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1日筆記
亞述帝國所崇之「亞述神」,其本體為何?按,Karen Radner(著),顏海英、常洋銘(合譯)《古代亞述簡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11月,ISBN:9787521321616,第147葉:「從公元前14世紀開始,亞述開始自稱“亞述之地”(māt Aššur)。……亞述神廟高聳於亞述全城之上。亞述神與亞述城是不可分割的,因為亞述神是底格里斯河灣一側那面高聳的岩壁的化身。……岩壁輪廓像船首,近似於三角形,高出河谷40米。至少從公元前3千紀中期開始,這裡就開始為在此定居的人們提供居所和生存機遇。隨著城市的發展,峭壁和下方的底格里斯河在北側和東側形成的天然屏障與一道新月形的防護牆相接,形成了一片大約65公頃的封閉區域。常見的亞述名字表明,亞述神可以被看作一個非常具體的地理空間。」
靜案,亞述神原本是底格里斯河某段河灣岸旁的絕壁,因為地理優越,只需再加築一段城牆就可以形成極佳的設防生活區,所以被選中成為永久性聚落。由於對古代人的安居樂業幫助甚大,這段峭壁遂被奉作神明,為之造像、立廟、祭祀,並衍生成為民族、城市和國號。隨著亞述社會的逐步強大與廣域帝國化,亞述神的神格也次第抬升為統御諸神之主神;但由於至尊主在地球地貌的地景化身是岡仁波齊峰,而非亞述峭壁,因此古代亞述人其實是以錯誤的方式為至尊主立了匹偶。這就使得亞述帝國的政策異常殘暴,前期的三光(殺光、燒光、搶光)政策,晚期的強制遷徙政策,在在都顯得苛刻非凡,無從展示人性的光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