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推薦3篇優質的比較語言學論文

2018年12月13日撰稿
2018年12月14日潤稿
比較語言學是一門對歷史研究有著莫大助益的學問,因為語言成分的遺留就有如基因片段的遺傳,而且語音變化的痕跡一旦追蹤出來,每每獲得令人驚異的成績。例如韓國人的語言中可以找到大約2%的南島語族詞彙、anda在東北古語意指兄弟但在上古日語中則表示敵人、蘇美人從語言角度來談很可能起源自遙遠的華南……等等,不一而足。

由於歷史上的族群人我識別,在很大程度包含了衣飾、語言、器物、文獻、神話等多元面向,故當族群認同轉換時,不只是基因交流,也會產生程度不等的語言變換。所以,整合了比較語言學、地下考古文化、基因測定、生物共伴效應、古代文獻學的複合性研究,其所提供的洞見與新知,對於歷史學家來說,自然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猶記得學生時代的我,懵懵懂懂,毫無比較語言學的基礎概念,稍一在《大英百科全書》和《大美百科全書》上讀到些「音素」、「元音和諧」、「班圖語族」之類的項目解說,就已至覺津津有味了,迄今依舊懷念當初的快樂與純真。有鑑於比較語言學實在太過難以親近,因此出社會後設法籌組一批專著勉強自習;繼又發現網路上尚有3份優質的論文買不太到刊本可供蒐藏,為免自己來日或忘,僅此誌備,並將名家的手筆推薦給各位:

(1)徐曉旭〈古希臘語的史前史〉
原刊:《古典學評論》第1輯,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
原文網址:

(2)聶鴻音〈鮮卑語言解讀述論〉
原刊:《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原文網址:

(3)徐真友〈關於佛典語言的一些研究〉
原刊:《正觀雜誌》第1期第68頁~第83頁,1997年6月
原文網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