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從第一漢民族與第二漢民族的角度來談「國族」定性問題:入主中原的異族皇朝能否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正統朝代?

2020年07月18日撰稿
古代漢人皇室的起源,是來自於今日地理上的伊朗西部。這個漢人皇室就是有虞氏,以及後繼的劉姓漢朝。他們帶來了遠古中國核心部落之1:Guti人。參:〈軸承時代〉。

與Guti人一起遷徙到遠東的部落,還有另一個,Tukri部落。Tukri部落的皇族並非「有虞氏-劉姓」家族,而是另外一個現在已不知道徽號的家族,可以說他們是遠古中國核心部落之2。Guti部落和Tukri部落東遷的路線,大抵是由伊朗西部往東移動到古代的西域,即河中地區和新疆地區,然後很可能是沿著甘肅南部、青海東部的「藏彝走廊」,轉往四川地區和關東地區。「藏彝走廊」這個大通道的範圍約為唐代吐谷渾國的領土。Guti人與Tukri人從「藏彝走廊」遷徙到四川的過程中,產生了分化,一部份人成為西藏人的祖先,另一部分人則維持著Guti部落和Tukri部落的部落組織,繼續遷徙到中原的東部。

沒有成為西藏人的那一部分的Guti和Tukri人,他們由「藏彝走廊」繼續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Guti部落和Tukri部落逐漸由共伴的部落聯盟,分裂為2個獨立的政治集團。Tukri部落的文明化程度較高,速度較快,學習能力較強,我猜測他們是由「藏彝走廊」直接遷徙到山西省北部,並在山西省北部形成了「昜氏」古國,這個「昜氏」古國模仿各個鄰邦的優良之處,雜揉成獨特的先進文化和技術,在考古文化上很可能即為「陶寺文化」。後世的中國人習慣自稱為「夏」人,夏的遠古發音為*gra(s),就是Tukri的後段「kri」的發音。參:〈陶寺猜想:昜氏古國〉。

不過,Tukri人的皇族在跟Guti人的交戰中落敗了,從而沒沒無聞。失敗的Tukri人有一部份開始向西方遷徙,但這次他們不再走「藏彝走廊」,而很可能是走玉門關的路線回到西域,他們的後代就是漢文史書中所記載的「吐火羅」人。此外,還有一部分Tukri人則被Guti人系統的唐堯所征服,接受有虞氏(Guti)集團的支配。有虞氏對「昜氏」古國的先進文化採取的是有篩選性的吸收,而非全盤毫無保留的接納,如此,使得「昜氏」古國「陶寺」文化的因子只有一部份傳承到了後代的夏、商、周,還有一部分很特殊的文化因子則僅僅埋藏在遺跡的泥土裡,經過數千年歲月才被考古學家挖到。

Guti人的遷徙路線較為曲折,他們從「藏彝走廊」出發,先遷徙到四川,並在四川產生了分化,一部份人留在原地成為古代「蜀國」(「三星堆」文化),另一部分人則轉往山東再遷徙到河洛地帶而成為「有虞氏」。Guti系統的主力就是有虞氏,強盛的時候滅亡了Tukri系統的「昜氏」古國。學者目前認為陶寺文化晚期發生了「陶寺革命」,平民百姓發動對貴族的革命,革命後居住區見不到貴族的痕跡,看起來都是平民聚居區,大家都很平等。我個人不認同這個看法,我認為史實應該是陶寺晚期發生了有虞氏入侵事件,戰後Tukri系統的貴族逃走,而Guti貴族是居住在河洛地區所以山西北部地區自然不會有貴族聚居,很自然反映在考古遺存上。參:〈有虞堯事跡初探〉。

經過長期的分化和競逐之後,遠古時期華夏人群暫時統歸1支單一的皇族所統治,即伊朗大地西來的Guti皇室(有虞氏的系統)。Guti皇室的有虞氏有一個中央的核心部族,並與其他幾個強大的鄰族結盟,這些鄰族盟邦被稱為「四岳」。「四岳」的具體數量不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匈奴人的祖先「匈戎氏」曾經參加了有虞氏所主導的聯盟體系,因為匈奴單于家族的祖先在傳說中是夏朝的落魄王子。(關於匈奴皇族,參〈單于考(1):單于的匈奴語發音〉)

