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句麗 |
涓奴 |
絕奴 |
順奴 |
灌奴 |
桂婁 |
Baxter Sagart OC by GSR 2014-09-20 |
*[?]-kuw-lejH *[?]-kuwH-lejH *[?]-kjuH-lejH *[?]-kuw-lje *[?]-kuwH-lje *[?]-kjuH-lje
[?]高缺擬 H非音素 |
*[?]-nu
[?]涓缺擬 |
*dzjwet-nu
|
*zywinH-nu
H非音素 |
*kwanH-nu
H非音素 |
*[?]-lju
[?]桂缺擬 |
隋唐音 高本漢 |
*kɑu-kə̯u-liei *kɑu-ki̯u-liei |
*kiwen-nuo |
*dzʰi̯wɛt-nuo |
*dʑʰi̯uĕn-nuo |
*kuɑn-nuo |
*kiwei-li̯u *kiwei-lə̯u |
隋唐音 王力 |
*kɑu-gǐu-lǐe *kɑu-kəu-lǐe *kɑu-kǐu-lǐe *kɑu-kəu-lǐe *kɑu-gǐu-liei *kɑu-kəu-liei *kɑu-kǐu-liei *kɑu-kəu-liei |
*kiwen-nu |
*dzǐwɛt-nu |
*dʑǐuěn-nu |
*kuɑn-nu |
*kiwei-lǐu *kiwei-ləu |
隋唐音 董同龢 |
*kɑu-ɡʰjuo-lje *kɑu-ku-lje *kɑu-kjuo-lje *kɑu-ɡʰjuo-liɛi *kɑu-ku-liɛi *kɑu-kjuo-liɛi |
*kiwen-nu |
*dzǐwɛt-nu |
*dʑǐuěn-nu |
*kuɑn-nu |
*kiwei-lǐu *kiwei-ləu |
隋唐音 周法高 |
*kɑu-ɡiuo-liɪ *kɑu-kəu-liɪ *kɑu-kiuo-liɪ *kɑu-ʔəu-liɪ *kɑu-ɡiuo-liɛi *kɑu-kəu-liɛi *kɑu-kiuo-liɛi *kɑu-ʔəu-liɛi |
*kiuɛn-nuo |
*dziuæt-nuo |
*ʑiuɪn-nuo |
*kuɑn-nuo |
*kiuɛi-liuo *kiuɛi-ləu |
隋唐音 李方桂 |
*kâu-gju-ljĕ *kâu-kə̆u-ljĕ *kâu-kju-ljĕ *kâu-kə̆u-ljĕ *kâu-gju-liei *kâu-kə̆u-liei *kâu-kju-liei *kâu-kə̆u-liei |
*kiwen-nuo |
*dzjwät-nuo |
*dźjuĕn-nuo |
*kuân-nuo |
*kiwei-lju *kiwei-lə̆u |
隋唐音 陳新雄 |
*kɑu-ɡʰǐu-lǐɛ *kɑu-kou-lǐɛ *kɑu-kǐu-lǐɛ *kɑu-kou-lǐɛ *kɑu-ɡʰǐu-liei *kɑu-kou-liei *kɑu-kǐu-liei *kɑu-kou-liei |
*kiuen-nu |
*dzʰǐuɛt-nu |
*dʑʰǐuen-nu |
*kuɑn-nu |
*kiuei-lǐu *kiuei-lou |
字尾 還原 |
*-lir |
*-nur |
*-nur |
*-nur |
*-nur |
*-lir *-lor |
本落落格於2018年5月19日啟用。 天成靜是我的號,故此虛擬寄暢之所命名為天成居。 網誌帳號選用的是亞述語bitmummi表示「學院或知識性質教育機構」的字。 本欲取譬「知也無涯」的意境採用ulidi表示「我不知道」的字,可惜限於google帳號至少需6個字元,只得割愛。 本部落格將不定期存放分享我個人就歷史、地理方面的筆記與研究心得,以及一些好聽的音樂連結。
標籤
- 《風采》
- *自娛(擺盤)
- *自娛(繪畫)
- *美景
- *偶占
- #舊記
- ↑揚升
- +待補
