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台灣閩南語「我」音初蠡(1)

系列文《[1]、2

2018年11月3日撰稿
上週致力探討單于的字義,到了107年10月31日,滿以為單于的「單(漢語對音djan,還原匈奴語djar)」可以對應到突厥如尼文的「toñ,第一個」,「于(*ɢʷa)」可以對應到上古東亞太平洋語言的某一強勢外來詞「egʷe,我」,不過很可惜這個臆測是錯誤的。因為後來沿用單于官稱的突厥人仍然是發targa的音,絲毫沒有把djar的r音改發為n音的跡象;而若附加第一人稱我的意思在單于的字義中,也無法與文獻學中有關「象天單于然、廣大之貌」的記載相容。於理不合,只能放棄。

不過與妻討論的過程中,倒偶然覺得有另外一種可能,是關於台灣使用的閩南語第一人稱的問題。吳安其《亞歐語言基本詞比較研究:卷一(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1月)第27頁談到東亞太平洋語言遠古語言第一人稱代詞時指出:「*mi可能是早期印歐語中更普通的第一人稱代詞,因某一強勢方言帶來的egʷe的擴散使之失去作為主格的資格。……東亞太平洋語言分屬於阿爾泰、南島、漢藏和南亞四個語系,算上北亞的楚克奇─堪察加語系的語言,其第一人稱代詞單數(或複數)的詞源可以歸為幾大類…..1)  *ŋa、*ɢʷa和*go :藏文、巴爾蒂語、那加語南桑亞方言(Namsangia)ŋa,緬文ŋaa2。……漢語*ŋa-r(我),*-r為複數後綴,"吾"*ŋa見於春秋時代的書面語。」

簡言之,遠古時期東亞太平洋語言第一人稱,「我」這個字是*egʷe,後續在不同的語種中變化為*ŋa、*ɢʷa和*go等3種晚期型態。在漢語中走的是*ŋa這種型態,大約在商代的語言裡*ŋa是單數詞,指我自己一個人,其相應的方塊字是「吾」;*ŋa-r是複數詞,商人受有部分阿爾泰貴族的影響,*ŋa加上了代表多數的-r後綴音,成為了*ŋa-r,指我們這些人(2個人或更多人),其相應的方塊字是「我」。到了周代或西漢的某個時候,*ŋa-r(我)的複數意義消失,轉變成單數意義,無論是*ŋa(吾)還是*ŋa-r(我)都變成了單數詞,都指自己一個人,變成了同義詞,不再具備數詞詞類變化的功能了。

惟這種複數尾綴的用法,卻保留在現代台灣使用的閩南語。由於我不懂正規的閩南語標音法和文白讀之別,尤其是不知道該如何標記聲調,所以下面只能用拉丁字母隨意地記錄一下我自己所知的閩南語發音:
(1)我(單數詞):wa(我)、wu-n或wa-n(我,阮)
(2)我(複數詞):la-n(我們,咱)、wu-n或wa-n(我們,阮)

跟大約商代時期的用法做比較:
(a)我(單數詞):*ŋa(吾)
(b)我(複數詞):*ŋa-r(我)

可以看到,台灣通行的閩南語保留了古老的阿爾泰貴族帶來的複數型態:-r,演變為-n。查E. G. Pulleyblank《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潘悟雲、徐文堪合譯, 2008年1月,中華書局,ISBN:9787101022254)第183葉:「單于這個詞沒有消失。我們能夠從突厥語、蒙古語,甚至更西面的tarqan、tarxan的來源上找到這個詞。這是具有蒙古語複數形式-t(tarqat)的稱號之一,……這個詞的最早來源無疑是匈奴語。兩者在發音上很對得上。漢語用-n來代替外語的-r是很有規律性的。」Pulleyblank談的是周秦漢語對於外語的對音規則有外部語言-r內轉為-n的現象,這個現象也許在閩南語的前身語言內部也自行發生過。

現代漢語(台灣通行的國語)又是如何發出我字的單複數詞的音呢?一樣,忽略聲調的話:
(甲)我(單數詞):wo(我)、u(吾)
(乙)我(複數詞):wo-mən(我-們)、u-mən(吾-們

看起來現代國語的-mən(-們)實際上可視同是古代阿爾泰貴族用語複數後綴-r(中世-n)的歷史連續體,詞類變化的用法依舊保存了下來。即使複數詞*ŋa-r(我)字不再具有複數的功能,複數後綴的構詞辦法還是頑強地透過-mən(-們)字的舊瓶新衣遊憩至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