有虞氏在末期發生了核心部落(Guti部落)衰弱的危機,最終為附從部落「夏」部落的國君「大禹」合法地取得了聯盟。「夏」部落的主體很可能是Guti化的殘存Tukri人,當是Guti人與Tukri人的混合體。「夏」部落第2代國君「啟」將有虞氏聯盟由禪讓體制轉化為世襲體制,較為中央集權,不過也導致了內亂與盟邦叛離,內亂就是《五子之歌》所敘的一場戰事,「五」子是夏初諸侯的名號,其國君是1個人,而非有5個人。外戰就包括了對「匈戎氏」後代的討伐,「匈戎氏」後代就是「有扈氏」,「有扈氏」希望保持禪讓體制,結果敗亡。「有扈氏」後來逃往河北北部成為「有易氏」,又被商朝擊敗;再逃往山西北部成為周代「獵狁」、秦代「匈奴」,秦始皇時期驅逐匈奴到黃河以北的塞外,匈奴被迫從農牧兼營的生活型態轉變為純游牧文化、舉國皆兵的新文明階段,最終脫離了華夏文明圈而自成一格,開啟後世的「匈奴─Hun─保加利亞」傳系和「匈奴─突厥─土耳其」傳系。(關於匈奴起源和西遷,參:〈狄族與匈奴起源試探〉、〈【筆記】北匈奴第1波大規模西遷〉、〈【筆記】北匈奴第2波大規模西遷(1):悅般國西遷〉)

有虞氏衰弱的過程中,並非人人都甘心臣服於夏后氏,因此有虞氏有一部分人脫離了夏朝的世襲聯盟體制,轉往北方,佔據了西北地區、塞北的西部,成為了「月氏」人(在某些古文獻中則或者記作「禺知」人)。「月氏」人在秦始皇時期是北方3大強族之一,他們在塞北西部稱雄。塞北當時分成3大塊,東部的「東胡」人(鮮卑的祖先)、中部的「匈奴」人(狄系統)、西部的「月氏」人(有虞氏Guti系統)。「月氏」人最終被匈奴擊潰,逃往西域,逐漸演變為貴霜帝國。

留在夏朝世襲聯盟體系內的Guti人(有虞氏的民眾)與Tukri人(夏的民眾)並不是全部的Guti人和Tukri人,他們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散往塞北(月氏人,Guti系統)和西域(吐火羅人,Tukri系統)。在夏朝世襲聯盟體系內的Guti人與Tukri人則成為了後來漢人凝聚力的支撐點,大概在周代最終完善了「諸夏」的自我認同優越感,並於漢代於中原地區「地著化」正式形成了「漢民族」的血緣混融。(地著化的概念,參:〈試論民族民系的同化、涵化、文明化和地著化〉)

不過,漢代的漢民族並不完全等於後世的漢民族,我們可將漢代的漢民族稱作「第一漢民族」,現代的漢民族稱作「第二漢民族」。華夏人群在商、周時期已大量混血南島語族,因為南島語族在上古大批北上到華東的緣故。華夏人群與南島語族(北支南島人)、北族(諸狄、匈奴)通婚聯姻的結果,在漢代時期最終造就了古代的中原漢人「第一漢民族」。參〈漫談南島語族的流動和漢族的混成〉。

「第一漢民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內戰,導致中原地區的人口降低很多,也有不少人逃往華中、華南出現了人口移動。留在華北的漢民族繼續吸納了北族(鮮卑、匈奴、蒙古)、羌族的混血,成為了體質人類學上的「華北漢人」。逃往華中、華南的漢人則繼續吸納了南島民族、苗族、西南各族等的混血,成為了體質人類學上的「華南漢人」。這個長期的「既分化又同化」的過程讓現代漢民族出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特色,他的內部可以分成南、北2群,但外部則又是統一的1個整體,怎麼看都是「既相似卻又不太一樣」,這個特質就是歷史長程效應所帶給全世界的現代化「第二漢民族」。

詮釋歷史的時候不免牽涉到定性問題。對於古代中國各別皇朝的國族定性,從「第二漢民族」的角度來看,都是自身國族歷史的一部份,所以都可以稱得上都是「第二漢民族」的正統皇朝。故之,女真金源氏、契丹遼代、蒙古元朝、滿州清季,皆得一准作現代中國人的歷史正統朝代。

但若從「第一漢民族」的角度來看,則按照血緣分門別類的話,仔細而嚴苛的標準中,可以得出很多異族入主中原的皇朝並非現代中國人歷史上的正統朝代;反倒是西域的「月氏─貴霜」國度與「漢朝」、「魏朝」、「晉朝」都可並列為「第一漢民族」的正統皇朝。張騫鑿空的時候不正是因為讓漢武帝接通了失聯的兄弟國家「大月氏」國,而讓整個漢室朝廷感到振奮和雀躍嗎?

