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筆記】習武臻化境

2019年04月23日撰稿
昨進書1冊:《逝去的武林》,甚好,惜另本《高術莫用》尚未入彀。半年間嘗於書肆翻閱,雖覺重要,但乏下手的決心。刻日頗悔。凡人倘能專意於一件事物,追求卓越且興致盎然,經久必能溝通上下,合萬為一。證諸國術武學領域,可得數例,文參:李仲軒(口述)、徐皓峰(撰文)《逝去的武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5月1版11刷,ISBN:9787020099207)。

第36頁:「有一句"練功不練拳"的話,認為功是站樁,拳是打拳,"練功不練拳"就是只站樁不打拳──這是初學者容易產生的誤解。站樁的要點是"學蟲子",冬天蟲子鑽進地裡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裡生機一起,蟲子就又活了。站樁有無窮益處,是練功。其實打拳也是練功,形意拳要"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氣不是呼吸的氣,比如男人的英姿瀟灑、女人的嫵媚靚麗,就是氣的作用,正所謂生機勃勃。至於呼吸的氣,叫做"息",劈拳就是練息。」

第40頁:「因為劈拳練息……,先去病再強身。通過練息,身上的氣養起來,大腦時常會有靈感,此時學拳就真是趣味無窮了。……練成鑽拳後,人的性格會變得沉穩謙和,皮膚質地都會改善,聲音非常悅耳,心思也會變得很縝密。以前老輩拳師不識字,可氣質高雅,很有涵養,因為形意拳是內家拳,不但改造人體還改造心志。……人品和拳法是相輔相成的。」

第124頁:「站樁與打拳最關鍵的要點是一個,對這個要點沒體會,練拳不出功夫,站樁也照樣不出功夫。這就是"樁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樁法中"的道理。」

第80頁~第81頁:「練形意要養成"上虛下實"的習慣,上身永遠鬆快不著力,功力蘊藏在下身。上身如天,下身如地,這就符合自然了。……世上永遠是強者影響弱者,交戰步法的原理也如此。你的步法強了,能影響別人,別人不自覺一學你,就敗了。模仿是人的天性,……比武時,情急之下,人的精神、動作都更容易失控,一受驚,就模仿對手了。……強,指的是能有自己的節奏,這種節奏不是跳舞般外露,而是潛在的。……這種潛在的節奏,是從呼吸裡出來的,要以步法練呼吸。」

第124頁:「武術的另一層面,比武時顧不上算計謀略,但練武其實是練心智。」

第125頁:「練武人練出眼力容易,養成明察秋毫的習慣,就難了;而最難的是冷靜,必得練功夫練得開了智,方能冷靜。」

第94頁:「人聽戲會受感動,在天地萬物中也會受感動,有感動就有功夫。一感動,拳架子裡頭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到時候,琴棋書畫、山河美景、禽獸動態都可以借來入象。」

第15頁:「孫祿堂的《八卦拳學》上寫道:"……近於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矣。近日深得斯理者,吾友尚雲祥。其庶幾乎。說拳術可以練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境地,當時得此三昧的,除了他的朋友尚雲祥,找不出別人。」

第60頁:「在尚雲祥門下的師兄單廣欽告訴我,尚師睡覺的時候,在他身邊說話、走動都沒事,可只要一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尚師便挺身醒了。聽著神奇,但練形意拳日子久了,一定會出現這一效果。形為所有外在,意為所有內在,形意拳就"練一切",一切都知道。……而且這個"有觸必應、隨感而發"還是"並不知其何以然",是自發性的。唐師【靜案,唐維祿】一次給徒弟講拳,心中思索著什麼,處於失神的狀態。而這徒弟想試唐師的功夫,突然一拳打來。唐師胡亂一撥弄便將他按趴下了,自己還是恍恍惚惚的。」

第133頁:「尚雲祥……說:"我這個人睡覺時不能讓人看,人一看,就醒。"」

前言第4頁~前言第5頁:「姥爺的弟弟李仲軒,家人叫二姥爺,……下棋也能睡覺。他來姥爺家,累了,但不是睡覺時間不往床上躺,便跟姥爺下棋,姥爺見他肩窩一鬆,便是睡著了,但手上落子不停,正常輸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