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大臺北的街道鳥

2019年03月15日撰稿
活在當下的感覺,通常轉瞬即逝,不會寫成文字,畢竟並非人人都有著閒情逸致;更關鍵的一點是,當下根本不覺得有什麼,通通都很普通,不是嗎?可在展讀古代基礎史料之時,卻常懷想史遷、希羅多德等人的風采和機運,感嘆為何他們總能剛好執筆紀錄那麼多當時的社會情狀且每臻精要呢?究其原因,應和他們不吝於為現在的自己作註有關。現代史學家頻將眼光放向別人,或者向古人索取書信,或者向今人邀約口訪,反正各色史料一定得文獻回顧個全,倒忘了自己也可以成為現代史的活史料。很多社會氣氛的體悟若未於當日書寫備忘,過個3、5年早就記憶模糊了,何談臨老撰授回憶錄?留供子弟彙編某某先生全集?

本著這種想法,我不妨寫一點自己現在的所見所思。印象中很小的時候,大臺北街道就已經鋪好了柏油,有些地方則代之以水泥糊上。由於人口密集致使路幅較窄,加之路面都屬硬鋪面,所以市區的自然景觀非常少。1990年以前,大臺北郊區的房屋多半是3層或4層樓公寓,1990年~1995年新蓋的房子流行5層公寓,1995年~1998年長到了7層並開始配備電梯。1998年以後開始進化為鋼骨結構的高樓大廈,樓數不拘,自帶警衛室和1樓高挑大廳,儼然一樓一社區。今天各地的住宅區狀況依然,只不過在外環帶或河濱多了些大公園而已,更多的是原來的小片竹林和農田都轉型成樓面和街道。這種富含柏油、水泥、鋼構的都市叢林,幾乎不適合野生動物生長,所以在路上只能看到流浪的貓、狗、老鼠、蜚蠊,以及麻雀。奇怪的是流浪貓、狗、老鼠和蜚蠊的數量委實不多,我認為這和政府固定派人抓捕和消毒無關,更大的因素在於都市環境實在太不自然了。即使是老鼠與蜚蠊,也只敢在深夜時段才稍稍冒出下水道。唯一勇於隨時隨地成群結隊跑跳動的,只有麻雀。

依我個人觀察到的現象,大臺北的街道鳥類,在1990年~2015年期間只有麻雀大量出沒於各地街廓,鴿子很有原則只居住在大型公園周遭,燕子僅願在生意興隆的店家騎樓上方築巢,此外每隔3~5年方能看到1隻老鷹在空中盤旋。1990年~2001年我所看到麻雀,成鳥個體都很瘦小;此後隨著人們生活逐漸富裕,有較多的人在自家陽台餵食米穀給牠們,從而肥了起來,現在2019年的麻雀個頭比早期普遍大上30%~50%。另一個特殊的生態景觀則在最近5年才產生,2013年~2015年起大臺北的街道鳥出現了很多八哥,毛色灰亮,成雙成對地逛來晃去,都不怕生,很愜意地成為市區的新公民。鴿子則沒有什麼長進,依舊只住在大型公園欣賞遊人的零食。也就是說,此前大量居住在大臺北市區街廓的鳥類只有麻雀1種,現在則有2種:麻雀和八哥。我認為這可能和臺北人的集體潛意識轉變有關,而跟氣候變遷無關,可能大家都喜歡更多的鳥和大自然吧,我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