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筆記】北匈奴第2波大規模西遷(3):伯顏可汗時期

系列文《12、[3]、45678
參考文《+1

2018年12月31日撰稿
2019年01月26日校補
羅三洋《柔然帝國傳奇》(2010年10月1版2刷,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ISBN:9787507829952)第125頁~第126頁:「到了562年,阿瓦爾人的勢力已經像閃電一般地擴張到了易北河(Elbe)。根據斯拉夫人的傳說,"歐伯爾人"(Obor,也就是"阿瓦爾"一詞的斯拉夫化發音)身材高大,力量驚人,兇猛無比,所向披靡。不過,現代考古發掘顯示,阿瓦爾男子的平均身高為1.68米,女子的平均身高為1.59米,都沒有同時代的斯拉夫人高。也許他們只有坐在馬背上時,才顯得那麼高大強悍吧。」

《柔然帝國傳奇》第126頁~第127頁:「征服斯拉夫人以後,阿瓦爾人繼續西進,不料這一勢頭卻被法蘭克人抑制住了。……561年12月的聖誕節前夕,剛剛登基的奧斯特拉西亞國王西格伯特一世(Sigebert I)突然得知,匈奴人(法蘭克人一直這麼稱呼阿瓦爾人)已經越過了易北河,於是趕緊出兵迎戰。雙方在圖林根(Thuringen,即魏瑪一帶)相遇,甫一交手,伯顏就感覺對方戰鬥力挺強,……謹慎起見,他引軍撤回易北河東岸,並派出使節向西格伯特一世道歉,……奧斯特拉西亞國王欣然接受致歉,同意與阿瓦爾汗國以易北河為界,雙方於是握手言和。……伯顏可汗停止向西方擴張,還有更深的考慮。他發現,中歐人煙稀少,經濟貧困,攻打當地無利可圖,不如轉向南方發展,以便與拜占庭帝國零距離接觸。但要達到這個目的,他還必須解決盤據多瑙河北岸的兩個強勁對手,……佔據多瑙河下游的格皮德人,以及……多瑙河中游的倫巴第人(Langobardi)。」

James Westfall Thompson《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上冊(1997年2月1版4刷,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23528)第217頁~第218頁:「562年時,阿佛爾人對羅馬領土舉行他們的第一次侵襲。斯拉夫人儘管好戰,而卻是尋求住所者,可是阿佛爾人,像他們的近族匈奴人一樣是單純的掠奪者。不久,斯拉夫人和阿佛爾人的侵襲變為越來越多,越來越狠」

《柔然帝國傳奇》第131頁:「563年,西突厥酋長阿悉結(Askel)派遣的使團經黑海抵達君士坦丁堡,……突厥人也因而得知,拜占庭帝國已經與自己的死敵"瓦爾匈奴人"結盟,還通過歲幣的形式予以資助。……在突厥使團的壓力下,拜占庭帝國與阿瓦爾汗國之間的關係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當年晚些時候,阿瓦爾使團也來到君士坦丁堡,在拿到歲幣後,就地向軍火商人購買了一些武器。拜占庭將領波努斯(Bonus)聞訊,不顧外交禮節與對方的抗議,強行予以沒收。查士丁原先準備同意阿瓦爾人在領土方面的要求,允許他們定居在多瑙河南岸的潘諾尼亞(Pannonia,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和摩西亞(Moesia,保加利亞),以防禦倫巴第人和格皮德人可能的入侵,現在也全都不算數了。」

陳志強《拜占庭帝國史》(2006年6月1版2刷,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37440)第128頁:「查士丁尼是拜占庭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但是他的後人卻一代不如一代。他沒有子女,去世後由其外甥查士丁二世(Justin II,565─578年在位)即位。查士丁二世……不僅沿襲舊制,而且對外也大舉興兵。但是,他缺乏治國才能,又無優秀將領輔佐,對倫巴底人和阿瓦爾人的戰爭屢屢失利」

