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我在臺灣過活的一點心得

2018年12月16日撰稿
學生時代臺灣處於威權戒嚴體制晚期並逐漸崩解的氣氛之中,現在回想起來,以前的經驗滿奇妙的,好像是兩個平行宇宙似的。小學的時候,遇到蔣經國總統逝世,整個學校的朝會為此默哀十分鐘。鄉下老家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講閩南語,跟我說的國語完全無法溝通,必須透過父母叔舅轉譯──我母親後來向我解釋因為我小學在學校講閩南語掛過1次牌子,略示薄懲,所以就不會說了,我倒是完全沒有記憶──回到大臺北市區的學校裡,老師們的濃濃鄉音有半數也都無解,所以我很畏懼跟講方言的人交談,不管是我的母語或是他人的母語。公民老師用山東腔國語諄諄告誡說他自幼孤身流離無依無靠,深知努力用功讀書的重要性;歷史老師說話的腔調更重,有次請我去幫忙改考卷,其實是為了帶我去中和吃一頓牛肉麵,近3年我猛醒曩歲老師當經濟拮据,猶特意關照,於今思之,一整個充滿感激。

國中的時候為了應付學校寒暑假作業,硬著頭皮去訪問公園運動下棋的外省老伯伯,他說原隸於陳辭公麾下,是一名小兵;辭公治軍極嚴,為了預防部屬稍一寬裕就胡鬧,所以士兵的待遇頗低。一直到高中的時候,討海捕魚的舅舅們總唸叨一定要會講閩南語,萬一共產黨打來了,才有辦法說暗語,外敵聽不懂;舅舅們也很氣國民黨,總罵是賊仔政府,可也沒看見過政府真的拿他們怎樣。比較特別的是陳水扁總統第二任尾聲2005年那次的宜蘭縣長選舉,舅舅們全反了,不願意再投票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陳定南,我外公非常失望,我也很詫異我舅為何會突然轉性。因此有次真的很好奇去問戒嚴真的有那麼恐怖嗎?我母親回答其實也沒有,以她的感覺來說,只是海邊親戚家宰豬需要報給警察蓋印抽稅而已,生活安定祥和。我和摯友自小一直認為反共、臺獨才是對的,高中的時候不知天高地厚竟在公車上高談起國民黨有多爛,結果有一個老人家主動跑來跟我們聊天,說他自己是288派赴臺灣平亂的士兵,當時死人甚多,直接拋到永和的橋下,並有些項目名曰南京板鴨、金華火腿。大學時期又有一次搭公車,中年司機對騎機車慢行的老人家大按喇叭,並探出窗外痛罵「老兵」,一副深仇大恨的樣子,讓我大感意外。

從小到大生活在臺北,原則上處於純國語的環境;回到外婆家所在的宜蘭,那裏的臺語宜蘭腔很特殊但完全無法理解,我算是一個完全的單語人,只會說國語,洋文就更別提了。大約到了服兵役的時候,由於駐地幾乎跑遍臺灣西部,所以才有了頻繁使用閩南語的機會。出臺北到了臺中後,用語上可謂國語一半、臺語一半;到了高雄屏東,幾乎都在講臺語,退伍最後2個月我已經忘記該怎麼說國語了,學成一口無腔調的閩南語,所有人聽了都會笑,朋友圈中的開心果,因為我的發音不屬於任何方言。很可惜演訓時沒到過客家庄,不然我就會說客家話了。此後由於比較能和祖父母溝通,開始可以和他們講電話。有次看到祖母唱日語歌謠跳舞給姑姑們錄家庭影片,才知道原來老人家的舊日語非常流利。又有次祖母跟我說她本來在臺北市區當護士,228事件時社會很亂所以就躲進深山保平安,一輩子陪伴林泉,生活清苦了點就是。

