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6日撰稿
考諸歷史,匈奴國族名號主要計有4種:
(1)匈奴:*flōŋ-naɦ
(2)扈/邛/玁:*kam
(3)易/狄:*iɛk /*d’iek
(4)丁零/鐵勒:*teːŋ-riːŋ/*tʰiet-lək
究竟彼等字義、原音為何?
預備知識請先參閱〈狄族與匈奴起源試探〉、〈【筆記】柔然音義蠡測〉、〈何以匈奴:另一個「中國」〉、〈莫何考(3):冒頓單于名號音義蠡測〉、〈歐亞大陸的突厥化〉、〈天字的匈奴語發音(附:單于的字義蠡測)〉等文,此不贅。
前言、匈奴本部簡史:
匈奴原係匈戎,至虞末夏初稱有扈氏,地接冀南豫北,為華夏大聯盟成員,竊疑為四岳之一。有扈氏不服夏后氏以天下為私家,戰敗北逃燕地,改稱有易氏,易即狄。有易氏又遭遇先商的挑戰,失利西走晉地為邛方。邛方延至西周仍見於史冊,名喚玁狁。商末周初,一批外族與邛方、玁狁混合、同化,形成狄化的赤狄;商末周初有一支赤狄北進西伯利亞的南部地區成為丁零,留在本土的另一支赤狄則在戰國時期已向西北遷徙至陝北、陝東。玁狁在秦代為匈奴,經始皇帝遣兵所逐,喪河南地(河套一帶),幾盡覆亡。冒頓單于中興其國於大漠翰海,完全轉型為游牧行國。漢代匈奴因外戰與內亂,終於分裂為北匈奴與南匈奴2部。北匈奴因鮮卑勢盛所迫,西向轉進內亞,第一波遷徙歐俄草原者為北匈奴主力部Hun人帝國,第二波遷徙者則為其留守部悅般國。愚又疑丁零、赤狄等種落於柔然末年轉成突厥,抗覆蠕蠕國;北匈奴留守部悅般國為避新興之突厥汗國,亦繼往西奔,冒號柔然(Avar),西史稱之曰假阿瓦爾(Pseudo Avares)汗國;但*flōŋ (匈/首善之國)與Avar(柔然/光明)2字皆係本字*abrag(h)(心輪)的派生字,故悅般國自作柔然,雖冒亦不冒。Hun人帝國崩潰後,陸續吸納古斯諸部、斯拉夫人,演化為中世紀的保加爾人和現代的保加利亞國;Avar人遭法蘭克帝國和保加利亞人摧折後,部分遺民則移居高加索山區,迄今未絕;突厥汗國的後裔當中,最著名者乃現代的土耳其。
匈奴國族名號4種釋義:
一、首善之國(匈奴語*flōŋ,上古漢語對音字「匈」)
匈奴一詞,前匈後奴。
匈音*flōŋ,其原始文化概念可能起於「心臟」位居「胸部」之處,取資於一個極為遠古的文化背景,可能和薩滿思維看待心臟的獨到見解有關。予以為此字古誼係指人體脈輪系統中之心輪,該字的遠古匈奴語發音,余試擬構作*abrag(h)。斯字後來發生了自然的音律變化,在匈奴語中產生一些略有差異的讀法,並由1個始源字分化為數個後起字群,衍生出:胸部、光明、蠕動、首善(心為身主)、領袖、皇姓等新字和衍義。在秦漢時期,相關匈奴字的漢語對音字計開「匈*flōŋ/攣*vlān /蘢*vlōŋ /龍*b•roŋ /允*lunʔ/狁*lunʔ」等是。
至於奴音*naɦ,意思不詳,待考。
二、人(匈奴語*kam,上古漢語對音字「玁」)
玁狁一詞,前玁後狁。
狁字即匈。
至若玁字,大戰於甘之甘、邛方之邛、玁狁之玁,其匈奴語音皆為*kam,意思為「人」,參劉學銚《鮮卑史論》(1994年8月,南天書局,ISBN:9789576382529)第7葉~第8葉:「……『胡』者乃匈奴之自稱,然則『胡』者其義為何?孤鹿姑單于既自稱匈奴為胡,顯見『胡』者或為純然之音譯,當無醜惡或輕衊之義,近人多有主張『胡』者乃匈奴語『人』之義,如李師符桐於講授『邊疆歷史』時,即主此說,並以今之蒙古語『人』之讀音若『胡』;而力主此說且舉出具體論據者,當推稍早之馮家昇氏,馮氏引諸烏拉阿爾泰語族(Ural-Altaic Language Family)語為例證,如:
突厥語系中土爾其語稱『人』曰Kun, Kunen
匈牙利語稱『人』曰Kun
Woghul語稱『人』曰Kum,Khum.