《柔然帝國傳奇》第131頁~第133頁:「儘管發生了這麼多不愉快的事件,伯顏可汗依舊沒有打算放棄與拜占庭帝國的聯盟。聽說查士丁尼駕崩了(565年11月14日),他立即派大臣韃吉帖(Targitios或Targites)率使團趕赴君士坦丁堡吊唁。……"韃吉帖"……是名地位很高的阿瓦爾貴族……此行的目的在於拿回拜占庭當局拖欠已久的歲幣。查士丁尼的繼任者查士丁二世(Justininus II)也有自己的算盤,企圖把阿瓦爾使團的來訪辦成顯示他自己聲威和政績的盛典。在登基後的第7天,查士丁接見了阿瓦爾使團。整個場面經過精心布置,目的就是顯示皇家的威嚴,讓蠻族感到震驚和敬畏。……覲見時,阿瓦爾使者被要求匍匐下跪,……公然侮辱來訪的使者,……韃吉帖的這次出使當然也就只能以失敗告終。

《拜占庭帝國史》第160頁:「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同年,貝利撒留和普羅柯比也撒手人間。……查士丁尼去世後,邊境地區的形勢急轉直下。……新興的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則從北面多瑙河一綫大舉南侵帝國腹地和希臘地區,形成了對首都君士坦丁堡直接的路上威脅。」第162頁:「阿瓦爾人和倫巴底人於568年攻擊拜占庭帝國西部防綫,打通了洗劫意大利的道路」

《柔然帝國傳奇》第134頁:「565~566年之間的那個冬天特別寒冷,中歐地區有5個月大雪封山,交通嚴重受阻。……伯顏可汗在風雪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率領阿瓦爾騎兵越過了冰封的易北河。西格伯特沒料到盟友會選擇在這一時機撕毀合約,匆忙迎戰,……法蘭克人這次是被徹底擊退了,連西格伯特國王也淪為了阿瓦爾人的戰俘。但他還算機靈,很快說服伯顏可汗,用大批糧食和牲畜喚回了自由。……伯顏大破西格伯特的消息傳來,整個歐洲為之震動。」第136頁:「在從萊茵河畔撤軍的途中,伯顏可汗迎來了倫巴第與格皮德的祝捷使團,他們都希望能夠與阿瓦爾汗國結盟,聯合消滅另一方。」最終,伯顏可汗選擇了與倫巴第人結盟,《柔然帝國傳奇》第137頁:「按照這份盟約,倫巴第人要立即向阿瓦爾人支付本國十分之一的畜群作為訂金,隨後兩國將聯合進攻格皮德王國,平分其的財產和人口,格皮德王國的土地則全部歸阿瓦爾王國所有。爾後,雙方應聯合進攻拜占庭帝國,……顯然,這份盟約明確了倫巴第人對阿瓦爾人的附庸地位。」

在阿瓦爾與倫巴底聯軍滅亡格皮德王國時,拜占庭將領波努斯趁亂佔領了格皮德首都西米翁城,此事引起了伯顏可汗的憤怒,《柔然帝國傳奇》第140頁:「567年底,伯顏率領勝利之師南下,逼近他自認為應該得到的西米翁城,把波努斯將軍包圍在那裡。」第142頁:「而伯顏也未能攻取西米翁城,只好無奈地撤退。……伯顏雖然未能成功地佔領西米翁城,但卻成功地牽制了一部份拜占庭軍隊……在阿瓦爾汗國的支持下,各個中歐民族相繼加入了南征的倫巴第大軍。……倫巴第國王在568年4月2日(復活節)率15萬之眾向意大利進發」

《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上冊第127頁~第128頁:「倫巴人連續地移動,從他們被知道的時期直到568年進入意大利時為止。……在他們遷移的過程中,在某一地方,他們走到長著亞麻的一片綠野,錯誤地認為它是湖海。跟著,在多瑙河下游,他們和吉比德人發生了戰爭。那時,韃靼族阿佛爾人已衝過羅斯平原,侵入了多瑙河區,強迫倫巴人把他們牲口的十分之一交給自己。倫巴人從這危險的地位在568年侵入意大利,以求出路。」