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莫何考(7):冒頓單于名號音義再蠡

系列文123456、[7]、89

2020年07月12日撰稿
莫何考(3):冒頓單于名號音義蠡測〉已探討「冒頓」官號的匈奴音、義,分別如下:
(1)匈奴語(上古)發音擬構:*bʱug(h)tun
(2)匈奴語字義:神聖
適來仔細翻閱史著,竊以為前述分析尚有未盡之處,以下試進一步補充之。

羅新《中古北族名號研究》(2009年3月,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149850)第218葉提到了突厥字「暾欲谷」和鮮卑字「吐谷渾」這2個看似不同的音譯名稱(唐代漢語對音),實際為同一個北族詞,該詞由2個北族字所組成。該北族詞的原音,見同書:
(1-1)鮮卑語「吐谷渾」
第218葉:吐(ton) + 谷渾(yuquq),或吐谷渾(Toñuquq)
(1-2)突厥語「暾欲谷」
第216葉:暾(ton) + 欲谷(juquq),或第218葉:暾欲谷(Toñuquq)
另外,突厥語有另外一個意義不同的名稱「統葉護」
(2)突厥語「統葉護」
第217葉:統(Ton) + 葉護(Yabgo),此乃吐蕃文獻的對音

可以看出,前述兩組北族詞,明顯共享了第一個字「ton」,至於第2個字則分別選用了各別不同的字。無論是鮮卑人還是突厥人,雙方所共用的字「ton」,其意思可參:羅新《中古北族名號研究》第216葉:「麻赫穆德‧喀什噶里(Mahmud Kashgari)的《突厥語大辭典》(Dīwān Luɤāt at-Turk)有關第一個兒、女的詞組中,ton是表示“第一個”、“頭生”意思的單詞。克勞森(Sir Gerard Clauson)《十三世紀以前突厥語語源辭典》(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收有tu:n一詞,指出西北阿爾泰地區的突厥系民族語言中保存了這個單詞,婦女的第一個丈夫被稱為tu:n beg。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暾欲谷的暾(ton)就可以這樣在突厥語中尋找語源。Denis Sinor早就指出,古突厥碑銘中的一些詞匯,特別是與姓名、官職及名號有關的重要詞匯,並不來源於突厥語。」

羅新先生對於唐代鮮卑語ton(吐)、唐代突厥語ton(暾)的字義,能否直接比定為13世紀突厥語tu:n(第一個、頭生),略持保留態度。惟靜案,此字顯可再向上比對匈奴語,以及向後比對布加勒爾語和土耳其語:
(1)統一匈奴語「冒頓」
*bʱug(h)tun,拆解為*bʱug(h)(冒)+*tun(頓)
(2)西徙北族,布加勒爾語「冒頓」
vichtun<*bichtun<*bʱug(h) + *tun(布加勒爾<北匈奴<統一匈奴)
(3)西徙北族,土耳其語「冒頓」
mete(土耳其)<tu:n/ton(突厥)<*bʱug(h) + *tun(統一匈奴)

如此,則能夠推定唐代鮮卑語ton(吐)、唐代突厥語ton(暾)的語源為統一匈奴語的tun(頓),該字的意思當即13世紀突厥語的意思「第一個、頭生」。准而得重新校正〈單于考(4):淳維本義蠡測〉乙文中對於匈奴行國元首頭銜「冒頓單于」音、義之理解:
(1)匈奴語「冒頓單于」為4個字的組合:*bʱug(h) + *tun + *djar + *ɢʷa
(2)前2個字為「官號」,表現了冒頓其個人的優良品質:神聖且第一。
這2個匈奴字的字音和字義分別為:
*bʱug(h) (神聖)+ *tun(第一、頭生)
(3)後2個字為「官稱」,表示擔任匈奴行國元首的職務,漢代漢語的對音字為「單于」,上古三代漢語的對音字為「淳維」。
這2個匈奴字的字音和字義分別為:
*djar(眾多) + *ɢʷa (四方),漢代<*djur(眾多) + *ɢʷi(四方),三代

