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狄族與匈奴起源試探

2018年10月10日撰稿
北狄諸族,源流綿長,近者可追至犬戎、允姓之戎(東周)、玁狁(西周)、邛方(商代),遠者可上溯有易(先商)、有扈氏(虞夏)、有娀氏(黃帝)。狄族的起源地為狄山(今河南省清豐縣),何光岳《北狄源流史》(2002年12月,江西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9237572)第3頁~第4頁:「《墨子‧節葬篇下》云:"堯北教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孫詒讓《墨子閒詁》:"畢(沅)云:蛩,《初學記》引作鞏……《北堂書鈔》、《後漢書注》、《太平御覽》俱引作邛。……《後漢書‧趙咨傳注》作堯葬邛之山。《水經‧瓠子河注》引《帝王世紀》云:《墨子》’堯北教八狄,道死,葬鞏山之陰。’《山海經》曰:’堯葬狄山之陽’。……" 畢沅又謂:"則此,云狄山者,狄中之山也。"《山海經‧海外南經》載:"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又《大荒南經》載:"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岳山。"郭璞注:"即狄山也"。郝懿行箋疏:"今大名府清豐縣有狄山。"清豐縣今屬河南省,而清豐縣東北有鞏營,旁有鞏山,即古狄山。堯之父帝嚳葬於頓丘,漢置頓屯縣,在今清豐縣西南二十五里。地望正合。此狄山即為狄人最早的起源地。」

一、黃帝後裔:有娀氏
何光岳《北狄源流史》第4頁:「狄人出於犬方,乃黃帝之裔犬戎的一支。《山海經‧大荒西經》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史記‧殷本紀》云:"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犬戎即有娀氏。」

但古籍又有黃帝北逐葷粥之說,而葷粥即有娀氏。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2010年1月,天津古籍出版社,ISBN:9787806967386)第161頁:「《史記‧五帝本紀》謂黃帝"北逐葷粥"。」狄族古國名稱當為有娀氏,其與黃帝族之間的關係,或相攻伐,或為流裔。有可能黃帝族先戰勝狄人,然後再以黃帝曾孫為狄人族長建成有娀氏之國,實情如何?待考。

二、有虞氏末期、夏后氏初期:有扈氏
何光岳《北狄源流史》第4頁:「翟雲升《校正古今人表》云:"簡狄見《史記‧殷紀‧索引》。狄,舊本作易,《淮南子‧墜形》作簡翟。"」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59頁~第160頁:「我國古文獻上謂夏、商時北方有一古國,名曰有易。最早見於《周易》有云:"喪羊於易"……其中之"易"字,顧詰剛先生首先指出,不是難易之易,而是指古有易之國。……按易、狄二字,古音同部(段玉裁第十六部,江有誥支部),其《切韻》音據高本漢(B. Karlgren)構擬"狄"為〔d’iek〕,"易"為〔iɛk〕。……狄、易二字古時完全可以互用。所以《天問》之"有狄",即《竹書紀年》、《山海經》中之"有易",亦信而有徵矣。……"有易"在《天問》中所以訛為"有扈"者,正緣"易"古文字……"戶"……,二字形極相近。"易"訛為"戶",後來地名又加邑旁則為扈矣。……並且"狄"字出現較晚。若古本作"有狄",則無由訛為"有扈"。蓋原名"有易",後世才演變為"有狄"。」

綜合何光岳、王玉哲的意見,「狄」出現較晚,早期應寫作「易」字。王玉哲並認為「易」為正字,「扈」為訛字。不過我認為有易即有扈,「扈、易」二字均為本字,因為虞、夏之際帝啟曾攻伐不服之有扈氏,所以「扈」應該不是訛字;且「扈」字的使用可能比「易」更早些,因為簡狄、王亥等與有易氏相關事蹟曰當先商時期,而夏啟伐有扈氏之事蹟則繫於虞末夏初。