桂寶麗《可薩突厥》(2013年1月,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40277)第31頁~第32頁:「568年左右,阿瓦爾可汗伯顏派遣1萬庫提古爾人軍隊攻打拜占庭,並向拜占庭要求查士丁尼曾經給予烏提古爾人和庫提古爾人的歲貢。……翁烏古爾人原先生活的地方和薩比爾人很接近,他們住在高加索北部,黑海東海岸,在庫班河地區。翁烏古爾人先後遭到了阿瓦爾人和西突厥的攻擊,在很長時期一直處於西突厥汗國和阿瓦爾汗國兩大勢力的爭奪之中。」

《柔然帝國傳奇》第143頁~第144頁:「對阿瓦爾人來說,568年可謂是憂喜參半。雖然他們的屬國倫巴第在意大利所向披靡,但他們的天敵突厥人也在步步逼近。……就在568年底,西突厥可汗室點密派粟特王摩尼支(Moniach,……)出訪拜占庭帝國。」第145頁:「出於對突厥使者頻繁出訪君士坦丁堡的擔憂,伯顏也連續多年派韃吉帖等使者去與拜占庭人談判。……查士丁藉口身體不好,將和阿瓦爾人談判的重任完全交給禁軍將領提比略(Tiberios)。……伯顏聞訊後,也迅速請求換人,用年輕的保加利亞貴族阿布舒(Apsich,……)替代了年事已高的韃吉帖,……阿布舒不僅堅持韃吉帖提出過的所有要求,而且還得寸進尺地要得到整個潘諾尼亞」第146頁:「久拖不決的談判甚至令外交大師伯顏也感到厭倦,……在570年初再次揮師渡過多瑙河。提比略和波努斯竭盡全力,才將敵人趕了回去,但捍衛意大利的寶貴機會卻已經喪失。」

《柔然帝國傳奇》第144頁:「不久後,室點密就去世了,其子玷厥繼位,號稱達頭可汗(Tardus Qaghan),時間大約是在572年。幾乎同時,室點密的姪子、東突厥的木杆可汗也駕崩了,龐大的突厥汗國因而迅速分裂,從此開始了無休無止的內戰。」第149頁:「在波斯人勢不可擋地向西進軍的同時,偏偏又傳來室點密與木杆兩位突厥可汗死亡的消息,查士丁嚇得病情惡化,被迫委政於大臣。提比略……用卑辭厚禮求得波斯人的停戰,圖謀先集中力量征服阿瓦爾人,……574年,他採取魯莽的行動,親自率軍渡過多瑙河,直撲阿瓦爾可汗庭。伯顏可汗誘敵深入,採用兩翼包抄戰術,對拜占庭軍隊取得了壓倒性優勢。」第150頁~第151頁:「……提比略二世。新君登基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與來訪的阿瓦爾使團達成協議,以歲賜8萬索利得金幣(相當於365公斤黃金)的條件,與伯顏可汗締結新的合約。……拜占庭人花費大量財力和物力,改善了與阿瓦爾人的關係,但也因此得罪了阿瓦爾人的宿敵突厥人。……很快,西突厥軍隊就真的出現在歐洲。原先附屬於阿瓦爾人的吳提吾爾酋長阿那蓋(Anagai,……)叛變伯顏,投入達頭的懷抱,引導突厥軍隊襲擊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拜占庭屬地,同時也對阿瓦爾汗國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共同的敵人促進了雙邊的友誼。突厥人的來襲,使提比略和伯顏決心加強合作。兩位君主組成聯軍,原本準備到伏爾加河流域去抗擊突厥人,但因波斯人在575年入侵小亞細亞,……他們被迫轉向東南方進軍,與波斯人在梅利泰內(Melitene,土耳其馬拉蒂亞)展開會戰。」第153頁:「拜占庭與阿瓦爾聯軍不肯放棄追擊的良機,很快推進到裏海西岸,次年又蹂躪了底格里斯河兩岸,……短短3年之內,阿瓦爾汗國與拜占庭人和解,攜手取得波斯戰爭的勝利,再加上突厥人在克里米亞的要塞下損兵折將,無奈地撤回亞洲,伯顏可汗的統治得到空前的鞏固。這一新興帝國的版圖現已基本穩定,易北河、多瑙河、黑海與伏爾加河等四大水系組成它的天然邊界」

