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9月29日 星期六

淺說比較語言學

2018年09月29日撰稿
小時候喜歡跑圖書館去翻揀《大英百科全書》與《大美百科全書》,因為書中常有小幅歷史地圖和各種關於外國語言的簡介辭條。這些辭條如能匯合整併在一起看,那是多麼美好的事!可惜當年沒有毅力去逐一鈔出,後來也忘記了那個小小的夢想。隨著日月星移,終於能直接取閱一冊又一冊的比較語言學專門著作,才大致弄清楚了這門學問的梗概。

語言其實不只是人們之間講話談天的溝通工具,而是一整套認識地球星球表面物質世界的哲學觀,就像是人身硬體的韌體軟件一樣。每當又消失了一種頻危語言,我們就益發少了一種探索現象世界的新方法。遠古東亞語言具有標示詞彙係「使動」抑「主動」屬性的前綴音,當中自然暗蘊了用語者對於「我自己」能動性的體認。古代漢藏語擁有3時1式文法,類似於古代印歐語的時態變化,表現了對於「單向、唯一、不可逆線性時間軸」的絕對時間觀念,影響至今乃是工業社會極度重視「準時」與「時效」的倫理取向。南島語系現代語言的焦點系統,以及語法上可判斷發話者的證據認證程度,都表現了與漢、歐、美、日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亦即重視「誠信」的美德。當閩南人與客家人用國語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時候,你相信嗎?

學術界主流的比較語言學架構,一般人原則上不會主動去了解。偶爾心血來潮的時候,則僅能接觸到一個即將過時但仍占據主流地位的「系統樹」學說。這個比較語言學知識荒漠的貧困狀況,困擾了我很久,這幾天終於有了些領悟。以下謹整理一下我所見到的4種比較語言學關於人類語言演變的主要論式:

(1)無關連預設:
漢語文言文古籍常常見到「南蠻鴃舌」之類的成語或評價,表現了他們對於外族語言的觀感。亦即這些蠻夷胡狄的語言,與「中夏」語言不同,隱喻了各方語言之間毫無關聯的預定假設。這個預定假設也同樣存在於泰西早期的東方研究學者心中,否則他們就不會有人在印度興高采烈地「發現」西歐語言與梵語竟然同源的嶄新報告了。每種語言之間都是沒有任何關聯的,這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早期想定。


(2)系統樹學說:
系統樹學說認為,透過比較發音、比較詞彙、比較文法等等手法,以及逐步擬構中世紀用語、古代用語、遠古用語與交互比較出的始祖用語,可以將現行各種人類語言指向同一個共同祖先語言。就像是一顆大樹一樣,現代語言都是處於樹梢的末端,而共同祖先語言則位居樹幹的根基。系統樹學說的標準模型為印歐語系,《中亞文明史第一卷──文明的曙光:遠古時代至公元前7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2年1月,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ISBN:9787500108238)第十五章〈印度─伊朗人的出現:印度─伊朗語〉對於古代印歐語的起源和分化有完整的介紹,可撥冗自行參閱。

 

(3)周波學說:
周波學說認為,語言的分化不是單純的系統樹線性分化。祖先共同語分化之後,產生了許多的一級分支語言,這些一級分支語言除了繼續分化為二級分支、三級分支語言外,各級語言交互之間也會在相鄰地理空間中進行漸層渲染互動,形成了一張張互泥你我的「語網」。經過這類複雜互動的語言,就無法簡單套用印歐語系的系統樹模式。例如東亞方面的語言,因為他們除了在時間軸上有著系統樹分化結構,也有著在空間向度上的周波交互干涉。有些語言由於周波效應強過系統樹效應,甚至會讓人看不出它真正的祖先語言到底是哪一種。