另外,北族字ton(意思是:第一、頭生)在北族各族之間的繼受關係,也得整理如次:
(1)統一匈奴語:*tun
(2)唐代鮮卑語:ton
(3)唐代突厥語:ton
(4)13世紀突厥語:tu:n
(5)15、16世紀的布加勒爾語:*Bichtun的後半段「*tun」
(6)20世紀的現代土耳其語:mete的後半段「te」

上述推定,容或「冒頓單于」的本誼歟?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筆記】德米特里烏斯(Demetrius)月

2020年07月11日筆記
亞歷山大逝世後,馬其頓裔諸王征戰期間,古希臘雅典城邦曾擁立過1位國王並為他個人設置了1個特殊的月份:德米特里烏斯(Demetrius)月。引文如下:

【英國】Bob Bennett、Mike Roberts(合著)、張曉媛(譯)《亞歷山大繼業者戰爭》上卷(2019年11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ISBN:9787559441737)第150面:「羅克珊娜之子的死給很多人帶來好處。卡山德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其他人再也不用屈服於這個遙遠的王國,而"獨眼"安提柯則一躍成為填補馬其頓世界統治者空缺的唯一人選。……隨後,安提柯與塞琉古展開巴比倫戰役,這一仗從公元前310年一直打到公元前308年。」第153面:「在與塞琉古的巴比倫之戰失敗後,安提柯大軍轉而向西進發,統帥這支軍隊的,是古代世界最具魅力、最不同凡響的人物之一 ── 德米特里烏斯。……安提柯對其子信任有加,能安心地將王國的全部資產提供給他作為軍費。德米特里烏斯的目標是一個與他淵源頗深的希臘城市 ── 雅典。」第156面:「德米特里烏斯通過一系列戰役,在阿提卡地區取得很大成就。此後,他回到圍攻穆尼齊亞的堡壘。正是這座堡壘,讓雅典人被卡山德牽制了整整12年。……守軍已經被圍困數月之久,……安提柯的士兵攻入要塞後,守軍只好投降。德米特里烏斯的短期目標逐漸實現。冬天來臨前,帕尼薩(Parnes)山南部被德米特里烏斯收入囊中。嚴寒降臨希臘之際,德米特里烏斯中終於可以享受攻克雅典的成果。」第157面:「雅典人仿效祖先進行集會,投票決定給德米特里烏斯以至高榮譽。德米特里烏斯和安提柯被雅典人擁立為國王,還被當作城市的救星。……德米特里烏斯被定為神諭者,雅典必須遵守他的命令。他們甚至將某個月份的成稱換成德米特里烏斯的名字。

2020年7月7日 星期二

封君貞祀非族與商末宗教政潮

2019年04月14日初剳
2020年07月07日抄定
2023年01月23日增補

一、邦君入朝為官
(1)貞人
商代貞人的性質云何,素為名史所重視。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2004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0446705)第60葉:「通過對甲骨卜辭的研究,我們認為貞人是封國首領來朝負責占卜祭祀,也即來中央王朝為官者。……甲骨文研究者在研讀卜辭過程中,往往會碰到這樣一個奇怪現象:同一個貞人,而他的字體卻不一樣,嚴一萍先生以貞人"扶"為例,他說:"……以文武丁時代的扶來說,似乎是一個人寫下了很多書體,他有規整的蠅頭小楷,有筆力挺勁的宏放書風,也有歪斜草率的初學手筆,種種型態,決難使人相信是出自他一人之手。"……」

關於貞人的性質,李雪山認為主要係「封國」首領來朝為官者。《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75葉:「通過以上對我、殼、亘、行、永、邑、犬、箙、古、何、子、[勹具]共12位貞人卜辭材料的全面探討,我們得出了這樣一些結論:
第一,商代的封國(包括一些方國首領臣服受封者)首領一般要來商王朝為王服務,擔任貞人等官職,這些貞人,其實質是為商王盡作臣下的義務,這是商代中央集權強化的表現。
第二,正因為貞人是封國首領來朝為官者,所以貞人隨著該族首領的更替而有變化,貞人已成為該國或該族的代稱,這正是同一貞人名而書體卻不一致的根本原因。
第三,從卜辭記載來看,武丁王朝貞人數量最多,這是因為武丁是中興之君,他率兵南征北戰,臣服眾多的國族和方國,其來朝為官者也多,武丁之後,商王朝日漸衰微,來朝為官者隨之大大減少。這也是商代貞人武丁以後大為減少的原因。
……
第五,蕭楠先生指出商代貞人有"異代同名"現象,這無疑是一個極為精闢的見解,……」