《可薩突厥》第11頁:「阿瓦爾人在短短的十多年間,迅速從北高加索地區遷徙到中歐,說明來自西突厥的壓力很大。西突厥人從6世紀60年代開始,一路追剿阿瓦爾人,很快就來到黑海草原,並占據了北高加索地區。先後征服了伏爾加河下游以西地區的烏古爾人、黑海東岸的翁烏古爾人、亞速海東部的烏提古爾人、北高加索的薩比爾人以及阿蘭人,到576年攻佔拜占庭在刻赤海峽東岸的重鎮博斯普魯斯城(Bosporus)後,突厥人已經控制了北高加索和克里米亞地區。……薩比爾人在此前阿瓦爾人進攻時遭到了重挫,突厥人到來後又一次遭受打擊」第13頁~第14頁:「576年拜占庭使者瓦倫丁第二次率使團出使西突厥……請求續訂查士丁二世經蔡馬庫斯與室點密所訂之條約,敦促突厥迅速與波斯開戰,協助拜占庭共同夾擊波斯。……咄陸設得知使者來意後勃然大怒,責罵羅馬人為騙子。原因是拜占庭皇帝背信棄義,與突厥人的奴隸阿瓦爾人結盟,而且還一直對突厥人隱瞞通往拜占庭的捷徑。在突厥人看來,拜占庭與阿瓦爾人簽約,是難以忍受的對突厥人的敵對行動。……惱怒之下咄陸設對拜占庭使者吼叫:"……我清楚地知道第聶伯河流過哪裡,也知道多瑙河和艾布洛河在哪裡,也知道我的奴隸瓦爾高尼泰(Uarkhonitai,即阿瓦爾人──引者)從哪裡進入羅馬領土。"」

《柔然帝國傳奇》第154頁~第155頁:「578年,年邁的查士丁終於在病痛中逝世。與此同時,十萬斯克拉文人突然渡過多瑙河,向拜占庭領土發動進攻。這一事件的導火索正是阿瓦爾汗國的擴張。……因為拜占庭軍隊難以擊退南下的斯克拉文人,提比略只得向阿瓦爾人求援。……伯顏……立即帶領6萬騎兵,坐著拜占庭貨船渡過了自己一直無法逾越的多瑙河。斯克拉文人很快被擊潰,……轉眼一年過去了,伯顏卻仍並沒有回到多瑙河北岸的意思,……在巴爾幹半島上四處搶掠,……逼近了他們早就垂涎三尺的西米翁城。579年,韃吉帖按時來到君士坦丁堡收取歲賜,……但他剛剛滿載而歸,伯顏就把軍隊拉到薩瓦河南岸,準備渡過這條多瑙河的支流」第156頁:「薩瓦河大橋建成後,辛吉杜農在水陸兩面都被阿瓦爾人包圍了,…….不戰而降。接下來,阿瓦爾人在西米翁城的西郊如法炮製,又修建了一座木橋,西米翁便被……完全封鎖」第157頁:「西米翁被圍三年,……582年……阿瓦爾人兵不血刃地開進了他們夢寐以求的西米翁城……整個多瑙河流域都落入了阿瓦爾汗國之手。提比略登時一病不起,幾個月後就駕崩了。……拜占庭皇位被授予……莫里斯(Mauritius)。」

《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上冊第218頁:「皇帝摩里士(582─602年)曾拼命抵抗那聯合的敵人。……摩里士知道斯拉夫人和阿佛爾人的侵入威脅著帝國本身的完整,所以曾限制拉溫那總督軍隊的餉銀,因而觸怒了偉人格列高里;對後者來說,阿佛爾人和斯拉夫人的侵入巴爾幹半島,在和倫巴人侵入意大利相比之下,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

《柔然帝國傳奇》第161頁:「然而,自從583年開始,也就是伯顏智取西米翁城後一年,阿瓦爾君主的名字就不再被史料提起,伯顏是唯一一位我們了解其名字的阿瓦爾可汗。」【靜案,羅三洋此說不確。末代阿瓦爾可汗本名可考,即:凱揚(Kaia或Ka-iam)可汗,降法蘭克後受洗改名為亞伯拉罕(Abraham)。參:余太山《嚈噠史研究》(1986年,齊魯書社,書號:11206‧114)第189頁附注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