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1日潤稿
韓國上古史的書籍在台灣不太容易見到,盧泰敦先生的《高句麗史研究》是我很寶貝的一本。到孔夫子舊書網瀏覽書訊的時候,通常都會忍不住用韓國的「國史編纂委員會」當作關鍵字搜它一搜,雖然可開之卷頗不虞乏,但限於韓文難於上青天,每每徒負作罷。
盧泰敦是重量級的韓國史學家,他的《高句麗史研究》可謂擲地有聲,如今也是洛陽紙貴遠在天家──想買恐怕也買不到了。所幸我年輕的時候果決進了一本,誠所幸也。韓國古代史有許多地方是必須要有韓語基礎的,一些古代王號,如:南解次次雄、脫解尼師今,或者一些官號,如:大仙人、大兄......等等不知所以然的漢字,其實如果用韓語古音去考釋,都能審訂出有意義的解說來。
以下抄錄一些高句麗王室起源的神話,資料來源:
盧泰敦(著)、張成哲(譯),《高句麗史研究》,臺灣學生書局(印行),2007年10月初版
一、高句麗聯盟:「召西奴(消奴)部」王系
在鴨綠江中游,始建於西元前3世紀以前青銅器文化階段的積石塚一直延續到西元5世紀,並不能見到能夠反映出來自扶餘方面影響的大規模居民移動而建國的文化層。因此可以推測在此地所形成的土著民集團有其自有的文化屬性。西元75年前後左右漢人所建設的玄菟郡的勢力被驅逐,此時期在鴨綠江中游一帶形成了以「召西奴」為首中心的高句麗聯盟的時期,這個聯盟是目前所能知道較早在此區域活動的土著民勢力。
二、(一)「桂婁部」扶餘別種:
古代高句麗王室源出桂婁部,而桂婁部則來源於鴨綠江流域,不過該部的起源並非鴨綠江中游的土著民集團,而是一個外來者集團。在當時高句麗尚未形成朱蒙北扶餘起源說,而百濟國方面的傳說(西元472年呈給北魏的國書)則是可信的:「高句麗桂婁部王室與百濟王室為同源。」不過如果說扶餘與百濟是同種,那麼則至少在很早以前就一分為二了。在西元2世紀末到3世紀初,高句麗方面的傳說則保留在《三國志‧高句麗傳》中東夷舊語云云,把高句麗以為扶餘別種。桂婁部的母體在早期乃定都於今日吉林一帶的扶餘國諸加(那:部族小國;加:君長)麾下的一個集團,原本的關係和扶餘比較密切,但是後來交惡脫離了。
從扶餘方面遷移過來的外來者集團行將成為建立高句麗王室的核心力量,在構成初期桂婁集團時,不僅包括扶餘出身的、還包括本地土著民部分的勢力,即呈現出混合集團的面貌。這種混合過程顯現在考古資料上,則為鴨綠江中游的墓制中,絲毫感受不到扶餘方面石棺墓或土壙墓影響的顯著痕跡。桂婁集團以外來者身分進入高句麗聯盟之中,其興起過程所採取的型態和征服集團所取的並不相同,而是採取與部分土著勢力相結合以後逐漸擴大其勢力的型態,進而與消奴集團爭奪主導權──亦即係外來但漸進的過程。
二、(二)高句麗聯盟:鄒牟王系
大約在西元元年前後,鄒牟集團取代召西奴集團並掌握了高句麗聯盟的主導權。考慮到桂婁集團興起過程的漸進性,那麼自扶餘下定居的時期有可能要早於《三國史記》所述紀年,而且南下以後又經過若干代之後,朱蒙適才出現的可能性是有的,朱蒙傳說在當時可能尚未產生。西元12年,新朝王莽建國4年,高句麗不願意配合新朝政策出兵伐胡,因此王莽引誘「高句麗侯騶」而斬殺之,這個騶應該就是「鄒牟」,為桂婁王室的始祖。《三國遺事》王曆中把從琉璃王到慕本王的諸王姓氏記為「解」氏。