蒙古喀爾喀語稱『人』曰Kun
蒙古喀爾瑪克語稱『人』曰Kun,Ku
蒙古達斡爾語稱『人』曰Khun, Ku
蒙古布里雅特語稱『人』曰Khung, Kung, Kun.」
靜案,檢索韻典網(網址:http://ytenx.org/)與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胡」字之上古漢語擬音如下:
鄭張尚芳系統:*ɡaː
王力系統:*ɣa
周法高系統:*ɡaɣ
李方桂系統:*gag
李說、馮說「胡義為人」或可從。惟相較於漢語胡字(*ɡaː/*ɣa/*ɡaɣ/*gag),北族諸字Kun/ Kunen/ Kum/Khum/Khun/Ku/Khung/Kung等發音與*kam(扈/甘/邛/玁)字更合符節,可知匈奴古代習見之國族自稱*kam,其意義乃「人」無疑。*kam之外,實非人也。
三、大河(匈奴語*idilk,上古漢語對音字「易」)
易古音* iɛk,狄古音*d’iek,即中世紀之突厥Turk(單數)、Turkut(複數),現代之土耳其Turk。其字義為「河流」,參劉義棠《突回研究》(1990年1月,經世書局)第289葉~第291葉:「(6)Til 沙畹曰:『至若回紇(Ogor,Ouigour按後者為法文之寫法),原為鐵勒之一部,其所居之水,Théophylacte未曾明著其為何水,蓋其所誌之Til,乃為ätil(棠按:亦有作etil者)或itil一字之轉,此言『河』也。馬迦特(Marquart)以為此水即Tola,……此亦正符合作者所稱字詞首起元音省略之規則,故鐵勒部落突回人之itil,ätil,etil省音作til,原義為『河』,Marqu-art認為係土拉河,隋書鐵勒傳作阿得水,張星烺考證曰:『……阿得水即今之窩爾加河。突厥人稱窩爾加(Volga)河為阿得耳河,或亦得爾(Atil,Itil)河,華言江河也。……』……既然突回族人所稱ätil、itil、til義為『江河』,則任何江河皆可稱之,更無論其為Tola河、Volga河矣。隋書所載裏海西北諸部落,康國(Samarkand)北傍阿得水者,固為Volga河,而Marquart以回紇所居之Til為Tola河,亦並不謬誤。作者認為即『鐵勒』以及更早之『丁零』及『狄』之稱,亦正因其逐水草傍河遷徙而得名,同為Til之漢譯;『鐵勒』(Til)者,傍河而居之人民也。」
靜案,易古音* iɛk,狄古音*d’iek,率皆漢語對音;古匈奴語本字發音應可校正為:易* idilk、狄*dilk。進入中世時期,分化為2個字,一是突厥語的國族自稱,音轉為Turk;二是突厥、回紇等語的「河」字,佚失末尾的k輔音,成為itil(對照:易)或til(對照:狄),斯字本誼乃「大河」無疑。但「丁零」、「鐵勒」之擬音為匈奴語之天(*traːŋril)字,並非河(* idilk/*dilk)字,此須辨明。
四、天(匈奴語*traːŋril,上古漢語對音字「丁零」)
丁零古音,檢索韻典網、漢字古今音資料庫,該字上古漢語擬音如下:
鄭張尚芳系統:*teːŋ-riːŋ
王力系統:*tʰiet-lək
周法高系統:*tʰet-lək
李方桂系統:*thit-lək
鐵勒古音,檢索漢字古今音資料庫,該字隋唐漢語擬音如下:
王力系統:*tʰiet-lək
周法高系統:*tʰiɛt-lək
李方桂系統:*thiet-lək
陳新雄系統:*tʰiet-lək
無論是丁零的先秦對音,還是鐵勒的隋唐對音,都與上古的匈奴語*traːŋril(天)字相仿,而顯不同於河(*idilk/*dilk)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