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陶寺猜想:昜氏古國

2019年05月22日撰稿
2021年06月13日校字
壹、有虞氏
軸承時代〉選抄顓頊系統之王族,〈有虞堯事跡初探〉節錄堯伐前有唐氏,相關文字此不重覆,簡言之:

Guti人於公元前三千紀末離開波斯西部。首先東遷到四川地區,留蜀者與三星堆文明有關。自蜀遷魯者則為「有虞氏」,復自魯遷晉;此過程中當以堯為攻勢之先驅,於迥帝時攻破晉南古國「(前)有唐氏」,稱唐侯,再以諸侯即帝位。舜亦追隨有虞氏主力,自魯西遷至晉南媯汭,再以旁系繼堯即帝位。舜之後傳位予夏禹。夏后氏時期,有虞氏四散:
(1)一支遷往河南,為「陳」國之祖
(2)一支中經劉累,傳至劉邦,建立漢室
(3)一支北遷雁門,至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發展為「月氏人」
(4)一支西向進入河西,為「西虞」。公元前7世紀20年代末,西遷至伊黎河、楚河流域,和允姓Assi、大夏Tochari等部落混合成新的「塞種」民族。

前已概述有虞氏淵源、流散的史蹟,以下專記有唐氏。

貳、前有唐氏
(一)遠古時期:波斯西部的Tukri人
Tukri人於公元前三千紀末離開波斯西部,之後如何遷徙到晉南?不清楚。惟余太山先生認為晉南「(前)有唐氏」乃實沈所遷「大夏」,堯伐而據之轉成「唐侯(陶唐氏)」。「(前)有唐氏」之後西向遷徙,最終成為塞種4部之1部Tochari(吐火羅)人,合建「大夏國」。故可知吐火羅人源於遠古Tukri人。

(二)虞代(迥帝以前):晉南「昜氏」古國
靜案,「(前)有唐氏」未免拗口,不如改命之曰「昜氏」,更見簡易。查: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2010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0489245)第334頁:「殷代卜辭中除"昜"外,還有"唐"國("唐"字從庚從口)。叔虞的封地,亦即成王時消滅的唐是源自殷代的"昜",還是"唐"呢?……"昜"是本字本名,文獻中的"唐"是後出現的代替"昜"的通假字,……在郭店楚簡《唐虞之道》中,陶唐氏寫作"湯",多少表明昜國的源頭──陶唐氏本名是陶昜氏。」

(三)虞代(堯伐唐以後)~商代:「昜氏」離散
晉南「昜氏」古國為堯所滅亡後,部民分割云何?
1>一支西徙為「西夏」,堯即帝位主虞政,又興兵伐西夏。
2>一支仍居晉南,商代稱「土方」,其活動地區被後世稱作「夏墟」
在虞代,原昜氏部民留居晉南者,整合進入有虞氏的聯盟中。
商代,仍居晉南者,改稱「土方」,參:余太山《古族新考》(2012年6月,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84901)第070葉:「證實卜辭所見土方便是大夏,……土方既在殷之西北,也就無妨認為土方在晉南之地。」第071葉:「禹之所治土方原為大夏之墟。《詩‧商頌‧長發》:"禹敷下土方。"又,《楚辭‧天問》:"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方。"而據《史記‧封禪書》"正義"引《世本》:"夏禹都陽城……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平陽、安邑、晉陽均可能有大夏之墟。……殷征土方多在武丁時期,武丁以後十分罕見。……武丁封築大邑於大夏地而土方之侵叛大為減少,也說明土方便是大夏。……"土方"之"土"不妨視為"大夏"之"大","土[方]"是"大夏"的省稱。晉南的大夏便是土方,"土[方]"又可視為"吐火羅"最貼切的省稱」

(四)西周:晉南夏墟與河西大夏
1>晉南「夏墟」
西周初期,晉南地區尚見大夏人活動的紀錄。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7葉:「河西及臨夏的大夏即吐火羅人遷自晉南。……《左傳‧昭元年傳》:"昔高辛氏有二子,……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唐叔虞所封夏墟當在翼城。……翼城有大夏之墟。」第068葉:「《史記‧鄭世家》"正義"引《地記》……《地記》以為唐叔虞所封在安縣即安邑,蓋安邑亦有夏墟。」第069葉:「太原晉陽亦有夏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指為唐叔虞所封卻未必可靠。與此相對,平陽既可能是大夏之墟,又可能是唐叔虞所封。果然,"河、汾之東"、"汾、澮之間"的翼城祉是大夏之墟,並非唐叔虞所封也未可知。……安邑有大夏之墟,虞仲所都因在安邑南而夏墟,則大陽(今平陸縣)之夏墟亦得為大夏之墟。綜上所述,晉南曾有大夏人活動殆無疑義。晉南的大夏人,與河西乃至西域的大夏人一樣,同為吐火羅人的可能性自然也不能排除。」
2>似有一支遷往晉北或河套以北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72葉:「晉南的大夏人何時遷往河西不得而知,但至遲在前七世紀五十年代末河西已有大夏人。除了遷往河西外,似乎還有一支大夏人自晉南遷往晉北或河套以北。」

