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4日撰稿
貫那之「那」(灌奴之「奴」)、徐那伐之「那」(新羅之「羅」)、任那之「那」(加羅之「羅」)、倭奴之「奴」、狗奴之「奴」、匈奴之「奴」,這些環渤海、黃海、日本海的古代部族國家,他們的字尾發音「那/奴/羅」究竟意何所指?此即為令人引勝而不勝的著名難題,是謂「那」問題。
壹、薄姑、夫餘、高句麗之先後淵源
一、夫餘
史料中記載夫餘國,早在司馬遷《史記》中即已有之。查《史記》貨殖列傳:「夫燕亦勃、碣之閒一都會也。南通齊、趙,東北邊胡。上谷至遼東,地踔遠,人民希,數被寇,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有魚鹽棗栗之饒。北鄰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
夫餘、扶餘乃一國多譯,又別有罕譯寫作:鳧臾、浮渝。楊軍《夫餘史研究》(2012年1月,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37130)第110面:「夫餘作為少數民族語辭,在中朝古籍中都存在不同的漢字譯寫方式,最為常見的是“扶餘”,在朝鮮古籍中,這種譯寫方式比“夫餘”更為常見。有的學者根據《字彙補》“鳧臾,東方國名。即夫餘也”,認為夫餘的另一種譯寫是“鳧臾”。【靜案,楊書原著頁下注2,該說出處為:張博泉〈夫餘史地叢說〉,《社會科學輯刊》1981年第6期】在《舊唐書》中,夫餘也寫作“浮渝”。」
二、夫餘之先:薄姑
楊軍《夫餘史研究》(2012年1月,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37130)第114面:「關於夫餘之“夫”的讀音,李德山的觀點值得我們重視:夫餘之“夫”有兩音,1,甫無切,非母;2,防無切,奉母。但上古沒有“非敷奉微”等輕唇音,輕唇音是後來從重唇音“幫滂並明”分化出來的。“幫滂並明”四個聲母演變到現在普通話中的聲母,除並母小有變化外,其它三個基本上都保留了原來的音值。據此推知,“夫”字古音必讀如蒲如薄。【靜案,楊書原著頁下注2,前引出處為:李德山〈夫餘起源新論〉,《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2期】」
徐中舒《先秦史十講》(2009年7月,中華書局,ISBN:9787101065756)第83頁:「周公東征,經過歷時三年的長期戰鬥,給商的殘餘勢力以殲滅性的打擊,擊潰了商的三百六十夫,……迫使商族進行大規模的遷徙。遷徙的方向,南北都有。……薄姑即蒲姑,他們原住山東半島,是齊國的先住民。蒲姑既遷,才有姜太公的建國。《左傳》昭公二十年,談到齊地的歷史時說,“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 蒲始【靜案,姑,原文錯植作始】」遷到了什麼地方?看來是越過了渤海,遷到了遼東半島以至朝鮮境內。……」第84頁:「蒲姑北遷即後來的夫餘,夫餘即蒲姑的對音。餘和姑是魚部疊字,夫、蒲古音讀相同。」
三、夫餘之後:豆莫婁、卒本夫餘(高句麗)、伯濟(百濟)
夫餘種族,除其本支夫餘國外,還另外衍生出旁支高句麗國。《後漢書》卷85東夷列傳第75:「高句驪,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隨而為居。少田業,力作不足以自資,故其俗節於飲食,而好修宮室。東夷相傳以為夫餘別種,故言語法則多同,而跪拜曳一腳,行步皆走。」
至若夫餘種族之起源為何?史籍、學界多語焉不詳。惟徐中舒大膽指明乃薄姑國之後。徐中舒《先秦史十講》(ISBN:9787101065756)第84頁分析指出商末、周初的「薄姑國」避難北遷,成為後來的「夫餘國」,其立論是基於漢語聲韻學而來。但薄姑國之先,又竟為誰?莫可考追,只能泛泛謂屬東夷古族、阿爾泰古族云云,未審其詳。
貳、薄姑、夫餘之本語發音擬構
既承徐中舒《先秦史十講》薄姑、夫餘相續說,則可以再利用一些比較語言學材料對徐說做更精密地彌縫。夫餘國大抵是在戰國末期即已有立國的紀錄並載諸漢文史乘,故其發音可以當時之漢語古音來擬構。戰國末期至西漢初葉的漢語發音,尚離漢語上古音不遠,故而可以檢索各家上古音系統資料庫所得上古漢語對音回推夫餘語本音。薄姑國大約是商末周初革命時期的古國,也載諸漢文史乘,其發音亦勉強可套用上古漢語對音去回推夫餘語本音。