再參呂思勉《先秦史》第86頁:「《夏本紀》曰:"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大戰於甘,遂滅有扈氏。天下咸朝。"」第88頁:「甘,當即《左氏》王子帶邑……在今洛陽東南。……《甘誓》之文,《墨子‧名鬼》引之作《禹誓》。《莊子‧人間世》云:"禹攻有扈。"《呂覽‧召類》亦云:"禹攻曹、魏、屈、驁、有扈,以行其教。"《先己》則云:"夏后柏啟與有扈戰於甘。"竊疑禹先滅有扈,以封其同姓,至啟時復叛也。自伊、洛之域,渡河而北,則入河東;更渡河而西,即達雍、梁之境;此皆地理自然之勢。禹之遺跡,在西方者甚多,蓋皆褒、扈等西遷時,傳說隨之而散布者。"」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57頁:「周代的玁狁的"玁",金文……此字明顯從敢得聲。……金文敢字從甘……甘、敢古音同部。……從古音通轉上說,卜辭中的"邛方",後來稱為"玁狁",完全可以講得通。」,可知夏后氏與有扈氏大戰的地點「甘」,以及戰爭的名稱「甘之戰」,其地名的命名應該都與狄人古國「有扈氏」有關(扈音從敢、從甘)。

此外,狄人起源地的狄山,約當今日之河南清豐西南;到了夏初,有扈氏勢力已經擴張,終與夏后氏大戰於甘。甘之戰的地望,呂思勉《先秦史》(1941年原刊,2005年7月1版重刊,2009年5月5刷,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40297)第86頁:「甘,當即《左氏》王子帶邑……在今洛陽東南。」兩地相近,可輔證有娀氏乃有扈氏之前身。

三、先商時期:有易氏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64頁:「王國維認為有易國是在今河北省北部易水流域的一個氏族。她與先商的先公先王王恒、王亥、上甲微三世發生了長期鬥爭的關係。先商族本來也是一個在山東省西部和河北省北部、沿渤海灣一帶的古老氏族……與在今河北省北部易水流域的有易氏族為鄰國。」第165頁~第166引傅斯年《夷夏東西說》:「湯之先世在此期中歷與有易鬥爭,卒能勝有易,故後世乃大。……上甲微確曾因王亥被殺,乃假師於河伯以征有易,而使"有狄不寧"。有易戰敗乃舉族遷往他處。」

四、商朝時期:邛方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66頁:「殷之末世,有易或已從易水流域西遷於今山西境。根據古書記載,先周之古公亶父居邠時(此邠在山西汾水流域),曾被"狄人"攻之。此"狄人"蓋即有易。然則有易當日或不勝殷族之壓迫,乃西遷入山西境也。」第156頁~第157頁:「從卜辭中邛方在當時活動的地域,大概是在商王都的西部和北部。陳夢家先生推測在中條山,……大約在安邑與濟源之間。李學勤先生綜合與之有關的地名,考證邛方當在太行山北的山西的東南隅和中部。兩人推測的地望,大致相合。卜辭中記載商王朝征伐邛方的次數非常頻繁,而且所動用的武力,有的多達三千人。則其為殷的強大敵人可知。這樣一個強大的方國,為什麼到周代竟看不到她的一點蹤跡呢?很可能商人所稱之邛方到周代又改稱別的什麼名字,……我們看到周代在今山西南部有一強大的方國,古文獻和金文中稱之為"玁狁",……近來我們考校卜辭、金文、文獻中有關材料,覺得卜辭中的邛方,到周代可能就是玁狁。……周代的玁狁的"玁",金文……此字明顯從敢得聲。……金文敢字從甘……甘、敢古音同部。古文獻上二字可以互相假借。由此更可證明"敢"字之從甘得聲了。敢、玁等字古時既是從甘得聲,則此字古音在段氏八部,其《切韻》音為〔kâm〕,上古音應為〔*kam〕。卜辭邛方之邛從工得聲,"工"在段氏九部,其《切韻》音為〔kiuŋ〕,上古音應為」〔*kiuəm〕。玁狁之"玁"與邛方之"邛",二字上古音同為見紐,同為閉口韻,只是元音有稍微差異而已。……所以,從古音通轉上說,卜辭中的"邛方",後來稱為"玁狁",完全可以講得通。……殷商時的邛方,可能就是周代的玁狁。」

五、西周時期:玁狁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61頁:「各文籍同記周古公居邠,其侵周者一作"狄人",一作"獯鬻",一作"薰育",一作"犬戎",四者實為一族之異名。……葷粥,實即前面我們提到的獯鬻、薰育。因為"葷"、"獯"、"薰"三字同為”"許雲切","鬻"、"粥"、"育"三字同在"屋韻"。故葷粥、獯鬻、薰育乃一語之轉。《史記‧驃騎霍去病傳》謂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粥"一作"允"。而《漢書‧霍去病傳》正作"作獲葷允之士"。然則,葷粥亦即《詩經》中玁狁,《史記》、《漢書》之獫狁也。」

