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8日撰稿
五、時政記演變通敘
中國自秦王稱帝伊始,轉由人君勉強承擔起上蒼疏通天地、頒曆授政的重責大任,三代大史秉筆直書的遺風也肇造對皇帝諏諫錄諡的慣例,先是形成起居注,後又輔以時政記,奠定華人社會重視歷史的優良傳統。承而從古到今,發展出極為縝密的史料撰錄方法,時政記制度自為其中佼佼者,從中古時期的(武)周朝,到現代的中華民國,時政記約已經歷一千年的制度演變。
古人設置時政記的原意,在紀錄政府中樞的決策過程與祕辛,補充起居注官無法參與機密會議的缺點,尤其是平常人所無法參與的機密會談,俾讓政府施政過程中之折衝、腹案與原委,無所遁遺。時政記設計之初,在本質上可謂係一種會議紀錄,也是國史修撰的基礎程序,官方多責成專人或機構錄寫,定期按月、季抄送史閣保存,具有唯一性、機密性與時效性,是國史修撰上非常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時政記雖然重要,但限於保密和政潮等因素的干擾,歷史上其存續情況較不穩定,時興時罷。時政記制度的運作流程,自武周至民國有過幾次重要的改變,表解如次:
時代
|
撰寫者
|
典藏者
|
著作名稱
|
|
武周、李唐
|
宰相
|
史館
|
時政記
|
|
五代末期
|
宰相(中書省)、
樞密院直學士(樞密院)
|
史館
|
時政記
|
|
宋朝
|
中書省和樞密院的時政記房
|
國史館(院)
|
時政記、送史館事件
|
|
金朝
|
編修官員
|
國史館
|
日錄
|
|
元朝
|
中書省時政科
|
國史院
|
時政記
|
|
明朝
|
各級政府
|
各級政府
|
欽錄簿(洪武朝)
|
|
文史館
|
無(時政記似未及成編)
|
時政記(建文朝)
|
||
在京各衙門
|
史館(幾無設置)
|
六曹章奏(萬曆朝)
|
||
清朝
|
無
|
無
|
清朝無時政記
|
|
中華民國
|
1947/01/20~1947/10/07
|
國史館徵校處時政科
|
國史館徵校處時政科
|
時政記
|
1947/10/08~1949/11/29
|
國史館徵校處實錄科
|
國史館徵校處實錄科
|
中華民國時政記
|
從上表可以明確看出,原本武周、唐代所規劃的時政記是由執政的高階官員來進行撰寫,以提供政府施政的第一手史料。不過限於保密、公務繁忙等因素,在宋代首度發生轉變,改由政府中的中階官員來進行撰寫,史料提供者的層級降低。到了元朝時期出現第2次轉變,中原傳統史學受到蒙古人政治體制(含蒙古史學傳統)的衝擊,時政記的功能產生轉向,不再純以提供史料、服務史學為目的,而改以提供檔案、協助公部門調卷為目的。第3次轉變在明、清兩代,由於檔案制度的競爭,以及專制皇權的發達,時政記制度走向萎縮,近乎消失。
中華民國成立後,時政記制度仍舊沉寂了一陣子,直到中日戰爭激起文化救國的思維,該制度方得以復興。復興時政記制度的主要推手為張繼、朱希祖和金毓黻,在他們的設計下時政記又發生第4次轉變。時政記在實務上不再由一線施政的行政官員負責撰寫,而完全改由局外二線的史館人員總其文責。另外,古代時政記的資料是根據政府官員的記述和公牘,來源是內生的;現代時政記的資料則主要是取自行政院新聞局新聞會報,性質上較偏屬於記者的報導,所本是外生的。職是之故,現代的時政記在撰寫者和史料來源這兩方面,都出現了大幅度的變化,而成為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官方史學的一個顯著特徵。
歷來時政記的保存狀況非常不理想,多因秘不外宣而缺乏民間傳鈔本,導致正本毀棄於戰火中即無從挽回,殊為可歎。古代時政記流傳到今天的文本只有1部宋代的《建炎時政記》而已,該書也並非例行性的常規著作,而僅是李綱在逃難之餘所作的事後追記。因此,南京國史館所撰《中華民國時政記》的稿件擁有極大的歷史意義,或乃我國第2部仍有實體文字存世的時政記;雖因國共戰事致使中斷編輯,然由於展現了時政記制度延續到現代的生命力,故其在文化上依舊具有無法估量的豐富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