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筆記】北匈奴第2波大規模西遷(7):阿瓦爾可汗與葉護分權時期

系列文《123456、[7]、8
參考文《+1

2019年01月04日撰稿
羅三洋《柔然帝國傳奇》(2010年10月1版2刷,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ISBN:9787507829952)第201頁:「阿斯巴魯赫的成功和阿瓦爾汗國的衰弱,深深刺激著依然臣服於阿瓦爾人的各個民族。683年,忽必烈的四子庫伯在投奔阿瓦爾人約20年之後,被部下擁立為執政官(Archon),並宣布獨立。阿瓦爾可汗……發起猛烈反擊,經過六次會戰,庫伯最終取得慘勝。阿瓦爾汗國喪失了多瑙河南岸的全部土地,而庫伯也被迫……率領七萬人……南遷到馬其頓,向拜占庭帝國臣服」桂寶麗《可薩突厥》(2013年1月,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40277)第35頁:「那些追隨庫布拉特四子的保加爾人逃到了阿瓦爾汗國,在阿瓦爾汗國的政治生活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685年,阿瓦爾汗國的一個保加爾高級軍官庫貝爾(Kuber)率領他的部落進入巴爾幹地區,定居在馬其頓。」此後阿瓦爾汗國國力衰微,改採守勢,一直到787年才又見出兵援助盟邦巴伐利亞,《柔然帝國傳奇》第208頁:「一百多年來,阿瓦爾軍隊極少參加戰爭,阿瓦爾使團極少訪問別國(679年最後一次出訪拜占庭,693年最後一次出訪法蘭克王國),阿瓦爾商團也不再出國貿易。……變成了……閉關鎖國的守成民族。」

James Westfall Thompson《中世紀經濟社會史》(1997年2月1版4刷,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23528)上冊第167頁:「盧易特普蘭(712─744年)即最偉大的倫巴國王,頒布了一個新法典。……從整個來說,倫巴人在這個時候對貿易觀念很少發展,那不是因為他們的政治局勢不利於這一方面。當時,他們的王國被虎視眈眈的敵人包圍著:拉溫那總督、教皇、阿佛爾人以及阿爾卑斯山外的法蘭克國王。」

《柔然帝國傳奇》第203頁~第204頁:「查士丁尼二世之死,標誌著……伊拉克略皇朝覆滅。……新皇帝巴爾達尼斯(Bardanes)為了趕走保加利亞人,從亞洲前線召回駐軍,但這些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部隊……發動政變,推翻了巴爾達尼斯。……阿瓦爾汗國乘機擴張,於713年洗劫了……羅爾希(Lorch),……716年,備受內憂外患之苦的拜占庭帝國為求自保,……割讓給保加利亞一些領土,……保加利亞汗國因而成為巴爾幹半島最強大……的政權,在多瑙河流域的勢力也完全壓倒了阿瓦爾汗國。」

《柔然帝國傳奇》第207頁:「768年法王矮子丕平駕崩,……長子查理很快得益於弟弟卡洛曼(Charloman)的暴崩,成為全法蘭克王國之王,……"查理大帝"(Carolus Magnus或Charlemagne或Karl der Grosse,……)……奉行擴張路線,……陸續征服了東北方的薩克森人,東南方的倫巴第王國和東方的巴伐利亞公國。」賴麗琇《德國史(上)》(2003年11月,五南,ISBN:9571134376)第147頁~第148頁:「查理曼尚有其他方面的兵事,使他不斷在戎馬倥傯之中。帝國南邊的巴伐利亞由塔西羅三世(Tassilo III.,約七四一至七九四)統治,……七五七年成為矮子丕平的附庸,但這個公爵國基本上還是獨立的。查理曼決心將它合併,……於七八七年入侵巴伐利亞。翌年七八八年塔西羅三世欲密謀與拜占庭皇帝及東鄰阿瓦爾人(Awaren)結盟反抗查理曼,事跡敗露,……巴伐利亞落入法蘭肯人手中,這樣阿瓦爾人又成了法蘭肯的新鄰國了。」