六、東周時期:犬戎、允姓之戎、白狄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62頁:「東周以後,玁狁之名不見,而犬戎、允姓之戎之名出於春秋、戰國之際。《左傳》昭公九年曰:『"允姓之奸,居於瓜州。"』允姓戎所居之瓜州,及犬戎之地望,均在今之山西境內。……其為居於山西境內玁狁之後裔,皎然明白。」

何光岳認為狄人自簡狄之後,不是只有有易的1支,而是分成了3支。何光岳《北狄源流史》第5頁:「狄人由此分為三支,一支東進為長狄,是一支長人種,以漢置狄縣為中心地,在今山東高青縣。後不斷對南部鄰國齊國進行侵略,最後被齊滅亡。一支則向東北遷到河北易水流域,稱為易氏,與東夷族尚白的各支融合而成白狄……以後形成中山、肥、鼓諸國,戰國時被趙、魏、燕等國所吞併。……一支則向西北遷徙至陝北、陝東,融合了鬼方、戎等尚赤諸族而形成赤狄」。第16頁:「白狄主要分布於陝北,後逐漸東遷於晉西北以至晉中,最後立國於冀西北。」

七、秦、漢時期:匈奴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第179頁:「舊說以秦漢時之匈奴為西周時玁狁或作獫狁之後。蓋自戰國晚期,中原華夏諸國漸強。其他少數民族不逞於中原,大都走塞北,其中主要的為匈奴。從古史來看,玁狁亦在北,二族所處之地望頗合。再從習俗上論之,玁狁與匈奴亦同……《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云:"上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匈奴謂天子為"單于",而"葷允"或"葷粥"即玁狁,是以玁狁必為匈奴矣。又"匈奴"在戰國時又稱"胡"。從古音韻上說"匈"為曉紐,"胡"為匣紐,古曉、匣二紐可通轉。而"奴"與"胡"又同為模韻字。則"胡"實即"匈奴"二字之合音也。」

何光岳《北狄源流史》第282頁~第283頁:「匈奴最早見於周代的《逸周書‧王會解》載:北方有"匈戎狡犬"……王應麟云:《伊尹朝獻‧商書》:"正北匈奴。"……今按《伊尹四方令》,匈奴在商初早為建國。又《山海經》已有匈奴,則夏以前匈奴久著於北方矣。或古有匈奴部落,淳維奔其國,因為君長,若箕子之於朝鮮,未可知也。」

北狄名稱按照出現的時間點排列,大約是:
有娀氏(匈戎)→有扈氏→有易氏→邛方→玁狁→犬戎、允姓之戎、白狄→匈奴
地理上可繪製草圖,略如:

關於匈奴單于名號,歷來不知所以。何光岳《北狄源流史》第283頁:「《史記‧匈奴列傳》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利用韻典網(網址:http://ytenx.org/)檢索鄭張尚芳所擬構之漢語上古音系統:
(1)淳維:djun-ɢʷi
(2)單于: taːn-ɢʷa、 djan-ɢʷa、djans-ɢʷa
兩相比較,可知單于的字源乃是淳維。亦即遠古北狄族的某位英雄首領,名喚淳維;之後的狄族領袖們都將此私名引為共名,以淳維作為其部族領袖的官稱,沿襲甚久,直至匈奴滅亡方休。

再者,匈奴歷史上一個難題,即「匈/攣/蘢(*flōŋ/*vlān/*vlōŋ)」字所代表的文化象徵概念為何?復利用韻典網(網址:http://ytenx.org/)與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檢索相關漢語上古音系統:
(1)狁:
鄭張尚芳系統:lunʔ
高本漢系統:zi̯wən
王力系統:ʎiwən
周法高系統:riwən
(2)允:
鄭張尚芳系統:lunʔ
高本漢系統:zi̯wən
王力系統:ʎiwən
周法高系統:riwən
(3)龍:
鄭張尚芳系統:b•roŋ
高本漢系統:li̯uŋ
王力系統:lǐwɔŋ
周法高系統:liewŋ

從各家構擬的系統內部做比較,同一套系統裡面的「狁/允/龍」的上古音都是相似的。而其中尤其以鄭張尚芳的擬音,最接近蒲立本的「匈/攣/蘢」擬音。也就是說,「匈/攣/蘢(*flōŋ/*vlān/*vlōŋ)」字背後所代表的文化象徵概念,就是他們整個部族大集團的姓:「允姓」,慎始追遠,從一而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