我常常在想,臺灣社會從228事件開始到現在,大家滿口驕傲自豪「臺灣最美的就是人」,但卻又很矛盾老糾結除惡務盡「轉型尚未成功」,被貼標籤的好人、壞人不都是同樣一批臺灣人嗎?為何往事歷盡70多年的今天(2018年),仍每每有人主張1947年的228事件乃政府有計畫地迫害臺人菁英?我曾看過一批老照片,國民黨政府在228事件之後在臺亦建設過石門水庫、推行過375減租讓許多佃農得以攢錢成婚結為375夫妻……等的德政,按理說並非如此之壞心才對。參考臧卓《我在蔣介石與汪精衛身邊的日子(原名:蔣汪與我)》的省思,可以獲得一個較合理的解釋。該書(2013年12月,獨立作家,ISBN:9789869006255)第443頁~第444頁大意如下:政府在開國60周年慶的減刑案,預計釋放3,500名監犯、6,700名犯人獲得減刑。此外,罪在叛國、搶劫、貪汙等情節者則不適用之。當時臺省人口只1,000多萬人,而政府遷臺不過20餘年。云云。

一般往往將228事件與白色恐怖分割來看,不視作同一回事,且探討228事件的部分較為詳細,白色恐怖則稍弱。惟實際說來,臺民係連續地生活在1945年~1971年的時段,無論228事件或白色恐怖都歷歷在目。以1991年的921大地震為例,2,444人因自然災害而消失(2,415人死亡、29人失蹤),當時總人口為2,000多萬人,約當萬分之1的比例。此一比例已使臺人產生極大的恐懼感和經濟震撼。那麼,1945年~1971年這段期間,1萬人的囚犯在監,和1000多萬的總人口相比,比例幾何?答案是萬分之10,這還不計入在各種肅清過程中失蹤、現場處理掉的人數,以及未能獲得特赦的人數。換算為年平均值,1945年~1971年期間(共27個年份),每年有377名的囚犯新增入監,除以當時的總人口數1,500萬人好了,年平均比例估約萬分之0.25,等於臺灣每隔4年就經受1場921大地震。而228事件該年的關押人數與現場執行人數可合理推估高於年平均值,且臺民人口1947年的基數本為600萬多人,分母更小,其震撼力之大,自令臺人驚駭莫名。加之戰後從228事件開始的連串事件,讓臺人逐漸產生臺人菁英是有計畫地被壓制、割刈的「回溯式社會感受」。這種社會氣氛很難只用統計數字做表達,但卻非常真實。好在被關押的萬餘人,生命猶在,終究等到了釋放或減刑,迎來回家的一天。

考諸歷史,也有類似的例子。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推行了族群分類管理制度,用意是為了行政管理上的方便,沒想到後來實務上卻變質成「國人、色目人、漢人、南人」的族群歧視政策,最終激起元末的民變。228事件之際,國民黨政府的對策大概也是一樣類似的狀況,其初衷未必是惡意的,但結果之非卻大失本旨,用藥過猛致生嚴重的副作用──不過現在已經說不清了。我覺得世界上充斥著許多陳舊的文化認知結構,攤派了許多刻板印象給世人,例如小時候學校愛國教育灌輸給臺灣人極端強固且定型化的反共觀念,差點打造出完全不理性的太陽花「天然獨」世代,好在2018年末的公民投票第13案「您是否同意,以臺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成案的結果是「否決」,表明臺灣社會全體並沒有走向臺獨原教旨主義「只要臺獨,不顧一切」那種玉碎的苦境。今天(2018年)的我開始有點能理解2005年我舅他們的想法了,再也不想支持臺獨,因為我想要的只是在臺灣能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要上戰場當臺獨原教旨主義者的砲灰。生活周遭已經能夠碰到越來越多的大陸人和東南亞人,賣餛飩、水餃的飲食店員工有不少人都是新住民和外籍移工,他們待客都很直爽,不像職場上一些臺灣人充滿心機扯後腿。適來在抖音、鬥魚、B站、IG和Youtube很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大陸年輕人充滿活力與熱情的視頻,我想應該是時候拿掉共產黨、大陸人都是壞人的偏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