《柔然帝國傳奇》第207頁:「倫巴第和巴伐利亞都是阿瓦爾的傳統盟友,……787年,巴伐利亞公爵塔西羅(Tassilo)……派他的倫巴第妻子柳特貝嘉(Liutberga)前往阿瓦爾汗國,請求盟友的支援。……阿瓦爾汗國終於決定為巴伐利亞的獨立而與法國開戰。」第208頁:「阿瓦爾援軍戰敗,……法蘭克王國的領土因而擴張至奧地利中部,直接與阿瓦爾汗國接壤了。……奧地利中部的恩斯河(Enns)一直構成巴伐利亞公國與阿瓦爾汗國之間的天然邊界,……阿瓦爾人在援助巴伐利亞失敗以後,……在790年派使團前往法蘭克王國,要求按照傳統習慣劃分雙方的疆界,但遭到強硬的拒絕。」

《德國史(上)》第148頁:「阿瓦爾人居住在匈牙利平原和今之奧地利人的領土,長期騷擾拜占庭。查理曼在七九一年從雷根斯堡率領二支大軍與他們作戰,迫使他們退到了多瑙河流域。他的兒子丕平則從北義大利率領倫巴底人騎兵對阿瓦爾人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柔然帝國傳奇》第211頁~第215頁:「10月31日,在出發後52天,法軍在占領了奧地利全境以後,推進到今匈牙利西部的拉巴河(Raba),……德拉瓦河以南的克羅地亞人也都表示臣服,……多瑙河以西的原阿瓦爾汗國領土都被併入法蘭克王國。……遠征軍回國後不久,就在792年秋天,查理的太子駝背丕平(Pepin the Hunchback)……對阿瓦爾遠征後的局勢判斷失誤,導致政變失敗,……自792年起,薩克森人、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都重新向法蘭克王國發難,並向阿瓦爾人求援,……法國的內亂本來給阿瓦爾人提供了報仇雪恥的機會,但……法軍撤退之後,阿瓦爾汗國內部也開始分崩離析。一些阿瓦爾人確信,法軍過於強大,根本無法戰勝,而另一些人則把戰敗的責任全歸到實際負責國軍政事務的葉護身上,要求可汗仿效可薩突厥,罷免葉護的職務,……全國分裂為兩派,相互攻殺。內戰持續到795年底,……可汗與葉護都喪了性命,……弗留利公爵埃里克......突然渡過多瑙河,襲擊了阿瓦爾汗國的心臟地帶,……多數阿瓦爾人已經對本民族的政權喪失了信心,……既然沒有力量自保,最佳的方案就是與最強的對手合作,當時的一位阿瓦爾吐豆登就是這麼想的。……796年初,吐豆登如約來到亞琛,……吐豆登的投降,成為壓倒阿瓦爾汗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查理……立即命令意大利國王丕平和弗留利公爵埃里克向東進發,……可汗在796年的投降,標誌著阿瓦爾汗國的覆亡。……不過,……法軍只推進到蒂薩河就撤退了,所得只不過是阿瓦爾汗國的半壁江山而已。蒂薩河以東的阿瓦爾人並未向法蘭克王國臣服」

Judith M. Benner、C. Warren Hollister(著)、楊寧、李韻(譯)《歐洲中世紀史》(2007年11月,上海科學院出版社,ISBN:9787807450825)第114頁:「查理曼花了大量精力擴張東部國境。……8世紀90年代,查理曼繼續向東南進軍,摧毀了富饒的阿瓦爾王國。阿瓦爾王國一直在東歐為非作歹,不是四處搶掠就是強征重稅。查理曼運氣不錯,實實在在地獲得了阿瓦爾王國的部分財寶;據傳,他一共動用了15輛用四頭公牛來拉的貨車才將這些金銀財寶運回法蘭克。從阿瓦爾人那裡得來的戰利品極大地豐富了查理曼的國庫,也使他能夠擴大後來的建築工程,順便還能贊助更多人。」

《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上冊第284頁:「阿佛爾人失敗以後。阿佛爾人的龐大寶庫,儲藏著兩百年來從巴爾幹和北意城市得來的擄掠品,數量驚人,……據編年史家的記載,勝利的法蘭克軍隊曾帶走十五貨車的黃金、白銀、寶石和絲綢。」第295頁~第296頁:「所有向東南歐的進展曾受到阿佛爾人阻止,甚至很多被他們破壞了。而在第八世紀末期之前,日耳曼人佔領的範圍已經遠達恩斯河畔。在791、793和796年,查理曼曾三次征討這些兇猛的劫掠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