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雜談日本天皇的姓、氏,以及個人名之通字

2025年10月06日草記
最近閱畢《日本姓名的歷史學》(【日本】奧富敬之(著)、何慈毅(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5年06月,ISBN:9787305275999),該書自第138頁起解說近現代天皇個人實名中固定帶有「仁」字是由於中世日本貴族個人實名由「繫字」方式轉為「通字」方式後,形成了新的傳統並延續至今所致。

至於天皇的姓,《日本姓名的歷史學》並沒有談及,可以認為奧富敬之氏所持觀點允為天皇自古無姓之通說。不過,該書第114頁談到上古日本的平民和貴族一樣都是有姓的,是到了中世日本源平交戰的前後,平民開始避免在外(在重要社會場合尤其是官方場合)稱姓,只在私底下(在家中、在基層日常生活場合中)才會稱姓,這和當時土地、房產集中到貴族和新興武士階層的手裡有關。由於社會上層階級(貴族、武士:領有大規模地權的「大名主」)對底層階級(百姓:小名主或無地者)的壓迫,百姓自我規訓地避免在社會公領域稱姓,貴族和武士也逐漸將百姓不稱姓當作是一種必須遵守的標準規範。

靜案,近現代日本天皇的「無姓」和「個人實名使用通字(仁)」是一個很特別的文化現象,研究其形成的過程和原因非常有意思。日本天皇在隋、唐時期原本是有姓的,是「阿每」姓,「阿每」姓的來由極為古遠,可以追溯到至少和匈奴單于君姓「虛連題」姓為同源,且都或當來自於更加早期的蚩尤集團核心統治家族之姓,基本上「萬世一系」乃真有所本。另外,中世日本皇室本支曾因缺乏繼承人而將源姓(新姓「源」比之於古姓「阿每」,其地位相當於本姓之新分氏)旁支子嗣重納回皇族的事件,亦即勉強可說,日本皇室追本溯源應當是「阿每」姓之「源」氏;不過,由於中世日本皇室在百姓不稱姓和天皇乃天下主而非大小名主的社會狀況下遂不再稱姓,以及源姓回歸皇族之後已撤銷源姓變回無姓,因之在現代情境下自應尊重其現行的文化、制度和傳統,認為現代日本天皇的確是無姓的,亦是無氏的。。

新建成屋的本、益小記

114年08月15日舊記
114年10月06日校露
補記114年08月15日傳聞。
據云,北台灣新建房屋獲利率過高,然市況大環境已成定局,難以撼動。
新建成屋以桃園市中壢區為例,其成本營收概略為:
一,土地持有素地1坪新臺幣20萬元,土地素地1坪可換算為建屋容積3坪,即建坪1坪持有成本約6萬7千元。
二,建築物施工之材料、人工、工程管理等費用,折合每建坪約12萬元。此等管理費用,建商極勤勉去運營下,方為12萬元;否則如有所鬆懈,則會超過12萬元。
三,售價每建坪40餘萬元。
四,建坪每坪可賺21萬3千元,再扣除一些額外費用(如稅金等),總利潤可達約8分之3。即37.5%。
五,今(114)年營建業比去(113)年稍不景氣,新建成屋興建時、銷售時的綜合營運成效都差約少了10%~20%,雖實際高低依每個地區狀況而略有不同,不過都在20%以內。高雄、南投、嘉義等地,近年因傳言台積電公司將於當地設廠之故,房價瘋漲;又新青安房貸方案由於年輕人很難達年薪百萬元故無力貸下,所以今(114)年房市買氣也稍有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