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書肆上稍出些老書新翻,頗裨收藏補闕所需。例如薩伊德《東方主義》中譯即有立緒文化印行之20刷本(ISBN:9789578453722),封面底為淡粉紅色。是時適值思索何謂東方主義?旋於店架上看到新刊本,趕緊揣到手邊。《東方主義》實屬長銷書,印量驚人,分析20刷本其書出版項可知:
(1)民國89年9月,初版,1刷,1~ 4,000冊
(2)民國89年10月~104年11月,2版,1~19刷,1~15,800冊
(3)民國105年2月,2版,20刷,15,801~17,000冊
估計第20刷印了2,000冊,能以小小資本得其中1份在側,倍覺尊榮。
世上很有一些清末民初的本子,通常只在其他書刊的腳註中見人引用過,或是同好之間隱約相傳,從未看過原本。最近獲得極不容易的大好機會,總算一睹為快,例如莫東寅《東方研究史》(ISBN:9787513002042),係由知識產權出版社重排繁體字發行,收入該社「民國文存」叢書編號第54種。又如老上海民國時期滬市所出的普通文教書籍,像是《墨子新詮》之類的,偶在天龍書局碰到過足字重刊本,封面是淺藍色的,大陸方面按原樣翻刻,不過因為成套發售、總價比較昂貴,而且有更想要的寶貝,只能割予都下諸君子。
至若晚清吳式芬《封泥考略》(ISBN:9787534035487)之類一遇難求的奇貨,與其在書店駐足徘徊良久,不如直接去郵局提個款吧。《封泥考略》書前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出版說明」解釋得很清晰:
「《封泥考略》一書於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在上海石印出版,原書版框高約一百八十五毫米,寬約一百一十五毫米,此次即以該版本為底本影印出版。」
人間不乏非得當年光緒舊本不藏的玩家,不過我但求書價便宜、印質精美、書相十品,則最新的重刊本即已副所願矣。而且重刊本有著許多好處:
(1)通常原刊本的一些錯字,重刊本會有校對,附在註釋。當初沒有收錄的外國文字,也多半會用括號補上原文。
(2)重刊本常有新寫的序文與導讀,甚至有追念作者生平的文章,一些老先生喜愛用化名、筆名的名篇,都可以追蹤到本名。
(3)拿著重刊本到圖書館,很可以跟原刻本比對一下,看看多了什麼、少了什麼,樂趣無窮。
再如中華書局的「近代史料筆記叢刊」,書系的封面是寶藍色的,小巧可愛。近代幾大掌故名家中,徐一士、高伯雨、包天笑的書自是行家冀庋賞玩的指標。如何能用最經濟實惠的價格,達成廉價奢華的成效?該書系2009年刊發的簡體版《亦佳廬小品》(ISBN:9787101065589),以及徐一士其他著作的重刊本,允為首選。書前書後並增錄了徐氏後人的追述文章,解答作者生平的諸多迷霧,非常值得一看。收書自然不需只以原刻本為念,各種老刻新排也有著不可限量的妙用。
中華書局的另一書系為「民國文獻叢刊」,橙黃色封面,收有2冊妙選:陳濟棠、王鐵漢《陳濟棠自傳稿、東北軍事史略》(ISBN:9787101115444)與劉健群《銀河憶往》(ISBN:9787101109078),看他們在這2本書當中傾筆寫下雨帥興衰和黔省閥閱,真令人大呼過癮。尤其貴州大怪周西成與小怪李群仙的相關史料,實難想像軍閥和神醫之間是如何能夠串連在一塊,成為同一樁故事。
上海人民出版社亦於2015年出了1整套的《章太炎全集》,書店案上一字排開,非常有氣勢,治先秦史者不容錯過。由於是大部頭叢書式的彙編,每冊內容多少都收錄數本舊刻,故而書名都很繁長。例如其中1本的書名是這樣子的:
《章太炎全集:前漢微言、前漢昌言、前漢雅言劄記、鐳子政左氏說、太史公古文尚書說、古文尚書拾遺定本、清建國別記、重訂三字經》
該書的ISBN為:9787208133105,「出版說明」告訴我們重印的來由: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起,本社組織章門弟子及相關領域專家對章太炎的著作進行了首次較為系統的收集整理,從一九八二年起陸續出版了《章太炎全集》八卷……近二三十年來,章氏佚文、書信等文獻屢有新的發現,因此本社決定重新整理出版……以冀為學界及廣大讀者提供一套規模最大、收錄最全的章太炎著作集。」機不可失,三年前的我果斷地犒賞自己,置辦了上古史和中醫藥的那2冊。
還有一些老書新翻簡直是藝術品了,因為書葉所示正乃古代名法帖。蘭亭集序是教科書上一定會提到的書法聖品,柳公權、顏真卿的摹本到處都有,蘭亭集序則頗難尋。很高興竟然連蘭亭集序也有新刻本,而且是全彩的:
《王羲之蘭亭序》,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ISBN:9787534033568,2015年第1版第3次印刷。
很便宜哪,要價只消新臺幣 80塊──雖然有點遺憾的是王羲之的真跡仍無從收錄,因為尚不知傳世真跡在哪──書中匯集的都是臨摹本,計有: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4家摹本,彩色影像,並附朱印,極為賞心悅目。按照該書「前言」的說法,馮承素神龍本:
「……最接近真跡。尤其是帖中二十個『之』字別具姿態,無一雷同,其章法筆意顧盼,朝向偃仰,氣韻生動,風神瀟灑,被尊為『天下第一行書』。
「前言」裡另外提到:
「……據《二王書錄》紀載:『二王書大凡一萬五千紙』……後來,由於朝代更迭,滄桑巨變,王羲之的書法真跡至現在早已灰飛煙滅,只能從摹本、法帖及碑刻中尋求消息了。」
仔細想想,如果我能夠擁有1紙二王尺牘就好了。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