當時在高句麗聯盟體內,桂婁部王室對於「諸那」這一聯盟體成員的約束力並不很強。具有部族或小國性質的諸那,各自維持著相當的自治力,與漢郡縣也個別地進行著交易與建立外交關係,漢郡縣則透過他們對高句麗聯盟內部施以影響力。在這一過程中,「桂婁部」和較具實力的「那」則吞併較小者,而高句麗聯盟成員之間的矛盾與對立也隨之產生。西元47年蠶支落大加戴升率領1萬餘口向樂浪郡投降便是一例。同時在桂婁部王室內部好像也存在重大紛爭,慕本王被殺和西元52年(慕本王5年)隸屬於高句麗的鮮卑族分支「滿離」集團投向遼東郡的事件,很有可能就是這種紛爭導致的結果。
三、太祖王系
這次紛爭好像持續了一段時間,直至「太祖王」所主導的新興勢力出現以後,高句麗社會才再一次具有了統合力。太祖王的名字叫做"於漱"(高句麗式)或"宮"(漢式),於西元105年已經在位。開始於西元1世紀後半葉的紛爭,直到西元1世紀末至2世紀初才由作為新興勢力的太祖王出現之後才告終。太祖王或者是鄒牟王的旁系,或者是與鄒牟王系無血緣關係的桂婁部內其他小集團出身,而實際上太祖王也是斷絕於鄒牟王系而出現,且以正統自居,其後諸王漸漸持有把太祖王視為王室始祖的王系意識。
次大王名叫"遂成",為太祖王的兄弟,於西元121年即位,實際執權的期限長達44年。就確立現有王朝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而言,他絕對不亞於太祖王。不過根據《三國史記》,次大王後來遭遇政變,被新大王殺害。新大王建立了新的王系。
四、(一)新大王系
新大王名叫"伯固",西元132年透過政變繼位,其具體系譜尚無從考證,但與太祖王具有較近的親族關係,則無庸置疑。為了降低次大王的功勳與格調,新大王與其追隨者不得不更改王系的傳承,捏造太祖王、次大王與新大王乃兄弟相繼的同等序列,而使得這三王都有不可思議的高壽(90到110多歲)。
在西元4世紀,鄒牟王到慕本王的王系,與現有的太祖王系相結合,形成了以鄒牟王為始祖的一元化王系。正是由於人為地要把兩個王系加以結合起來,才使得太祖王的壽命和在位期延長、次大王與新大王也都變得很長壽、還出現了王統譜中可做到媒介太祖王和慕本王的所謂太祖王之父琉璃王之子"再思"這個虛構人物。這說明慕本王被殺之後,在高句麗的聯盟內部進行了長期的紛爭,在同一個桂婁部裡出現以太祖王為中心的新興勢力,並成為一種新的統合力量,隨之出現了事實上與鄒牟王系無關的新的王室,王系意識也是在進入西元4世紀以後便發生了變化。
四、(二)小獸林王時代:朱蒙王與北扶餘起源說
現傳型態的從朱蒙到慕本王的王系,應該說是確立於西元4世紀後半葉,然而為何要在小獸林王在位時期確立新王系的必要性被突然提到日程表來呢?西元4世紀後半葉高句麗因為受到慕容燕的攻擊,首都陷落;又與百濟征戰,故國原王(新大王之子)不幸戰死,高句麗所面臨的危機非常深刻。繼故國原王執政的小獸林王為了克服這一系列的危機並整備國家體制,遂斷然實施諸如頒布律令、接受佛教、設立太學、團結國內諸多貴族集團等一系列措施,以謀求國家安定。因此,為了削弱鄒牟王系相關勢力的再次抬頭,且此時剛好是高句麗完全合併北扶餘地區以後,考慮到諸多層面之後,把有關鄒牟王系諸王的各種傳說加以聚集,並借用扶餘的東明傳說,最終確立了高句麗建國傳說,形成了「朱蒙來自北扶餘南下」的王系傳承──尤其在推舉一個超越一切的神聖王權時,來自外部(北扶餘)的鄒牟王事蹟正好符合「天孫」的形象,對當時王室所追求的中央集權、王室強化的需求,正切合其需要。