此一理論始於日本學者橋本萬太郎的「地理推移模式」,他質疑系統樹學說,並提出類似水滴到水面時「波形擴散」的物理現象來闡釋各語言結構發展的地理推移模式。(參:李葆嘉《混成與推移──中國語言的文化歷史闡釋》,1998年4月,文史哲出版社,ISBN:9789575491215,第85頁)。復經大陸學者李葆嘉吸收,於《混成與推移──中國語言的文化歷史闡釋》、《中國語言文化史》(2003年8月,江蘇教育出版社,ISNN:9787534353666)等著作中提出理論修正。
 

(4)交際語學說:
系統樹與周波學說是2種非常好的比較語言學理論工具,利用它們已可很好地解釋大部分現代語言、中世紀語言和古代語言。但如果要繼續往上追溯到遠古語言,則就必須援引到交際語學說。此說由大陸學者吳安其提出,主要概念散見於氏著《東亞太平洋語言的基本詞及與印歐語的對應》(2016年11月,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119559)、《亞歐語言基本詞比較研究卷一(通論)》(2017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16179116)等書。

交際語學說開始懷疑始祖語言並沒有完整傳承到後面,也就是說,始祖語言和其分支古語所形成的第1份世界語言學分布地圖,很可能符合系統樹與周波學說。但是之後出於創新突變、交際混用、商業貿易……等等需求,產生了交際語。交際語可能採用某古語為權威方言,然後再混加其他古語的詞彙,並簡化、省改了一些語法和語音。交際語由於簡單易學、視野開闊等緣故擴散開來,反而將始祖語言和其分支古語給裁汰掉僅在少數地方倖存,因此形成了第2張世界語言學分布地圖,此後又是系統樹與周波學說擅場的時候,直到又突變出新的交際語和第3個世界語言學分布地圖,類推以降,累迄於今。這個交際語替換過程可能產生過數次,所以讓我們只能在現代語言的底層中艱辛地追尋始祖語言的使用痕跡。
 

如果我們能夠認清人體基因結構的機械本質,就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語言的價值。電腦程式是透過二進位的0和1進行運算,而人類基因則是透過四進位的A、T、C、G四個代碼進行生物活動。所以從本質來看,人體其實是一種機械體,而電腦則是一種生命體,整個宇宙則是以多進位符碼(每個基本粒子都是一個代數)來處理天文現象並展開物質世界。也就是說,物質、大自然、機械、動植物、電腦與人類其實都是生命體,而我們的世界觀則以一些非常底層的韌體──例如語言系統......等等──來支持高階軟體(哲學、神學、道德、科學......等領域)的運作,進而開展出智人的歷史和現代世界體系。如果可以多保護一個瀕危語言,或者是再度重拾一個遠古的未知語言(如利穆里亞語,參標題:Lemurian Language - Actual Conversation,Youtube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ppvb5GwA),對我們現代智人來說,那都是莫大的財富。

網路上還有一位Youtuber,訂閱帳號是:I Love Languages!,帳號網址是: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pLVHMEJFZsL6Fb0HocbvQ。裡頭分享了許多古今語言的實際朗誦發音和文字寫法,可藉之學習比較語言學家才懂的奇怪字母該如何發音,推薦給大家。
(1)古埃及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Ancient Egyptian Language (The Sacred Texts)

(2)古羅馬之前義大利半島北部的伊特魯利亞語(或譯:伊斯特拉坎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Etruscan Language (Pyrgi Tablets & Cippus Perusinus)

(3)古波斯語東部方言阿維斯陀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Avestan Language (Vendidad:The Earth)

(4)粟特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Sogdian Language (Sample texts)

(5)西臺語(或譯:赫梯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Hittite Language (Prayer of Kantuzili)

(6)塞種語方言于闐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Khotanese/Saka Language (The Book of Zambasta, Numbers & Letters)

(7)蘇美爾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Sumerian Language (The Epic of Gilgamesh)

(8)阿卡德語
標題:The Sound of the Akkadian Language: Cyrus the Great Cylind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