- ×偏方
- ×漫臆
- △舞蹈
- ○好站緬懷
- ●站外資源
- ●頻道(古建築)
- ●頻道(史學)
- ●頻道(玉石)
- ●頻道(地理)
- ●頻道(咖啡)
- ●頻道(服飾)
- ●頻道(油品)
- ●頻道(冒險)
- ●頻道(旅遊)
- ●頻道(素食)
- ●頻道(酒品)
- ●頻道(動漫)
- ●頻道(陶瓷)
- ●頻道(葷食)
- ●頻道(漁牧)
- ●頻道(趣味)
- ●頻道(鐵路)
- 不丹史
- 中國史(三國)
- 中國史(元朝)
- 中國史(巴蜀)
- 中國史(北洋)
- 中國史(台灣)
- 中國史(有虞氏)
- 中國史(西周)
- 中國史(西漢)
- 中國史(宋朝)
- 中國史(汪偽)
- 中國史(明朝)
- 中國史(東周)
- 中國史(金朝)
- 中國史(南北朝)
- 中國史(後戰國)
- 中國史(唐朝)
- 中國史(夏朝)
- 中國史(秦朝)
- 中國史(商朝)
- 中國史(國府)
- 中國史(清朝)
- 中國史(遠古)
- 中國史(戰國)
- 中國史(總論)
- 中國史(蘭芳)
- 中國史(PRC)
- 內亞史
- 內亞史(粟特)
- 內亞史(塞種)
- 內亞史(Bactria)
- 夫餘史
- 文學
- 日本(奈良朝)
- 日本史
- 日本史(古倭)
- 日本史(台灣)
- 日本史(平安朝)
- 日本史(江戶幕府)
- 日本史(現代)
- 北族(匈奴史)
- 北族(回鶻史)
- 北族(狄史)
- 北族(東胡史)
- 北族(柔然史)
- 北族(突厥史)
- 北族(蒙古史)
- 北族(獨目人)
- 北族(賽爾柱史)
- 北族(鮮卑史)
- 北族(Avar史)
- 北族(Hun史)
- 古俄國史
- 古泉
- 史前時代(台灣)
- 史閣
- 史學史
- 史學研究指引
- 史學倫理
- 史學基礎
- 史學理論
- 生活(保養)
- 生活(盆栽)
- 生活(茶具)
- 生活(藏書)
- 全球文明變遷
- 印尼史
- 印尼史(亞齊)
- 印度史
- 名士
- 名史
- 名物
- 名詞
- 名號
- 衣索匹亞史
- 西臺史
- 西臺前史(Hatti)
- 西臺後史(凡)
- 西藏史(吐蕃)
- 西藏史(佛教政團)
- 西藏史(現代)
- 希臘史(亞歷山大)
- 希臘史(塞琉古)
- 兩河史(希伯來)
- 兩河史(亞述)
- 兩河史(埃蘭)
- 兩河史(腓尼基)
- 兩河史(瑪里)
- 兩河史(蘇美)
- 宗教(匈奴)
- 宗教史(回教)
- 宗教史(祆教)
- 宗教史(基督一性論)
- 宗教史(景教)
- 宗教史(遠古)
- 法國史
- 波斯史(卡扎爾)
- 波斯史(伊朗)
- 波斯史(安息)
- 波斯史(米底)
- 波斯史(阿開民)
- 波斯史(薩珊)
- 阿拉伯史(伍麥葉朝)
- 阿拉伯史(阿拔斯朝)
- 阿拉伯史(前伊斯蘭)
- 阿拉伯史(哥多華朝)
- 非洲史
- 俄國史
- 南島語族
- 美洲(印加史)
- 美洲(阿茲特克史)
- 美洲(瑪雅史)
- 美洲(Taino史)
- 音樂(土耳其)
- 音樂(巴基斯坦)
- 音樂(日本)
- 音樂(以色列)
- 音樂(尼泊爾)
- 音樂(伊朗)
- 音樂(匈牙利)
- 音樂(印尼)
- 音樂(印度)
- 音樂(拉美)
- 音樂(法國)
- 音樂(波蘭)
- 音樂(阿富汗)
- 音樂(俄羅斯)
- 音樂(保加利亞)
- 音樂(美國)
- 音樂(庫德)
- 音樂(烏克蘭)
- 音樂(高加索)
- 音樂(塔吉克)
- 音樂(搖滾樂)
- 音樂(新世紀)
- 音樂(瑞士)
- 音樂(圖阿雷格)
- 音樂(蒙古)
- 音樂(寮國)
- 音樂(緬甸)
- 音樂(薩米)
- 音樂(bbox)
- 音樂(Cover)
- 音樂(Hang)
- 埃及史
- 埃及史(中世)
- 埃及史(Nome)
- 神祕學
- 高棉史(真臘)
- 專題(工藝史)
- 專題(文化史)
- 專題(文字)
- 專題(民族)
- 專題(生活史)
- 專題(交通史)
- 專題(地著化)
