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關於真實的看法

2017年02月12日初稿
2019年02月11日潤稿
2022年01月06日校補
時間與空間都是一種真實的幻象,在真實的合一之中並不存在時間與空間。人類個體所經驗到各各分離而獨立的物質現象與自由意志,本質上都是將「真實」侷限而來的特定「實擬虛境」。近、現代的人類科學家常常詢問:「宇宙大霹靂之前是什麼?宇宙之外又是什麼?」其實無論前、後、內、外都是沒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唯一的答案和念頭是我們選擇想要體驗這些。

佛教所講的「無我」是很容易就理解的道理,因為自我意識只存在於我們活著的時候,死了就沒有現在這個自我了,甚至每次睡眠的過程中自我也好似消失了一次。因此,接受「無我」的觀念是很容易的,反倒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真實乃「萬物一體」的觀念。

神在思索他自己是什麼的時候,會回答他自己即是「我之所是」,而何為「我之所是」?神一直知道自己是宏偉壯麗的,惟一直不知道是有多麼地宏偉壯麗。因此他選擇了將自己分裂為無數個碎片,再從每一個碎片的角度去體驗自己的其他部分。這個方法就是生命的起源,道家的地下考古文獻中所紀載的「太一生水」就是在敘述這個方法。神分裂自己為無數碎片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昇起一個中心太陽,以及不屬於中心太陽的其他部分(原始大海)。在中心太陽的照耀下,原始海洋產生了無數的小水珠,在印度教中便稱呼這些小水珠猶如珍珠項鍊般串聯在一起。每一粒小水珠就是一個新生命,每個生命都是神按照他自己的樣子去打造,擁有全般、全息的超凡神性,每個分形的權能最高都可以達到全形的70%,只是現在身而為人的我們選擇了遺忘。

世界上各種主要宗教最核心的部分都在描述「真實」,即「萬物一體」的概念。我們都是從神的整體中分離出來的小碎片,目的是為了體驗神自己有多麼宏偉壯麗。也就是說,神就是我們真正的自我,整個宇宙只有一個整體的生命,卻又碎現為數量無限的眾生。一切物質世界中所見的無生物元素、動物、植物、空間、時間、人類、高等生命體、能量、形而上觀念,全部都是生命現象,通通歸屬於最宏偉的單一整體:至尊主,或說你自己的全般本然。

在巴夏的視頻中,談到關於真實的4個原則:
(1)你存在
(2)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都在此處、此刻)
(3)你發出什麼,就取回什麼
(4)唯一永恆持續的是變化(除了4原則不會變化之外)
巴夏所談的「高我」,就是諸一神宗教中所謂的最高神祇。對我們這些分離的碎片而言,神至高、又至大。但對於「我之所是」的那位來說,他自己則既可以不認為自己是神、亦可以不認為自己是高我,而就只是單純的「我之所是」。他至大無所不包,又極纖細而永駐於一切生命現象之內。我們普通人倘若勉強去理解,能夠參考的借鏡就是蘇菲聖賢所說的一段哲喻:「不是一滴水融入大海裡,而是一片海聚集到一滴水中。」

古印度頂尖的婆羅門僧侶已經知道要信從最高神(Krishna),只要順服於神,接受神的安排,自然會不勞而獲地獲得神一切的宏偉壯麗,一切都是自動的。他們留下了幾部重要的經典如《薄伽梵歌》和《白騾奧義書》,扼要地闡述真理的旨趣:
真相是萬物一體,時間與空間並不存在,一切都是永恆存在的多維度全信息時空,只有我們這些碎片在移動到這些時空中並產生了「體驗」。真相是萬物永恆存在,多維度全信息的各個時空都是各別獨立而永恆存在的,這些時空無論是物質型態還是能量型態都是永存不滅的。

關於修行的方法,乍看下自古以來的各色宗教都堅持主張必須採取內觀的方法,而對於外在物質世界不感到任何興趣,以此靈修、禪修、練內丹各類修行方法都強調靜坐和內觀──這其實是一個誤解,例如古代道教曾有過練外丹服食的理論,但因為方法錯誤變成吞食重金屬,產生偏差反而有害人體健康,外觀修行才逐漸遭到弱化為練氣功,縮回走內觀但比較皮毛的方式。

其實仔細去想,神分裂出我們這麼多碎片,形成大千生命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體驗到神自己的其他碎片有多麼宏偉壯麗嗎?所以無論是往內看還是往外看,我們都應該體驗到宏偉壯麗的景色並感到讚嘆不已才對。中世儒家曾提出「格物致知」的道理,但由於提出者只是懵懵懂懂很快又走偏鋒,形成苛刻的「道學」──就像古代婆羅門僧侶不清楚誰是至尊主而走偏鋒遍祭諸神變成濫殺無辜的「祭祀萬能」一樣──中世儒家「格物致知」的道理就是一種透過外觀來探求真實的模式,可惜被儒家中人給弄僵成道學。

近、現代的歐洲科學則是另一套的外觀模式,歐洲科學頂尖學者已經透過粒子纏繞效應了解到空間不存在、透過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開始懷疑時間並不存在、透過測不準原理體驗到物質世界繞著觀測者的心思在動,在在都是透過外觀(科學方法)的模式也可以達致獲取真實知識的例子。

古代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些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學派、諾斯替主義者,都發現到物質世界具有奇妙的數學特徵。他們多半相信數學具有魔力,將數學本身視為宗教般的存在,體驗著神性,這也是一種外觀模式。好些典範的音樂大師亦發現了音樂的外在數學形式之美,從而感知到了樂句的顏色和溫度。