(五)東周(春秋時期):吐火羅人遷至河西、河套地區
河西及臨夏的大夏即吐火羅人遷自晉南,至遲在前七世紀五十年代末河西已有大夏人,春秋時人稱之為「西夏(氏)、泰夏、大夏」。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4葉:「伊黎河、楚河的大夏即吐火羅人來自河西乃至河套地區。……《管子‧小匡篇》載齊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於西河,……踰太行與卑」下接第065葉:「耳之豁,拘泰夏,……"同書"封禪篇"亦稱:"西伐大夏,涉流沙,……上卑耳之山。"……這幾則記載中的"大夏"(或"泰夏")無疑同在一地,……卑(辟)耳山應即《漢書‧地理志下》所載北地郡之卑移山(今賀蘭山),"流沙"應即賀蘭山西北的騰格里沙漠。桓公乃由今山西北境西行,經陝西北部,至寧夏渡河,過"卑耳山",復西行,經"流沙"之南,抵達大夏。......漢代"敦煌"[tuǝn-huang]郡應得名於"敦薨"[tuǝn-xuǝng]。"敦薨"與"大夏"得視為同名異譯,……知直至河西走廊西端均曾有大夏人活動。……《穆天子傳》卷四載:"自宗周……以西北,至於……」第066葉:「自陽紆西至於西夏氏,……"」其中,"西夏一般認為指大夏。"……西去崑崙之丘二千又二百里的"西夏",當在河西地區。之所以稱河西之大夏為"西夏",很可能是因為大夏之故地更在其東。《穆天子傳》……成書年代當早於公元前三世紀,所描述的時代至遲為春秋,故所載"西夏"或即齊桓公所征討的大夏。……托勒密《地理志》所載Thaguri人、Thaguri山和Thogara城均應位於河西地區,業已由對藏語、和闐語有關文書的研究得到了證實。Thaguri、Thogara均得視為"大夏"的對譯,可見河西地區的大夏人亦即吐火羅人。……不僅河西曾見大夏亦即吐火羅人活動,更東南的臨夏地區亦有其遺跡。……這說明大夏更可溯源於河西以東。」

(六)公元前521年:吐火羅等4部混合成塞種,居於塞地(伊黎河、楚河流域)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2葉:「大夏國的吐火羅人來自伊黎河、楚河流域。……斯特拉波《地理志》記載,……滅亡希臘巴克特里亞的Asii、Tochari等4部"來自Iaxartes(藥殺水即錫爾河)彼岸,與」下接063葉「Sacae和Sogdiana相毗連、被Sacae佔領的地方"。(XI,8)……Sogdiana指錫爾河以南、阿姆河以北、以澤拉夫善河流域為中心的地區。Sacae指Sacae即塞種的原居地,亦即伊黎河、楚河流域(《漢書‧西域傳》所謂"塞地")。……滅亡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包括Asii、Tochari在內的四部塞種來自"塞地"與索格底亞那之間的地區。塞種佔領這一地區的時間不能確知,但最早可能在公元前六世紀二十年代,亦即阿喀美尼朝波斯大流士一世即位(前521年)之前。」

(七)公元前140年:塞種南下帕米爾或退縮至塞地和索格底亞那之間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3葉:「大月氏被匈奴擊敗,西遷至伊黎河、楚河流域時,將該處的塞種逐走。於是一部分塞種南下帕米爾,另一部分則退縮至塞地和索格底亞那之間的地區。」
1>南下帕米爾的塞種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3葉:「南下帕米爾的塞種中,有一部分進入西北次大陸【靜案,即進入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另有一部分則可能東向進入塔里木盆地諸綠洲,後者之中亦有吐火羅人」
2>退縮至塞地和索格底亞那之間地區的塞種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3葉:「很可能由於繼續受到來自東方強鄰的壓力,包括若干Tochari人在內的部分塞種終於在公元前140年左右南渡錫爾河,經索格底亞那,侵入希臘人治下的巴克特里亞,佔領了主要位於阿姆河南岸的後來被稱為吐火羅斯坦的地區,《史記‧大宛列傳》所見大夏國於是成立。……另有一支以Tochari人為主的塞種進入費爾干那盆地,建立了《史記‧大宛列傳》所見大宛國。"大宛"[dat-iuan]亦得視為Tochari之異譯。」

