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關於上古時期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的猜想

2022年09月14日札記
壹、 從各部族遷徙途徑可窺見上古環渤海區域存在一個特殊的文化帶

這幾天研究的感覺,在上古時期,沿著渤海灣有一個文化帶,對後來的東亞和內亞以及日韓影響很大。對於這個文化帶的體認是後設的,當時的人可能自身都沒有感覺到有此一現象存在;但是從後世的眼光來看(亦即我們現代人在21世紀去回望上古歷史的角度來看),通過後設的角度可以觀察得到,進出上古環渤海灣地帶的各部族,在遷徙和戰爭的長程時段作用下,確實影響並形成了東亞、內亞與日、韓的民族文化基礎。

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事例推斷出環渤海灣地區的確存在著一個模模糊糊的文化帶:
一、現代韓國人是夫餘、匈奴等多種民族的混合體。夫餘前身是商代薄姑,位於山東一帶。
二、上古時期,子姓的商人則是從遼東或河北的東部地區進入中原的。
三、有虞氏是從四川轉往山東,再進入四川的。
四、南島民系在上古有一支北支進入華北的東部,然後又遭驅逐,轉復退回華南沿海。

貳、上古環渤海文化帶對於各部族的接納和推斥作用

如果承認歷史上真的有這個文化帶,那麼,環渤海灣區域包括著兩股力量:

一、吸力:
(1)主動吸力:
第一股力量是吸力,吸引各部族進入環渤海灣地帶。吸力尚可細分為主動吸力,例如吸引著有虞氏的東進,也吸引南島北支的北進。

(2)被動吸力:
吸力還包括被動吸力。例如獨目人系統的鬼方。鬼方在中原馳騁的爭戰中敗給商朝,被移封到東方,其後裔輾轉遷徙淮河流域一帶;雖然鬼方人的活動範圍離環渤海灣區域較遠,但考量倭奴(*gol-nar)國很可能是鬼方系的移民為主體,而部落名稱或國家名稱擁有「那/奴(-nar)」後綴的狗奴(*kam-nar)國、任那國、高句麗國5部之1的灌奴部(kuan-na)等都是分布在環繞著渤海北沿延伸出去的環日本海地帶,仍可以將鬼方視作是被吸引到環渤海灣區域的泛化現象。

二、推力:
(1)被動推力:
另一股是推力,並且通常是被動的。被驅逐推出環渤海區域的薄姑人,其後代成為東北亞的夫餘、高句麗、百濟的先聲。南島語系先民的北支南退,也影響了現代南島語族從3大分系演變為4大分系。匈戎先後遭到夏朝、商朝的擠壓,最終改居於內亞並轉型為游牧型態。

(2)主動推力:
例如有虞氏主動由山東出發,將其政經核心移往山西、河南肆行擴張,兼併了陶寺文化的人群。

參、上古環渤海文化帶的功能定性:震盪與增幅

上古環渤海文化帶大約是具體存在過的歷史現象,該文化帶對於各部族的影響是什麼?是成為地著化的中心嗎?還是文化元素互相介接的場域?我們可以斟酌一下有虞氏的發展作為思考的切入點。

有虞氏對於陶寺文化的元素不是全盤接受,而是篩選過後的簡化版本,這個簡化版才成為續後夏、商、周三代所繼承的基底。可以看出,上古環渤海文化震盪地帶,對於有虞氏的進化,具有部分的影響力存在,惟並不具有完全的影響支配性。

由而可知這個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並非文明的核心起源,而是類似一種催化劑或生長激素的作用。除了匈奴可能是起源於該地帶以外,其餘的華夏,日本,韓國,南島,都是在進入環渤海文化帶之前,或離開之後,在別處擁有自身另外的起源中心。亦即環渤海灣文化帶雖有助於各民族在其他地區完善他們各自的地著化進程,但並非具有終局決定性的一處。

也就是說,環渤海灣文化帶的功能定性,並不是地著化的第一起點,也不是文化轉型的搖籃,它更像是一種不穩定態的文化環境。這個文化環境的名稱應該命名為「上古時期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可以震盪、增幅穿行過該地帶的各部族,互相交換一部分的文化元素給其他部族,也讓自身接取一部分其他部族的文化元素。這個震盪增幅的過程不會達到文化轉型的程度,更不會進而產生新的地著化;但此一震盪增幅的潛在效應和反饋母群的影響力卻不容小覷,也能夠對後代子群產生打下暗樁的培底效果。

匈奴可能是起源於該地帶的南段,是在「上古時期環渤海灣文化震盪地帶」初始地著化的部族;然即便是匈奴,也是到了塞外才真正完善了其民族的文化套件,轉型為統一的遊牧行國。商朝猶或可能是起源於該地帶的北段,其狀況亦與匈奴人頗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