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5日潤稿
自古以來,學者多半認為中國上古乃三代遞嬗:「夏→商→周」。而在此之前,則認為是「唐堯→虞舜」2位帝王的禪讓政治。然而,地下考古的新發現,有若西藏傳承中的「伏藏」般,把上古史的陳舊思路給重重敲擊了。隨著中原古史的逐步浮現,日後對照5代蜀王、徐匽王等的新出研究資料,說不定會很有趣。
此間先節引張顯成先生《簡帛文獻學通論》(2004年10月,中華書局,ISBN13:9787101039535)第68頁:
「子羔:共14枚簡(沒有完整簡),計395字。該篇記述了孔子答子羔所問堯、舜、禹、契、后稷之事,分為兩段,關於堯、舜為一段,關於禹、契、后稷三王為一段。此篇所排列的五位遠古帝王系統,為傳世先秦儒家著述中所未見。……
容成氏:共存53枚簡。亦即"莊子"所述上古帝王中的第一人"容成氏"。簡文講有關上古帝王的傳說,全篇內容分七部份:第一部分講容成氏等最古的帝王(估計約21人);第二部分講帝堯以前的一位古帝王(因簡文殘缺,失去其名);第三部分講帝堯;第四部份講帝舜;第五部分講夏禹;第六部分講商湯;第七部份講周文王和周武王。……
這批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楚竹簡被稱為『上博簡』,對於中原上古史的重構與復原,具有極大的價值。」
書肆目前可見針對此進行討論者,為郭永秉先生的《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2008年9月,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13:9787301141915)。他針對上海博物館藏簡〈子羔〉、〈容成氏〉、〈唐虞之道〉等篇什進行初步分析,提出了幾點看法,大意約略如下:
(1)古代至少係有4代,而非3代,亦即:「虞→夏→商→周」。而(陶)唐則不是一個朝代,而是虞代的地方諸侯。
(2)有虞氏似乎是一個廣泛的、由數個「部落─氏族─城邦」所組成的大型聯盟,其始祖帝王是「幕」帝。
(3)堯、舜之前,至少還有2位帝王,其系譜為:「幕..(系譜遺失)..某(簡文已缺)氏 → 有虞『迥』 → 堯 → 舜」。
(4)堯乃「有虞」之帝王,即不存在「唐」朝,只存在「虞」朝。堯乃迥帝在位時,地位高貴的地方(陶唐氏)諸侯,後來入繼成為有虞的帝王。
(5)舜乃有虞之旁支,而非有虞之本支。其地位在各個地方諸侯之間,也算是實力、聲望上較為次要的,跟堯的高貴出身是不能比。
(6)有虞氏大部落聯盟的君長,大致上是以君主推舉制作為繼任的原則。
《帝系新研》談的大抵是古代黃河流域的上古4代。至於長江上游的情況,則可對照段渝先生《巴蜀古代文明研究: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的看法。《巴蜀古代文明研究》(段渝,1999年12月,學林出版社,ISBN:9787806167915)內容概要在談長江上游的文明核心,為前後更迭的「5代蜀王」,亦即表現為:「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等5氏的政治變化,最終止於贏氏之「秦」。不過巴國與蜀國是不同的兩個文化系統,巴國主要是被楚國逼迫,漸將核心由湖北轉移到川東,逐而與蜀國敵對。
站在前面幾位學者的影子後面,我個人小小的心裡是這麼看的:
(1)古代黃河、長江流域的文明勢力分布,係呈現多元分佈。在黃河中游地區,是以「虞、夏、商、周」4代的遞嬗為政治外表。在長江上游地區,則以「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秦」6代的更迭來表示。在長江中游流域以及黃河下游地區的政治變革情形雖然不是很清楚,不過參酌李白鳳先生《東夷雜考》、楊寬先生《西周史》的敘述,大致上可以知道情形也是非常複雜。這種多元文化中心的視野,不應該侷限在「西戎、夏夷、苗蠻」的三元論,而應該更加擴大成複數多元中心的觀點,才能夠仔細作出古史原貌的有限重建。
(2)黃河的「中夏」文明核心,與長江上游的「5代蜀王」文明核心,其政治變遷模式可以說是很類似的。亦即外來部族侵入了本地(侵入之初可能與本地王權並行不悖,或甚臣服過一陣子),擊敗了當地王權之後,建立了新的王權。也許新、舊王權的首都位置不同;但是後來者所控有的領土,大部分是以前王權的範疇為基底去做增減。不過,在長江中游的情況,則值得我們去做差異比較,因為長江中游整合成為楚國的過程,似乎是比較像是一群有同源關係的分支部族邦國,為楚國所吸收的態勢。也就是說這種整合模式的向心力不太像是「只」經歷征服戰爭、「僅」遭遇外來強勢武力壓制的態勢。長江中游的「楚」文明核心其發韌模式,或文或武,與黃河中游、長江上游與長江下游的模式是很不一樣的。在黃河下游、淮河流域、山東半島一帶,區域的文明核心還有包括非商朝系統的東夷、徐舒(虎方)等的其他力量,而不可以片面地用單一的「夷」族來統稱,那是不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