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漫談南島語族起源地不見得在台灣

2021年02月17日隨筆
吳安其先生曾談及一種史學成見,並對之提出質疑,振聾發聵。是類成見已築成學術通說,其內容,略以:「某語系派下各語言,晚近有多種語言聚集之處,為該語系早期發源地的機率甚高,而且幾乎是定論。」由於翻書的時候沒隨手抄記下來,日後得仔細從頭再看過一遍,才能找到原話。

不過這不妨礙我於此處漫談一下這種誤區。關於這種誤區,頗常見於論證「南島語族發源自台灣」的各色專業論文和著作,幾乎是經典了,眾口鍍金。批駁這種誤區,可以從下列3個理路著手,進行補充:

(1)遠古部落最缺乏的其實不是土地,而是人口。部落的擴張通常會伴隨著高度的遷徙性特徵,能夠盡量將部落人口全部搬走到新居地,就盡量全部搬走,不會剩下多少人,因為人力資源永遠是最緊缺的,不可以有絲毫的浪費。縱使是亞述帝國中後期,已進入農業文明階段,他們在執行異民族遷徙政策時,也是盡量將盡可能多的人口移入亞述核心領域內,並一概視作亞述人。准此,對於那些處在小社寡民狀態的遠古南島群體,他們從台灣出發的時候,為什麼不把人都用船隻運完載光到新天地呢?何以在台灣還剩下那麼多人口可以發展出後繼繁如星辰的社、落?

(2)參照其他語系的發展史,凡現代地理區域內所分布的派下語言種類越單純、甚至已經完全絕跡的地方,越有可能是該語系的發源地。南島語系反而以語言狀態最複雜的台灣作為學術公認的發源地,顯得非常異質化、甚至違反科學理性。我們可以看看幾個規模巨大的語言集團,他們的發展狀況:

a、印歐語系
印歐語族的發源地可能是在歐俄草原或小亞細亞,前者現在已以單一的俄語為主,後者則印歐語系已經邊緣化到消失的地步(被土耳其語取代)。

b、漢語
如果將漢藏語系作為一個單元進行比對,情況會略嫌複雜,所以暫且將焦點限縮到漢語即可,能夠看得更清晰。漢語起源於華北,然後向四方擴散,現已遍及華中、華南、東南亞。以現代方言分布的複雜度和密集來講,華南無庸置疑應該可以稱得上是漢語的發源地 ── 很可惜,漢語發源地的華北地區是較為單一的華北官話通行地。

C、匈奴系統
匈奴起源於冀南的匈戎,後來經過西徙的長途分化,現下發展為保加利亞語(已斯拉夫化)和土耳其語(已伊斯蘭化)。無論是在冀南(被漢語取代)抑是漠北(被蒙古語取代),其發源地或早期流行地的匈奴語使用人口在21世紀已蕩然無存。

D、印地安諸語言
印地安人是從亞洲西伯利亞東北角分數波遷徙到美洲的,我們可以在北美、中美或南美看到有許許多多的印地安語言,並得據以推斷印地安語言是在美洲本土發源的。惟事實依舊是相反的,印地安諸語言最初是通過東北亞傳播至美洲,而今天的西伯利亞極東之地是不是俄語(非印地安語言)反而較為通行呢?

參照其他語言的發展史,可以看到在全球範疇的規模視野之下,某語系的古代發源地通常是存在於該語系派下語言現代分布較單純或甚已滅絕之處。派下語言最複雜且最群聚的境域,反倒更有可能是一種「後期現象」的反映。

(3)人類的東非起源說
人類整體起源地的東非起源說,目前仍佔據學術主流;縱有其他起源說,但從未見到有嚴謹申論人類開初乃係台灣起源說的。由於人類的起源地不是台灣,而是東非或其他地方,那麼,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必然不會是台灣,而有著更早的一站。台灣頂多是南島語族遷徙過程的一個較大的中繼站而已,有可能是第二站,也有可能是第三站、第四站、第五站……。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南島語族的台灣起源說,因為南島語族在台灣的古老、繁多語種聚集之現況,真的很可能就只是一種「後期現象」而已,並不具備代表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