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筆記】蒙古包

2018年05月20日潤稿
看了報紙才知道,原來蒙古烤肉並不是蒙古人的傳統佳餚,而是我們台灣人發明的。發明者是吳兆南先生,當初本來是想叫做北京烤肉,但當時(1950年代)的台灣很忌諱匪諜,所以才改名叫做蒙古烤肉,流傳到大街小巷。(詳細內容請參見:2012年12月13日「欣新聞」的這則新聞報導:「呷台灣/吳兆南發明的蒙古烤肉 蒙古吃不到」,網址:

既然蒙古烤肉是假的,那麼蒙古包呢? 趙迪《蒙古包營造技藝》(2013年7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9787533760533)就是這麼1本關於蒙古包製作和歷史的專業工具書,圖文並茂,非常享受。第22頁講解的正是蒙古包的起源。蒙古包的產生並沒有留下早期的地下考古遺物可供研究,但是學者從形制來探討,大膽推測蒙古包的起源就是原始的「窩棚」居所。關於「窩棚」的構造,趙迪先生是這麼地寫的:

「窩棚的構造十分簡單,先在地上插一圈樹枝,再將樹枝的頂端彎曲並固定,最後覆以樹皮或獸皮,一座窩棚就建好了....窩棚的出現極具歷史意義。因為在此之前....大都只能棲身於天然的洞穴,通過狩獵、採集某一區域內的動植物來獲取生活資料。但是動物的遷徙和植物的生長都會隨著自然節律的變化而變化,這就造成了遠古先民很難在終年都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而窩棚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由於有能力自主建造居所,人類開始跟隨動物的遷徙而遷徙....無論是斜仁柱(仙人柱,鄂倫春人的簡易帳篷)還是蒂皮(蘇族印第安人的Teepee帳篷),它們都堪稱建築史上的活化石,這不僅是因為這些建築可以被看成蒙古包的雛形,更因為它們所代表的是一種正在被人淡忘的、卻又頑強延續的文化型態」(p22 ~ p26)

第34頁寫到了蒙元時期蒙古包發展到了極致的情況,引用的是《黑韃事略》的紀錄。他認為:

「當時的蒙古包有兩種式樣:一種是可以拆卸,由牲畜運載的蒙古包;一種是不能拆卸,搭建在車上的蒙古包。其中前面的那種一直流傳至今,而後面那種由於是大游牧的產物,後來隨著生產方式的轉變,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蒙古包的營建,不只是材料的選擇而已,還包含了地面的整平作業、方向的選定(大多數蒙古包都是坐北朝南的)、樹立木架、圍氈的展開和包覆、頂飾的裝設、設灶舉火款待親友...等工序和文化活動。蒙古包除了安裝之外,還可以拆卸、搬遷,既實用又美觀。蒙古包還會有一些漂亮的紋飾,如:漁網紋、回紋、蘭薩紋、犄角紋、雲紋,饒富生活逸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