(八)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0年:塞種大夏國,立國於阿姆河流域
伊黎河、楚河的大夏即吐火羅人(Thaguri)來自河西乃至河套地區。公元前140年左右滅亡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建立「大夏國」的塞種人,其4部中之1部Tochari部(吐火羅人)即來自伊黎河、楚河流域。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60葉:「"大夏"(dat-hea)可以視為Tochari的確切對譯。……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亡於公元前140年左右,……斯特拉波《地理志》記載,"從希臘人手中奪取了巴克特里亞的"是來自錫爾河彼岸的游牧的塞種(Sacae)諸部"Asii、Gasiani、Tochari和Sacarauli"。(XI,8)《史記‧大宛列傳》"無大君長"云云,」下接第061葉:「也許正反映了進入巴克特里亞的塞種各部互不統屬的局面。至於張騫稱塞種諸部治下的巴克特里亞為"大夏",則可能是因為當時吐火羅人是諸部名義上的宗主;否則,便是吐火羅人佔壓倒性多數的緣故。……大夏國的四至可以從大月氏國的四至推知,……西徙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所據有者主要為原大夏國領土。……北與康居(當時領有索格底亞那),東北與大宛、西與安息(即帕提亞朝波斯,東界為木鹿城)、南與罽賓(喀布爾河中下游,北界為興都庫什山)、東與無雷(小帕米爾)和難兜(Gilgit河下游)。其地望與《大唐西域記》卷一所載"覩貨邏國(Tukhāra)故地"相符……既然大月氏立國的"大夏地"即"覩貨邏國故地","大夏"則應」下接第062葉:「係Tochari(Tukhāra)之對譯,大夏國應亦係吐火羅(覩貨邏)人所建」

(九)公元前130年:大月氏統治時期
余太山《古族新考》第059葉:「西漢使臣張騫於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到達阿姆河流域……當時大夏已被大月氏征服,即所謂"臣畜大夏"。」第060葉:「約公元前130年,伊黎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受到烏孫的攻擊,被迫再次西遷,抵達阿姆河流域,擊敗主要位於河南的大夏國,設王庭於河北,統治跨有阿姆河兩岸的大夏地。」

參、陶寺猜想
許宏《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2016年5月,三聯書店,ISBN:9787108056832)〈解題〉第3頁:「大體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大河以東的晉南地區,輝煌一時的陶寺文化由勝轉衰;幾乎與此同時,大河之南的嵩山一帶,在"逐鹿中原"的躁動中逐漸顯現出區域整合的跡象,新砦集團開始"展露頭角"。」

關於陶寺文化,其存在的時間點,許宏《何以中國》本文第29頁~第30頁:「陶寺遺址的重大發現,令學界興奮不已。……而按當時的碳素測年認識,陶寺文化的年代概算為公元前2500~前1900。」〈解題〉第2頁~第3頁:「一般認為,夏王朝始建於公元前21世紀,"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估定為公元前2070年左右,也有學者推算夏王朝始年不早於公元前2000年。總之,在以傳世文獻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公元前2000年是一個便於記憶的年數。」

陶寺文化的定性,許宏《何以中國》本文第30頁~第33頁概述學界的2種學說,均無法成為定論,略以:
(一)陶寺文化為夏文化
(二)陶寺文化為唐堯文化

靜案,陶寺文化的時間點約當虞末夏初,但又難直斷囑虞抑夏。考慮陶寺文化為四處抄襲、吸納各方優點的文化(許宏《何以中國》本文第16頁所謂拿來主義),且其「陶寺"前銅禮器"群」大不同於後是殷商的禮器組合而有文化傳統的中斷(許宏《何以中國》本文第15頁),可推估與夏朝的關係較為薄弱。又考量陶寺古國的京畿位於塔兒山以北(參:許宏《何以中國》本文第19頁地圖),而非塔兒山以南(堯都翼城一帶),非有虞氏之核心區域,不甚吻合,故亦得推估與虞代較無關聯。

既非虞、又非夏,那麼,陶寺文化究竟是什麼?由於史上此處能相印證的戰事僅係堯伐有唐,所以愚以為陶寺文化古國當即斯「有唐」,余太山先生謂之「(前)有唐氏」,林歡考之本字曰「昜」氏,此乃本文之主旨:陶寺猜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