- 專題(制度史)
- 專題(服飾史)
- 專題(武術史)
- 專題(法制史)
- 專題(軍事史)
- 專題(租界)
- 專題(婚姻)
- 專題(朝報)
- 專題(經濟史)
- 專題(學術史)
- 專題(親屬關係)
- 專題(避諱)
- 荷蘭史(台灣)
- 越南史
- 越南史(阮朝)
- 越南史(陳朝)
- 越南史(黎朝)
- 農業史(動物)
- 農業史(植物)
- 電玩
- 語言(女真語)
- 語言(日本語)
- 語言(比較語言學)
- 語言(匈奴語)
- 語言(契丹語)
- 語言(柔然語)
- 語言(突回語)
- 語言(對比語言學)
- 語言(漢語)
- 語言(蒙古語)
- 語言(閩南語)
- 語言(韓語)
- 語言(鮮卑語)
- 緬甸史(英印)
- 緬甸史(現代)
- 曆年
- 歷史地理
- 歷史哲學
- 歷史劇
- 辨正
- 韓國史
- 韓國史(百濟)
- 韓國史(李朝)
- 韓國史(高句麗)
- 韓國史(新羅)
- 翻譯
- 薩滿文化
- 羅馬史(共和國)
- 羅馬史(拜占庭)
- 贗偽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漫談高句麗暨所屬5部名稱字尾的北族語言特徵
2025年01月12日撰稿
高句麗的核心族群是夫餘人,而夫餘人的淵源是商末周初的薄姑人以及更早期的炎帝系蚩尤集團,乃屬廣義的匈戎人或狄人,係出北族。職是之故,高句麗的國族名及高句麗5部的部族名得據以釐考擁有北族語言名詞複數字尾變化之特徵。
高句麗的國族名以及高句麗5部的部族名,載於《三國志》〈卷30、魏書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之「高句麗傳」:「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本涓奴部為王,稍微弱,今桂婁部代之。」麗號暨5部號在高句麗語的本族發音為何?得從韓語中古音來回推,亦得從漢語中古音來檢索對音。
然鑒於國(部)族號具有國際政治外交上的嚴謹性、外交翻譯辭令上的標準性、韓國古人運用漢字作紀錄需顧及漢語原本發音以盡量接近韓國本族語音,因此愚以為麗號暨5部號的高句麗語發音應當會相當接近中古漢字的對音,而不一定完全等同於統一新羅時期的韓語中古音;畢竟麗號暨5部號在高句麗語中都是無意義的書面符號,乃採借外來的漢字來標註內生的高句麗語字彙。同樣的理由在嗣後闡釋百濟、新羅等國之國族號時亦同理可斟酌參援。
漢字中古音的發音方式可檢索白一平、沙加爾所彙字集(Baxter Sagart OC by GSR 2014-09-20)的中古音(MC、Middle Chinese)欄以及「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cr/)。「漢字古今音資料庫」還分成魏晉音和隋唐音,但鑒於魏晉音只列出漢字韻結構而非拉丁字母轉寫,所以在使用時權選隋唐音作輔助,因為該資料庫的隋唐音列有拉丁字母轉寫。
麗號暨5部號在漢語中古音的對音,整理如下表:
依表能知麗號暨5部號各該字尾的高句麗語發音允當分別還原擬構作:
*-lir、*-nur、*-lir、*-lor,顯然都是北族名詞複數型的字尾變化,這點在夫餘語是以*-lar來呈現(高句麗出自夫餘),而在匈奴語中是以*-nar來呈現(夫餘和匈奴的共祖是遠古蚩尤集團和上古匈戎集團),它們之間的關係簡示如下:
(一)蚩尤語(闕)>匈戎語*-nar>狄語*-nar>匈奴語*-nar>柔然語*-lar>突厥語*-lar
(二)蚩尤語(闕)>匈戎語*-nar>薄姑語*-lar>夫餘語*-lar>高句麗語*-lir(全國)*-nur、*-lir、*-lor(各部)
亦即高句麗暨所屬5部名稱,各該字尾都反映了北族語言特徵,文法上為名詞複數型字尾變化,可能是用來彰顯其國族或各該部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