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1日記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ISBN:9787500446705)書中有談到商都周圍有「單」的行政建置,相關資料曾予抄寫筆記之,參〈【筆記】商代王畿的行政區劃初探〉。
查:林森《西周基層地域組織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12月,ISBN:978753214539),為最近新出之研究成果,粗閱之,大抵倚地下考古的實物遺存頗重,談及周代成周里人,但似乎沒有提到「單」之制度。
又查: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1988年10月,文物出版社,ISBN:750100122-X/K‧47),是書深論商季至兩漢「單」制之演變。
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一書頗為罕見,草讀其半,不知予之心得確否?試筆記略以:商代的基層組織有二大類,一是作為自然村落的「邑」(靜案,邑當為設防的居民區,直到後世漢代受到匈奴影響方出現不設防的村),二是作為氏族農業公社的「單」。商季「單」內部的土地和房屋是屬於氏族的公共財產,以井田制度來進行定期輪換以維持氏族內部成員的經濟利益符合公平性。商朝各地設置了許多的「單」,其中位於商都四周的4個「單」:東單、西單、南單、北單的地位重要,由商王族擔任各單的統治者,「單」似乎可以視為是一個爵位也同時是一個獨立的分封氏族長。「單」原本是1個氏族聚居在1個「單」內,後來漸漸出現多個氏族居住在同1個「單」內的現象,「單」的性質也漸漸由氏族農業公社轉變為地區性組織。「單」原本的井田制定其輪換土地和住屋的狀況,在東周時期晉國作爰田的事件以及秦國制轅田的改革下漸漸轉為土地和房屋朝向私有制度做改變,良田和次等田不再定期重新分配地理位置而只一次性分給等值收穫量的額定田數。到了商後期、西周,除了「單」、「邑」,做為另一個地域基層制度的「里」也出現了,漢代的時候「單(僤、彈)」仍然存在,並且基本與「里」重合,亦即某「里」也可以稱做某「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