五、(一)扶餘(夫餘)國歷史的回顧
原來居住在鹿山(現今吉林市)一帶的扶餘國,到西元3世紀末(西元285年)遭受慕容燕的攻擊後,首都失陷、國王自殺,王室一度避難於北沃阻,後來得到(西)晉國的幫助而返回鹿山復國,這支王室本支的力量此後被高句麗稱"北扶餘"、某些時候仍稱其為"扶餘",中國方面《魏書‧高句麗傳》則稱之為"舊扶餘"。而部分未追隨王室返國的亡命勢力則依舊居留於圖們江流域的北沃阻地區,成為日後"東扶餘"的先聲。
扶餘(北夫餘)到了西元4世紀前半葉又遭到高句麗的壓迫而喪失其中心地 ── 鹿山(吉林一帶),此後遷往西部地帶。緊接著西元346年再次遭到慕容燕的攻擊受到重創。之後其中心便遷往今日的農安一帶,從此隸屬高句麗。西元5世紀末又受到新興的勿吉抄掠,不得已把扶餘王室遷往高句麗內地,最終徹底消亡。
在扶餘(北夫餘)受到慕容燕攻擊趨向衰弱的時候,留居在圖們江的殘部逐漸自立起來,直到西元4世紀高句麗北進並控制鹿山以後,北扶餘西遷農安,北沃阻方面的扶餘人與母國的聯繫中斷,結果促成了"東扶餘"的自立及建國。也就是說在西元3世紀末、4世紀初以後,東扶餘才有建國的可能。西元410年,遭到高句麗攻擊的東扶餘並未做出太多反抗便棄械投降,當高句麗廣開土王凱旋歸來時,味仇婁等四個地區的鴨盧因慕化王德,追隨至京城。有關他們的行蹤現無據可查,但至少可確認,西元5世紀初以後,東扶餘出身者開始有涉足高句麗中央政界的可能性。
五、(二)王權憑凌之貴族聯合政體:東扶餘起源說
西元544年12月,安原王末年,貴族分化為「細群」與「鹿群」兩方爆發大規模王位戰爭,在首都激戰三日,戰敗的細群一方死傷二千多人,戰勝的鹿群一方如願擁立八歲的王子即位,他就是陽原王。長期的貴族紛爭直接導致外族入侵,西元551年百濟跟新羅聯手奪取高句麗的漢江流域;緊接著北齊和突厥也開始對高句麗施加壓力。作為權宜之計,高句麗貴族們不得不謀求和平,構築貴族聯合政權,以抵禦外侮。成立於西元6世紀後半葉的貴族聯合政治體的基本框架一直持續到高句麗末期,在這種政體下,擁有絕對權力的「大對盧」是由少數具有實力的高層貴族每隔三年進行選任,交替之日或不相順服便大動干戈決一勝負,每當此際高句麗王便忙於閉宮自守。儘管作為「天孫」的高句麗王仍具有最高祭祀權,但在現實政治中其勢力已大為削弱。
西元6世紀中葉圍繞陽原王的重大紛爭成為契機,與東扶餘系統比較友善的新興勢力興起。新興顯貴譬如淵氏家族的起源傳說自云出生於水中,這與東扶餘流傳的金蛙王傳說較為相似,遠比北扶餘起源說是與舊貴族家乘有關來得更有親切感。透過西元6世紀後半葉伴隨王權的衰退而發生的政體變化,以及新興勢力抬頭的現象,可以推定高句麗王室始祖傳說從扶餘(北夫餘)起源論代換成東扶餘起源論的改變期間,大概是在西元5世紀以後的高句麗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