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6日撰稿
南華晚期有以首字公稱呼尊者的現象,首字公稱為主、首名公稱為輔。首字(名)公稱的起迄各各於何時?何地?頗令我感到好奇。初步觀之,參考袁世凱被稱作袁項城、段祺瑞被稱作段合肥故寔,可知清末民初乃以籍貫為尊者諱,而非以首字(名)公為尊者諱。又參蔣中正於北伐後出任國府主席而被尊作主座、林森洎繼任亦被例獲尊主座之舊牘,可知國府黃金十年之初係以官銜為尊者諱。復參汪兆銘還寧、重建國府,時人推獎作明公,明音近銘,取末名移前轉置褒辭為尊諱,亦無從應對首字(名)公稱之情。
國共鏖戰、黨國退敗東華之頃,蔣中正見稱為介公如《雷震日記》所載,首字公稱業成慣習,流行於顯達間。這種現象自南華延伸至東華,興盛於宦場,其末流則浸改為首名公稱為主、首字公稱為輔,當與人們漸漸取名、不取字的文化變遷有關。首字(名)公稱歷嚴靜公、蔣經公、李登公時期仍存在而見諸餽儀,謝求公、何敬公等事例亦得檢尋報章,不勝枚舉。然在癸卯年的今天則俱皆成過往雲煙,不再風行於世,徒留一掌故談資,但供來人茶餘憑弔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