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台灣閩南語「我」音初蠡(2)

系列文《1、[2]》

2018年11月04日撰稿
現代台灣通行的閩南語,第一人稱「我」的發音,包含了自古以來的單數型與複數型構詞法。不過時代上是否只能夠上追至元代(受北族蒙古人的外生影響)?抑或真能遠溯至先秦(繼承遠古阿爾泰用法的內生傳統)?此前已整理了些第一人稱的歷史發音資料,茲先略為排比一下:

(1)遠古
東亞太平洋語言第一人稱:*egʷe

(2)商~周(春秋)
我(單數詞):*ŋa(吾)
我(複數詞):*ŋa-r(我)

(3)漢
我(單數詞):*ŋa(吾)、*ŋa-r(我)
我(複數詞):
漢語漸用-n來代替外語的-r
*ŋa-r(我)漸由複數詞轉為單數詞

(4-1)現代台灣(2018年)使用的閩南語
我(單數詞):wa(我)、wu-n或wa-n(我,阮)
我(複數詞):la-n(我,咱)、wu-n或wa-n(我們,阮)

(4-2)現代台灣(2018年)使用的國語
我(單數詞):wo(我)、u(吾)
我(複數詞):wo-mən(我-們)、u-mən(吾-們)

由於閩南語大約是在唐代中後葉開始從中原南下分化的,所以:
(a)如果-mən後綴形式是元代以後才出現於漢語中,那麼現行國語的-mən就與-n˂-r的上古形式無關,而是近世接受蒙古語的新影響──縱然兩者的模樣的確是非常像。
(b)但若-mən後綴形式是晉、唐以前就出現於漢語中,則現代國語的-mən就很可能是-mən ˂-n˂-r的歷史連續體。

李崇興、祖生利、丁勇(合著)《元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ISBN:9787544424233)第137頁:「中古蒙古語裡名詞等常見的複數附加成分有-d、-ud/üd、-s、-n、-nar/-ner等,如noya-d(官人每)、ǰarli-ud(聖旨)、ėlč’i-n(使臣每)、süme-s(寺院)。……漢語複數詞尾"們"約產生於唐代,初或寫作"弭"、"彌"、"偉",宋代有"懑"、"瞞"、"門"等形,元代一般寫作"每"。但元代漢語複數詞尾"每"與中古蒙古語複數附加成分並不對等,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前者只限於指人的名詞和人稱代詞,而後者則不僅用於全體名詞和部分代詞,還用於形容詞、數詞、形動詞,甚至動詞、副詞、後置詞等。」第158頁:「由於中古蒙古語代詞系統與元代漢語代詞系統差異很大,非一一對應,因此白話譯文在對譯蒙古語代詞時,采用了一些變通的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以漢語固有的代詞去對譯蒙古語代詞的詞幹(主格)形式。如用"我"對譯蒙古語第一人稱代詞單數形式bi,用"我每"、"俺/俺每"、"咱/咱每"對譯蒙古語的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形式ba、bida」

從上述《元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引文來看,漢語複數詞尾在元朝之前早就已經出現,發音上類似-mən,方塊字是「弭(唐代)、門(宋代)、每(元代)」,元代漢語的每(-mən)字是漢語固有的傳統用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古蒙古語第一人稱(主格)的單數為bi,複數為ba/bida,其複數詞尾端的a音與漢語的-mən在發音上差異很大;蒙古語的複數構詞法種類也較多,包括了-d、-ud/üd、-s、-n、-nar/-ner等用法,與漢語簡單的一種-mən後綴亦無法一一對應到。

《元代漢語語法研究》書裡所透露的新材料,利用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檢出唐音(中古音-王力系統),以及透過韻典網(網址:http://ytenx.org/)檢出宋音(廣韻-王力系統)。再將這些新的發音資訊,補進吳安其、蒲立本交給我們的既有材料裡,可擴充現代國語/閩南語的第一人稱其歷史發音:

(1)遠古
東亞太平洋語言第一人稱:*egʷe

(2)商~周(春秋)
我(單數詞):*ŋa(吾)
我(複數詞):*ŋa-r(我)

(3)漢
我(單數詞):*ŋa(吾)、*ŋa-r(我)
我(複數詞):-r後綴 → -n後綴
漢語漸用-n來代替外語的-r
*ŋa-r(我)漸由複數詞轉為單數詞

(4)唐
我(單數詞):
我(複數詞):-弭(-mǐe)/-彌(-mǐe)/-偉(-ɣǐwəi)

(5)宋
我(單數詞):
我(複數詞):-懑(-manX)、-瞞(-man)、-門(-mwon)

(6)元
我(單數詞):
我(複數詞):-每

(7-1)現代台灣(20世紀中葉~21世紀初)使用的國語
我(單數詞):wo(我)、u(吾)
我(複數詞):wo-mən(我-們)、u-mən(吾-們)

(7-2)現代台灣(20世紀中葉~21世紀初)使用的閩南語
我(單數詞):wa(我)、wu-n或wa-n(我,阮)
我(複數詞):la-n(我,咱)、wu-n或wa-n(我們,阮)

看起來現代閩南語第一人稱複數構詞法的-n後綴,確實是來自-n˂-r的固有傳統(漢代的-n˂商代的-r),並在中世(魏晉南北朝)逐漸與漢語權威方言產生了分化。漢語權威方言在唐代則出現了-mǐe˂-n˂-r的新變化,這個新變化一直延伸到現代國語中的-mən(們)。至於閩南語的前身方言則仍維持-n˂-r的舊形式,並持續保留到現代的閩南語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