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8日撰稿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國名,其原文(Roma)如何透過重重轉譯的過程,成為中世漢語中的「拂菻」?Berthold Laufer《中國伊朗編》,2016年11月1版2刷,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115537,第283葉:「拂林這個名字的由來,我曾經提到伯希和的新理論,據他說拂林也許是根據Rōm,Rūm。……伯希和先從古亞美尼亞語的Hrom或Hrōm著手,此字裡的h代表希臘字當頭音r的粗氣音。在某些伊朗方言裡粗氣音是用當頭的元音來標誌:如在帕拉菲語裡是Arūm,在庫爾德語裡是Urum。正如梅葉所說:當頭是hr的古代亞美尼亞字是來自帕提亞語。帕提亞方言把伊朗字當頭的f改成h,……這樣說來,粟特人所傳來的Frūm一字,大概在漢語裡就形成了拂林(Fu-lin或Fu-lim)。在我看來這漢語的讀法不是根據Frōm,而是根據Frim或Frīm。Rim必定是Rūm的古代變體字。Rim在目前仍是俄語裡的羅馬的名稱。」第284葉:「在中古波斯語裡有著Rīma或Rīm一字;我們根據漢語譯音"拂林"Fu-lim或Fu-rim可以有把握地推斷伊朗語(也許帕提亞語)的原字是Frim,中國譯音就是從這字轉寫過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