各的時代特點。匈戎偏向與華夏集團的關聯,匈奴偏向與獨目人集團的關聯,柔然、突厥、土耳其越往後越偏向與東方脫離關聯而增加與羅馬集團、阿拉伯集團的關聯,這就使得這個民族連續體的不同時段各自夾雜了華夏(前期)、古斯(中期)、希臘與阿拉伯(後期)的基因組和器物文化,如果貿然做3個時期的基因比對和地下考古分析,應該會被認定為3支完全不同的民族才對。可是這種結論卻與結合了文獻學、比較語言學的綜合性研究的看法是無法藕合的,注定產生巨大的偏差,因為通過非常細緻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匈戎、匈奴、柔然、突厥、土耳其之間有直接繼承關係,尤其是反映在其部族的核心群體上。

所以我覺得,研究民族的淵源和變遷,必須徹底轉變過往被西方學界影響的作法,那種讓基因研究的價值溢高於文獻學,讓地下硬性器物遺存研究的價值漫高於文獻學,讓語言、文獻(含神話)和服飾被看做是浮動、不穩定、被竄改而很容易貶損其價值的作法。最重要的是必須扭轉那種幾乎是完全不尊重漢語古籍所記錄的文獻學的作法,隨便幾篇器物研究所反映的地下考古報告就可以掀翻漢語古文獻整套的價值,到現在都還振振有詞地強行誆說沒有夏朝因為地下考古還沒挖到過夏朝。

不可以只重視西方希臘羅馬文獻學的價值將之奉為圭臬,卻對東方漢字古文獻學的價值卻睨視作無根之木。那是非常奇怪的作法,也註定無法對歷史迷霧做出解謎的動作。在民族史的研究上,應該以文獻學為主,比較語言學、服飾、地下考古、體質人類學為輔,然後作出個人慎思精審的判斷,如此,所做出的結論才會是比較貼合史實的,誤區也會比較小。只能在學術中立客觀與容錯環境中存在50年~200年的著書立說,赫赫名家,過了學術主流風潮之後就被證實與史實相違,究竟是一種什麼樣子的成就呢?倒不如直接寫出1篇沒沒無聞但深契史實的文章,卻在後世永遠都無法為任何人給推翻掉,才是更令人沾沾自喜的吧。

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大台北的商業攝影報價

2023年04月23日記並露
記錄日前(2023年04月19日)聽到的商業攝影價格:

一、距今40年前(約1983年),大台北的商業攝影業界,因為材料都只能選用底片,且傳統相機攝影技術門檻高,所以攝影師人數少,每拍攝1件物品的1個角度,每張照片要價新台幣500元。現在(2023年)業界則改採數位相機攝影,要價為每張1,000元。

二、如為人物照攝影的話,現在(2023年)業界要價為每拍攝1個人要價新台幣2萬元。服務內容包括租車接送、借用衣物,以及提供20張毛片照和5張修圖後的精選照。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追檢抗戰初期日本華中方面軍基層士兵的集體橫暴心理【筆記】

2023年04月22日記
多年前曾經與人說過自己在某書中看過的片段,談到倭國侵華時,日軍基層由於被迫自日常生活作息中抽調至滬、寧參戰,且出渠等意料國府投入精銳致使戰況激烈非常,感到憤恨,從而構成南京慘案的諸多複合因素之一。沒想到對方聽了這話,以為我是在胡謅,其他人也紛紛協查該書回報並無相關文字,指責我是在偽造歷史話素。種種呵叱和人身攻擊可謂無理之至,嗣後我對那些半瓶水讀書不精之徒,也就敬敏不削了。

其實,該片段所敘,我自己最初乍讀的當下,亦是頗覺詫愕,加害者將自己視作被害者的橫暴心理,令人不敢恭維,因此就隨手置下不看。但後來遇到了別人無端的譏諷,才想再找來引引;不過,由於參考書頗多,想要逐一核檢實屬難事,尤其越是蓄意想要找尋什麼材料,什麼材料就躲得越深,久而久之也就又淡忘了。惟昨晚稍稍整理櫃藏,無意間翻到以前書籤夾著的一頁內容,正好是一直找不到的內容,茲抄錄備忘。

Rana Mitter(著),林添貴(譯)《被遺忘的盟友 揭開你所不知道的八年抗戰》,天下文化,2014年6月,ISBN:9789863204855,第221頁:「抗戰剛爆發時,蔣介石批評自己國人指責部隊未做好作戰之準備,日軍卻有精良的軍事訓練。但是華中方面軍根本不是日本最精良部隊。許多士兵年紀偏高(三、四十歲),痛恨被動員出征。佔領南京在一九三七年夏、秋戰火上升之後才冒出來的目標。」第197頁:「日本最高指揮部起先並無意攻占南京。當戰事在華北爆發時,日本人主要是想鞏固對華北的控制,而非占領國民黨控制的地區。但是蔣介石決定擴大戰事,在長江流域另闢戰場,迫使日方重新思考計畫,並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七日匆匆成立新單位『華中方面軍』。……自七月份開打起,日本人原希望以一次強大打擊消滅中方的抵抗。但戰事升高,以及中方守軍的堅決奮戰,使他們大感意外。……日軍傷亡達四萬兩千兩百零二人,其慘重程度遠超過預期。」第209頁:「……南京的狀況……打從占領一開始,日軍似乎就拋棄一切節制。接下來的六個星期,直到一九三八年一月中旬為止,日本華中方面軍士兵發動無休無止的姦殺擄掠。日軍根本不思在城裡建立新秩序,反而決心在南京製造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