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巴克特里亞文獻中的一些北族借詞

2019年03月19日撰稿
初步翻閱Bactria文獻中譯史料,見到一些巴克特里亞語言的拉丁轉寫,感覺是吸納了北族語言的用法,試記備忘。為了行文簡潔,略語如下:
238-N-4:「引文」
表示係【英國】Nicholas Sims-Williams(著),李鳴飛、李豔玲(合譯)《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亞文獻》(2014年12月,蘭州大學出版社,ISBN:9787311046644)上冊,第238頁,署名日期的文書,編號N的第4行:「引文」

一、可汗(合罕)
245-O’-4:「Zhulad,Pidud的khar之面,亦當其他自由民之面他們」
238-N-4:「在Sandaran,Rob之khars的法庭」
238-N-6:「qaghan之tapaghlïgh iltäbir繁華榮耀」
241-Nn-13:「名為Nanan──現在:khagan的稅金和我們應付給領主的款項,我Bay,和我Khay,」

靜案,巴克特里亞語的khar、khars、qaghan與khagan,即北族語言中之「可汗khan(Qakhan)」。

二、俟力(伊兒)
239-N’-3:「qaghan之tapaghlïgh iltäbir繁華榮耀,Rob之khars,Parpaz之主,以及當Khulkhan之面,ïnal tarkhan」
270-W-5:「由我們自由且自願做出,我Hilitber,Bah之子,和我Wurol之子Zard,」

靜案,巴克特里亞語的iltäbir與Hilitber,即北族語言見諸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上的elt(e)b(e)r或eltäbär。實際上是2個字,前面的il(Hili),以及後面的täbir(tber)。
(1)巴克特里亞語的il(Hili),即鮮卑語、突厥語的il或illig,漢語對音為「俟力」,意思是國家。回紇語的el或il,漢語對音為「詰」。在蒙元時期,為蒙古語的il,漢語對音為「伊兒」,由本義的「國家」轉衍為「國家君主的代理人」,可以變化作「中樞攝政」、「方面全權總督」等的意思。
(2)巴克特里亞語的täbir(tber),即北族語言的täbär。字義不明,待查。

三、達干
239-N’-3:「qaghan之tapaghlïgh iltäbir繁華榮耀,Rob之khars,Parpaz之主,以及當Khulkhan之面,ïnal tarkhan」

靜案,巴克特里亞語的tarkhan,即匈奴語的單于(*djarɢʷa)官稱,柔然語的塔寒(tarqan)官稱,以及突厥語、回紇語的達官(tarqan)官稱。

四、菊兒汗(古兒汗)
239-N’-3:「qaghan之tapaghlïgh iltäbir繁華榮耀,Rob之khars,Parpaz之主,以及當Khulkhan之面,ïnal tarkhan」

靜案,巴克特里亞語的Khulkhan,我個人猜測很可能就是西遼所使用的君主稱號菊兒汗(Gurkhan)。

五、伯
217-A-8:「證人(與)(在文件上)加蓋(自己)印章的人之面。(因而,該)聲明是自由且自願的,由(我),Zamod之子Bag-farn,」
247-P’-10:「(和)你Pusk、Bag-mareg之子,你們的家族人稱Gaba[liyan],」
270-W-10:「你Wahran,和你Mir,Bek之子,Asp居民,ser之僕們,」
243-Nn’-6:「(那麼此)聲明自由(且)自願地由我做出,我Yoz之子Bay,和我Khay,和我Yoz,和我Wanak,Khwas之子,」

靜案,巴克特里亞語的Bag、Bek、Bay,即:
(1)古代漢語的*braak或*praak(伯,意思是宗族家長、國家的方伯君主、兄弟排序中的長子)
(2)匈奴語的*flōŋ(匈)、*lunʔ(允)或*vlōŋ(蘢),本意與心臟有關,衍義為:胸部、首善之區、皇室姓氏
(3)鮮卑語的Bag(跋、發);突回語言、阿拉伯語或土耳其語的Bek(伯克)、Bey(貝伊),有團體首領的意思。

此字進入巴克特里亞語之後,我猜測, Bag一詞可能帶有戶長、家長、尊敬的意思,而放在人名的前面,如Bag-farn或Bag-mareg;至於Bek與Bay的用法,則較可能僅單純作為人名之用,不過是一個美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