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筆記】歐俄匈奴的王系

2018年06月10日撰稿
2018年10月03日校正
比較語言學是研究上古、遠古時期歷史的有力工具,透過古音的擬構與變化規律、古代單字的跨種族對音、古詞彙庫所囊括的歷史地理資訊、內生同源詞的分化與外來借詞的流行,可以據以推估當時的生活範圍與文化地理。不過在運用比較語言學的材料時必須非常謹慎,切記隨意通轉假借、任意創造聲律變化規則,以及務必比對到正確時段的擬音。拿中世漢語來比對現代藏語,或使用現代英語來比對古突厥碑銘,都是學人間常犯的錯誤。

在歐洲匈人(Hun)的研究上,匈奴人(Hunnen)與杭人(Hun)到底是不是有淵源關係?抑係碰巧字音相類而已?聚訟紛紜。由於北亞、東亞的原生匈奴人在文獻學上極度缺乏語言資料,不僅找不到匈奴語自身的文字系統,在漢語方塊字文獻中雖能爬梳到約278個字左右的「匈奴語─漢語」對音材料,(參:E. G. Pulleyblank著,潘悟雲、徐文堪合譯,《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2008年1月,中華書局,ISBN:9787101022254,第160葉)但一直以來無法確認匈奴人跟杭人之間的關係是否存在。好在烏克蘭學者仔細比定了古文獻,終於提供了足夠清晰的視野。

O. Pritsak為烏克蘭裔的教授,他以德文發表了一篇〈匈奴人的文化和語言〉,收入《庫澤夫斯基(Cuzevskyj)紀念文集》。該文經大陸學者耿世民先生翻譯後,收入《內亞文史論集》中。按照O. Pritsak的見解,並參酌耿世民的整理,北匈奴西遷到歐俄,進攻西歐失利,再退回東歐與高加索地區。相關諸王的時間序列如下:
(O. Pritsak,〈匈奴人的文化和語言〉,《內亞文史論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年4月,ISBN:9787566009517,第137頁~第148頁;耿世民,〈阿爾泰共同語與匈奴語〉,《內亞文史論集》,第127頁~第136頁)

(1)西元90年起,匈奴的北鄰「鮮卑」崛起,入據北匈奴本土(今日的蒙古高原)。北匈奴此時已西遷至伊克塞湖和裡海之間的地區。
(2)西元2世紀中期~西元4世紀中期,各方文獻都缺乏對北匈奴的紀載,呈現一片空白。此與日本史上謎樣的西元第4世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每使治史者苦不敢言。
(3)西元4世紀中期,波斯薩珊朝北方開始出現Chioniten人的外族,他們入侵呼羅珊邊地及北高加索。
(4)西元375年匈奴人西遷,成為羅馬帝國的北鄰。
(5)西元412年的匈人首領Donat的住地,已改至烏克蘭的第聶伯河一帶。
(6)阿提拉(Attila)統治時期,匈人核心區域位於中亞的塔拉斯(Talas)地區,並大舉西征羅馬帝國。西元453年阿提拉崩殂,匈人帝國迅速削弱,至西元453年之後,阿提拉幼子Irnik已又遷回烏克蘭居住。
(7)西元463年,一個新的遷徙運動出現,Saragur人、Urog人、Onogur人等中亞部落應邀西遷,加入Irnik的聯盟,這批Saragur、Urog、Onogur部落可能為早先未隨北匈奴主力西遷,而留居中亞的匈奴同族遺落。原本Irnik統轄的匈人國家經過重新團結強化之後,至西元482年起,其新聯盟更名為Bulgar。這個新的Bulgar國家中心區域也隨而調整至庫班河流域。
(8)Irnik 的後代之一Mundo在西元505年曾援助過拜占庭帝國,西元6世紀20年代起,位於黑海北岸的「匈─布勒加爾(Hun-Onogur)」國在東羅馬帝國的政治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
(9)西元550年,「匈─布勒加爾(Hun-Onogur)」國以Maeotis為界,分成2國,東部的Kotrigur,以及西部的Utigur。到了西元560年,兩國都臣服於阿瓦爾(假Avar)國。
(10)此後布勒加爾人離散為多個國家,並分別斯拉夫化、突厥化或保留著傳統文化,其後裔慢慢形成了現代幾個不同的國家或部族: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ulgaria)、喀山的塔塔爾族(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自治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atarstan)、楚瓦什語(俄羅斯境內的楚瓦什自治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huvash)、北高加索的Balqar族。這幾個國家或部族,在今天的國際政治格局與文化區域屬性上看起來,已經幾乎讓人無法聯想到跟匈奴人曾經有過任何關係了,反而出現不少談論馬札兒人(Magyars,匈牙利人,Hungarians)才是匈奴人直系後裔的謠傳。

關於「匈奴─匈(杭)─布勒加爾」三者之間的聯繫,可從布勒加爾王公名錄中獲得證實,該名錄保存於西元15、16世紀的3個俄文寫本中,而原本是西元7、8世紀時用希臘語寫成的。據推估,名錄內容應始於西元153年,包括了13個王公的名字和按照12生肖紀載的即位、在位年代。其中陳述Kormisosh大公在西元737年接位的古斯拉夫語文句非常關鍵,名錄上寫道Kormisosh大公「izmeni  rod  doulov  rekshe  vichtun’」,意思是「Kormisosh大公接替了冒頓(*Bichtun)的屠各(d’uo-klak或d’uo-klo)部」。

「冒頓」單于的古漢語對音為bak-tuan或mak-tuan,即bak-tun或biktun;而名錄原本為希臘語,所以vichtun的第一個字母可以寫作v或b,亦即vichtun或bichtun。「屠各」部的古漢語對音為d’uo-klak或d’uo-klo,與名錄上的doulov對應。由於屠各部在中國西北建立的王朝一直持續到阿提拉死後的7年(西元460年),甚至在唐朝(西元618年~907年)都還起過一些作用,因此可以看出北亞、東亞的匈奴人與西遷歐洲的匈(杭)人,至少在王族世系上擁有同源關係。

中國北部的南匈奴王系,在中國中世時期由欒鞮劉氏轉入屠各劉氏,這個變化不可能一模一樣照搬到中亞的北匈奴單于國、歐俄的匈(杭)人帝國和布勒加爾聯盟。但在古斯拉夫名錄中所顯示的布勒加爾王系「屠各化」具體情節又該如何解釋?這是另一個誘人深省的新課題,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新資料譯介進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