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隨筆
2023年09月05日校補
關於漢民族的成分,可以分成第一漢民族(西漢)與第二漢民族(現代),我曾於〈從第一漢民族與第二漢民族的角度來談「國族」定性問題:入主中原的異族皇朝能否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正統朝代?〉一篇中析述。關於前言第一漢民族,近來思之,頗覺有再進一步探討的空間。
第一漢民族以陶寺文化廣泛吸收、有虞氏剪裁收納的文化模型為基底,成為漢民族在華北地著化的顯著特徵。而此一第一漢民族與夏、虞、炎、黃的關係若何?復需深論。華、夏連稱,乃後世習語,遠古則或非同源。也許第一漢民族的起源,乃是多元分合的複雜結構,而非同一起源的單調範式。
遠古漢民族的神話體系,一般認為分成南、北兩大系統,再綜合雜揉而成。這應當反映了漢民族起源本來就不是同一起源的單調範式,而是多元分合的複雜結構;繼而可從神話學領域推而廣之,來談談民族起源的問題。
靜案,第一漢民族的起源,可以概分為三:
一、本土秦晉的先炎系統(華族,以花為政治宣傳符號):
先炎系統起自渭、漢流域,後來權力收束到渭水流域,成為炎帝。此一中央集權化的代價是新開發邊緣地區(黃河以北、以東的河套、晉地)的疏離化,疏離地區形成了與中央地區(渭水流域)長期抗衡的局面,游離出了蚩尤集團。蚩尤集團後來脫離炎帝集團,續而分化成為苗、良渚、匈戎等新興民族。
蚩尤集團是較早脫離炎帝集團的子集團,黃帝則是較晚從炎帝集團派生出去的分支並後來居上。無論是炎帝還是黃帝,都是起自於先炎系統,後來都成為第一漢民族的基底成分。至於蚩尤集團,則是脫離自先炎系統,後來異化為其他民族,成為三苗系統和匈戎系統等新興民族的先聲;這些新興民族們在中國中世與第一漢民族又有大幅度的接觸,成為第一漢民族朝向第二漢民族潛變的外生因子。
二、外來的虞、夏系統(夏族,以禪讓和治水為後世所傳頌)
虞、夏是伴生部落,起源於伊朗西部。東遷之後,很可能是通過藏彝走廊進入四川。然後再由四川進入山東,最終先後到達晉地。考量陶寺文化是東夷西進的產物,而陶寺文化又是夏部落所建,以及陶寺文化又為虞所滅,可以推估虞、夏進入中原之後依然是伴生部落,遷徙路徑是基本相同的,只不過一先一後互為依傍,最終由於雙方關係破裂而出現了征伐,結束了長期的共伴關係。
三、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的伏羲系統
北辛文化等東夷部族在遠古歷史上曾經強盛過,其中佼佼者為顓頊帝。這個系統的先祖可能是伏羲,故此將其系統的名稱姑冠作伏羲。伏羲系統對於蚩尤系統的分化,以及顓頊帝留在遠古漢族傳說三皇五帝的史影,表明了整個東夷集團對於漢族形成第一漢民族和分化出北族(蚩尤、匈戎後裔的匈奴民族)的進程中,有著莫大的催化作用。伏羲系統並非漢族和北族的文化母核,但卻是一種重要的外生變量或添加劑。亦即,考究第一漢民族的呈色時絕對不容忽視東夷的影響力。
亦即,漢代第一漢民族的起源,是以本土秦晉先炎系統後代的炎、黃部落為核,再凝以伊朗西部外來的夏、虞部落串起川、魯、晉、豫為心,經過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伏羲系統的添增提純之後,終於在西周時期以同姓封建加大取代異姓封建的陸域殖民態勢形成了華夏民族思維,這個極為長程的華北地著化過程,其產物便是西漢時期已然嶄露頭角的第一漢民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