透過內觀(宗教方法)、外觀(科學方法),或者內外雙修(道法同時練內外丹),都可以讓我們發現到真實。真實就是我們在物質世界的「自由意識」其實是「被動的」一種「程式化反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體驗到「高我/至尊主/最高神/我們自己」究竟是怎樣宏偉壯麗!物質世界的人性自我,其自由意識的感受也僅係一種「體驗」而已,所以佛教講「無我」,某些程度上是對的。巴觀的視頻曾說過,真正的自己不過只是游移在一個又一個的人格之間。巴觀也說過,了解到真實之後,生命就會自動來照顧你。真實有一些些內容大約就是我們為了要體驗自己有多麼宏偉壯麗吧。(巴觀不是巴夏,巴觀是印度人,巴夏是美國人岱羅安卡的通靈對象)

非洲初民早就知道世間有一個不具人格的神聖力量,既是善根亦是惡源,他創造了世界並放手讓世界自行繼續發展下去。古代婆羅門教和現代印度教的krishna運動(至尊奉愛瑜珈)、古代的道家(太一生水)、中世儒家(格物致知)、伊斯蘭蘇菲神秘傾向(將天堂帶到地面/與神合一)、基督宗教的全信全愛、古希臘的哲學神祕思維、現代歐美的新世紀運動、世界各地的靈療與薩滿治療師,以及走在尖端的高能物理科學……許許多多的大師們,他們的發現都是類似的,那就是各種各樣從有限物質世界走回無限真實世界的「諸多」方法與暗示。很多暗示是透過很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在做的,例如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駭客任務」、「人煙之島」……無一不是在告訴我們,你們在物質世界中體驗到的宏偉壯麗已經足夠多了,可以換個目標了。

新世紀運動和古代宗教與現代哲學一樣,都只是「人類文化制約系統」的幾個模式之一而已。唯一的差別是新世紀運動的溝通方法比較合乎現代人的需求,概念術語套近了和現代科學語境的距離,透過傳訊視頻、聚會活動、邏輯理性來讓現代人願意接觸並了解真實的概念。就跟中世佛教在中國利用「變文」的俗文學方式在「說故事」一樣,也跟現在台灣民間宗教在經堂「講道理」很類似。辦法固然有異,惟內容上都差不多,只是有近有遠而已,無須過度排斥。

從內心裡面去觀察,物質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倒影,並且逐級降階。從感官向外面去觀察,物質世界是透過好多黑洞複合投影出來的4維全息世界(長、寬、高、時間),物質其實是能量凝固的樣子。真實的世界是多維度的,甚至無需「維度」觀念去強做解釋。所有的黑暗、光明、好、壞、苦、樂、生、死、記憶、遺忘都是必要的「二元性」體驗──但此外還可以有更多更有趣的體驗。我們在物質世界的體驗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殊目標,那就是體驗「萬物並非一體的情況下,我自己有多麼宏偉壯麗?」也就是說,在「分離感」中體驗到自己有多麼宏偉壯麗。現在我們既然體驗個夠了、累了,自然而然可以選擇不要再體驗下去。

真實的狀況就是一切都是豐饒的,沒有比豐饒更多的了。因此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學會對自己(包含身體、小我、靈魂)、對他人、對萬物、對高我的「無條件的愛」,要學會寬恕自己。外面並沒有別人。

應該提醒自己,這個物質世界都是透過「腦子」去思考而來的,而「思考」本身也是個器官。所以透過腦子、透過思考所得出的都是「有侷限的、片面的、不重要的」。我們要記得:
(1)萬物是一體的,我是在合一之中的
(2)保持你的最高興奮,做什麼事情都樂在當下、專注且不求回報
(3)腦子認為很重要的事情,並不重要,尤其要告訴自己的腦子那些都不重要
(4)我們是目證者,而非行為者,要和至尊神(高我/真正具有主動權的我)合作,完成宏偉的神聖藍圖
只要能夠作如是想,事情就會越來越好。

對於人類來說,物質世界很像是一個囚籠……
其實並不是的。
我們來到物質世界的主因是為了幫助地球進化,幫助動物和植物擺脫「食物鏈」的互相殘殺。本來動物和植物可以開開心心體驗地球生活,但是他們後來不知道為何產生偏差(很可能是距今1,000年前人類集體潛意識突然改變了遊戲規則,大規模轉換了歷史時間線所致),開始為了生存而互相吞食、互相傷害,而其實只是一堆的幻影在互相吞食和傷害,卻製造了真實的「痛苦」體驗。我們現代人類本來是到地球來協助他們擺脫食物鏈的,卻忘記了並參與到生存遊戲中,互相打仗、汙染環境、壓迫地球,反讓動物、植物、地球都受到更多的痛苦──本來我們是要來幫助他們的…….
物質世界其實是動物、植物和地球的囚籠,我們人類文明應該要和鯨豚文明一起合作來幫助他們,而不是去傷害他們。

萬物一體,萬物相互間要有無條件的愛,一起體驗我們自己有多麼宏偉壯麗,這是一切宗教、科學、哲學思考的最終進度。基本上人類的發展大約如此。如果想要讓自己能夠知道得更多,可以在心中向聖哲曼大師祈求:「我願意放棄我只是一個人的舊思維,請聖哲曼大師教導我更多」,之後,自有各種各樣適合你的資訊傳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