而由「方國」首領來朝為官擔任貞人者,則屬例外。《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70葉:「方國首領來朝擔任貞人的例子不多,除了黃國、亘方、旁方以外還有大方。」第65葉:「有商一代,方國臣服後到商盡義務,充當貞人並與商一直保持密切關係,這樣的例子很少見,惟亘方卻是一個例外,這與亘方的地域後納入商的版圖有關。」

(2)小臣、亞、史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64葉~第265葉:「一些方國首領臣服以後,到中央做小臣、亞、史、貞人等官職,這類例子不在少數,譬如:……旨方,在卜辭中雖然按方國對待,但實際上它的版圖很早就納入商王畿範圍,其首領也到商王朝做了"西史"」

第101葉:「臣屬諸侯到朝廷做官  一般是當小臣和貞人,小臣指商代管理各種專業的官吏,有小藉臣、小丘臣、小眾人臣等,地位較高。……甲骨卜辭中貞人甚多,這些貞人是臣屬諸侯的首腦,他們到朝廷為官是盡臣下的義務,這反映了商王朝的專制集權性質。」

二、方國和封國
至若封國、方國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73葉~第274葉:「方國和封國相比,有較強的獨立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方國擁有自己的軍隊,……而且裝備精良。……
2.有與殷王室有所不同的祭祀方法。……
充分表明商代各方國有較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1)方國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72葉~第273葉:「商代方國的臣服多是以商王朝的武裝征服為前提,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方國,由於實力較弱,又由於靠近商王朝的邊境,攝於商人的強大和威脅,他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商王俯首稱臣,忠實盡一個臣下的義務,諸如納貢、勤王、戍邊。如虎方、沚方、亘方、目方、旨方、……等,這些方國相當一部分成了商王的諸侯;有的則成了商王的田獵、駐足之地,納入了商的版圖。但有的方國,由於實力較強,又地處偏遠,面對商人的威逼可能會順從一時,但總是伺機反叛。……相當一部份方國和商王朝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變動不居”是兩者關係鮮明的特點。」

(2)封國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62葉:「殷商時代,很多諸侯國是由方國轉化而來,由於戰爭的因素,它們對商王俯首稱臣,願意效忠,為了拉攏這些位居偏遠的國家,商王採取了封爵的統治方法。卜辭中這類方國眾多,如盧方、旁方、盂方、……由此看來,商代方國受封成為形成封國的一個重要途徑。」第109葉:「總之,商代臣屬諸侯雖然都擁有軍隊,但挾兵自重,伺機反叛者仍佔少數,故商王室和諸侯間長期能維持一種穩定的臣屬關係。」第185葉:「封國基本位於方國的內側,為藩屏王室的需要,商王分封的諸侯往往緊鄰敵對方國,在陝西、山西省交界的黃河兩岸這一特徵最為明顯,……封國和方國犬交錯的情況也有,主要集中於商王畿的東南地區。」

三、天邑商先公先王的宗教護佑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第107葉:「殷的先祖是商王和封侯共同的保護神……有一條卜辭,記載祭祀商的先人時,封國諸侯要向商王請示」第108葉:「這些諸侯中不能肯定全為商的同姓,其中必有異姓」第270葉~第271葉:「殷先祖不僅是商人的至上神,也是眾多臣屬方國的保護神……"竹",指位於河北盧龍境內的孤竹國;孤竹國君率領召方首領到商王都大乙宗廟前用彘進行祭祀。1977年和1979年在陝西岐山鳳雛發現了西周甲骨文,從出土的卜辭看,周人在其國內建立了商人祖先的宗廟。」第272葉:「總之,商代方國在祭祀方面受商人的影響之大,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左傳‧僖公十年》說上古時:"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這段話已成為古史研究者據以判斷是否同族的標準,但證之商周甲骨文,我們卻發現了與之相反的情況,因此,可以說在商和周初人們的頭腦中並沒有這一觀念。」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拾貳 殷商覆亡原因試釋〉(1996年12月,五南,ISBN:9789571112909)第523葉亦云:「一九七七年,在陝西岐山鳳雛村出土的周原甲文上,發現殷王的祖先為周王祭祀求佑的對象,周王在祭儀上是臣屬於商王的」。徐中舒《先秦史十講》,2009年7月,中華書局,ISBN:9787101065756,第95面~第96面:「最近看到1979年第10期《文物》上,發表“彝文武帝乙宗”骨版全文,這一骨版對說明殷周關係極為重要。根據這一片骨版,並不是帝乙親臨周境,周文王要在自己國內以隆重的典禮招待殷王,而是周人要在自己都城內建立殷宗廟,春秋歲時要在這裡祭祀殷先王,為殷王祝福。