檢索韻典網(網址:http://ytenx.org/)以及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可得相關國名的上古漢語對音如下:
一、薄姑
(1)鄭張尚芳系統:*baːɡ-kaː
(2)高本漢系統:*bʰɑk-ko
(3)王力系統:*buak-ka
(4)董同龢系統:*bʰuɑk-kɑɡ
(5)周法高系統:*bwak-kaɣ
(6)李方桂系統:*bak-kag
二、夫餘
(1)鄭張尚芳系統:*pa-la或*ba-la
(2)高本漢系統:*bʰi̯wo-di̯o或pi̯wo-di̯o
(3)王力系統:*bǐwa-ʎǐa或pǐwa-ʎǐa
(4)董同龢系統:*bʰjuaɡ-djaɡ或pjuaɡ-djaɡ
(5)周法高系統:*bjwaɣ-riaɣ或pjwaɣ-riaɣ
(6)李方桂系統:*bjag-rag或pjag-rag
鑒於夫餘王又見稱夫餘單于,而夫餘別種5部依余太山見解有源出匈奴族者,愚得仿效先賢亦大膽推定一次,薄姑、夫餘、高句麗貫那(灌奴)部俱為匈奴種,則「薄姑」、「夫餘」之對音漢字,彼本族語實或為「匈奴」一字之譯介。
復勘匈奴語中「匈奴」一字發音為:
單數型:*(a)braŋ
複數型:*(a)braŋ-nar
可據而推定擬構:
薄姑:
單數型:*b(r)ak或*b(r)agh
夫餘:
複數型:*b(r)ag(h)-lar或*p(r)ag(h)-lar
至於高句麗5部之1的貫那(灌奴)部,其部名則當另源自匈奴語「人(*kam)」字。
參、關於古代漢字紀錄中,外國部族譯名時選字上和還原其發音上的假設
古代漢字紀錄中,紀載了不少的外國部族譯名。這些譯名是使用方塊字來表記,選字的時候應該是有著一套公式化的選字邏輯。而在還原相關譯名其本族的發音上,又該如何作擬音和校正呢?
我的假設是,上古韓語跟上古日語,由於最初並沒有諺文跟假名,所以一開始無法用本族文字做紀錄。那麼,他們使用漢字紀錄的時候,必須尊重漢字本來的發音跟意思。遇到像是國號的時候,能夠兼具音義最好,不能的時候,就必須尊重漢人官方的定名權威。像是「倭」,明顯是貶義,可以確認其上古發音是按照上古漢語的念法去強行紀錄上古日語的講法,反之則不行,因為沒有人會想自曝其短(倭的意思是矮人,隱喻低人一等)。
從而,不必太過刻意去強行完全參照日本官方和民間所流傳的日式古訓古音。因為,漢文紀錄遠遠早於日韓文字,甚至韓國的古代「書記」,以及日本的《日本書記》,都是抄引《史記》、《漢書》的內容。像是「夫餘」國號在《史記》也有紀錄,因此「夫餘」是漢人的官方譯名,只能是音譯,畢竟「夫餘」是無意義或者是貶義的(意思是:剩下的人),在意思上不會是該民族自豪的自稱,而只能是音譯上該民族發音的漢語對音。日本如果古訓「和」字的發音為「yamato」,應該亦是後起的現象。畢竟按照上古漢語對音,「和」字應該是發「*gol」的音,而且「倭」、「和」2字相通,「倭」又常加「奴」結尾,合理研判「倭奴」在古代日語的發音上就是「*gol-nar」,表示族群是自稱「鬼(**kulʔ)方」,但用了匈奴化名詞複數型的「-nar」字尾變化來作為國族名號使用。
肆、倭奴國和狗奴國之分族定性
經過前述的大膽推定,再進一步冒險估斷的話,能夠認為作為匈奴始祖的遠古「匈戎」發展到虞末夏初的「有扈氏」,有扈氏在「甘之戰」敗績於夏朝後,有扈氏部落集團分裂,一部分北走到冀北成為「有易氏」或「河伯國」、「河宗氏」,另一部分則留在本土附近成為「薄姑國」。「薄姑國」在商末已追隨商朝發展成為東方強邦,在周初三監大亂中為周朝所敗,北向遠走成為「夫餘國」。「薄姑國」在商末失利時,除了北向逃遁外,不排除也有東向渡海進入韓半島南方沿海、九州沿海的可能性,分別成為任那諸國、狗奴(*kuwX-nar)國的先民。
在思考韓國起源的問題時,以及研究古代日本史的時候,可以找到字尾發音頗類似的地名、部族號或國號,似乎會具有雷同的文化淵源。可以推想:任-那(加-羅),徐-那(新-羅,徐-羅(伐)),狗-奴(大和王朝)似乎都是早期狄人(顧國或薄姑國離散往海洋逃亡者)或鬼方人(九侯的後裔渡海赴九州者)的後代。又像是高句麗有兄系職官,大和王朝則有兄名王(山背大兄王,押坂彥人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更暗示了古代日、韓之人應該是有著同族分化成多個分支種族的痕跡在。
