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3日撰稿
現代世界(西元21世紀)的幾支主要民族大抵都是複合起源的,而非單一起源的。這種複合起源的特性反映為如下結構:一是主要的文化核心內核,是民族內聚的同化中心;二則是重要的混融支柱,是形成新民族的活力來源和偏向力以與古老的舊民族面貌產生差異性。
漢族的內核是外來移民集團的有虞氏、夏后氏聯盟,第二支柱則是本土土著集團的先炎系統之黃帝分支。這兩支不同起源的混融是形成新興漢民族的結構性動因。越往後期,漢民族越是吸納了中原已外的周邊其他部族,這些其他部族成為了第三支柱,主導了漢族向下派生出次級的民系和方言群。
土耳其的內核是外來移民集團的塞爾柱部落,塞爾柱部落是匈奴人的後裔,而匈奴人則起源於先炎系統之蚩尤分支。第二支柱則是本土土著集團的羅馬人,這批羅馬人是希臘化的東羅馬遺民。第三支柱則是阿拉伯文化所帶來的伊斯蘭文明。
俄羅斯人的內核是外來移民集團的瓦良格人,他們來自於北歐。第二支柱則是本土土著集團的斯拉夫人,第三支柱則是以突厥人為主的遊牧民族。這三個複合起源最終由東正教思想整合起來成為新興的俄羅斯民族。與漢族不同的是,周邊其他部族的影響對俄羅斯人是一種異族分化,而非族內次級化。馬札兒人的侵入變成敲進斯拉夫人中間的鐵釘,造成東、西、南3支斯拉夫人的初步分化,而波蘭人、立陶宛人等其他民族對於西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功能是讓他們徹底成為與東斯拉夫(俄羅斯)人漸行漸遠、變成完全不同民族的異化作用。
西歐的法蘭克、德意志這2支民族,他們的內核是外來移民集團的日耳曼蠻族(法蘭肯系統),第二支柱則是本土土著集團的羅馬人。西班牙民族的狀況也類似,只不過內核外來移民集團改為西哥特人和阿蘭人等蠻族。英吉利民族的內核是外來移民集團的日耳曼蠻族(法蘭肯部族、盎格魯薩克森諸族),第二支柱則是本土土著集團的羅馬人和塞爾特人,第三支柱則是外來移民集團的北歐人。
韓民族的內核是本土土著集團的寒人,第二支柱則是外來移民集團的匈戎人。日本民族的內核是外來移民集團的鬼(貴)方人(大和系統),第二支柱則是外來移民集團的匈戎人(出雲系統);至於本土土著集團的印地安諸部族(蝦夷人、繩文文化人)的影響力則較小似乎無法沒有達到成為第三支柱的程度。
這些主要現代民族的形塑過程中都普遍反映了各自的複合起源特徵,基本上都不是單一起源的,而是有2股到4股勢均力敵的不同因子所互相絞合的產物。所以現代主要民族的起源固然可以追溯到5千年前或甚1萬年前,但要再往前追溯就很難認定了。因為現代某1支民族的祖先群體們在5千年前多半是好幾支不同的民族,並且那幾支祖先民族們跟現代那1支新興民族之間可能已經有著巨大的文化內涵差異,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前後相承但內容高度異化的不同民族了。
例如作為現代漢人複合起源之一的先炎集團黃帝分支,他們的文化屬性非常可能貼近先炎集團蚩尤分支(匈奴祖先),從而其文化會比較類似古代匈奴人而非古代漢人,以之黃帝部落與現代漢人可說屬於完全不同的民族。故此在做民族形成溯源和民族歷史長度的估定時,就可能會出現一個上限值,這個上限值的出現其肇因就是由於現代諸民族多半是複合起源的,而非單一起源的緣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