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撰稿
蕭愛民先生於《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兩翼制度研究》(2007年12月,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67414)一書專論北族的兩翼制度,意者應當精讀。中國自古有「用夏則夏、用夷則夷」、以文化來區別他我群體的傳統識別法,案諸古史,其顯例如:
(1)有虞氏西北走轉為月氏、大夏,留居中原者為劉漢皇室
(2)夏后氏北遷轉為土方,留居中原者封為杞國
(3)狄人先民逐步脫離中原黃帝、有虞氏集團之盟好關係,北轉為匈奴
(4)南島諸族北上華東混跡東夷後,有再轉融入商周者為華夏,亦有再度南返仍回歸南島民系者
故知《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兩翼制度研究》所言之北族,未必盡為中國人。
兩翼制度為北族重要之軟性文化傳統,行之於匈奴、柔然、突厥、回紇、契丹、蒙古,歷久不衰。何謂兩翼制度?《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兩翼制度研究》第2葉、第3葉云:「所謂兩翼制度,又稱左右翼制度,簡稱兩翼制、左右翼制,為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實行的軍事行政組織制度之一,是指在分封制基礎上,最高首領居中控制,兩翼長官側翼拱衛的一種軍政合一的地方統治制度。……這種制度的表現形態並非整齊劃一,在不同時期、不同民族,因勢力大小不同和最高統治者的意圖,呈現多種表現形態。一般來說,在勢力相對弱小時,表現為二部形態,最高統治者和副手各領一部,互為犄角;通常情況下,表現為三部形態,最高統治者直轄中部,居中控制,左右(或南北、東西)翼長官各分領一翼,拱衛最高首領,其中分領東方或北方的長官,位尊權重;當勢力擴大,所轄領土變廣時,表現為四部甚至更多部形態。……在通常的情況下,翼是部落之上的軍政區劃。」第52葉~第53葉:「匈奴兩翼制的顯著特徵之一是把所轄地區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單于直轄中部,左賢王主東方,右賢王主西方,與作戰時左中右三軍建制和布置在形式上相同,可以證明這種制度當是源於匈奴人作戰時的三軍建制。……匈奴兩翼制的實行是軍事征伐的結果,是作戰時三軍布置在行政方面的延續和應用。」
北匈奴第1波大規模西遷後,是否如同在東方塞北本土一樣施行兩翼制?抑或自行創新了雙王制?北匈奴西遷至巴勒喀什湖周圍後,再分為兩股,健壯者繼續西行成為後來的杭(Hun)人帝國,老弱者留守原地成為後來的悅般國進而衍生成假柔然(偽Avar)汗國。杭人主力部與悅般留守部之間並未就此完全斷絕聯繫,因為公元350~374年新流行的銅鍑風格仍能從杭人聚居的庫班河、頓河地區,傳回新疆地區的悅般國一帶(參:郭物《鍑中乾坤:青銅鍑與草原文明》,2003年8月,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ISBN:9787806812846,第66頁~第68頁),此際之杭人與悅般2部,即為北匈奴西遷之初,勢弱時所表現的2部形態。
作為北匈奴主力部的杭人,進入歐洲後造成巨大的政治衝擊,並延續了北族傳統的兩翼制度。《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兩翼制度研究》第47葉:「麥高文先生的《中亞古國史》中與本問題有關的西遷匈奴情況:在匈奴人西遷歐洲第三期(約422─468年)的阿提拉匈奴帝國,"最初兩個君主,就是奧克塔兒(Oktar)和他的兄弟路阿(Rua)"。"繼承奧克塔兒為王的,並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兄弟路阿或路加(Ruga)。"公元434年路阿病逝,"由他的兩個姪兒白里達(Bleda)和阿提拉繼位,共同統治匈奴人民"。"匈奴人的國王白里達死於公元445年,於是阿提拉遂成為匈奴人民唯一的統治者。法國人勒尼‧格魯塞先生在《草原帝國》中記載有關這一時期匈奴人的情況:"在那裡他們擴充至多瑙河的右岸(公元405年或406年)。此時似乎分作三個游牧部落,由三個首領,三個兄弟統治著,這三個人是羅幹思、孟卓克及韓克答兒。公元425年時,他們同時在位。公元434年,我們看到孟卓克的兩個兒子布列達與阿提拉是統治者,但很快後者就把前者淘汰了。"」
蕭愛民先生指出:「西遷的匈奴人在王位繼承上與其祖先在東方時並無二致,即並沒有確立嫡長子繼承制,仍在實行世選制」(第46葉)。「匈奴人在歐洲仍然保持著游牧的生產生活方式。……阿提拉死後諸子各有部眾……正是因為西遷的匈奴各貴族首領均有自己的部眾和分地,所以麥高文才會有"由他們的貴族共同組成一個鬆懈的政府"的看法。……羅幹思、孟卓克及韓克答兒三兄弟共國,是非常典型的兩翼制有三部的表現形態。……可能羅幹思先是最高首領,其死後,兄終弟及,依次為王,與呼韓邪單于死後,兒子們按兄終弟及,次第即單于位如出一轍。布列達(白里達)和阿提拉兄弟共國,是兩翼制在勢力弱小時只有二部的表現形態,布列達(白里達)先為王,阿提拉為副,布列達死後,阿提拉即位。」(第48葉)「在中國古代采用三軍形式布陣,檢索史籍,不論中原地區,還是北方遊牧民族,這方面的例子可謂史不絕書。……如果按照人類的習慣來推測,匈奴人在作戰時也會采用三軍形式,這大概是沒有疑義的,因為西遷歐洲的匈奴人在作戰中就採取了這種形式」(第52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