高句麗5部有4部部名是以「奴」音作結尾,跟匈奴的「奴」乃一樣的狀況。而有時候「奴」又記作「那」、「羅」,比方說:(1)任那(加羅)、(2)徐那伐(新羅)、(3)貫那(灌奴)。因此也可以將「奴」、「那」、「羅」等3字都視作相同的語尾變化,可合理猜測在古代韓語裡面都是-nar或-lar語尾,屬於外來語進入韓語的影響,原本是匈奴語中名詞複數型的用法。
再者,比較一下古代韓語的2個地名,徐那伐、達句伐(大邱以前叫做達句伐),可以感覺到「伐」字應該是另一個字(可能韓語古代本身的文法,也可能是古代韓語借用北族語*beg的外來語用法)。所以若將「徐那伐」拆解成「徐那+伐」,則「徐那」的字尾「那」就又可以挑出來作比較,「奴/那/羅」,這3方塊字所表記的應該是北族語文法-nar或-lar進入古代韓語後所代表的發音。
日本上古時期的倭奴,狗奴,兩大王國,可能也是用類似的構詞法:
(1)在上古漢語的發音,倭是*qoːl或*qoːlʔ或*qrol,狗是*kuwX
(2)倭(出雲王朝)應該是匈奴化的鬼(貴)方,有一部分人移民到九州北部,本州西部和中部,最後被大和王朝擊敗和禪代
(3)狗奴應該是匈奴親緣部落移民到九州南部
鑒於能夠跟倭奴(邪馬台)爭國的大和王朝,基本只能與同時期爭雄的狗奴國作匹配,所以能夠大膽猜測現代天皇祖先最可能是狗奴(*kuwX-nar)國王族的後代。
同樣是在秦末漢初的時段,對於華夏外交官而言,見多識廣的他們不會不知道東方的狗奴人與西方的犬戎人似乎有著相似性,所以在翻譯命名上賦予了很類似的發音和字義特徵:
(1)匈奴親緣部落在陝西,於東周-秦之際,是翻譯叫做犬(kʰʷeːnʔ)戎(可擬構調整作*kan-nar)。
(2)九州島南部的未知部族,於漢代之頃,是翻譯叫做狗(*kuwX)奴(亦可擬構調整作*kan-nar)。
重新再整理的話,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1)鬼(貴)方 > 九侯 > 倭奴國(出雲朝、邪馬台女王國) > 出雲國造
商末,九侯(鬼方)被商紂王殺害,可能有一部分逃亡北九州,變成倭奴國(邪馬台國,出雲王朝)。他們逃往北九州之前,可能先遷入長江下游沿岸地帶,從而在西漢時期留下了荊地(楚國末期統治範圍在長江下游,而非中游)有鬼方人的傳說。之後,才再度轉遷至九州北部,成為倭奴國。事實上可以推測,九州島之所以叫做九州島,極有可能是因為「九」國(鬼方)後裔部落卜居此處,其族名轉化為地名所致,遂名為「九」州島。之後,再沿著日本的出雲地區(後世稱作中國地方),一路擴張到京都一帶。
(2)蚩尤 > 匈戎 > 有扈 > 雇國(薄姑) > 狗奴國 > 大和王朝
炎帝部落分化出蚩尤部落,蚩尤部落的後裔匈戎部落乃是匈奴遠祖,到了虞末夏初是有扈氏。有扈被夏擊敗,一部分逃往河北是有易氏,一部分臣服夏是雇國(顧國,擬音為*kʷaːs或*ɡʷaːʔ)。商代夏,先討顧國,顧國入商可能是薄姑國。薄姑臣服商,又在商末周初被周擊敗,薄姑北逃變成夫餘。夫餘又衍生高句麗和百濟。至於狗奴國,狗奴國可能是夏末顧國逃亡南九州的一部分人所建,也可能是商末薄姑國亡人的一部分所建。
(3)狗奴國擊敗倭奴國,受禪取得倭奴國全境之後,仍沿用「倭」奴國號但改以「和」字表記
狗奴人他們在漢季已經進入九州南部,成為狗奴國,而與倭奴國爭雄長。最終,狗奴國擊敗倭奴國,逐步征服九州北部(倭奴國早期核心地帶)、本州西部(出雲地區,倭奴國中期核心地帶)、本州京都一帶(倭奴國晚期核心地帶)。在進攻到京都一帶的時候,倭奴國投降,很可能採取了禪讓的形式讓國予狗奴國,狗奴國擴大化成為大和朝廷。這個過程,成為了神武東征的傳說。
「和」之一字在上古漢語鄭張尚芳系統的擬音是「*ɡoːl」,表現了狗奴國繼承倭奴國的受禪本色。因為日本自稱「葦原中國」,可能跟「鬼(*kulʔ)」字的字義為「中央」有關。若按照成吉思汗否決「古兒汗(gurkhan)」號的相關歷史,而「古兒(gur)」似乎意思是「中心」來推敲的話,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何日本本州島的西部,要叫做「中國」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