四、祖甲改革造成的宗教紛亂導致商亡於複雜的「政、教 ─ 中、外」之爭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拾貳 殷商覆亡原因試釋〉第531葉:「《尚書‧無逸》載周公所述以及鄭玄馬融兩家所本,都說祖甲是一位賢君,《國語》則指責其亂成湯之法,……在祖甲時代的卜辭中,可以看出他曾經實施許多有關禮制的改革,其中重要者如文字的更易,……;卜事的整頓,凡有關征伐、求年受年、風雨、胎孕、疾病死亡一類涉及迷信的卜事,都多以廢除;曆法的改革,……」第532葉:「祖甲改革影響最大者,厥為祀典的訂定。殷代舊派的祀典,受祭者祖先包含上甲以前的先公遠祖,……上甲以後的先公和先王,則祀大宗不祀小宗,大宗的配偶入祀典的不及五世以上的先妣,祖妣之外,兼祀先臣和山川社稷,例如黃尹(文武丁時改稱伊尹)、咸戊、和岳、河、土等;新派對於祖宗的祭祀,始於先公近祖的上甲,不祀上甲以前的先公遠祖,……..祖甲不惜廢除祖宗成法所做的大規模改革,具有非常的魄力,表現了維新的精神,……因為祖甲是革新的黨魁,新派政黨當然稱其『賢』,舊派政黨當然斥其『亂』,這就是舊史料中兩種不同評論的原因。自盤庚遷殷至紂之亡,凡二百七十三年,中間經祖甲改革,新舊兩派互相起伏,可分為四個階段: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為舊派,遵循古法;祖甲、廩辛、康丁為新派,改革新法;武乙、文武丁為舊派,恢復古法;帝乙、帝辛又為新派,恢復新法。祖甲的改革相信也會影響到王位的繼承,進而使新舊政爭更為激烈。……」第533葉:「殷王祖甲的改革祭祀以及分別嫡庶,顯然產生了初步的宗法制度,……這樣的改革,既打破了以往的傳統,則無異於剝削了一部分人在祭祀上和政治上應享的權利,也就等於降低了一部分人的社會地位,其由此而形成新舊兩派激盪,引發政爭,自是必然的結果。帝辛是經過武乙、文武丁復古以後的新派,在兩度政潮起伏之後,舊派與新派的對立更趨尖銳,對於新派的措施加以強烈的指責,亦自屬常情。由於帝辛為亡國之君,因而許多『罪惡』被保留在文獻資料之中。」第536葉:「殷自祖甲改革至帝辛之亡,新舊黨爭起伏垂一百六十餘年之久,長期黨爭的結果,殷人不僅喪失共同的信仰,也失去判斷是非的價值標準,……政潮起伏、思想信仰混沌、社會紀綱廢弛,……」第537葉:「由於帝辛所採取的強硬作風和嚴厲手段,導致許多人的失望和離心,……待紂殺比干,箕子恐懼,……甚至連『殷之太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殷本紀〉),戰國時人並相傳微子曾與周人密謀聯盟,這時的商朝已是『紂有億兆夷人亦有離德』。……殷末激烈黨爭的結果,終使內部組織解體,呈現分崩離析之勢,才給予久蓄『翦商』之志的周人以可乘之機,因此牧野之戰殷商王國繼之以土崩瓦解,也就難以避免了。」

五、點題
從前引文歸納可得而知,商代殷王室的子姓祖先(先公先王),是臣商的異姓封國和方國之重要祭祀對象。此種祭祀「非族」的宗教狀況,不僅止於小國對大邦商的「事大」主義,也更包括了雙方間深層且緊密結合的「政治、宗教、外交」複合結構,因為異姓封君入朝擔任商王的小臣和貞人等官員必定全方位地牽涉到那些領域。武丁時期的商朝極盛,之後漸衰,祖甲當是企圖藉由宗教改革來達成國勢中興的目的。然而祖甲宗教改革所造成的結果,除了在國內引發百餘年的新舊政爭外,也同樣在附庸的諸封國、國外的各方國之中誘發極端的宗教難題(作為各國保護神的商先公先王,在殷本土竟不再受到遍祀)。此節乃點讀商末、周初史事之際,不可不知的重要人文背景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